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作者:周小蝶      更新:2025-10-10 16:40      字数:3064
  听着那孩子哭声不止,蔡氏这心里就更加烦躁了。
  “哭哭哭,就知道哭,早知道你是个这样的,还不如死在娘胎肚子里算了,省的出来折磨我。”
  “自打你出生,我这身边就没好事儿发生。”
  蔡氏将自己的不幸都归咎于自己那病儿身上。
  大房夫人于氏从门外进来,听得蔡氏的话,随即皱眉。
  “听听你说的这叫什么话,他再是不好,也是你生的。你自己肚子不争气,生下了个病儿,你现在埋怨谁。”
  “娘啊,老夫人当真是要撵我们走?”
  蔡氏瞧见于氏,立刻起身来。
  “你丈夫出事,你连面都不露,现在却来问我?若不是你自己身体不争气,大朗能去外面找,这找谁不好,还找了三房那边的妾侍,真是要气死我。”
  “娘,是儿媳的不对,可儿媳这些年尽职尽责的服侍您,服侍夫君,可夫君他沉溺于男女情爱,对儿媳也是嫌弃。”
  尤其是蔡氏怀孕后期吃的太多,肚子大的很,那个时候只想着生个大胖小子,没多想别的,等孩子生下,她才赫然发现自己肚皮上长了很多细纹。
  如今是瘦了下来,可细纹还是在的。
  丈夫嫌弃身上有细纹。
  也嫌弃她生了孩子后的松弛。
  这些话,她如何说的出口啊。
  大夫人瞧着蔡氏,心思活络了起来。
  当初让儿子娶蔡氏,那是因为老夫人做的媒,蔡氏在当姑娘的时候,还是很受老夫人喜欢的,正是因为老夫人喜欢,于氏才答应让儿子娶了蔡氏的。
  可如今瞧着蔡氏这般不争气的样子,于氏也是头疼。
  随即说道:“你满心为大朗,我这心里都是清楚的。我今个儿来便是跟你说的,老夫人先前最是喜欢你,如今老夫人说了,要将你们给分了出去,你要是不想出去,就去求了老夫人。”
  “这个事情,成与不成,就看你们的了。”
  “你也别怪我这个当婆婆的说不管你,你自己想想,嫁到我们家来,你为我们家做了什么贡献?”
  蔡氏心里不满,但却没多说。
  当初她看上大房陈宇盛,便是想着,老夫人喜欢她是入了侯府,有老夫人护着,不必担心被婆婆欺负。
  再加上他们蔡家有钱,陪嫁不少,入了侯府,以后便是好日子过的。
  等入了侯府才知道,这陈宇盛房内有个妾侍,都已经生了孩子。
  那妾侍是婆婆给的通房丫鬟,也是陈宇盛的第一个女人。
  在后院仗着陈宇盛的宠爱,没少跟她对着干。
  她每每去找婆母说,婆婆还劝她作为大娘子要有度量,她是忍了。
  忍耐的结果就是陈宇盛愈发嚣张,在外面找了一个又一个的女人,到现在,却是怪到她的头上来了。
  但这个时候,他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蔡氏心里不甘心,但还是要听于氏的话。
  “我说的话,老夫人能听吗?”
  “你要是不去的话,那今后你们那房的事情,别指望我能管,我也管不了了。”
  于氏说这话,带了些威胁的意思。
  他们大房要是真的搬出去,以后还是要依仗着公婆,不然以后再想回侯府,再无可能。
  于氏与蔡氏说完话便是离开了。
  蔡氏收拾了下,倒是去求见老夫人了,可老夫人称病说身体不适,便是没见。
  三日之内,陈宇盛与蔡氏带着怨声满道的姨娘侍妾,搬离了侯府大院。
  外面的院子也是侯府的产业,但他们搬了出去,便是以后不用侯府来养了,陈宇盛的那些侍妾,光是月钱和日常开销都是不少的钱,这些可都是侯府出的。
  第139章 侯爷表哥
  云荞正躺着看话本子,听得丫鬟来说,大爷一家已经搬走,张玉清也被发卖,还有人瞧见张玉清半死不活的被人拖走的样子。
  议论著一阵唏嘘。
  云荞却是内心无感。
  只能说张玉清在决定跟人偷情的时候便是该想到,她会有落到这个下场的可能。
  “姨娘,可是困了,要睡会儿?话本子瞧的多了,仔细眼睛不舒服。”
  云荞嗯了一声,将话本子放下。
  “这天还是热的紧,倒是挺想庄子上的大西瓜。”
  云荞刚说完,便听得门外传来陈敬琰的声音。
  “想吃还不简单,这就派人去摘,快马加鞭,晚上就能吃到。”
  云荞刚躺下,这会子不想起身。
  只是抬了下脖子,“侯爷来了?不是要去忙,怎么这个时辰便回来了?”
  陈敬琰坐在她一侧。
  “广城传来好消息,说有番邦小国前来进贡,圣上交于我来负责,怕是要在京都呆一阵子。”
  “番邦小国?那来的都是哪些小国?”云荞好奇。
  说实话在古代,她还真没见过外国人。
  但在古书记载,京都曾有过外国人,金发碧眼,也有一些海外小国,酋长族长等。
  因为海盗的猖獗,加上地方税收严重,导致一些海外小国不敢来贸易。
  如今海盗被杀,海上贸易比之前繁华甚多,加上陈敬琰打开了海上贸易之后,海关减税半成,在与本国交易满三年后,再收全税。
  圣上有与周围番邦小国交好之意,倒是很愿意接见他们。
  让陈敬琰负责,便是想着,如果这些前来的番邦小国有不安分的意思,便是直接处理掉,以绝后患。
  陈敬琰只讲好的,对于潜在的危险,那是一句不说。
  陈敬琰还答应云荞,若是瞧着番邦使者送了好玩的东西,便是念着她,给她捎带来。
  哄的云荞嬉笑不已。
  云荞晌午头想吃西瓜,这晚饭上便是吃着了。
  不过,侯爷却是没陪她吃,而是被召入宫陪贵妃娘娘吃饭去了。
  老夫人有个女儿入了宫,不过先前不得宠,还是陈敬琰后来屡立奇功,这位陈妃娘娘才得了宠。
  陈妃娘娘生过三个孩子,只活了一个。
  年岁与陈敬琰大小差不多大,如今被封了王,封地在疆域,距离京都有些偏远,这誉王殿下也是很少回来。
  这次随着疆域外缘小国使者一同而来,陈妃娘娘便是喊了陈敬琰过去,让他与表哥誉王殿下亲近几分。
  陈敬琰过去的时候,只见圣上刚是起身要走。
  “微臣,参见皇上……。”
  “起来吧,你姑姑喊你吃饭。今日家宴,不必多礼。”
  “谢皇上。”
  陈敬琰起身,等圣上离开,他才朝着陈妃娘娘的寝殿走去。
  “三郎来了,快进来吧。”陈妃娘娘高兴,“方才圣上前来,赏赐了好些东西,我想着,便是你又做了什么让圣上高兴的事儿。”
  陈敬琰没说话。
  屋内坐着比他而早来的表哥誉王。
  “臣见过誉王。”
  “兄弟之间,不必这般客气。坐下说话。”
  陈敬琰瞧着眼前的气氛,不太对劲。
  “方才见皇上离开……。”
  誉王没说话,脸色却是不太好看。
  倒是陈妃娘娘,笑了笑,“还是封地的事儿,你表哥封地在外,不可久居京都,等我寿辰结束,你表哥便是要离开。”
  誉王如今还是陪同番邦使者来的。
  如今却是不能与使者同在京都久居,他能在京都呆上这段时间,也是因为陈妃娘娘的生辰马上要到了,圣上设许,才能在这里逗留一些时日。
  不然,誉王早该回封地疆域雪山城驻守。
  圣上这般不念及父子之情,让誉王心头很是不爽,这才拉着脸,没什么好心情。
  陈妃娘娘却觉着,儿子在疆域挺好,宫内争斗纷乱,她无心掺和这些。
  太子一党把握朝政,如果誉王回来,必然会引起太子的猜忌。
  陈妃娘娘说了,可誉王听不进去,这才喊了陈敬琰来,让他前来劝劝誉王。
  陈妃娘娘让人准备了酒菜,只说是娘家侄子与她陪儿子吃些酒,外面的宫女和嬷嬷都打发了出去。
  “你们兄弟二人坐在一起说些话,我去外间。”
  “三郎,你劝劝你表哥。”
  “姑姑放心,誉王常年在疆域,对于京都的情势不太了解,我与王爷说说,他便是能懂一些。”
  誉王殿下却是冷哼说道:“谁稀罕那个皇位,当初若不是为了母妃,我何故答应去了疆域。皇后容不得人,如今太子也是,朝政之中全是太一党的人,皇上自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管不问。”
  “誉王殿下有所不知,实际上圣上心知肚明。但掌管兵马的大将军乃太子的亲舅舅,如今东北与陕甘战役,都是国舅唐家的人,这其中的权衡利弊,相信不必我仔细说,誉王也是能明白的。”
  国舅唐明耀自然是要拥护自己的亲外甥为新帝,现在皇上要是动了太子,那便是触碰了唐明耀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