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回山村后(美食) 第10节
作者:山早早      更新:2025-10-27 15:50      字数:4763
  “阿娘,阿娘,我和阿姐回来啦!”
  何桂香正在院子里晒麻,院子里用竹架子牵了几根绳子,那些泡了几日的麻被她整整齐齐地搭在绳子上头,等这些麻晒个两日,晒干了再去皮,到时候去了皮的麻洁白透明。
  甜水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麻,割了麻之后,便是浸麻、漂洗、绩麻、成线、绞团等一系列工序,之后还有梳麻、上桨,最后纺织成一匹一匹的麻布*。但甜水村村民穷,多是绩麻后成线,再绞成团,到时候会有镇上的商户来收这些麻线团,得的钱不多,但对甜水村的百姓而言,已算得上一笔不小的进项了。何桂香的麻线绩得好,有时候还会多得几个铜板儿。
  见两个闺女回礼,何桂香来回打量两人,确定两人都没磕着碰着,林小蒲也没有气喘胸闷,反倒精神头十足,很是松了口气,“可算回来了,再不回来,阿娘就要去后山寻你们了。”
  竹背篓和竹篮里都是些野菜和杂草,也不知两个小丫头乐呵什么。
  “阿娘,家里的大竹筛我用一下。”
  何桂香嗔她一眼,“自己家,客气啥子,家里这些锅碗瓢盆随便你用。”
  林姝今儿一清早就把灶房逛过了,算是意外之喜,堂屋里虽然干干净净的啥都没有,但这灶房里的东西却很齐全。蒸屉啊,漏勺啊,和面用的木盆、洗菜淘米用的筲箕、蒸面点用的蒸笼布等东西统统都能找到。
  再说那院坝,院坝里的竹架子搭了好几个,除了晾衣服,还能晾酸菜,如今都被何桂香晒了麻,但那专门晒东西用的大竹筛还空着,一次性能晒好些东西。
  林姝把折来的黄荆摊开放在大竹筛里,再将大竹筛卡在竹架子上。
  这两日的日头大,晒个两三日便差不多能烧了。
  何桂香一脸纵容地看着,也不问她想做什么。
  “阿爹什么时候回来?”林姝问。
  “你阿爹去镇上要忙一整日,他又舍不得那几个铜板搭廖老爹的牛车,等走回来,天都要黑了。一会儿我就做晚食,咱们先吃着,给他留些饭便是。”
  林姝笑眯眯地道:“那我做一道小食,等阿爹回来,正好能吃上新鲜的。”
  林小蒲闻声立马道:“阿姐,我来帮你!”
  “好,小蒲先帮我把这观音柴的叶子挑一挑拣一拣,烂的有虫眼的不要,选叶厚的。”林姝给林小蒲安排好活儿,自己去了灶房。
  灶房里有两个缸,一大一小,大的缸是日常用水,在门口稍远一点儿的小溪里取的,小的缸里是周野专程去山里取的源头山泉水,直接饮用,十分甘甜。
  林姝从大缸里取了半盆子清水舀在平时和面用的木盆里,端到院坝里,招呼林小蒲和自己一起清洗叶子。
  一片片的叶子都洗干净,主要清洗上头的泥土和虫卵。
  洗净之后,林姝换了一盆清水浸泡叶子,撒了一小勺食盐。
  这年头盐不比后世,一小罐便要十几二十文,何桂香有些心疼她浪费盐,却仍是眉眼带笑地看着两人折腾。
  林姝又将那专门熬药的小炉子里的土灰清干净,将路上折的香柏枝叶放到里面烧,“小蒲,去给我取个干净的碗来。”
  “好嘞!”
  烧尽的香柏灰用干净的碗盛起来,林姝凑近闻了闻,有一股香柏的香味。若非新鲜的黄荆烧不着,取黄荆的草木灰更好,但这香柏灰也不差就是了。
  等碗取来,香柏灰加水搅拌,用蒸笼纱布过滤一遍,便得到了“点卤”用的碱水。
  接下来第一步便是体力活搓浆汁了。浸泡得差不多的观音柴叶子再换清水,这次用的可以直接入口的山泉水,水量只堪堪没过叶子便行,然后用擀面棒用力戳打,等戳得那叶子里的浆汁都流出来,叶子跟叶脉脱离,便换成手揉搓。
  林姝揉搓了一会儿便腰酸腿麻,换了林小蒲来。
  林小蒲也不嫌那叶子臭了,搓得很起劲儿,没多久便将叶子揉成了糊状,叶子里残余的浆汁都被她揉搓了出来。
  家里的木盆只这一个,林姝便又将陶锅取了来,筲箕搭在那宽口陶锅上,将蒸笼纱布铺上,充当滤布,揉搓好的浆汁倒进去,再用蒸笼纱布裹住叶子残渣,反复挤压,力求将里头的浆汁全都滤到陶锅里。
  林小蒲蹲在那陶锅跟前,看得目不转睛,过滤之后的浆汁绿油油的。
  “阿娘,这陶锅你一会儿用不?”林姝扭头问。
  何桂香笑应道:“不用,铁锅已经蒸上饭了,一会儿阿娘用铁锅炒两个小菜,炖一锅野菜汤。”
  大晏朝的冶铁技术已经十分先进,铁锅基本普及到了平民百姓家,不过在一些落后的地方还在用陶锅,比如甜水村。家里能有这么一口铁锅,还是因为周野逃荒的时候随身带了一些废铁块,铁锅是用那些废铁融的,只出了个打铁锅的工钱。
  有了铁锅,家里的陶锅也没闲置,时不时用来熬个汤啊煲个粥的。
  林姝听到这话便放心地用这陶锅当点卤的容器了。
  方才备好的香柏灰水倒入陶锅里的浆汁中,用长木勺搅匀,静置片刻后,再加一次香柏灰水,朝着一个方向快速搅拌,让两者充分融合。
  “好了,再静置小半个时辰,这观音柴的浆汁便能凝固了。”
  林小蒲看得目不转睛,十分好奇这一大盆的臭娘子汁液是如何变成豆腐的。
  等浆汁静置的过程中,何桂香做好了饭,今天新鲜摘的野菜全部一锅炖了汤,有几种还被她当成猪草和杂草给扔了。
  林姝见了哭笑不得,每种野菜吃法是不一样的,这一锅炖能好吃才怪了,还有那么好吃的几种野菜竟给特意拣出去扔了。今日她忙着处理这观音柴,下回等她掌厨做一顿野菜大餐,叫阿娘尝尝她的厨艺。
  晚食吃的是糙米粥,外加早食剩的几个面饼。林姝吃的时候能察觉到阿娘在用眼角余光偷偷看她,她佯装未觉,兀自吃得喷香。
  在末世土壤水质都不好,已经很难种出粮食,想吃这样的糙米都不一定能吃到呢,虽然口感不及精米,但这种带米糠的糙米可比精米有营养多了。
  何桂香
  见她吃得一点儿不勉强,悄悄松了口气。要是日日白米饭白米粥,家里那是真供不起。只是难为闺女了,从前在侯府吃的是是山珍海味,回了家却要日日食糙米粗面。
  吃过晚食,林姝主动帮何桂香收拾碗筷,却被人撵了出去,“这点活儿哪用得着你们帮忙,和小蒲去田里玩罢!”
  林姝目光扫过她那跟脸蛋不太相称的粗糙双手,对上她脸上的笑,微顿了下,随即语气轻松地道:“听小蒲说田里有好多泥鳅和田螺,我跟小蒲去弄一点儿回来给阿爹加菜!”
  “那玩意儿有啥好吃的,腥得很,你们想去就去罢。唉唉,慢着点慢着点,我还没说完,仔细些田里的蚂蟥……”
  “知道啦——”林姝应了一声,一手提着木桶,牵着林小蒲,已经出了院门。
  等离得远了,林姝才问妹妹,“咱阿娘以前没分家的时候是不是经常受欺负?”
  林小蒲听到这话,迟疑地点了点头,“咱阿婆不喜欢咱阿娘……”
  林老爹去得早,老婆子将三个儿子拉扯大很不容易,林大山自幼懂事,是甜水村出了名的孝子,但当年因为在集上看上了何桂香,愣是要娶她,就忤逆了亲娘那么一次,加上何桂香家里要了足足一吊钱的聘金,老婆子对何桂香就更不喜了。
  要知道乡下地方娶个媳妇很简单,一些贫穷的地方,可能备几斤肉和几块糖果糕点就能把媳妇娶回家,甜水村本就穷,家家户户一个铜板恨不得摆成了两个来用,这一吊钱要攒许久才攒得到,下这么大血本娶一个儿媳妇回来,老婆子可不得使劲儿磋磨么。
  何桂香家算是被家里卖过来的,没了娘家这靠山,又自知理亏,嫁过来之后婆家叫干什么就干什么,一双本就粗糙的手变得更粗糙了。
  后来生了俩孩子,都是不受待见的丫头片子便罢了,身子骨还差。大的要稍好些,只刚生下来的时候瘦弱,喂养了几个月就白胖起来,老二却是经常害病,回回用了村里的土方子不见好,非得去镇上看大夫,故而时不时就要问婆母伸手要钱。
  这些都是让何桂香在何家抬不起头的原因,即便婆母和妯娌冷嘲热讽,她也都受气包一样受着。
  林大山也心疼媳妇,但他为人愚孝,又因着成亲的那一吊钱的聘金硬不起腰杆,不敢替媳妇出头,只平日里干活干得十分卖力,对上头的林老大敬着,对下头的林老三疼着,几个侄子也是有求必应。
  但这些年两人的低声下气换到的却是最后分家时,大哥家讥讽,三弟家争执,因为想多分得一亩田吵得面红耳赤。若非女主林瑶性子强硬,最后连五亩田和两吊子的安家钱都守不住,还要被刮去一层。
  作者有话说:
  ----------------------
  *麻事的一系列工序来自网络。
  观音豆腐的做法参考网络。
  第14章 捉泥鳅
  林姝听得眉头紧蹙,幸好是分家了,她可不想跟这些极品亲戚打交道。
  不过小蒲的话倒是为她解了一个疑惑。她之前还纳闷,女主是侯夫人的早产子,跟足月的原主调包后怎么可能分不出来,现在她明白了。她阿娘吃不饱穿不暖,即便是足月生下了林姝,生下来的孩子也羸弱干瘦得很,瞧着跟早产子差不多。听侯夫人说,原主这身板是小时候用名贵药材养了好久才养回来的,不就跟小蒲一样一样的,先天体弱?
  原主若是没有抱错,在林家还不一定能活到现在。
  林姝揉了揉林小蒲的小脑袋瓜子,“苦日子都过去了,以后咱们家里会越来越好的。”
  “嗯!”林小蒲重重点头。
  她也觉得离开那个大家后,日子越来越好了,她再也不用看阿婆和大伯娘看扫把星一样的眼神,也不用听林多粮当面骂她是赔钱货了。
  因为要下田摸螺蛳,两人都换了草鞋,林姝露在草鞋外的五个脚趾头白皙圆润,林小蒲一路瞥了好几眼,不禁低声道:“阿姐,你的脚好白,一会儿你不要下田了罢,在田埂上站着等我就行,我去田里摸螺蛳捉泥鳅。”
  林姝笑道:“没晒太阳当然白了。等我晒个几日,不就跟你一个色了。”
  说着,她抬头望了望,果然在一条水沟边看到了辣蓼草的踪迹,这东西一长就是一片。叶子似柳叶,花期很长,粉色的小花儿一串串,已经开满了枝头。
  “阿姐连这个也识得?这是酒曲草,田边水边多得很,不过田里的都当成杂草拔了,溪边河边特别多。每年盛夏,忙完麻事后,甜水村家家户户都会采酒曲草回去制酒曲,然后酿一大坛子的醪糟,留着有喜庆事的时候吃。一大坛醪糟省着点吃能吃到明年初呢!”
  说到醪糟,林小蒲舔了舔嘴。
  糯米价贵,他们甜水村也就夏日酿醪糟和中秋吃糍粑的时候才会用到糯米,而且是这几年光景好的时候才吃得起。
  “好想快点儿过年呀。”只有过年的时候能稍微敞开了肚皮吃。
  林姝忍俊不禁,“等什么过年,阿姐叫你不过年也能吃上美味佳肴。”
  “其实你说的这酒曲草还有很多别名,一个是辣蓼草,一个是水胡椒,还有一个是醉鱼草。能辣蚯蚓蚂蟥,能烹饪去腥,还能醉鱼捉鱼呢!”
  “啊?还有这么多用处?阿姐阿姐,这草怎么醉鱼捉鱼啊?”
  林姝勾了勾她小鼻子,笑吟吟地道:“今儿太晚了,赶明儿我教你。”
  林小蒲眨眨眼,已经开始期待明日了!
  “阿姐,你怎么知道这么多?这都是书上写的么?”
  “那可不,侯府什么书都有,我不爱别的,就爱研究这些花花草草。咱们那后山上的野草野花都是宝,回头我一个个地跟你细说。”
  林小蒲小鸡啄米一样地点头。
  林姝扯了几把辣蓼草,就近用石头砸出汁水,味道闻着还好,但往腿上一抹,整个小腿都感觉火辣辣的。
  “阿姐,好辣好辣!”
  “就要辣,田里的蚂蟥才不敢吸上来。”
  两人卷起裤腿抹了辣蓼草汁液,这才下了田。
  虽然家家户户都有田,谁家田里都不缺泥鳅和田螺,但也有那小气的,不许别人去自家田里捉泥鳅,怕踩坏了地里的稻子,所以两人下的是自家水田,林大山分到的五亩田并不在一处,这单独分出来的一亩水田离得不算远。
  眼下已是黄昏,地里干活的农夫扛了锄头陆陆续续地往回走,一日忙碌完就要回去吃晚食歇息了,田里的两人却玩得正开心。
  田里田螺多,随便一摸就能摸一大把。捉泥鳅就要稍稍费点儿功夫了。
  林姝找到一个泥鳅洞后,轻手轻脚地靠近,以防惊动洞里的泥鳅,足够近后,手轻触泥鳅洞口。
  确定里面有泥鳅后,林姝猛地一探手,动作快准狠地揪住了泥鳅的脑袋,然后一把丢进了水桶里。
  林小蒲不甘示弱,也抓住了一条泥鳅,然而没抓稳,那滑溜溜的泥鳅掉入田里之后立马就钻进泥里了。
  林小蒲抹了一把脸上溅到的泥巴星子,气得小脸都鼓了起来,惹得林姝一阵大笑。
  两刻钟之后,桶里已有五六条泥鳅和薄薄一层底的田螺,这时夕阳余晖已剩最后一抹了。
  “阿爹应该快回来了,走,回家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