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回山村后(美食) 第8节
作者:
山早早 更新:2025-10-27 15:50 字数:4438
第10章 嘴馋
这是林小蒲和周野两人之间的秘密。
家中只有林小蒲知道周野的食量非常非常大,每日天不亮就会饿醒,入了秋还好,山上有很多野果和草根可以充饥,春夏之际,是周野最难捱的时候。
一想到这儿,林小蒲便万分愧疚。若是她如村里的王银根一样健壮就好了,那样省出来的药材钱就能买不少粗粮,阿野哥哥不用再像现在这般日日饿肚子,阿姐也可以时不时地吃上一顿白米饭。
想了一堆有的没的后,情绪低落的林小蒲偷偷抱住身旁的林姝,缓缓地,嘴角又弯了起来。
她又有阿姐了,真好。
阿姐闻起来香香的,抱起来软软的,她喜欢……
翌日等林姝起床,家里的汉子们已经都不见了。
院坝里弥散着一股浓郁的药味儿,何桂香熬好了药,小半碗熬到发黑的药端到林小蒲面前,林姝看着就苦,林小蒲却面不改色地咕噜咕噜几口干完,若不是喝完小脸皱成了一团,林姝还当这不是药汤而是鸡汤呢。
她会做麦芽糖,末世之前本想自己回老家乡村,做一个大山美食博主来着,可惜还没来得及付诸行动就进入末世了。这年头粮□□贵,而麦芽糖要许多麦子才能熬出一点点糖,她暂时不打粮食的主意,不知道山里有没有拐枣和金樱子,这两种野果也能熬糖,不过即便找到踪迹,也得等霜降了之后才能采摘。
“阿娘,阿爹和阿野哥哥呢?”林姝左右看看,家里的男人都已不知去向。
“你阿爹去镇上寻活计了,你阿野哥哥一早就去深山了。”何桂香道。因着家里两个男人都要出门,所以家里鸡还没打鸣的时候她就起来做饭了,周野要去山里,当家的去镇上,两个都要在路上带干粮,她便取粗面烙了不少野葱面饼,让两人带着路上吃。
林姝一听深山两个字便是双眼一亮,“阿娘,我也想去深山里,这会儿去追阿野哥哥,还来得及不?”
何桂香吓得够呛,“去不得去不得!你阿野哥哥有在山里过活的本事,回不来的话在里面过一夜都成,换了旁人可不行。”
生怕林姝自个儿贪玩跑去那深山里,何桂香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堆。说哪一年,有人去深山里头采菌子,一不小心走得远了,险些迷路回不来。还有谁谁在深山里摔断了腿,阖村的人一起出动才把人给找了回来。还有谁谁谁进了山之后就再也没出来,据说是被山里头的野兽给吃了。
林姝赶忙宽她的心,“阿娘放心,我不去就是了。”
她在末世有一身无穷怪力,一块石子儿丢出去就能砸晕甚至砸死变异的野鸡野鸭,现在她没这怪力了,跟个普通人一样,当然不会鲁莽得一个人就冲进山里打野,真要进山,也不会深入。
“你若想去山里,就去咱们屋后这座山,这后山虽然没法跟三里外那片深山比,却也不小了,山上啥子都有。后山是村民们每寸地都踩过的,没有野兽,顶多有一些虫蛇,避开些就成,没啥危险。”
“我听阿娘的,一会儿我和阿妹去咱这后山转一转。”林姝道。
林小蒲听了这话,哒哒哒地跑到林姝身边,牵住她的手,一脸期待之色。
何桂香神色迟疑,“小蒲她……”
见她有些犹豫的样子,林姝先截了她的话,“阿娘不想阿妹跟我一起去?”
“你阿妹身子骨弱,小时候她是三日一小病五日一大病,没少叫我忧心,这些年好好将养着,如今才算好了些。”
林小蒲收回了牵着林姝的手,垂下头,懂事得叫人心疼,“阿娘,我不出去了。”
林姝揉揉她脑袋,问何桂香,“阿娘,你上回带小蒲看大夫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
何桂香道:“得是三年前了,大夫头回开药的时候。”
林姝听得一惊,“都是三年前了?就第一次看大夫的时候开了药,后头再没有去过?小蒲这药是治什么的?”
何桂香回道:“是治体弱之症的药,大夫说要一直吃,至少吃到十岁。”
“当年,她险些没了命。”何桂香想到往事,声音微微哽咽。
这孩子打从她肚子里出来后身子骨就弱,村里别人家孩子病了吃些村里老人说的草药就能好,偏她不行,非得去镇上的医馆拿药。三年前分家后家里琐事多,叫她一时忽略了小蒲,这孩子也怕给家人添麻烦,忍着不说,等阿瑶发现时,人都要烧傻了。当家的这才火急火燎地背着人去镇上找大夫,那大夫给喂了药也不见退烧,说晚上若退不下去便可以准备后事了。
那一次当真叫何桂香肝肠寸断。幸得老天垂怜,叫这孩子撑了过去,但那一回她吓怕了。
听大夫说有方子可以改善小蒲的体弱之症,只是需得吃上好几年,至少十岁前不能断,何桂香跟当家的商议过后,咬咬牙下了决定。
那药一吃就是三年。她也听那老大夫的从未断过。
“阿娘莫哭,都过去了,小蒲现在好着呢。只是阿娘,你次次去大夫那儿抓药,为何不带着小蒲,顺便叫那大夫瞧瞧?”
“她身子骨弱,带她做啥子哟?咱们甜水村离井溪镇十六里路,走过去要一个多甚至两个时辰,何况看过一次就不用看了,回回拿的药都一样。等明年小蒲满十岁的时候我再带她去镇上找那老大夫。”
一旁的林小蒲沉默地听着,嘴唇微抿。
“阿娘,这样罢,下回再去找镇上大夫拿药的时候,我跟你一起,把小蒲也带着。我觉着小蒲身子已经大好了,这药方也得跟着变一变。”
要林姝说,小蒲其实已经没啥大毛病了,这补药并不是吃得越久越好,吃到一定阶段,再吃也没什么效用,还不如吃药膳慢慢调理。只要营养跟上,再多运动运动,这身体也就强壮起来了。但这话不能直说,免得叫阿娘误会她不想
给妹妹花钱。
何桂香只迟疑一会儿便应下来,“你懂的多,娘听你的。”
林姝继续道:“我带着小蒲慢慢走,不会累着她的,阿娘放心。”
林小蒲接收到林姝的眼神,立马跟着保证道:“阿娘,我要是累了一定跟阿姐说。”
“真拿你们没办法,去罢,仔细跟着你阿姐。面饼多带几个,饿了吃,黄昏之前必须回来。”
林小蒲听了这话,欢喜得不行,和林姝两人,一个提着小竹篮,一个背着竹背篓,手牵着手往后山去了。
何桂香望着两人的背影,不知为何,有些欢喜又有些心酸。
等人走远了,何桂香也没闲着,眼下正是收麻的时节,家家户户都割了麻,忙完了其他活计便开始绩麻,绩麻就是将麻搓成线,听着简单,工序却很繁琐。家里的麻即便不多,也够何桂香忙活一阵子了。
~
甜水村的后山比林姝想象得还要物产丰富。
才走没多久,她就看到了不下五种能吃的野菜。野苋菜、野菠菜、荠菜、马兰头、香椿、楤木、鼠曲草……虽说有些已经老了不好吃了,但掐其嫩叶,依旧十分美味。
她还看到了观音柴!
观音柴能做凉粉,味道一绝。端午过后,这天儿便越来越热了,正是吃凉粉的好时节。
漫山遍野的黄荆亦是好东西。
别看这东西到处都是,这黄荆可是天然绿碱,黄荆灰水做的碱水粽子尤其香。等上头结的黄荆籽熟了,还能取来做枕头,有个什么头疼失眠的都能一夜安睡到天亮。
恰好这次回来没赶上端午,林姝还有些遗憾没能吃到粽子,心里馋死了,回头问问阿娘家里有没有剩下的糯米,她要做碱水粽子吃!
作者有话说:
----------------------
第11章 后山
再往山里走,林姝还找到了蕨菜和粉葛的踪迹,数量竟不少,叫她惊喜不已。
等入了秋,只这俩样东西的根就能做出很多美食。
等等,竟还有芋荷?
这东西的梗处理过后拿来焖鸭焖鱼香得很,腌酸后下粥亦是一绝,下个月便能采摘!
树木的种类自不必提,一路走来,林姝已看到了松树、香柏树、桑树、桐树、山槐……
至于野果树,那种类就更多了!拐枣虽没看到,但她看到了火棘果、山荔枝、野生猕猴桃,甚至还有八月瓜!
八月瓜又叫八月炸,到了八月份果子会自然开裂,露出里面的果瓤,到时候直接用勺子挖着吃,味道那叫一个软糯香甜!
火棘果和山荔枝开花早,现在已经挂了果,八月瓜的花瓣开得正盛,紫色的一串串的,像是葡萄一样挂在枝桠上,好看极了。
林小蒲一直跟随着林姝的目光,见她留意那些野果子树,便问道:“阿姐,你是在找野果树吗?”
“对呀,阿姐最喜欢吃野果了。”
“阿姐竟也喜欢这些乡间野果?”
林小蒲先是一喜,随即又拉下小脸,“找着这些也没用的,年年到后山上野果子快熟的时候,村里的孩子都争抢着摘,尤其是这八月炸,熟透之后甜糯得很,村里的王银根每回早早地圈了地,霸占着这几棵野果子树不许别人动,根本轮不上咱们。”
“不过阿姐别担心,咱也犯不着跟他们抢,因为阿野哥哥会从深山里带回来许多野果,比这些更好吃!”说到后头,小姑娘一扫先前颓丧之态,下巴往高一抬。
那得意的样子叫林姝忍俊不禁。看来周野这哥哥当得还挺称职。
“自己摘才有野趣,到时候我去跟你口中的这王银根讲讲道理。”她可是大人,小孩子哪里斗得过她。
林小蒲抗拒地摇摇头。忽地,她想起什么,贼兮兮地凑近林姝,悄声道:“阿姐,我知道后山哪里还有野果,那地方只有我知道,阿姐跟我来!”
小姑娘东张西望一番,神神秘秘地带着林姝去了个地方。
那是一处隐蔽的小土坡,小土坡前面有几块大石头挡着,而在这小土坡后,藏着一小丛浑身带刺的杂草。
林姝定睛一看,这哪里是杂草,分明她之前念叨过的金樱子树!只是这一棵金樱子树长得不高,乍看就像杂草一般。
金樱子已经长了出来,还很小,不光树上长满了倒刺,便是那绿色的倒卵形小果上也都是小刺毛。
“这个我们喊它糖罐子,这会儿还没熟,等熟透了之后摘了吃可甜可甜了!山的另一头也有,一大片呢,但知道的人太多,轮不到我摘,只有这个地方比较隐蔽。”
林姝也很欢喜,“我记住这地儿了,等打霜了咱们就来采,阿姐给你熬糖吃!”
林小蒲听得眼都亮了,“阿姐,这糖罐子还能熬糖?”
“不然怎么叫糖罐子呢?不仅能熬糖,还能泡酒。”林姝神秘一笑,“金樱子泡过的酒可是好东西,最适合汉子们喝。”
“小蒲,走,我们去竹林里转一转。”
除了这些东一棵西一丛的野果树,山里还有大片的竹子,郁郁葱葱的,春能吃春笋,冬能吃冬笋。
这些竹子不知道能不能随意采摘,若是能,砍它几根回去制成竹器,大的做竹箩筐竹板凳竹沙发,端午过后,天很快就会热起来,还能做几张竹席,小的便做一些竹筒用来储物。竹子能做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林姝眼馋,就这么问了出来。
林小蒲解释道:“阿姐,这竹子砍得越多才能长得越多,所以咱们后山的竹子村民们想砍就砍,就是砍去砌房子都成。”
“那怎么没有人砍竹子砌房子?”林姝问。
“因为太费劲儿了,冬日还不保暖。咱甜水村就高阿公一个篾匠,村里想做个竹背篓竹簸箕竹篮子的,都是找高阿公做的,要给粮食或铜板。做一个竹背篓就得给高阿公四十个铜板咧,咱们村里人用的背篓都是高阿公做的。”
林姝倒不觉得四十个铜板多,因为她也会编竹具,背篓这东西挺费功夫的,工艺简单的也得做五六个小时,复杂一些的可能要花两三天,而且一不留神还能把手给扎几个血口子。
“阿姐,你想砍竹子做什么呀?”林小蒲好奇地问。
“那可太多了,回头咱们把家里那砍柴用的斧子带上,先砍它两根回去!”
林小蒲一脸认真地道:“砍了咱们也搬不动,得找阿野哥哥扛回去。”
“这……两根竹子而已,应该是可以的……叭?”
林姝想到自己已经失去了无穷怪力,又想到侯府娇生惯养的十几年,一时沉默了。
以前啥事儿都是自个儿扛,没想到如今搬个竹子都要求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