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作者:
于欢 更新:2025-07-16 06:13 字数:2913
寡人知道了,你下去吧。慕容恒挥了挥手。
御医离开后,慕容恒看向身侧的长女,齐国的事,你应该知道了吧?
慕容岚点头,西阳之战,齐国败,折损六万余兵马,齐帝因此驾崩于建康宫,齐国朝廷拥立了五皇子,耒阳王继位。
齐楚都已变天,这本是燕国绝好的机会,可惜你的弟弟没有能力主导边关的战事,田漳也反对出兵,他是太宰,太子对抗不了他而我这般模样,已经没有办法强行带兵了。慕容恒的眼里充满了不甘,他只有一双儿女,储君的人选已没有办法更改,然而太子的表现,他并不满意,唯独眼前这个长女,算是给了他一丝安慰与希望。
阿爷,您应该听从太医的话,多多休息才是。慕容岚担忧道,朝中这些事,有群臣与太子。
你觉得,将国家重任全部交给太子,我能放心得下?慕容恒问道,他分辨不了忠奸,没有主见,太容易被人左右了。
在他眼里,太子慕容昱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但他膝下只有一子。
如果你要是男子,我也就不会如此困扰。慕容恒发出了感叹,疾病缠身,他却只得无奈的叹气。
对于慕容岚来说,她并不喜欢这样的说辞,即便这是来自于父亲对她能力的认可,阿爷,就算女儿不是男儿郎,也依旧能为国家效力,守护着祖宗打下来的疆土,女儿不会比儿郎们差。
我知道你有能力。慕容恒却道,可是为臣还是为君,这有着天壤之别,并且关乎着燕国的兴衰与存亡。
你们并非一母所生。慕容恒看着慕容岚,我怕他会被小人所左右,听信谗言。
随后,慕容恒将西南的兵权,全部交给了慕容岚,并让西南十三州的都督全部回京,不是见太子,而是见这位高都公主。
燕国的江山,来之不易,女儿一定会守好每一寸土地。慕容岚向父亲保证道,女儿会用一生,来守护燕国的江山与百姓。
慕容恒背靠在榻上,沉了一口气,齐楚之战,怕是一场持久之战,两国都不会善罢甘休。
但是田漳说得也不无道理,燕国历经了燕北的大乱,元气还未恢复。慕容恒提醒着女儿,可以让他们死斗,但不可国灭。
女儿明白了。
殿外,太子慕容昱与高都公主同时受召,但至寝殿时,燕君却只单独叫了长女入内。
太医出殿后,慕容昱将其拦下。
太子殿下。太医向其行礼。
君上怎么了?慕容昱假装关心道,突然将阿姊召回。
君上太过操劳,御体有所亏损,公主只是在御前侍奉。太医回道。
慕容昱拉下了脸色,君上身侧有那么多人,如果只是侍奉,又怎么会把阿姊从千里之外的边境召回。
身后的宦官,便从旁小声提醒道:殿下,高都公主以女子之身,享有亲王特权,如今君上病重,见的却是公主,而非您这个储君?
慕容昱听后,脸色越来越阴沉,他与慕容岚本就没有什么感情,加上后来慕容恒越来越偏向这个姐姐,并且还逾越规矩,让一个公主执掌重兵,这一举动,引起了慕容昱的不满与恐慌。
幸而,公主是公主,而非皇子。宦官又道。
慕容昱死死盯着殿内,我才是燕国的储君,自古就没有女人掌权一说,更何况,她还是田家的新妇,燕国是慕容家的,君上老糊涂了。
※ ※ ※ ※ ※ ※ ※ ※ -
楚国·东
大司马侯毅在西阳郡战败之后,新帝宋珙将罪都怪到了侯毅身上,但由于侯毅握着前线的兵马,宋珙并未大动干戈,只是谴责了几句,并催促其出兵,戴罪立功。
为防止侯毅反叛,宋珙又将建康周围的常备军调至京畿,与禁军轮番镇守。
朝中的变故太快,侯毅远在楚国,即便满腔怒火,却不得不接受结果。
先帝大行,公主作为先帝之女,请随小人回京守丧。
不光是对侯毅做出了限制,宋珙还派遣宦官赶往军中,以奔丧为由,迎临沂公主回京。
而这一行为,不过都是因为宋珙记仇,他害怕临沂公主在边境,会与侯毅合谋,推翻自己。
陛下驾崩,作为臣子与女儿,吾自然会回去。临沂公主回道,齐帝驾崩,导致朝野人心惶惶,军中更是如同一盘散沙,她正要回去劝谏宋珙,宋珙便安排了人马来接。
侯毅亲自将临沂公主送出军营,并安排了几个人保护她的安危,公主。
侯毅的眼里充满了担忧,齐帝的死太过突然,而宋珙为人阴险狡诈,且极为记仇,此前临沂公主在皇子夺嫡之中并未明确表态。
大司马不用担心我,陛下刚刚驾崩,齐国的情况不容乐观,此时本应该停战,但是新君恐怕并不愿意,唯有功绩,可以震慑人心,坐稳皇位,如今能够稳下局面的,就只有吴王叔了。
侯毅虽为大司马,但毕竟是年轻人,无论是威望还是统兵的经验,都不如吴王宋成远。
而今的齐国,能扶大厦之将倾者,唯有吴王。
只怕是新君,不会同意让吴王叔再次领兵的。侯毅担忧道,公主去劝说,恐怕还会惹怒于他。
吴王宋成远在齐帝挑选继承人时,虽和临沂公主一样未曾明确表态,但却在暗中偏向于皇长子宋瑞。
宋成远被夺兵权,也是宋珙在背后推动,齐国朝政之乱,与皇子夺权离不开。
总要试一试的。临沂公主回道,她看了一眼西阳郡的方向。
萧怀玉当初的提醒,如今便已在齐国灵验,齐国潜在矛盾与问题,在一场小小的风波当中,完全爆发。
我如今算是看明白,齐国的危机,即便聪慧如公主,也改变不了任何。侯毅挑眉道,当初公主力劝先帝顾及民生不要草率开战,先帝没有听劝,今日之果就已注定。
大司马知道为什么吗?临沂公主看着侯毅。
什么?侯毅愣住。
我拯救不了齐国,因为我是女子。
临沂公主的话,道出了多年的心酸与不易。
我所做之事,皆是依托于你们方可行之。
我救不了国,我已尽力。
侯毅与之对视,这是他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作为男子,他无法理解临沂公主,但却从她的眼神中,看出了无力。
这种无力,不亚于位卑者,苦苦祈求上位者而不得之时。
然而临沂公主回到建康之后,并没有得到新君的召见,甚至连天子的灵堂都未能进入便被囚禁于府中。
而她对于国家所做出的建议,也没有被采纳,反而受到了新帝的警告,一句女子不得干涉朝政,便将她重新困于囚笼之中。
不光如此,在这之后的短短几天内,国丧还未除,吴王宋成远便受到了迫害,暴毙于王府之内。
国丧期间,宋珙不但不让停战,反而催促前线出兵,欲拿楚国的土地,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 ※ ※ ※ ※ ※ ※ ※
西阳郡
就在萧怀玉收到糕点的第三天,家中的变故便传到了西阳郡。
当日,她便派遣了士卒赶回京中查看情况,却不曾想,家中会传来如此噩耗,几乎让她失去了所有生的希望。
为什么?萧怀玉死死拽着士卒,似不敢相信自己所听。
府中的下人说,是因为萧公无法接受三郎君的死,所以受了刺激,精神失常,发疯导致。士卒被萧怀玉的眼神所吓,连说话都磕磕巴巴,那天宅中还起了大火,尸首未能及时转移,所以
我妹妹呢?萧怀玉麻木的抓着士卒,一颗心,早已悬在了高处,随时都要坠落,破碎。
这是她最后的期望,同时也是她最恐惧的答案,是她能走到现在的一切支撑。
士卒低下头,令妹与令堂的尸首,都葬身于火海,只有令尊因为在书房,得以保全尸身。
萧怀玉瞪大了双眼,她松开手倒退了几步,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
双眼变得空洞无神,随后一团燥热鲜血从心头涌出。
二郎。一旁的顾氏也还未从萧怀凝的死亡中回过神,便要静下心来照顾萧怀玉。
顾氏接住萧怀玉,并迅速为之诊脉,发现脉像紊乱,虽然便从药箱中找出一颗药丸。
妹妹的死,让萧怀玉再难平静,她挣扎着坐起,眼里没有泪水,却写满了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