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
作者:花椒冰激凌      更新:2025-10-19 20:03      字数:2979
  电梯停在十二层,家门是虚掩着的,飘出浓郁的饭菜香气。她还没来得及按铃,门就从里面被拉开了。
  章青岚穿着一身藕荷色的家居服,头发盘在脑后,看到她,伸手接过沉知周肩上的帆布包,顺势拉着她的手腕把人拽了进来
  “怎么才来啊?给你发消息让你早点来帮忙摘菜,指望你还不如指望我自己。”
  沉知周换鞋的动作顿了顿,低声解释:“路上有点堵。”
  当然不是真的要她来摘菜。章青岚只是想找个由头让女儿早点过来,母女俩能多说说话。可话到了嘴边,就变成了这种听上去不太中听的埋怨。
  她把沉知周的包放在玄关的柜子上,转身从厨房端出一盘切好的西瓜,“先吃点水果垫垫,看你瘦的,脸上一点肉都没有。”
  穿着围裙正忙活的徐文正听见动静,从厨房探出头来,“知周来啦,快坐快坐,红烧肉马上就好。”
  “徐叔叔好。”沉知周打了声招呼,拘谨地在沙发上坐下。
  茶几上摆着几样已经做好的凉菜,还有一盘刚出锅的粽子,正冒着热气。章青岚在她身边坐下,拿起一个剥开,递到她面前的盘子里,“尝尝,你徐叔叔特意去买的箬叶,自己包的蛋黄肉粽。”
  沉知周拿起筷子,夹了一小块放进嘴里。糯米软糯,咸蛋黄沙沙的,带着肉的油香。
  “怎么样?”章青岚看着她,眼神充满期待。
  “挺好吃的。”沉知周点点头。
  章青岚撇了撇嘴,似乎对这个平淡的评价不太满意,但也没再说什么,只是又给她夹了一一小块。
  “好吃就多吃点,你先坐会儿,我去看看你叔叔那边。”然后转身也进了厨房。
  沉知周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听着厨房里传来锅铲碰撞的声音和抽油烟机嗡嗡的轰鸣。她又夹起一块粽子放进嘴里,是很好吃,但总归不是记忆里申城的味道。
  她不喜欢这样的场景。不是不喜欢母亲和徐叔叔,而是不喜欢这种被迫融入一个“完整家庭”的氛围。
  这会让她想起很久以前,在申城的那个家里,章青岚也曾这样在厨房里忙碌,而她和父亲则坐在客厅,一个看书,一个写作业。
  自父母离婚后,沉知周时常升起一个荒唐的念头。
  要是人和人的关系,可以在最相爱的时刻被做成一枚标本就好了。将那一刻所有的光泽、温度与亲密都封存起来,永远凝固在彼此眼中最完美的瞬间。
  爱是具备时效性的化合物,激情会挥发为庸常,信任会氧化为猜忌,连承诺最终都会分解为无人认领的记忆残渣。
  沉知周信奉科学,可科学也没法阻止聚酯的降解与人的变心。
  也许这就是她的诅咒,永远精准地预判到事情的坏结果,像个蹩脚的悲观主义占卜师,却对自己情绪的崩溃无能为力。
  她正出神,章青岚的声音将她从纷乱的思绪中拉了回来。
  “饭好了,快过来吃吧。”
  餐桌上已经摆满了菜,四菜一汤,都是沉知周偏爱的申城口味。本帮红烧肉炖得油光锃亮,汤汁浓郁;清炒河虾仁晶莹剔透,配着姜丝和醋碟;还有一道腌笃鲜,笋块和咸肉在奶白的汤里浮沉。
  沉知周在章青岚对面的位置坐下,徐文正端着最后一盘菜从厨房出来,笑呵呵地解下围裙,“快尝尝叔叔的手艺,不知道合不合你的口味。”
  “谢谢徐叔叔。”沉知周拿起筷子,先给母亲和继父各夹了一块排骨。
  章青岚看着女儿这番客气周到的举动,心里不知是欣慰还是别的什么滋味。她给沉知周盛了一碗汤,推到她手边。
  “趁热喝,你病刚好,多喝点汤补补。”
  沉知周舀汤的动作停了一下,抬头看向母亲。
  “李老师都跟我说了,”章青岚拿起筷子,嗔怪道,“发那么高的烧,也不知道跟家里说一声。都二十几岁的人了,还当自己是铁打的?要不是你们李老师,我是不是得到你项目结束了才能知道?”
  一连串的发问砸过来,沉知周招架不住,只能小声说:“已经好了,小毛病,不想让你们担心。”
  “普通感冒能烧到快三十九度?”章青岚看着她,“你爸就是这样,一辈子扑在那些破仪器上,连自己身体都顾不好。我看你现在跟他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沉知周垂下眼,盯着碗里那块油光锃亮的红烧肉,忽然就彻底没了胃口。
  她想反驳,想说我不是他,想说我已经长大了,能照顾好自己。可她也知道,任何解释在此刻都显得苍白无力。在章青岚眼里,她永远是那个需要被纠正的小孩。
  徐文正见气氛不对劲,连忙出来打圆场,“好了好了,吃饭吃饭,难得过节。知周啊,尝尝这个虾仁,你妈妈特意跑了好几个菜市场才买到的新鲜河虾。”
  沉知周顺着台阶点点头,夹起一个虾仁放进嘴里。虾肉很弹牙,带着一丝清甜,确实是新鲜的。
  “你爸那边……端午节你给他打电话了吗?”章青岚看似不经意地问了一句。
  “还没。”
  “那记得打一个。他那个人,你不管他,他能一个人在实验室里过完整个假期。”章青岚叹了口气,语气复杂,“都这把年纪了,也不知道图什么。”
  沉知周沉默着,没有接话。她知道母亲不是真的在关心前夫,更像是一种经年累月形成的习惯性吐槽,或者说,是一种自我证明——证明自己当年的离开是多么正确的选择。
  一顿饭就在这样时而关心、时而沉默的古怪气氛里吃完了。
  饭后,徐文正去收拾厨房,章青岚则拉着沉知周到阳台坐下,泡了一壶茶。
  阳台上种着几盆兰花,开得正好。初夏的风带着一点点燥热,吹得花叶轻轻摇晃。
  “工作上的事……还顺利吗?”章青岚给她倒了杯茶。
  “挺好的。”
  又是这句“挺好的”。章青岚端起茶杯,吹了吹漂浮的茶叶。
  “你病的那天,李老师后来打电话来让我别担心,说有人照顾你,是你同事?”
  “不是同事,”沉知周斟酌着用词,“是合作方公司的负责人。”
  章青岚点点头,看不出什么表情,“李老师对他评价不错。”
  “妈。”沉知周打断她,无奈道,“我们就是单纯的工作关系。”
  “我又没说什么。”章青岚瞥了她一眼,“我就是觉得,你也该多出去走走,认识认识新朋友。别一天到晚只知道实验室、办公室,活得跟你爸似的。”
  “我知道了。”沉知周垂下眼,看着杯子里沉浮的茶叶。
  母女俩又陷入了那种熟悉的沉默。她们都想靠近对方,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跨过那条横亘在两人之间,由时间和往事冲刷出的鸿沟。
  沉知周待到将近三点,看了眼手机,起身打算离开。
  “这就走了?”章青岚脸上的笑意淡了下去,显而易见的失落,“晚饭吃了再走吧,你徐叔叔下午还说要去买条鲈鱼回来清蒸。”
  “不了,妈。”沉知周拿起沙发上的帆布包,“我明天还要去实验室,太晚回去不方便。”
  工作对她来说,永远是最好用的借口。
  章青岚沉默地点了点头,没再挽留。她转身走进厨房,拿出几个保鲜盒,手脚麻利地把桌上的菜一样样装好,红烧肉、油焖笋、还有剩下的几个粽子。
  她把装得满满当当的几个饭盒外和一套新买餐具塞进一个环保袋里,递给沉知周。
  “拿回去,放冰箱里能吃两天,省得你又去吃食堂。另外,有空自己也做做饭。”章青岚的手指在递出袋子的时候,拉住了女儿的手,但或许是意识到总归是要分别,又很快撒开。
  “好。”沉知周接过袋子,入手很沉。
  她站在玄关换鞋,章青岚和徐文正就站在她身后。
  “那我走了。”沉知周拉开门。
  “路上开车小心。”章青岚嘱咐道,又补了一句,“……有空就常回来。”
  沉知周背对着她,轻轻“嗯”了一声,然后关上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