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作者:
于欢 更新:2025-07-16 06:13 字数:2985
萧怀玉拼尽全力出手,不再有所隐瞒,宋啸彻底慌了,几番打斗下来,连连败退。
宋啸想要逃离,然而这次萧怀玉却不再给他逃走的机会,萧怀玉他甚至又想像上一样,拿燕北的事,让萧怀玉放过自己。
锋利的马槊刺入,宋啸看着自己的胸膛,那鲜艳的红色正是自己的鲜血,前胸被利刃贯穿。
我已经放过了你一次。萧怀玉暗沉着整张脸,就连双眼也变得十分凶恶。
宋啸张着嘴,双眼瞪着萧怀玉,回想起了第一次在楚京与萧怀玉相见时,心中所生的恐惧与压迫,与现在一模一样,为什么我好像
萧怀玉将马槊拔出,没有了支撑的宋啸双膝跪地,倒在了血泊中,那双不甘的眼睛还在瞪着萧怀玉。
宋啸一死,齐国的军阵彻底溃散,即便临沂公主提前预料,并下令退兵,但因为宋啸的不肯撤离,而导致损失惨重。
定陵一战,楚国大获全胜,齐国主帅延平侯宋啸阵亡,临沂公主只得带着残余兵马退守淮南郡。
延平侯的死,使得齐国军中混乱一片,士气低落到谷底。
萧字旗立于定陵城上,定陵的胜利,也预示着灭齐的正式开始。
消息传回建康,宋珙得知后,恐慌不已,连夜召集群臣商讨对策。
定陵的失败,加上主帅宋啸的死,让宋开始质疑起了临沂公主。
齐国在定陵所投入的兵力,并不比楚国少,就算是无法取胜,也不至于如此惨烈。宋珙看着阵亡的名单,齐国伤亡过半。
齐国刚刚平定侯毅之乱,楚军趁机发难,我军仓皇应对,定陵之战,的确是没有胜算。一些明事理的老臣为宋珙分析道。
然而齐国朝中却并不团结,尤其是宋珙登台后,提拔了许多王府从属,并开始用帝王权术,来制衡朝中。
楚国大军至定陵时,侯毅之乱就已经平定了。一位年轻的文官忽然出列说道,此战至关重要,可是作为影响战争至关重要的谋臣,却在两军开战前,会见敌国主帅,臣想不明白,究竟是为何。
而就在见完敌国主帅的第二天,齐国与之爆发战争,紧接着便大败弃城,这未免也太凑巧了吧。
文官的话,让宋珙对临沂公主起了疑心,并且开始怀疑她是否与敌将有所勾结,从而让齐国惨败,甚至还牺牲了主帅。
临沂长公主是先帝之女,先帝时,临沂长公主一直为齐国出谋划策,怎会与敌将有所勾结。一些受过临沂公主恩惠的大臣纷纷站出来为临沂公主说话。
先前那萧怀玉作为使者为先帝贺寿时,临沂长公主就曾私下与其相见,在楚国,二人也曾有流言传出,关系不同寻常。那大臣继续诋毁道,身为公主,为何要见敌将,而且是在大战之前,甚至连一个解释都没有。
还有前不久,临沂公主派人传信回京,让陛下不要看战争的胜败,那时,臣就觉得可疑,国家生死存亡,征战在外的将士,不应该向君主保证战争的胜利吗?
大臣的话,让宋珙越来越疑心,你说的,不无道理,朕也在疑惑,你们都说以临沂公主的足智多谋,可以挽救齐国的局面,可是现在定陵丢了,只剩下一个淮南,若淮南守不住,楚国的军队就要攻入建康了。
群臣们议论纷纷,惊恐不已,陛下,定陵之战,齐国如一盘散沙,而楚国是有备而来,此战之难,无论是换谁,也无法改变败局。
公主带着余部全身而退,守淮南,已是最好的结果了。
楚军现在之所以着急开战,是因为楚国现有的国力,支撑不了他们长时间的征战,只要淮南可以坚持下来,这场危机便可化解。
宋珙自然明白,因为临沂公主早在定陵之战前,就曾上书分析过齐国当下的局面,然而此时的宋珙,已被定陵之战的惨败扰乱了心神,并想到了迁都。
楚军如此攻势,我们拿什么守淮南?宋珙问道群臣,心里已经有了迁都北上的想法。
可将西北军调遣一部分守淮南。有大臣提议道。
燕国对西北之地一直虎视眈眈,倘若分兵之后,燕国趁虚而入那么齐国就真的是腹背受敌了。
群臣们对淮南的防守言论不一,齐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麻烦,也是一场灾难性的浩劫。
陛下,据臣所知,燕君慕容恒已病入膏肓,他将燕国的军政交给了一双儿女,然而即将上任的新君慕容昱,与其长姊高都公主不和,有夺权之争。有大臣提议道,臣想,燕国内政不稳,自顾不暇,暂时应该不会大规模的动用军队。
那淮南的守将呢?解决了援兵,宋珙又问道。
很显然,新君已经开始不相信临沂公主了,定陵之战,是齐国时运不济,陛下不可在此时,动摇决策,临阵换将。
宋珙盯着那几个一直为临沂公主说话的大臣,若非有扶持之功,这几人恐怕也会受到他的猜忌。
因为临沂公主的母族,与他们同宗,也算是外戚之臣,只不过被楚皇点进了耒阳王府为僚属。
宋珙陷入了沉默,他坐在御座上,脸色十分的阴沉。
最终,在群臣的劝说下,宋珙同意了让临沂公主继续守淮南,但并不是因为相信,而是眼下齐国已经无人可用,他已生迁都之心,不管大臣们再怎么相劝,他都没有办法再安稳的留在建康了。
※ ※ ※ ※ ※ ※ ※ ※ --
萧怀玉与临沂公主相见的消息几乎与定陵获胜的捷报同时传回了蜀中。
胜利的消息,让皇帝没有过问萧怀玉之事,朝廷的嘉奖很快下达。
此时在齐国定陵的楚军,士气正盛,萧怀玉没有停留,而是在休整过后,继续向淮南进军。
淮南郡
齐国建康无守军,各地调来的援军,也都派到了淮南守城,淮南之战,已成为齐楚最终之战。
赢下此战,攻下淮南,便可直逼建康,因此萧怀玉对于此战,十分的谨慎。
尽管这一路下来,楚军的东征都十分顺利,但她也不敢在此大意。
对于淮南郡的进攻方法,已在她脑海中上演了无数遍,这是第二次领兵来到此,成名的最终之战,也是迈向权臣之路。
此时的萧怀玉已经想好了灭齐之后的一切部署,皇帝的犹豫与对边将的不信任,使得他一直龟缩于蜀中,这也给了萧怀玉机会。
与皇帝所担忧的一样,萧怀玉的确有拥立新君的想法,但却并不是彭城王。
皇帝不会想到,同作为男性的萧怀玉,会想要拥立一个女子登上那至高之位。
而一直陪伴在她身侧的顾氏,却早有所察觉,并一直辅助于她,包括拉拢麾下。
每次战争结束,顾氏除了替萧怀玉治理伤势,还会下到军营替她的部下诊治,并关切问候。
天子的赐婚,加上随军,军中的将士们都已认定顾氏为萧怀玉的妻子,他们的元帅夫人。
伤口已经处理好了,这几天不能沾水,过些时日,我再来替你换药。
多谢夫人。
顾氏提着药箱在各营的军官行帐中奔走,无论是曹寅的旧部,还是从西南调来的边军将领,都为之感动不已,这是他们侍奉旧主时,所不曾有的待遇。
夫人。
夫人。
咱们元帅夫人不光医术高明,还心灵手巧。陆兆麟看着胳膊上缠绕齐整的白布。
元帅可真是好福气,咱们也跟着沾光了。
可不是吗。其他将领纷纷附和,这可是只有我们萧家军才有的待遇。
顾氏的医术,加上温婉的性格,使得萧怀玉麾下将帅和睦。
萧怀玉也能明显感觉到部将的忠心与顺从,她的从军之路,自顾氏出现,便一直很顺利。
她很感激顾氏,同时也疑惑,这样聪慧,善解人意的女子,心中的仇恨究竟是什么,又是否可以被化解。
顾氏与萧怀玉的几个部将有说有笑的场面恰好被萧怀玉撞见,于是她便停下了脚步,呆呆的看着。
怎么了?顾氏走出营地,见她看着自己发呆,于是问道。
萧怀玉摇了摇头,部将们却起了哄,元帅半天没有看见夫人,所以着急了吧。
顾氏在营中忙碌了半天,而萧怀玉则在帅帐内研究与布局攻城。
萧怀玉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从衣袖里拿出了一把精致的匕首,淮南郡的攻城之战,不比定陵,此战应该会极为艰苦,而且我们在齐国境内,我猜测齐国一定会调西北军南下,战争一但开始,我恐怕无法看顾后营,你拿着防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