第333章
作者:于欢      更新:2025-07-16 06:13      字数:2872
  这世间,有什么东西是纯粹的呢。萧怀玉回道。
  你下定了决心,我不会阻拦于你,只是我想提醒的是,历来君王都是薄情寡恩,皇帝将你舍弃于齐国,如今你又回来,他心中必定恐惧,他留下你,是因为现在是非常之期,一但战争停止,你的处境,将会非常危险。
  萧怀玉回过头,看了顾氏一眼,她所说的提醒不无道理。
  水逐渐变凉,顾氏遂从木桶中起身,水珠从她的身体上滑落。
  那几道伤疤,至今还未消除,萧怀玉下意识的避开。
  留点心眼,总是好的。顾氏穿上衣物又提醒道,组建自己的势力,拉拢可用之人,如此,还能有挣扎的余地,一味听之任之,结局只有死亡。
  这一仗,会很艰苦,齐国几乎动用了举国之力。顾氏又道,这是生死存亡。
  我知道。萧怀玉道。齐楚这一战,终会发生。
  可你不能灭齐。顾氏看着她道,狡兔死,走狗烹,我希望你能明白。
  第282章 再领兵
  齐国不灭,九州就不能一统,各国将会陷入,无休止的纷争当中。萧怀玉说道。
  我的意思,是灭齐需要在一个合适的时机,你有后路可走。顾白薇说道,这个天下,未必只能是他李家的。
  谈何容易,萧怀玉回道,这后路。
  倘若你不寻后路,在失去价值之后,便会沦为弃子,这是你想要的结局吗?顾白薇又问道,你已经被舍弃过一次,难道还不明白吗,愚忠这样的君王与国家,并不值得。
  天子姓甚名谁,百姓们并不关注,就像我,我们都太过渺小,所以我们只在意自己身边之人。顾白薇又道,你去往齐国的那段时间,怀凝与我,终日惶惶不安,怀凝更是日日祈祷,可是噩耗还是从齐国传来了。
  当楚国的君王,做出决定那一刻开始,我就在思考,你这一身伤痕,九死一生,究竟是为了什么。
  没有人比我更清楚你身上的每一道伤口。顾白薇看着萧怀玉,替其感到不值,你若只是一个普通的臣子也就罢了,可你并不是啊,你在入齐之前,你曾为天子开疆拓土,平定祸乱,这样的功绩,足可入名臣阁,可是国家与君王,在你蒙难之时,又做了什么呢。
  舍弃你,以求自保。顾白薇继续说道,这样的国家,能有将来吗,这样的君王,值得你继续为之效忠吗。
  国难临头,天子不思御敌,却想着如何逃跑,如果这样的人,将来统一了天下,我不敢想象,你们的结局。
  我不希望你成为第二个薛简。
  萧怀玉呆呆的站在原地,她现在已经分不清,顾氏的话,是否出自真心,是否有所企图。
  顾氏的出现,是个未知数,这段经历,也是全新的,所以她预料不到将来。
  顾氏身上的谜,让她不得不担忧,但那份关怀,又让她觉得自己是否太过小人之心。
  萧怀玉轻叹了一口气,我不会成为第二个薛简,因为我要辅佐的人,并不是皇帝。
  虽然早就知道萧怀玉的选择,但听到萧怀玉亲口说出这句话时,顾白薇的神色发生了改变。
  她呆在她的身边快两年,却始终未能说动萧怀玉改变想法。
  平阳公主在萧怀玉心中的分量,恐怕没有任何人能够撼动分毫。
  顾氏有些许的不甘心,这么久的相处与付出,却比不过平阳公主短短的几句话。
  仿佛,只要平阳公主出现,站在那儿,其他的人,便已经输了。
  她是皇帝的女儿,有着成王的野心。顾氏道,自古帝王多疑,换成谁都一样。
  命运,只能掌控在自己手中,才能有所选择。顾氏又道,任何依托,都将束缚上沉重的枷锁。
  白薇。萧怀玉看着顾氏,你是不是觉得,我选择平阳公主,是出自于私心?
  顾白薇愣了愣,她沉默了片刻,你一定有你的原因,但私心也不假。
  帝王多疑,我知道。萧怀玉又道,但是她与那些人都不一样,如果可以用少部分的牺牲,来换取这世间的宁静与公正,那么我一定会去做。
  可你有没有想过,这对于那一部分人来说,并不公平。顾白薇道。
  甘愿,是不需要公平的,总要有人牺牲,与踏出这一步。萧怀玉道。
  我不反对你做这些,我只是希望,你可以全身而退。顾白薇看着萧怀玉又道,仅此而已。
  不管我是否能全身而退,我答应石将军的话,绝不会食言,对于你,我会做好一切安排。萧怀玉道。
  你所谓的安排,是指的什么呢?顾白薇问道,你的命是我救回来的,可我却阻止不了你。
  听到这儿,萧怀玉对于顾氏,便越发的愧疚了,几次九死一生,都是顾氏将她从死神手中夺回。
  没有平阳公主在背后,这一世如果没有顾氏,即便萧怀玉在重伤时能被救回,身份也早已经暴露。
  她对顾氏有所感激,也有所愧疚,这份愧疚,逐渐淹没了疑心。
  我的命,是你救回来的。萧怀玉道。你想拿回去,我没有怨言。
  顾氏听后,心中积压的怒火,突然爆发,她一改往日的温柔,拼尽全部力气,在萧怀玉的脸上留下了一个巴掌的印记。
  啪!
  在刀口的伤疤上,巴掌的红印很快就浮现了出来,顾氏从未与她动过手,甚至是连重话都不曾与之说过,可见她心中的气,是有多恼怒。
  你这算什么呢?顾白薇质问道,是有多生分,才会觉得对方的所有好都是亏欠。
  你将我当成了什么?顾白薇对视着萧怀玉,眼里满含泪光,是愤怒,也是失落。
  这一巴掌与这番质问让萧怀玉顿时变得手足无措,她看着顾氏眼里的泪光,慌忙解释道:在我看来,这世间,没有任何一种关系,可以是理所当然,无论多么亲密。
  即便是至亲至爱。萧怀玉又道,我从未觉得与你会生分,感激是真,亏欠也是真。
  但我不敢抱太满的期望,因为我身上背负的,就连我自己,也看不到未来。
  萧怀玉看着顾氏,字字句句,皆是内心,这样的真诚,顾氏又岂能不动心。
  如果我们顾氏看着萧怀玉的双眼,能够早一些遇见
  她闭上双眼,再次向命运低下了头,就好了。
  ※ ※ ※ ※ ※ ※ ※ ※
  太康五年,十二月,齐国占领楚国东镜,楚皇西逃入蜀,以彭城王李康为楚京留守,监国事。
  齐楚之战的消息,早已传入燕国,然而燕国却迟迟未有动静,任由两国相争。
  皇帝西逃,却并未放弃权力,并派遣心腹宦官担任监军以及留守楚京,又带走了一大批禁军与朝臣随行入蜀。
  将楚国的都城,搬到了蜀中,使得楚京只剩下空壳。
  李康接手的,只是一个躯壳,并且还时刻被监视着,皇帝在蜀中,仍旧大权在握。
  他将李康当做棋子,一边利用,一边提防,得知李康要启用萧怀玉,并代替受伤的太尉曹寅时,皇帝并没有反对,但却安排了几个心腹将领作为副将,其中就有中郎将郭鸿麟。
  楚宫
  授命当天,萧怀玉并没有直接接取朝廷的调令,而是提出了几个要求,其中便包括她要带走西州以及分散在北境的旧部。
  前线的战事吃紧,时间紧迫,李康只得派人快马加鞭前往蜀中。
  萧怀玉这一请求,引得皇帝起了猜忌,然而边关的战报频传,加上萧怀玉的旧部,所有人加起来,也不过几千人,而楚国朝廷又将希望都压在了她的身上,皇帝遂下诏同意,将陆兆麟与张伯阳的兵马,编入左卫将军萧怀玉的帐下。
  除了关于兵马之事,萧怀玉又向朝廷索要粮草,而这正是楚国现在最大的难题。
  连年征战,国库的亏空越来越大宗室开始减少开支也只是杯水车薪,短短两年,便已多增税收三次。
  地方小规模的暴乱不计其数,但都被朝廷压了下来,如今年关将近,朝廷若再次增税,恐怕整个国家都会陷入动荡。
  大王如果只是想要守住城池,那么靠这些人马,末将可以守住。萧怀玉道,但若要收复东境,没有粮草,将士们连饭都吃不饱,何来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