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作者:于欢      更新:2025-07-16 06:13      字数:2914
  皇帝坐在木制的轮车上,穿着十分厚实掩盖伤痕的衣裳,气色很差。
  他看着城楼下的臣与子,眼里充满了愤怒,在权力的诱惑下,父亲早已不是父亲,儿子也不再是儿子。
  刚刚经历了手足相残的楚国,如今再次面临父子反目,自太宗夺权篡位开始,这样的争斗,仿佛成为了李家的诅咒。
  三郎!皇帝拼尽力气喊道,他的身体有些虚弱,甚至不能支撑他这般动怒,但他却无法忍住不开口,你真的要造反吗?
  父亲的眼神,一直是李隆心中的恐惧,不过一句话,就将他吓得坠了马。
  他想要下跪认错,却被萧承越所阻止,王觉得自己现在还能回头吗?
  王带兵甲入宫,坐实谋反之罪,如果此时退宿,那就只有死路一条。萧承越又道。
  萧承越的话,让李隆突然惊醒,自己已经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束手就擒就只有死路一条。
  可他看着城楼上众多禁军,除了苏定成,还有中领军韩修也在,他的心里越来越恐慌,萧承越看出了他的担忧,于是便将实情说了出来。
  涪陵城外,还有三万北境军,他们并没有回到北境。萧承越阴森着脸说道,那是一支只忠于我们萧家的兵马。
  李隆震惊的看着萧承越,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今日的事,原来你早有准备,不管有没有刺杀成功,你都要造这个反。
  王难道甘愿一辈子如此吗?萧承越问道,被利用了二十余年,最后被抛弃。
  可你也不是为了我。萧承越调来了边军,李隆瞬间醒悟,你也在利用我!
  你究竟想要什么?李隆质问道。
  萧承越瞪着一双鹰眼,我有心想要扶持你,你却怀疑我?
  你调来了边军!李隆皱眉道,如果只是为了扶持我,为什么要调来边军,你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你现在还有退路吗?萧承越威胁道,刺杀失败,皇帝不会放过你,但如果你选择听话,我会将你扶上那个位置。
  那个位置,成为你的傀儡吗?李隆愤怒道,我最讨厌被人摆布了,萧承越,我是李家的儿郎,这是我们李家的天下。
  萧承越没有想到,这种时候,李隆竟然会一反常态,如此心向楚国宗室。
  陛下李隆看向城楼上的皇帝,想要解释什么。
  杀无赦!然而城楼上传来的命令,却让李隆瞬间呆滞。
  皇帝并没有听他解释,并将他刚才与萧承越的窃窃私语当做了密谋。
  羽箭向李隆射下,萧承越飞身上马,将李隆拽了回来,杀出去!并下令道。
  与此同时,他的北境军已将整座涪陵团团围住,边军与禁军开始了交锋。
  皇帝的兵马虽多,却并没有萧承越的边军强劲,这场父子之争来的太过突然,几乎殃及了整座城中的百姓。
  边军破城后,在城内大肆屠戮官员与禁军,原本因为天子到来而变得繁盛的城池,顷刻间成为了炼狱。
  陛下,涪陵被巴陵侯的北境军包围了。韩修收到消息,神色匆匆的走到皇帝跟前奏道。
  皇帝坐在轮车上,适才的几句话,几乎耗尽了他的全部气力。
  韩修的话,使得皇帝急火攻心,因为太过愤怒,于是在一怒之下昏了过去。
  陛下,陛下!韩修大惊。
  西北军与北境不是已经回到了边境吗?一直不吭声的贾舟突然开口质问道。
  是,可是今日北境铁骑突然折返,消息还未来得及呈上,陛下就遇刺了。韩修道。
  看来是早有预谋。贾舟挑起白眉,附近的常备军听到消息一定会赶来救驾,现在还请韩将军拖住边军,等待救援。
  好。韩修点头,又看着陷入昏迷的皇帝,可是陛下
  陛下这里有我。贾舟道。
  韩修遂带着一批禁军出了行宫,阻挡萧承越的北境边军。
  贾舟看向一侧的黑衣女子,眼神变得深邃了起来,顾娘子,你与天子说的毒,是假的吧。
  顾氏看着老谋深算的贾舟,短短片刻,就调来了两支禁军,将行宫的局势扭转,我没有想到,你会是李瑾的人。
  张氏闯入浴池撞见行刺时,贾舟就在身侧,但他却并没有丝毫的恐慌,反而协助起了顾氏。
  我并不是谁的人。贾舟平淡的回道,像我们这种无亲无故,连身体都不健全的人,所求无非是两个字,活着。
  既然我看到了争斗,无法避免,那我自然会选择,能让我活下去的路。贾舟又道,娘子能放下仇恨,才是令我意外的。
  毕竟贾舟看了一眼昏迷的皇帝,他追查了你二十多年,若非武安侯,你
  让我完全放下仇恨,我做不到,但是让他就这样死了,也未免太便宜他了。顾氏道,这个结果,要比直接杀了他更让我满意。
  看来,和我猜的一样,娘子联络了武安侯。贾舟又道。
  对她,我有亏欠,顾氏看着城东的方向,我大仇得报,同时成全了她们,也成全了
  自己。
  作者有话说:
  本文的主旨就是女性主义,因此平阳在被顾氏伤后,仍旧选择了相信她,所以萧怀玉才会说平阳的魄力,至于上一世她对于萧的不确定信任,是因为她不知道李康的真实身份。
  平阳超级无敌厌男,哈哈哈哈~
  我所想表达的是,各个阶层的女性,最后为了同一个目标。
  女性呀,不应该被定义,不应该被束缚。
  第320章 内乱(四)
  驾!
  一支军队从齐国连夜入关,萧怀玉拿着李康为监国时给她的通关金令,经过三天的昼夜奔袭,终于赶在十一日的夜幕前来到了涪陵。
  由于李康之乱,皇帝并没有回到楚京,散乱的朝廷还在修整当中,整个楚国,几乎进入停滞的状态,秩序崩坏,因而萧怀玉的人马一路畅通无阻。
  涪陵的争斗异常激烈,尤其是行宫内,萧承越带着人马很快就杀入了内廷,为扶持李隆做准备,于是下令将宫中所见到的有可能是皇子的男性全部杀害。
  除此之外,攻入城中的边军也在大肆屠戮宗室、外戚。
  就在太阳落山的最后一刻,一面崭新的萧字出现在了涪陵城外。
  这是除了巴陵侯的北境军外,另一支更为强劲的东征边军,他们刚刚从残酷的齐楚战场上退下,缴获了大量的军备,且人数也要远胜萧承越的北境军。
  作为北境军声望仅次于先巴陵侯萧世隆的苏定成,听到武安侯带兵赶来,他不愿这支军队葬送在萧承越手中,于是出面劝阻。
  以皇帝并未遇刺,以及萧承越带兵甲造反为由,劝诫一些曾经共事过同僚。
  加上武安侯的人马将他们团团围住,这支忠于萧家的北境军开始动摇。
  涪陵的局势很快就得到了控制,北境军投降了东征边军,并归顺于武安侯。
  萧怀玉带着人马进入了行宫,此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行宫中到处都是尸首,禁军只保护天子与位份高的妃嫔以及皇子,而被抛弃的内侍与宫人只得趁乱逃出行宫。
  宫中的局势在僵持了许久之后,禁军逐渐不敌萧承越的人马。
  跟随皇帝入蜀的禁军,过惯了闲散的日子,遇到这种场面,竟还有一部分被吓破了胆,在慌乱中逃窜。
  萧承越有备而来,虽不足一千人,但几乎都是北境军的最精锐,他们一路厮杀,向内廷走去。
  南阳王李隆意识到自己被欺骗,于是带着自己的死士反抗起了萧承越。
  对于权力的渴望,让他走向了极端,但是身体流淌的李氏血脉,在萧承越野心彻底暴露时,又将他唤醒。
  李隆的反抗,拖延了萧承越半刻钟,最终因为寡不敌众,为萧承越所杀。
  皇后殿下。
  宫中的情况不容乐观,禁军好像快挡不住了。大长秋成良轨带着浑身的血迹连跪带爬的回到了内廷。
  而此时的内廷也乱做一团,美人张氏还在生产。
  慌什么,禁军倒下了,还有我们。郑皇后脸色严峻。
  由于皇帝陷入了昏迷,一向不闻外事的郑皇后在此时站了出来,主持大局。
  她将所有还留在宫中的宫人与内侍召集,将广袖束起,手持宝剑,站在庭院中号召,叛贼并没有多少人马,如果你们可以团结起来反抗,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是背向而逃,结局就只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