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请前男友停止恋爱脑(2)
作者:
不安全出口 更新:2025-10-17 19:23 字数:2915
周六下午,洪晔约韩小闲喝咖啡。
韩小闲早起去健身房跑了二十分钟步又做了几组无氧,这样她一整天都可以神清气爽。午饭后她换上新毛衣,搞了套同色系的搭配,化了个美美的妆,还编了发型,算好时间早早出了门。
她好久没来大学城了,下了出租车,走上大街,来来往往都是青春洋溢的面庞,让社会人韩小闲感慨万千。
洪晔毕业后和朋友一起合租,就像当年的她和关仪君一样,努力在大城市里留下来。洪晔的起点高,还大学在读时已经靠写网文有了不菲的月收入,她还有出版成实体书的作品,卖出一本就能赚一本的版权,因此她有底气也有资本全身心投入离赚钱很远的纯文学。
编辑跟着作者跑,洪晔停止写网文,韩小闲也就没了理由来大学城。
倒也不是完全没理由来。苟哲也是师范大学的,算起来还是洪晔的学弟。
把这两个人联系到一起让韩小闲起了身鸡皮疙瘩,一个是她捧在手心的才女作家,一个是她不高兴就抛弃的性玩伴,搞得她像什么过着双重人生的渣男,一边勤恳工作创造业绩辉煌,另一边私生活混乱四处留情债……然而如今这段落的剧情已结束,她和苟哲再也没有互相联系过了。
定好碰面的咖啡馆韩小闲还在校时就开着了,她的母校也在大学城范围内,只是位置更偏,到商业中心要骑车,不过她从前也没少来,而这家咖啡馆更是承载了不少她的初恋记忆。
晚上她就要去参加校友聚会,而他也将在场。韩小闲走在她曾经和黄朗一同走过无数次的人行道上,旧日重现,她惊觉放下过去或许只是自以为是的豁达。形象记忆在此刻成为了负担,那时的他们走到哪里都要牵着手,他第一次尝试戴隐形眼镜和她约会,没了镜片遮挡,他的眼眸更亮,倒映着她的样子。
韩小闲在店门口停步,惊异于店内装潢变化之大,将她那点初恋记忆全数冲散了。
她去柜台点单,发现菜单也完全变了,多了好些她只在市中心的天价咖啡馆见过的名词,价格也涨了许多。
韩小闲端着咖啡找了个相对清静的位子,翻出红叶的新大纲来又看一遍。
以往的红叶以严谨的世界观设定和光怪陆离的想象场景为最大卖点,在天曜科幻频道占有一席之地,但她始终没能突破分区进入更广泛的男频视野,原因在于她不擅长描写人物细节。红叶的书中,人物往往给人一种只是推动剧情的工具的感觉,性格的鲜明只表现在标签化上,主角们都更像是漫画人物而非有血有肉的活在群体中的真实人类。虽说漫画式的人物塑造也能出经典,最典型的就是狄更斯,但这种审美多少过时了,尤其是在读者品味日新月异的网络文学中,红叶笔下的人物表现力就显得欠缺些。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红叶的人物“活”了过来,不仅在最近几次更新中有了更丰富的细节,修改过的大纲中有几处剧情转折更是由人物性格所造成。红叶的人物由脸谱进化成了一张张鲜活的脸。
她全职写作也才一年多时光,进步竟有如此之大。韩小闲为她高兴的同时不免也有些哀伤,果然才华这种东西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
洪晔到了。
韩小闲站起身朝她招手,洪晔注意到她,朝她笑了下,指了指柜台便先去买饮料。
洪晔看起来不太对劲。
韩小闲忐忑不安地坐下,观察洪晔的一举一动。她光是选饮料就花了很久,呆呆地抬着头一动不动地看菜单,似乎并没有在挑选而只是在放空,点过单就躲到一旁等,垂着头刷手机。
洪晔以前不这样。韩小闲对她的深刻印象之一就是这姑娘愿意等待,等红灯、等车、等奶茶做完,她要么和韩小闲聊天,要是没什么好聊的也会观察周围,为写作汲取经验。她直言过不喜欢漫无目的地刷手机,过量又低信息密度的内容会损害她的专注力。
而她竟是在刷手机,看手势动作,她刷的是短视频。
洪晔取到她的咖啡,拖泥带水地踱到桌边,在韩小闲对面坐下了。
“你身体不舒服吗?”韩小闲担忧地问,“脸色看起来不太好啊。”
洪晔眉头皱起,委屈得快要碎了。
“姐……”她只说了一个字,眼眶却红了。
“怎么了?”韩小闲紧张地握住洪晔的手,想要给她一点力量。
洪晔眼里的红褪去,坚定的神情像是从前的样子,可那坚定中含了别的情绪,糅杂到一块儿成了决绝。
韩小闲一点也不想听洪晔接下来要说的话。
洪晔没有回握住韩小闲。
“我要放弃写作了。”她说,“写完《酸性天堂》后,我就封笔。”
事实的重击比不祥的预感强上千万倍,韩小闲被扼住咽喉,说不上话。
洪晔:“我打算还是当老师。我之前和你说在忙的事是考教资和搬家。”
“考教资……搬家……?”
“嗯,我要回家了。”
“是,呃……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吗?”
洪晔摇头:“我只是认清现实了。”
“什么现实……?”
“我当不上作家的。”
“怎么会!”韩小闲从被打击的眩晕中重拾神智,“你已经是作家了呀,你都有出版物!”
洪晔仍是摇头:“没用的。这行是被垄断的。”
韩小闲当即明白了洪晔的绝望。
靠写作生活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啊。网文行当符合最残酷的商业竞争规律,是弱肉强食的红海,就连已成名的作者都要拼命争抢读者那点稀有的注意力。别人凭什么看你写的书,平台又凭什么把流量给你,写得好的人大把存在,红了的人却寥寥无几。而传统写作则是密不透风的圈子,才华在这里可以通过血缘和交情传递,圈子里的人占领了话语权太久,他们决不允许有说着别的话语的人进入。
才女只是才女,而不是谁的爱女,才华或许是天给的,但发挥才华的机会必须是继承来的。
韩小闲:“总有些空隙是留给圈子外的人吧。”
就像网文,哪怕再流量为王,只要是有实力的写手,总能吸引到一批读者的。
“我之前也是这么以为的。”洪晔轻笑,“我以为没能进作协是因为我资历还太浅,出版物还不够多,所以我大量阅读严肃文学、学习文艺理论和文学史,磨炼文笔,不停投稿,但是姐你知道吗,我连杂志投稿都没再中过了。”
韩小闲喉咙疼:“我连你没进作协都不知道……”
“过得不好,不想你知道。有一阵子我都觉得是我辜负你对我的期望了,其实我根本没你说的那样有才华,所以作协看不上我,杂质编辑部也看不上我。我甚至合理化了他们对我的看不上,我写得不够好,我没有系统性学过文学,我没有相关的学术背景……直到我知道了抢了我的名额进入作协的是什么人。”
“哪个名作家的子女……?”
“我们省作协主席的女儿。”
“……”
“知道的那一刻我也没太生气,我想,人家有那个家庭环境,写得好也正常。但我想知道她究竟写得有多好,就去读了她的发表作品。”洪晔又笑了,“简直是儿戏,还没天曜榜单上的书好,远远不如。文无第一,可她写的是些什么东西啊!”
“那杂志社的人呢?你那篇中了的投稿,不是有编辑联系你了吗?”
“没权的人没权,有权的人都是一伙的。”
“那……那也不用就此放弃写作吧,你还有天曜上的读者啊!你还有我!”
“对不起闲姐,我已经不想再写了。”
“不要啊洪晔,《酸性天堂》写得那么好……”
她终于真心笑了一回:“大概是因为做好准备只写这一部了,才写得好吧。”
韩小闲帮不了洪晔,也留不住红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