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作者:于欢      更新:2025-07-16 06:13      字数:2822
  她的耀眼,是天子的忌惮。
  以她的出身与性格,她不会不懂隐忍与蛰伏。
  她将自己走到了死局,造反,已是被逼无奈。
  这一切都是为了成全我吗?平阳公主看着萧怀玉,眼里在渴求着什么。
  她想做的事,和公主,是一样的。萧怀玉回道。
  这句话说进了平阳公主的心中,她撑着桌案,思绪已拧作一团,心乱如麻。
  李康隐藏的太好了,以至于她无从察觉,一步步逼近权力的中心,到头来却只是为了成全她人。
  只不过,公主要更为有魄力与勇气,她在公主的身上看到了希望,也许,我们真的可以构造出新的秩序。
  臣希望公主可以明白,从始至终,臣的心,都没有变过。萧怀玉解下腰间的佩剑,单膝跪下,臣爱慕公主,视为一生所求,并非是公主的回应与怜惜。
  我所做之一切,皆出自于心,绝非死亡可以改变,她双手捧剑,献于平阳公主身前,萧怀玉愿为吾王手中之剑。
  成就一个全新的天下。
  第317章 内乱(一)
  太康七年,暮春
  南阳王李隆为平彭城王之乱,水淹夷陵,决堤的江水,淹没了夷陵以东的几个郡县,农田被冲毁,无数百姓因此丧命。
  李隆将夷陵西北的堤坝凿开,大江的水,如洪水猛兽般吞噬了整个夷陵县,并殃及了荆州各郡。
  洪水所到之处,屋舍农田尽毁,今年的庄稼才刚刚长成。官员将受灾的情况一五一十汇报,其中最严重的夷陵县,失踪人口多达一半。
  李康看着地图上画圈的受灾范围,又听到因为夷陵决堤的而死亡的人数后,一口鲜血吐到了羊皮卷轴上。
  王。群臣惊愕,纷纷上前将其扶住。
  南阳王不思民生,德不配位,绝不是帝王之才,陛下启用他,真乃国家不幸,社稷之祸。李康最倚重的老臣,光禄大夫直言骂道。
  对于有才能的儿子处处提防,而对于这种不仁不义之徒而启用,天子,当真是昏聩了头。
  李康强撑着站了起来,她擦了擦嘴角的血迹,看着地图不断在思考。
  自己的反抗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了自己活命,而让这么多无辜的人一起陪葬。
  这并不是李康想要的结果,此刻她的心中充满了愧疚与自责,他看着这些追随他的臣子。
  自己的抵抗,只会激怒疑心的天子,朝廷的兵马一但破城,所有人都逃不掉,但他们明知道是死局,却依旧选择追随于他。
  李康心中万分痛苦,陛下引三路边军围攻,楚京孤立无援。
  就算是死,我们也愿意追随大王。群臣纷纷作揖表态。
  这些臣子在国家危难之际并没有选择跟随皇帝西逃,而是与李康一同撑起了楚国,他们都是栋梁之才。
  因为自己的反抗,已经死了太多无辜的人了,所以李康想要保全他们,不忍楚京城内的百姓再受战火之苦。
  夷陵之祸,罪责在我。李康闭眼道。
  大王不必引罪于自己,王于国家危难之际,扶大厦之将倾,又全力助武安侯征齐,令楚国一统江南,王今日受困于此,这是朝廷的过失。有臣子宽慰道。
  李康没有说话,只是做了一些安排,神色平静的出了宫城。
  马匹还未踏出宫门,就被来人挡住了去路,在狭长的宫墙夹道中间。
  一名女子拦在了路中间,李康骑在马背上,眼里充满了慌张与惊恐。
  天色逐渐阴暗,似有风雨将至,为什么?他问道。
  这句话,是不是应该换我来问。她回道。
  对不起。再开口,他已是满眼泪水。
  兄长觉得,一句对不起,就可以了吗?她红着双眼反问。
  一阵狂风卷落了宫墙深处已经衰败的海棠,暮春的晚景凄凉,连花都失了颜色。
  ※ ※ ※ ※ ※ ※ ※ ※ ----
  彭城王府
  琴曲,从王府内传出,波澜壮阔的曲调,在此时却显得格外悲伤。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李康回府之后,便遣散了府内所有人,不到半天,整座王府便已成空舍。
  山无陵,江水为竭。
  他将所有的事都提前安排妥当,整理好家中的一切,换上了一身白色的襦衫,吹灭灯盏,提上灯笼,推开房门走向了另外一个院落。
  冬雷震震,夏雨雪。
  而在另一间屋舍中,同样身着白衣的女子正端坐在镜台前梳妆。
  粉黛遮不住的哀伤,却在门开之后展露了笑颜,阿兄。
  她因他而悲,也因他而笑,好看吗?
  夜晚的烛光,撑起了暗室,李康走到她的身后,光影徘徊,眼里印着惊艳与不再遮掩与隐藏的爱慕,我的娘子,最是好看。
  她将一支笔拿起,李康心领神会的接过,并在她的身侧坐下。
  兄长还记得小时候吗?她问道。
  李康扶着袖子,抬起执笔的手,在她额前轻轻描眉,记得。
  宫中的傅母甚是严厉,我总也学不好这画眉。她又道。
  李康仔细端详了片刻,放下笔笑道:你是学不好,还是故意而为?
  她转向铜镜,眼神变得悲哀,比起被傅母责罚,我更怕失去兄长。
  李康看着她孤寂的身影,眼里充满了心疼,于是起身走到她的身后将她搂进了怀中。
  心中的愧疚,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阿妤,我亏欠你太多。而这份亏欠,她已经没有办法去偿还。
  你从来就没有亏欠过我什么。她回道,是我没有坚守好我们当初的约定。
  我以为我能够以兄妹的名义,永远的陪着你。
  可是直到你娶了燕国的公主,有了名义上的结发妻子。
  我的心,便开始不受掌控。
  我也不知道,我究竟是怎么了。
  我已经无法再克制。
  我好像没有办法走出来了。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
  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作为权臣之女,幼时教养于宫中,与一众皇子公主伴读,与彭城王李康相知,然而却注定没有办法走到一起。
  天子猜忌权臣,提防皇嗣,更何况少年时的彭城王,便已崭露头角。
  你有没有想过,也许我并不值得。
  那你有没有想过,我今日为何会在这儿?
  我只剩你了。
  听到这些话,李康紧紧将她搂住,他的泪水浸透了她的衣襟,我
  我知道你想做什么,你想成全天下人,可是我也在其中。
  所以,你能不能也成全我?
  李康听后,再也无法忍受的放声哭了起来,这一路走来,万千险阻,他追寻心中的道,从未敢做过多的奢望。
  一直看着前方,也从未想过要回头,直至走到生命的尽头,才发现自己一直被理解着。
  陈氏起身,替李康擦了擦泪眼,眼神变得异常坚定,走吧。
  李康直起腰身,向妻子伸出了手,陈氏将自己手轻轻搭于他的掌心。
  他将妻子扶起,好。
  彭城王府北院的屋宅冒起了浓烟,几乎为木构的房舍,火势一但蔓延开来,便不受控制。
  烈焰之下,燃烧断裂的门窗失去支撑,不断倒塌。
  两个白色的身影依偎于榻前,陈氏将一块碎玉拿出,于掌心中拼凑,这块碎了的玉,终于可以拼凑完整了。
  李康将她的手掌包裹住,十指紧紧相扣,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她靠在他的怀中,现在,再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将我们分开了。
  大火吞噬了一切,带走了所有的痛苦,悔恨,与不甘的爱意。
  世间的枷锁太多,太沉重,无法挣脱的,是人,困不住的,是心。
  ※ ※ ※ ※ ※ ※ ※ ※
  火,是火。
  着火了,彭城王府着火了!
  附近的百姓看着滚滚往外冒的浓烟,惊恐的大喊道。
  王府的火,惊动了全城百姓以及城防的士卒,因是夜里,官员与幕僚纷纷从梦中惊醒,听闻消息,连衣衫都来不及穿齐整便匆匆往外赶。
  当他们看到府邸熊熊燃烧的大火时,无不捶胸顿挫,号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