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合作
作者:叁火      更新:2025-08-25 14:15      字数:4019
  窗外的阳光漫进窗帘时,曾婳一还陷在混沌的梦里。
  手机铃声突然响起,尖锐地刺破寂静,她摸索着抓过手机,闭着眼划开接听键,声音带着睡意:“……喂?”
  “醒啦?”
  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点熟悉的慵懒,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愉悦。
  像被什么东西猛地拽出梦境——是池衡。
  曾婳一猛地从床上坐起,阳光刺得她眯了眯眼,语气里瞬间窜起怒火:“……你有病啊?”
  “听出来了?”听到她的骂声,池衡在那头低声笑起来,带着点得逞的满足,“知道你没睡醒有起床气,先别急着挂电话。”
  他的声音放软了些,像以前哄她起床时那样,带着点纵容的耐心:“昨晚给的号码,我总得试试是真是假吧。”
  睡梦被搅得细碎,还被他这般调戏,曾婳一本就有起床气,现在语气更冲了:“试完了?可以挂了。”
  “我在楼下。”
  曾婳一愣了愣,怀疑自己没睡醒:“你在……楼下?”
  “你家楼下,白色的车,”他顿了顿,补充道,“不是昨晚那辆。”
  电话里传来纸张翻动的轻响,他的语气忽然正经了些:“不是想合作吗?云端筑梦最近在跟进城东旧厂区改造项目,和你纽约做的城市共生理念内核相通,但侧重不同——项目组查过你的作品,觉得你的经验能帮上忙。今天上午有个内部对接会,需要你过来和团队聊聊具体落地思路。”
  曾婳一的睡意彻底散了。
  城东旧厂区……她回国后确实关注过那里,红砖厂房连片,周边是几十年的老社区,若能把工业记忆与居民日常融合,确实是件有意思的事。
  只不过和她做的城市共生比,少了商业开发的比重,多了对历史肌理的保留,的确是相通却不同。
  她捏着手机爬下床,走到窗边,撩开窗帘一角往下看,果然停着辆白色SUV。
  车窗降下,池衡正靠在驾驶座上打电话,他像是感应到她的目光,忽然抬头往楼上看,隔着老远,她仿佛都能看到他嘴角那抹似笑非笑的弧度。
  “不去?”他试探地问。
  曾婳一的指尖在窗帘布上蹭了蹭。
  理智告诉她,和池衡在工作场合碰面,无疑是把私人恩怨拖进公事里,风险重重。
  可城东那个项目,还有云端筑梦这四个字,挠得她心头发痒。
  她深吸一口气:“地址。”
  “我在楼下等你,我接你去,四十分钟够吗?”池衡的声音里藏着笑意,又自问自答道,“按你以前的速度应该够的。”
  “……”曾婳一咬了咬唇,没应声,直接挂了电话。
  她转身冲进浴室,冷水扑在脸上时,才稍微压下心里那点莫名的躁动。
  曾婳一拎着包下楼,池衡正倚在车边看手机,他抬头看见她精心卷过的发尾和脸上的淡妆时,眼睛亮了亮。
  “工作需要而已。”
  曾婳一拉开副驾的门,刻意忽略他目光里的热度:“开车吧,别迟到。”
  池衡没反驳,绕到驾驶座坐进来,车子启动时,他忽然递过来一个保温盒:“吃饭。”
  是那个熟悉的保温盒,边角被磨得有点发白,还是大学时他陪她去老巷口生煎铺买早点时用的。
  她没拒绝,打开了盒盖,氤氲的热气冒出来,混着鲜美的虾香,瞬间填满了车厢。
  她捏起一个,轻轻咬开小口,滚烫的汤汁涌出来,熟悉的味道在舌尖漫开,和记忆里的一模一样,皮薄,汁多,馅香。
  车厢里很安静,只有她咀嚼的声音和车轮碾过路面的轻响。
  曾婳一望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忽然想起他说的“相通却不同”——或许就像她和池衡,曾经共享过那么多亲密的记忆,如今却要在全新的轨道上,小心翼翼地寻找共存的可能。
  她偷偷瞥了眼身旁的人,他正专注地开车,阳光落在他的手背上,那道缠着纱布的伤口格外显眼。曾婳一的心跳莫名漏了一拍,赶紧别过脸,假装看风景。
  有些纠缠,果然躲不掉。
  车子稳稳停在公司门口,曾婳一抬眼望过去。玻璃幕墙反射着晃眼的阳光,楼体上“云端筑梦”四个金属字看着比新闻里低调,却透着股说不出的锐气。
  她推开车门,高跟鞋踩在光洁的大理石地面上,发出笃笃的响,像在给自己壮胆。
  池衡从另一侧下来,看她站在原地不动,走过来问:“不敢进?”
  “谁说的。”
  曾婳一瞪他一眼,却没迈步,反而往旁边退了半步,拉开点距离:“在这儿先说清楚,进去之前,约法三章。”
  池衡挑眉,往车上一靠,好整以暇地看着她,嘴角噙着笑:“你说。”
  “第一,工作场合,咱俩没任何私人关系,纯同事。”
  “第二,不准在别人面前对我说奇怪的话、做奇怪的动作,公事公办。我不想听闲话,说我是靠你进来的——我有本事做好这个项目,不用走后门。”
  “第三,”她顿了顿,眼神里带着点防贼似的警惕,“不准拿工作当幌子耍我。”
  池衡听完,低笑出声,往前凑了半步,声音压得低:“这三条,听着倒像在给养在外面的情夫立规矩。”
  曾婳一耳根一热,抬脚就往他小腿踹了下,力道不重,带着点恼羞成怒:“你闭嘴,在外面少说这种话……”
  话一出口又觉得不对,这不更显得他俩关系猫腻了?
  池衡稳稳躲开,没真让她踹到,眼底的笑意更深了:“行,听你的。”
  他清了清嗓子,正经起来:“那我也说三条。”
  “公众场合,我们是‘不熟的陌生人’,”他刻意把“不熟”两个字说得慢悠悠,目光在她脸上转了圈,“这是第一条。”
  “第二条,眼神和嘴角我尽量管着,但你也知道,有时候忍不住。”他说得坦诚,带着点无赖的纵容。
  “第三条,不耍你,”他抬了抬自己的手背,“但你还欠我人情,迟早得还。”
  曾婳一被他堵得没话说,只能哼了一声,率先走向旋转门,池衡跟在她身后,保持着半步的距离,不远不近,像真打算扮演“不熟的陌生人”。
  一进大厅,曾婳一忍不住放慢了脚步。挑高的空间敞亮得很,几盏不规则的玻璃灯悬在头顶,像飘着几朵云。
  墙面是冷冷的现代风,墙角却摆着几丛疯长的绿植,硬气里透着点活力。
  员工们个个步履匆匆,脸上带着股专注的劲儿,没人东张西望。
  她心里暗暗咋舌,才两年时间,池衡把公司折腾成这样,从装修到氛围,都透着股成熟的底气,是真有点本事。
  “池总,曾小姐,这边请。”
  一个穿西装套裙的姑娘迎上来,笑盈盈的,目光在他俩之间飞快扫了一眼,没多问,分寸拿捏得正好。
  跟着往里走,经过开放式办公区,曾婳一瞥见墙上贴满了草图,红的蓝的线条画得密密麻麻。其中一张是城东旧厂区的规划,上面用笔圈出来的字迹,跟她之前琢磨的想法竟有点像。
  会议室在走廊尽头,推门进去,里面已经坐了几个人,见池衡进来,都站起来打招呼:“池总。”
  池衡点点头,侧身让她先进,语气平平淡淡:“这位是曾婳一,纽约Verve‘城市共生’项目的主设计师,这次邀请她来协助旧厂区改造。”
  “曾小姐,久仰。”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笑着伸手,“我是项目负责人老周。”
  曾婳一伸手回握,脸上挂着职业微笑:“周经理好,我是曾婳一。”
  落座时,她特意选了离池衡最远的位置,桌上摆着资料,翻开一看,里面夹着几张她在美国做项目时的现场照,旁边用小字标着参考,看来他们确实做了不少功课。
  “目前卡壳的地方,是怎么让老厂房既能留住历史感,又能真的方便居民日常,”老周点开PPT,“比如这片大车间,居民想改成菜市场,但从保护角度,我们更想做成工业博物馆……”
  曾婳一听着,手里的笔在本子上画着草图:“或许可以分时复用?工作日开博物馆,周末摆市集,用可移动的展柜隔开,不破坏结构,两边需求都能满足。”
  她抬眼看向众人:“我在纽约试过类似模式,居民参与度挺高,资料里有具体数据,大家可以看看。”
  她说话时,池衡一直没出声,就那么看着她,眼神里带着点她看不懂的笑意。
  等她讲完,他才开口:“这个思路可行,让设计部明天出个初步方案。社区访谈这块,曾小姐有经验,接下来的居民调研,你多费心。”
  曾婳一点头:“应该的。”
  会议开了一个半小时,讨论到细节处,她和池衡偶尔会对上眼神。
  他总能精准地接住她没说完的话,补充的观点往往跟她想到一块儿去。
  这种默契,让她心里有点发慌——哪怕隔了两年,有些东西好像还是没变。
  散会时,老周笑着拍了拍池衡的肩膀:“池总,您这是挖到宝了,曾小姐这思路,一下子就把结给解开了。”
  池衡没接话,只看向曾婳一:“资料你带一份,明天去现场看看?”
  曾婳一接过资料:“可以。”
  走出会议室,池衡依旧跟在她身后半步,穿过办公区,有员工笑着跟池衡打招呼,目光在她身上停了停,带着点好奇,却没人多嘴。
  到了大厅,曾婳一停下脚步,转身看他:“明天见。”
  “明天见。”
  池衡看着她,忽然压低声音:“对了,居民调研要分组,我跟你一组——这是工作安排,不算耍你,明天我去接你。”
  曾婳一这才反应过来,又被他绕进去了,她攥紧手里的资料,转身就走。
  推开玻璃门时,阳光晃得她眯了眯眼。
  回头望了一眼,池衡还站在大厅里和老周交代什么事情。
  他似乎察觉到她的目光,抬手朝她挥了挥,动作自然得像多年的老友。
  曾婳一赶紧转回头,快步走进阳光里。
  刚才在会议室,他精准接话时的眼神,讨论方案时默契的停顿,甚至是说“我跟你一组”时那点藏不住的得逞……
  这些画面在脑子里转着,让她想起前一晚镜子里那个质疑没成长的自己。
  她确实没完全放下。
  或许她比自己以为的,更想靠近他。
  只是那两年的空白,那些没说清的争吵和隔阂,像层薄冰挡在中间,进退两难。
  她敢在车里失控,敢在梦里沉溺,却不敢在清醒时承认——她对池衡的在意,从来没真正熄灭过。
  曾婳一深吸一口气,指尖捏皱了手里的资料。池衡想找借口见面,有的是办法,而她,好像也没真的想筑起高墙。
  只是这一步该怎么迈,她还没头绪。
  风拂过脸颊,带着点夏末的热意,像在催促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