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作者:于欢      更新:2025-07-16 06:13      字数:2969
  陛下!有老臣站出来劝阻道,事情的真相还未弄清楚,大司马所为究竟因何,也尚未明了,如此匆忙出兵,于齐国百害而无一利,况且先帝尸骨未寒,国家便起内乱,稍有不慎,恐为燕楚两国得利。
  就在老臣的话音刚落,一名探子的入内,让宋珙彻底下了出兵的决心。
  如宋啸所说,侯毅率主力部队,主动放弃了齐国在楚国所得的疆土,并占领了西境一座城池,甚至还杀了当地不愿开城门让路的县官。
  侯毅的罪,就摆在眼前,现在你们还要为他说话吗?宋珙的脸色已经完全拉下,仿佛下一刻就要吃人一般。
  群臣不敢再说话,他们的劝阻,也不过是为了自身的安危,而非是真的为侯毅说话,说到底,作为文官,他们与侯毅原为政敌。
  只不过现在齐楚交战,这些排挤武将的文官们,不得不处在武官的刀枪庇佑之下。
  见众臣不再反对,宋珙便继续命令宋啸,朕给你十万人马,将侯毅的人头带到健康,他的位置,给你坐。
  宋啸听后眼里充满了震惊与激动,臣,定不辜负陛下器重,将乱臣贼子的首级献上。
  ※ ※ ※ ※ ※ ※ ※ ※ --
  楚国·东镜
  东镜一战,以楚国大获全胜而告终,萧怀玉带领兵马重新夺回了被齐军所占领的全部城池,俘虏了数千齐兵。
  齐军之败,是因侯毅撤走主力,但剩余兵马与楚军人数相差并不大,因而这一战楚国仍有不小的伤亡。
  萧怀玉重新站在安州城楼上,看着城下的烟火与一些清剿的尸体。
  当年初登城楼,她不过一个小卒,而今才不过三载,便已站在了当年陈文泰的位置上。
  历来大将,无不是穷尽毕生心血才有这般成就,而年少成名者,多是天纵奇才,百年难遇。
  齐楚之战,楚国连丢数城,甚至被逼近京畿,君主仓皇西逃,这样的局面下,还能扭转乾坤,实在是不可思议。顾氏背着药箱走到萧怀玉身后。
  许是运气好吧,谁能想到齐帝会突然驾崩呢。萧怀玉道。
  真的只是运气吗?顾白与萧怀玉一同看着安州的东方,齐国建康城的位置。
  都有吧。萧怀玉道,这阵子辛苦你了。
  战争持续了多久,顾氏便忙碌了多久,尤其是这几日,几乎没有合眼。
  对我而言,只要你平安无事。顾氏说道。
  有你在身边,我一定会平安。萧怀玉忽然侧头说道,不是吗?
  顾氏对视着萧怀玉的眼眸,忽然开始躲闪与逃避,战争结束了,天子也该回京了,你想好要怎么做了吗。
  还没有结束。萧怀玉再次看向前方,齐国这一乱,必定元气大伤,三国对峙已有百年之久,百年之中,征伐不断,天下的百姓苦于战争久矣,这是良机,也是楚国唯一的机会。
  所以你向朝廷要粮,根本就不是为了稳固军心,而是为了征讨齐国是吗?顾氏的神色微变。
  是。萧怀玉没有否认,他的眼里充满了坚定,齐国我一定要灭!
  ※ ※ ※ ※ ※ ※ ※ ※
  楚太康六年,二月
  齐国
  齐国大司马侯毅,以耒阳王宋珙弑君父之名,举兵谋反并发讨伐檄文。
  宋珙遂派延平侯宋啸为将,集结十万兵马前往西境平乱。
  平乱的大军还未到西境,侯毅的人马便势如破竹,一夜连下三座城池。
  齐国朝廷闻讯,无不感到恐慌,齐国已将大量兵马投入了对楚之战,宋啸带走十万人后,建康便只剩下两万禁军。
  宋珙开始感到恐慌,于是便派人拿着临沂公主的信物前往西境,以此为要挟,让侯毅停止进军。
  然而此时的侯毅,在新君与朝廷的逼迫下,野心开始膨胀。
  回去告诉宋珙,我会亲自到建康,取他的项上人头!
  第296章 侯毅之反
  宋珙以临沂公主的性命要挟侯毅未果,于是便催延平侯宋啸出兵平乱。
  宋啸虽有小神将之称,但论统战的经验,自然比不过大司马侯毅。
  侯毅自年少时追随于吴王宋成远麾下,在对燕楚两国之战上都立下了显赫的战功,加上贵族的出身,年纪轻轻便已居公卿之位,在军中的威望,侯毅也要更胜于宋啸。
  尽管以少对多,但侯毅却丝毫没有落下风,而宋啸的队伍又是临时组建,因此很快就被打散,兵败如山倒,即使主将开始拦截并杀鸡儆猴阻止逃跑,也未能让军队重振。
  起初,靠着人多,宋啸取得了一些优势,侯毅便佯装败退,而宋啸因为新君刚刚继位,想要极力讨好,于是立功心切,加上年轻气盛,便被引诱至埋伏地,被侯毅所俘。
  主将被俘,剩余的兵马便四散溃逃,只有几个副将收拢了几万残兵退回了州郡。
  消息传回建康,宋珙感到惊恐,尤其是在听到侯毅又攻下了三座城池后,便再也无法安坐龙榻,于是去求了被软禁于内廷的临沂公主。
  建康宫
  宋珙穿着守孝的丧服踏入了幽禁临沂公主的宫殿。
  宦官推开殿门后,他便变了一副脸色,就像受了万般委屈,阿姊。
  临沂公主坐在偏殿正在摘抄经文,听见脚步声也不曾抬头。
  阿姊。宋珙走上前,这回,您可得帮帮五郎。
  陛下都已经成了九五之尊,还有什么是临沂能够帮得上忙的呢。临沂公主继续手中笔墨。
  宋珙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向临沂公主说道:大司马侯毅造反了。
  临沂公主停了手,将笔放下,或许是因为听到宋珙的话,她的内心终于掀起了波澜。
  侯毅在此时造反,对于齐国而言,将是灭顶之灾。
  齐帝设计陷害楚国功勋,又因此寻借口而出兵西征,便种下了这因。
  他的死,便是果,而这果,给他的国家与子民即将带来沉痛与不可磨灭的灾难。
  原因呢?临沂公主问道。
  我只是派了两个监军与副将前往楚国前线。宋珙说道,西阳郡战败后,他退缩在楚国东镜迟迟不肯出兵,我便又派人前去催促。
  几天前,齐楚在东境的楚河下游交战,齐国以多对少,本是稳操胜券,可是他却在交战之时,撤下了他的中军主力,害得齐国战败,白白死了几万人,加上西阳郡,十万余人啊,都死在了他的手里。
  以他的性格,若要谋反,又怎会等到齐楚开战时呢。临沂公主听出了事情的蹊跷,这其中一定有什么误会,你难道没有派人前往边境询问吗?
  宋珙低下头,临沂公主被幽禁了数日,自幽禁起,对外界的事一概不知。
  延平侯逃回建康,讲述了侯毅反叛的全部经过,而后探子也证实了,侯毅放弃了齐国占领的楚国数座城池,杀回齐国,并杀了边郡刺史。
  事出必有因,我不相信大司马会无缘无故如此。临沂公主道,随后又问,事出之后,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他杀了边境的刺史,谋反已是事实,朕自然要派兵平叛。宋珙回道。
  所以你根本就没有调查原因。临沂公主挑眉道。
  他都带兵杀回齐国了,还需要原因吗?宋珙不解道,他定然是不满我继承了大位,所以才生反心,我早该杀了他的。
  大司马为齐国戎马半生,即便与你有所隔阂,也但不会拿国家与百姓的安危开玩笑。临沂公主十分肯定道,这其中必然有误会,难道你就不曾想过,敌国的离间计吗?
  他是主帅,若没有二心,敌国如何离间?宋珙反驳道,他分明就是不满我登位,夺了他一半的兵权。
  临沂公主看着宋珙,这是你的一己私欲,你将对他的不满与恐惧带到了国家的决策当中,你要成为齐国的罪人!
  宋珙听后,吓得跪了下去,阿姊!他深知临沂公主的聪慧,以及与侯毅的情深,眼下只有你可以帮我了,你难道要眼睁睁看着齐国发生内乱,生灵涂炭吗。
  我为何会回到建康城呢?临沂公主反问,而你又是如何做的。
  齐国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劫难,齐国军、政两界的不和自开国以来便有,而这些年因为战争的频繁更是愈演愈烈,此僵局,只有吴王叔可破,他是新旧两朝的肱骨,齐国军中的支柱,可你却因为害怕他会取而代之临沂公主顿住,她看着宋珙,眼里开始有了愤怒,你和先帝都犯了同样的毛病,但君王多疑也不是没有道理,在那个位置上,享受了绝对的权力,便要面临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