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作者:雪岛      更新:2025-10-10 16:51      字数:3147
  另有一人亦愤然起身,指着姬骊的鼻子骂,“姬内史,我们虞氏向来清明办事,对待官府从不敢有一丝怠慢之心,你何至于为了在谢大人面前露脸,来诬陷我们啊!”
  谢廷玉挑眉,似笑非笑,“哦?这册上竟有内史官印?”
  姬骊心一横,决意过河拆桥:“回大人,下官从未在此类册上钤印!且细观此印粗糙模糊,显是虞氏伪造所为!”
  恰此时一曲终了,乐师指尖离弦,余音袅散。满堂骤寂,唯闻烛火噼啪作响。
  虞仪指尖剧颤,心知姬骊反水之下,虞氏再难脱藏匿流民、藐视朝廷之罪。
  她目眦尽红,嘶声道,“姬骊,你个卑鄙无耻的小人,枉费我们虞氏如此信任你!”
  谢廷玉击掌三声,“好,好,好!既有姬内史大义举证,这册子不必再阅。”
  转头看向虞仪,冷声道,“虞仪,方才予你机会呈上真册,你竟再度弄虚作假。可是觉得会稽虞氏已不属大周疆域,敢视王法如无物?”
  “还是你们觉得我身为督查史,你们无视——”
  只听砰的一声,谢廷玉案几前的烤乳猪轰然炸开,夹带着刺鼻的硫磺与硝烟气息,浓烈白烟瞬间弥漫开来。
  热腾腾的猪肉碎片伴着火光飞散,宛若天女散花般四溅落地。
  随即一声摔杯厉喝:“杀谢廷玉!不留活口!”
  帷幔猛然被撕开,刀刃出鞘的寒声此起彼伏,数人持刀扑杀而出。宴会堂内瞬间大乱,有人抱头鼠窜,有人推搡奔逃,四散逃命。
  姬骊慌乱之中抓起一只碗,掩面匍匐,悄然爬到堂柱之后。
  袁望舒身影一闪,两步并作一步,健步上前,抬手掀翻案几,生生砸向飞奔而来的三人,喝声道:“我在你前面挡着,廷玉你——”
  扭头一看,身后之人已不见踪影。
  她耳尖一动,听得一声迅疾的破
  风声随之而来,紧接着便是实物重重倒地的沉闷声响。
  那由烤乳猪燃起的浓烟不过是障眼之法,转瞬即逝。
  白雾散去,堂中惨烈景象乍现,登时引得一阵撕心尖叫。
  只见主位上,虞仪的身子颓然扑倒在案几之上,双臂大张,脖颈断口平滑,鲜血汩汩而出。那颗首级已被人紧紧攥住发髻高高提起。
  再细看那头颅。面容凝固惊骇之色,唇边血痕蜿蜒。显然是猝不及防间遭袭,连半声惊呼都未及出口。而其身后虞氏亲卫竟皆僵立原地,全然未能反应。
  此人身手之迅疾,手法之狠绝,简直恐怖如斯。
  谢廷玉手中刀锋尚滴血,另一手提着虞仪的头颅,森冷开口:“你们虞氏,好大的胆子,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谋害朝廷命官。可笑至极,蠢得叫人发嗤。”
  她一脚猛然踢翻小案,碗碟筷勺哗啦碎散一地,虞仪无头的身躯轰然坠地。殷红鲜血溅洒开来,宛若一张密布的血色蛛网,迅速漫延,浸湿了谢廷玉的鞋底。
  而一直守在外头的谢氏亲兵听到里头响声,如雷电般闪入里头,拔刀出鞘,护在谢廷玉周围。
  加上谢氏亲兵,场中算上谢、袁二人,不过七人而已,却气势凌厉,硬生生压下虞氏百余部众,使堂内气氛森冷至极,无人敢轻举妄动。
  姬骊拍着胸脯压惊,内心直庆幸自己没有站错队。
  “我谢廷玉出身陈郡谢氏,家母乃当朝大司徒。你们有几个脑袋够谢氏倾族来砍?”
  “再论官职。我乃圣上亲封武安侯、上骑都尉,奉旨南下推行土断。尔等先威胁戏弄,再当面行刺,这是公然反叛朝廷!你们可知罪否?”
  谢廷玉每言一字,便往前迈出一步。
  那颗被紧攥的首级滴着血,血珠沿着她所过之处连成一串,像是被她踩出来的一行殷红脚印,缓缓蔓延。堂内众人无不色变,许多人下意识后退,甚至有人捂住口鼻作呕。
  “姬骊!”一声怒斥如雷炸响。
  姬骊连滚带爬扑至跟前:“下官在!”
  “会稽虞氏挑衅中央特使,意图谋杀,该当何罪?”
  姬骊颤声答:“虞仪屡犯天威,按律当处极刑!大人已将其就地正法,实为土断推行立威正典!”
  谢廷玉冷冷扫视一圈,目光如霜:“余下虞氏部众中,若还有参与此事者,该当如何?”
  还未等姬骊回答,当中已有人顾不得体面,跪伏在地,颤声恳求,“此事实乃……虞仪一人所为,我们并不知晓啊,恳请谢大人饶命!”
  “大人,我等愿意全力配合此次土断之策!”
  又有人声色俱厉地附和道:“大人,虞仪一向刚愎自用,藐视朝廷。昨夜众人已多次规劝,皆被她拒绝,请大人明断!”
  “那好。”
  谢廷玉信手掷开头颅,取出帕子,拭去掌间血迹,“限尔等明日申时前,将户籍册、土地鱼鳞图、佃户部曲契约、庄园账册及收支记录尽数呈交核查。”
  她指尖点点地上首级,“若有作伪者,便如此头。”
  待谢廷玉等人离去,虞氏宴会堂里顿时乱成一锅粥。众人心知肚明,她们暗中窝藏了上千流民,若真被那谢大人查个明白,别说是斩首示众,便是余生烂在牢狱里,也绝有可能发生。
  有人决意坦白,协同管家翻找册籍。另些则仓皇回房收拾细软,欲趁夜潜逃。
  数驾马车疾驰出城,未行几里却见前方夜路横列数十骑。火把跃动间,居中一人帷帽广袖,竟是儿郎装扮。
  夜风拂起帷纱,倏忽露出其下唇一点红痣。
  几驾马车不得不停下,里面的人屏住呼吸,有人颤声撩开车帘,往前探望。
  “诸位这是要去哪儿?”
  踏月骓清嘶几声,昂首踏步,载着姬怜缓缓上前。他俯身抚过骏马鬃毛几下,目光落向那一列仓惶的马车。
  姬怜清声道:“土断勘察未启,便要逃么?若逃了,这账目又该如何核对?若是找不到人,那谢大人的土断之策可就无法进行了。”
  “诸位,还是请回罢。”
  有人恨声道:“窝藏这些流民,本就是虞仪的错,干我们甚么关系。大不了我们直接驾着马车冲过去。”
  “冲?”宇文玥环首刀铿然出鞘,刀尖直指车列,“我奉我家主人之命拦截逃窜者。若敢硬闯——”
  寒光齐闪,马上众人同时抽刀,刃芒如雪映火,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方才已见识过谢廷玉万人中取首级的雷霆手段,虞氏众人霎时偃旗息鼓,乖乖调转车头悻悻而归。
  待到城门口,姬怜见到有一驾马车静立一旁。见那车帘微动,随即一张脸探出,那人朝他定定看来。
  姬怜心下欣喜万分,策马疾驰过去,待一入马车内,便往那人身上扑去:“你既然将这件事交由我办,为何不在驿馆等我回来?”
  谢廷玉轻吻姬怜鬓发数下,“虽说用人不疑,但还是怕你出事,故在此处特意等候。”
  她又长叹一声,“我当真是过分,居然让一个美郎君舍身为我做这等事。”
  姬怜环紧她腰身,“你将最为凶猛的属下派给我,护得我周全,纵然有百人来袭,也奈我不得,不必担心。”
  谢廷玉目光一寸寸落在姬怜身上,连发丝与袖口都不曾放过,细细确认他未受半分伤害后,方才轻吐一口气。
  她复又收敛神色,于车内沉声吩咐:“回驿馆。”
  车妇掉转马车,往城内驶去。踏月骓乖顺紧随,蹄声嘚嘚融入夜色。
  翌日,一道消息惊传会稽郡。
  建康来的谢督查史竟在宴席间斩下虞氏家主首级,悬首园门示众!
  好事者蜂拥至虞园求证,但见门楣高悬血颅,消息确凿无疑。满城骇然,士庶皆震。
  潜伏跟踪的探子得此急报,立即快马加鞭,赶在谢廷玉尚在会稽处理土断之际,已将惊讯昼夜疾驰送抵建康。
  袁氏主园内,一众不满土断之策的世家齐聚,其中不乏陇西李氏等人。
  满座皆面浮愤懑,声如沸鼎。
  “简直是我们士族中的叛徒!”
  “居然敢直接将本土一大姓士族家主的头颅砍下,当真是行事张狂,悖礼犯义!”
  “若是任此等人坐上高位,焉有我们的好日子过?”
  “哼,借着圣旨之名,便可为所欲为?此举分明是要掘我等根基!”
  “她们谢氏当真无法无天,肆意妄为!”
  坐于主位之上的袁照蕴,双手交叉置于膝上,阖眸静心听着众人怨怼。
  李善长看向袁照蕴,拱手问道,“不知袁大司农有何见解?”
  袁照蕴睁眼扫视众人,缓声道:“谢廷玉如此行事,一凭其母在凤阁位高权重,二仗屡次出征大捷,深得圣心。其实本无不好,朝堂正需此等锐才,大周方能强盛。”
  她轻呷茶汤,声转沉冷:“然何必拿世家开刀?我等祖辈岂未为大周殚精竭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而今收纳流民供其温饱,何错之有?可惜天子独信谢氏。而谢氏,早非我等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