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情报王 第155节
作者:静静的海河      更新:2025-10-27 16:04      字数:2383
  七点半,情报刷新。
  首先,还是——
  【食材快讯】:冬瓜,一年生蔓生植物,因其成熟时外表有一层白霜而得名。是果蔬中少数完全不含脂肪的蔬菜。形似炮弹,生长范围覆盖全球。
  这次的情报算是一个食材的小科普。
  不含脂肪的蔬菜,林女士应该很喜欢。
  然后——
  【食客动态】:老孟被堵在了返程的路上。
  看着情报,陈舟不禁摇头微笑。
  十一期间,最开始和最末尾的几天,交通拥堵已经成了常态。
  社区食堂的常态食客遇到常态化堵车,应该算很常态的事情。
  无论是过节回家的,出去旅游的。
  这两天都在考虑返程的事情了。
  小店的营业,估计会在假期结束之后,也恢复到之前的状况。
  第三条情报——
  【市场消息(稀有)】:人淡如菊视频的智能推流效果中等,将会给社区食堂带来一部分顾客。本次情报期内,仍会有没品尝过鲜肉月饼的顾客,出于猎奇心理过来试试。
  中等效果,属于林女士的稳定发挥。
  带来客流则是真正的情报消息。
  本来中秋结束,月饼都要打折卖了。没想到还有人想来尝尝鲜肉的月饼。
  猎奇心理确实有点意思。
  等郑阿姨回来之后,可以简单准备一些。
  最后,陈舟本次的定向情报——
  【员工星探(定向稀有)】:今年20岁的小伙子侯文,他的面食技能达到专业水准。他曾因为贪吃而导致的身材发胖问题饱受困扰。如今在和谐菜市场的面条馒头店帮忙,他父母年纪大了,想把生意盘出去。侯文内心中其实仍然想继续从事这个行业。注意,这位员工的饭量很大。
  20岁就拥有了专业级别的技能,还挺有天赋。
  陈舟觉得,这将是一位很有潜力的员工。
  面条馒头店地点在和谐菜市场,是他之前买香料的地方。距离不远,过去一趟很方便。
  饭量大点就大点,这没什么。
  至于身材问题,老话也有说“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
  虽然是对厨师这一职业的刻板印象,但其实也反应出这行当对体能的需求。
  想减肥也不难,老板娘有的是沙拉和大拌菜。
  待办事项+1。
  ——
  总结一下,这次情报需要特别留意的,就是那位目前在和谐菜市场的年轻员工。
  无论是陈舟之前的推测,还是情报中所提到的,食客小幅增长的消费意愿。
  社区食堂扩张规模,已然时机成熟。
  陈舟打算从员工招募做起。
  后厨的白案师傅,前厅的服务员,人手可以慢慢增加起来。
  净利润做大之后,陈舟的回报肯定水涨船高。
  作为老板,陈舟的原则还是:
  大家伙一块赚钱。
  六、四开的净利润分配比例,已经让陈舟基本收回前期投入了。
  现在店里再增加设备,都是在营业成本里。
  陈舟肯定没那么高尚。
  毕竟老话讲“人人都讨厌资本家,但人人都想成为资本家。”
  富裕起来,是每个人的愿望。
  但他也没真想成为黑心老板。
  小师妹也好,郑阿姨也好,放在社区食堂和陈舟是老板员工的关系,但放在平时,也不仅仅如此。
  以后再招新人也一样,待遇、关怀给到位,大家齐心把社区食堂经营好,比什么都强。
  其实说白了就一句话。
  “我都有情报、有系统了,还不能大胆一点了?”
  ...
  看了眼情报,想到后续经营问题,陈舟确实愣神了一会儿。
  还是小师妹喊了一嗓子,才让陈舟回过神来。
  “师兄!嘿嘿嘿,你想什么呐?”
  陈舟笑道:“你这嘿嘿嘿,吓我一跳。”
  小师妹有点形象包袱了。她问道:“那我这样笑是不是不太好呀?”
  “挺好,”陈舟评价:“真实,不做作。感染力很强。”
  闲聊两句,他把思绪放到当下。
  在眼前的,就是板栗蓉馅儿的包子,陈舟用来招徕食客购买板栗的试吃品。
  他已经答应表叔了,能卖多少卖多少。
  通过自己的店,把品质好的东西送到顾客手里,除了赚点收入,也是件有意义的事情。
  好好做饭,好好吃饭。
  这是天大的事。
  ...
  这次市场消息上,人淡如菊的视频引流会带来一定的顾客。
  正好林女士还在假期当中,陈舟打算把老板娘、老板女一块叫过来,再拍个板栗蓉馅料的视频。
  虽然不用老婆帮忙带货,
  但她起码也是中游水平的生活区美食博主,已经发挥过很多次引流的作用。
  陈舟正这么考虑着,林女士带着陈桃桃已经过来了。
  大姑娘、小姑娘打个招呼。
  林艺凡也对两人说道:“今天郑阿姨没来,我怕你们忙不开。”
  陈舟笑笑:“来得正好,正想叫你过来呢,你再拍个视频。”
  林女士略微思索:“昨天表叔告诉你的板栗蓉?”
  “对。”
  -“嗯”
  陈舟从表叔那里顺来了一袋,完全脱壳的生板栗。
  不用剥壳,处理起来十分方便。
  只需要上锅蒸熟,达到能够轻易捏碎的程度就行。
  板栗即使是蒸过,依旧非常干燥,这时候,红茶就派上了用场。
  一块放进和面机里,搅打成泥。
  陈桃桃因为好奇,跟着尝了尝店里的红茶。
  就一小口,估计够她清醒一中午了。
  陈舟同样不擅长喝茶,所以剩下的还是交给老母亲。
  不对比,可能不太明显。林女士喝过之后,觉得确实是陈桃桃的老师送的茶叶味道更好。
  陈舟心想:多新鲜。
  负责每天煮蛋的小师妹,确实没单独尝过这款茶的味道。她也被邀请着喝了一杯:
  “不太懂,但我感觉做茶叶蛋还是很不错的。”
  店内的人们稍作休息,和面机工作不停。
  在嗡嗡声中,已经把栗蓉搅好了。
  接下来,还需要上锅炒制。
  保持小火,加入少量的糖浆、玉米油,把茶水的水分炒出去,只留下淡淡的茶香。
  在炒的过程中,陈舟已经发现了茶叶的作用。
  栗子本身就具有醇熟的香气,加上糖、油混在一起之后,板栗蓉可能多少会有些发腻。
  茶水的加入,中和了一下板栗蓉的调味。
  最后的成品应该会非常不错。
  当然,要想甜,还得加一丢丢的盐。
  尝不出来咸味,但甜会变得更明显。
  表叔只给了板栗蓉馅料的配方,至于是用包子皮还是烧饼皮,在陈舟这里自行定夺。
  店里卖包子,包进包子,这就是顺手的事。
  不过,板栗蓉的馅料是香甜口感,陈舟在和面的时候,也在面里多加了牛奶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