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92节
作者:落叶凋谢      更新:2025-07-17 13:24      字数:2508
  罗兴和薛错则带人将弩手拽起来搜身,并且拳脚相加。
  敢刺杀他们将军,真是活腻歪了!
  “多谢这位壮士提醒。如若不然,我可能性命不保!”
  李瑄对这名青年非常感激,心中一阵后怕。
  太不讲武德了,竟用这种卑鄙手段对付他。
  不过他总感觉这名青年在哪见过。
  主要是这青年太高大了,足足六尺五寸。站在人堆里就像鹤立鸡群一样。
  “刚好让我撞见。”
  青年嘿嘿一笑。他崇拜李瑄这样的英雄,想要跟随。
  李瑄出节度使府后,他又怕李瑄不接受他,一路尾随。碰巧见到弩手从袋子中取出强弩的一幕。
  “不知壮士尊姓大名?”
  李瑄想起来了,在今日入城的时候,好像见到过这名青年。
  “我名张兴,束鹿人,来回乐城游历。”
  青年自我介绍。
  张兴!
  又是河北人。
  李瑄记得这个时期河北有一名陌刀将,名张兴。
  看这身材,就是陌刀将的底子,难道是他?
  朔方军虽然也有陌刀队,但陌刀毕竟新加入军中的兵器。
  现在是天宝初年,能将陌刀队发挥出威力的将领没几个。
  陌刀队需要战术,还需要一名英勇无畏,且善使陌刀的将领。
  第78章 陌刀将
  李瑄端详许久,认为没有这么巧合的事情。
  同样是饶阳郡束鹿人,同样有着无与伦比的体魄。
  一县数万人中,不可能有两个这样的张兴。
  纵观盛唐,李瑄所知的陌刀将只有两位,一名为安西李嗣业,另一个就是河北张兴。
  他们共同点就是“身高七尺”,膂力雄壮。
  当然,史载的身高都是估算,一般身高六尺五寸以上,都会被记为身高七尺。如六三寸以上,放在史书上大概为六尺五寸。
  如高力士史书记载六尺五寸,但李瑄觉得高力士只比他高一点点,哪像张兴,高他大半头。
  陌刀唐初就有使用,但效果不明显,反复易出军队。
  开元年间,陌刀改良,刀刃变得更长,顶端不再是如剑一样尖,其锻炼更精,专配匠人。
  陌刀通体一丈长,重十五斤,非大力者不可用。
  在开元年间,诸军镇先后建立陌刀队。但镇将们,包括王忠嗣都认为陌刀是辅助防守之用,通常和长斧队混在一起。
  那种“人马俱碎”,“如墙而进”的气势,还需要几年后李嗣业来完成。
  相比之下,张兴属于野路子,他将陌刀视为兵器,虽一刀下去“辄杀数人”,但只是独自战斗,人力有时尽。
  张兴具有陌刀将那种悍不畏死的精神,历史上安史之乱时,张兴因力竭被俘,史思明亲自劝降,却被张兴痛骂,气愤的史思明将其肢解,在咽气之前,依然痛骂。
  “张郎一看就是豪杰之士,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华夏的大义!更何况是救命之恩。您有什么所求吗?我必当竭尽全力。”
  李瑄再次一礼后,向张兴询问。
  “将军不能这么说。我只是举手之劳,我什么不要!”
  张兴连忙招手,他本想去当李瑄的卫士,但不好意思在这种情形下说出来。
  “像颜回那样施恩不图报,是君子的美德,但在我这里并不提倡。等会我请你就食,我们再敞开谈论。”
  李瑄向张兴说了一句后,来到刺客弩手的旁边,他观察装强弩的袋子,和巷子内的情况,知道凶手不止弩手一人。
  李瑄猜测在他出节度使府的那一刻就有人看见,然后来到这个巷子向刺客弩手通风报信。
  李瑄的兵马还在北城。
  出北城门必须要经过这个巷子。
  “我出长安便从军,征战沙场,从未与人结怨。我与你素不相识,是谁让你来刺杀我?”
  李瑄质问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刺客。
  “哼!”
  刺客像是一条汉子,冷哼一声,一言不发。
  “快说!”
  罗兴揪住刺客头发,又对他打腹部打两拳。
  还是咬着牙一声不吭。
  这时,回乐城的城卫兵到来,他们看到是威名赫赫的李将军,立刻道:“拜见李将军!”
  “我刚从府衙走出,此人就拿擘张弩埋伏在此射我,幸亏我福大命大,保住一命,回乐城是边境重镇,兵将如云,怎么能让一个提着军用强弩的刺客,走在街头呢?”
  李瑄向城卫兵说道。
  “这是末将的失职。”
  城卫将冷汗直流。李瑄刚立下不世之功,就遭到暗杀。
  这是天大的事情,弄不好他职位不保。
  “这刺客能精准埋伏,一定有同伙,希望你们尽快地抓到同伙。”
  李瑄向城卫将吩咐:“通知灵武郡别驾,我要见他一面。”
  “遵命!”
  城卫将赶紧派人去通知。
  片刻后,不仅灵武郡别驾、灵武郡太守到来,王忠嗣听到此事后亲自赶来。
  “岂有此理!私藏弩一张,罪加二等。这擘张弩只有弩坊有资格制造。此弩既没有弩坊标记,又无我朔方军的刻名,从何而来?”
  王忠嗣看李瑄未受伤害后,松一口气。
  他拿起擘张弩,仔细观看一遍。
  这明显是弩坊的手笔,国家之器,却流于私手。
  李瑄虽神勇,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这强弩可破甲,是置李瑄于死地。
  刚征战立功归来,一天都没到,这让王忠嗣不能忍受。
  “此非一人之力所为,陈太守,我已通知士兵把守四门,希望你尽快破案。”
  王忠嗣直接向灵武太守命令。
  “遵命!”
  灵武太守领命。这件事让他这个太守非常没面子。
  李瑄将来说不定就是节度采访使,加上诗文才华,有执宰的潜力。
  他将刺客押解回去,上刑审讯,必要撬开刺客的嘴。
  王忠嗣知道李瑄有点喝醉,要求李瑄今日不要离开,明日一早精神饱满再走。
  同时,让佐吏为李瑄一行安排住处。
  告别王忠嗣,李瑄带张兴到之前去过的那家酒肆就食。
  虽然李瑄不饿,但点了一斤羊肉,一斤牛肉,一盘白菜,五个胡饼和一壶好酒。
  亲卫都围坐在李瑄身边的桌子,怕再出现意外。
  李瑄也为亲卫们点上牛羊肉和白菜。
  “将军,您请。”
  张兴看起来五大三粗,实际上识文断字,通读史书,知道礼仪。
  他在府衙外等李瑄许久,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
  “不久前,我在宴会吃喝不少,张郎不必客气。”
  李瑄说着,只是夹一块白菜。
  这白菜是腌制的,吃起来酸酸咸咸,很有口感。
  张兴也不再客气,他抓起一个胡饼,眨眼间就吃完。
  而后大口大口吃牛羊肉,风卷残余般。
  旁边的亲卫震惊,这家伙也太能吃了。
  “博士,牛羊肉各上两斤。”
  李瑄向管店博士喊一声。
  “好嘞!”
  管店博士应一声,他在三个月前见过李瑄,当时还问他话呢。
  不曾想风度翩翩的少年,竟是生擒两可汗的李将军。
  今光顾他们的酒肆,蓬荜生辉,倍感荣幸。
  “失礼,我的饭量比普通人大,不过我有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