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作者:
远山木 更新:2025-10-10 17:05 字数:3133
“可是……dna不会错,那孩子真的不是他爸爸的,但他……他也不是我们的。”
【作者有话说】
农药应该喂给人贩子。
第36章
李大哥失声痛哭,程毓和项耕安静地待在旁边,谁都没有说话。
孩子确实是买来的,但他真正的家跟临泰镇远隔一千多公里。孩子的信息上传到数据库后,他的亲生父母很快就来了,四十多岁的两个人,头发都成了灰白色。
李大哥和大姐一直等到他们一家人团聚,大姐哭着把几身衣服塞给了那个孩子。
这么多年的思念和奔波本来就让李大姐变得有些糊涂,这件事的大起大落让她精神更加恍惚。
她让李大哥在地图上给她指出那个孩子真正的家,从回来之后,她就常常面朝着那个方向,一坐就是一天。
“她以前从来没这样过,以后我一定看好她,”李大哥情绪渐渐平静下来,“你不用担心,那些农药我都处理了,别的药我也会都拿走,你们这边的损失我全都赔偿,但我……现在手头没那么多钱,你给我几天时间,我一定找来。”
“算了……”程毓说。
项耕猛地抬起头。
算了?
没了那么多螃蟹,他是打算一个人把这片地的活都包圆儿了吗?
“这地一时半会儿也养不了螃蟹了,”程毓轻轻地叹了口气,尽量不让李大哥听见,顿了一会儿又说,“不养就不养吧,我还能少干点儿活。”
“不行不行。”李大哥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摆着手说,“那绝对不行,一码归一码,该我负的责任我必须要负。”
“您的地承包多少年了?”项耕问。
“十来年了,原来我俩都在工厂里上班,但是……”李大哥说,“总请假也不行,后来就想着干点儿能给我们留出找孩子时间的活,镇上也知道我们的情况,这片地一直都给我们承包着,算是干熟了。”
李大哥想想又说了一句:“要是有什么不懂的,你们都可以找我。”
“那我……”李大哥站起来,用手背在脸上擦了一下,“那我先回去了。”
“要不然按您承包的价格加上稻秧的钱再算上工时,”项耕看了眼程毓,继续说,“把您的地让出一部分给我们种,行吗?”
“你说什么呢!”程毓皱起眉头,脸上的表情不太好看,“回头再说,先让大哥回家。”
李大哥刚踹开自行车的车梯子,听了项耕的话顿了几秒,又赶忙把车梯子支好:“对……对对,这是个办法。”
“就是核价再包给我哥,是赚是赔都算我们的,其他的您接着种,”项耕说,“您先回去,考虑考虑这么解决行不行。”
“你闭……”
“哥,”项耕说,“你先别拦着,咱们也想想,让大哥也想想。”
“不过……”李大哥皱了下眉,“不过这样你们可能不划算啊,毕竟我赔给你们钱是实打实的,等到秋天,稻谷的价儿还不知道怎么样。”
“那也可能我们更划算呢,”项耕笑了一下,“您先回吧,回去也跟大姐商量商量。”
早上的饭被扣在几个盘子下,已经凉透了,大米发糕变得硬梆梆的,程毓说不上来饿还是不饿,翻开盘子,伸手拿了一个就往嘴里送。
“哎,等等,”项耕说,“热一下再吃。”
“你……”程毓看着项耕像个欢快的小家雀似的端饭倒水,拧着眉头说,“我怎么觉得你还挺开心的?”
项耕给程毓热冲了一杯牛奶燕麦,时间到了,微波炉“叮”响了一声。
“你感觉错了,”项耕找了块干净的布,垫在手上把杯子端出来,放到程毓面前,“难道我要哭出来才行?”
过了会儿,项耕又把自己做的小菜和热好的发糕摆到餐桌上。
“许大哥他们不容易,”程毓一勺接一勺地喝着粥,低着头说,“早上我脑子有点儿乱,并没有让你走的意思。”
项耕坐在椅子上看着他没说话,过了几秒拿起筷子开始吃饭,吃得特别快,没多长时间,菜盘子就空了,发糕也只剩下半块。
“饿死我了,这顿就当晚饭了,睡觉之前再吃顿夜宵吧。”项耕嘴里还嚼着东西,说话囫囵不清,靠在椅背上看着程毓说,“夜宵你想吃什么?”
项耕咽下嘴里的东西,没等程毓说话,又说:“冰箱里还有肉馅,一会儿我擀点馄饨皮,咱们……包馄饨吃吧。”
“都行,”程毓点点头,“听你的,吃什么都行。”
李大哥的稻田也是很大一片,他种得晚一些,但叶子透着一股油亮,长得特别好。
“我这个种没你的好,但产量要高点儿,我算了一下,”李大哥用手指着远处他提前插好的木棍,“从那儿到这儿,这一片都给你,我跟村里已经说过了,他们无所谓,反正承包的钱都已经交完了,咱俩再签个合同就行了。”
“嗯,”程毓看着手上的合同,李大哥细心地标好了具体的位置,提前在两份合同上签好了字按上手印,“行,那我签字。”
“我知道螃蟹养好了能赚不少,”李大哥说,“你们起早贪黑受了很多累,咱们暂时这么定,等收了稻子我不会让你吃亏的。”
程毓签完字收好合同准备开车回他们那边去了,项耕却不见了踪影。
“大哥你看见项耕跑哪去了吗?”程毓问。
“那儿,”李大哥指指屋子侧面,“你大姐在那儿,项耕陪她说话呢。”
程毓还没走到跟前儿就听见了那边传来的笑声。
“我奶奶眼睛还能看见一点儿的时候经常干农活,我就跟在她旁边,她干什么我就干什么,”项耕蹲在一畦长得不怎么水灵的西红柿苗旁边,正在一根一根往下掐枝,“这结的柿子不怎么甜吧?”
“何止不甜,”李大姐坐在小凳子上,笑着看项耕,“简直酸死了,你大哥炒了一次,放了半斤白糖都没盖住那酸味儿。”
“我们那边儿的甜,”项耕说,“一会儿回去我摘几个给您送过来。”
“但是我们这个豆角长得好,我去给你摘点儿。”大姐起身拿了个小簸箕,往豆角架那边走过去,“就是结得太多了,我俩根本吃不完,只能趁着没老赶紧摘下来晒成干豆角,你要是喜欢吃也给你拿点儿干的?”
“嗯,好,”项耕笑着说,“我喜欢吃,最爱吃干豆角炖豆腐。”
“你也喜欢这么吃?”看样子大姐有些意外。
“嗯,特别喜欢。”项耕说。
大姐顿了几秒,说:“一会儿都给你拿走,回头我再晒。”
项耕就这么抱着一大袋子干豆角坐到了副驾驶上。
程毓看着他有点儿无语:“你以前也不是这样的人啊。”
项耕抖着肩膀笑出了声:“那我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啊?”
“种个地还把你种成开朗小男孩了,”程毓说,“不容易啊。”
“那说明这里的地好,”项耕笑笑,“说不定想要什么都能种出来呢。”
“哎……”程毓长出一口气,“再加上大哥这一大片,好好种吧,说不定秋天能给我种个媳妇出来了。”
项耕没接程毓这茬儿,抱着袋子往下出溜了一地儿,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小鸡小鸭长大了不少,整天叽叽嘎嘎的,看见项耕就飞奔过来聚在食槽一角。为了养螃蟹买了很多粮食,现在用不了那么多了,就全喂了鸡鸭,它们倒是争气,长得比想象中要快,可能因为生活的空间大,一个个膘肥体壮。
“看起来就很好吃的样子。”程毓站在旁边,边往里扔菜叶边说。
“它们还是小不点儿呢。”项耕震惊地看着他,恨不得堵上他的嘴。
“又听不懂,”程毓把一盆菜叶全都倒了进去,“家里养的大公鸡比市场里买的肉鸡好吃太多了。”
“那明天给你炖鸡肉吃。”项耕说,“可以去村里买一只。”
做好的兔笼之前一直没用上,空空荡荡地摆在鸡舍鸭舍的隔壁。
林静给淘换来一灰一白两只小兔子,让兔笼终于派上了用场。但不知道是水土不服还是被鸡鸭吵的,两只小兔子看起来蔫蔫的。
程毓蹲在笼子前,把特意留下来的菜心喂给小兔子,七夕在旁边一直围着笼子哈哧哈哧地闻来闻去。
程毓用菜叶逗着小兔子,琢磨了一会儿说:“要不然把它们放院子里去吧。”
“就放在这儿,”项耕喂完鸡鸭也蹲到旁边,“它们适应能力很强,搬到院子就只能待在笼子里了。”
李大哥找来几块厚重又结实的宽木板搭在了两块地之间的水渠上,这样程毓他们干活来去就很方便了,不用开车绕一大圈。
这不仅方便了干活,也方便了项耕往李大姐那儿跑。
今天送几个茄子,明天带俩青椒,有事没事儿凑大姐跟前儿去聊天,顺手帮他们把菜园打理得硕果累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