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情报王 第172节
作者:
静静的海河 更新:2025-10-27 16:04 字数:2279
系统的积分兑换可以帮助缩短练习过程,不过因为大师这一等级的特殊限制,只有增加见闻才能提高经验条的上限。
陈舟之前从杀鱼大姐那里提升过食材处理、从郑阿姨这里提升过面点水平。都在专业往上,但没到大师。
这回,应该能提升的是火候控制。
下篇,陈舟更愿意称之为烹饪的艺术,只不过,使用效果未知。估计也是跟大师技艺相关的内容。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获取方式。
上篇的日记本被当成废纸,明天下午会出现在和谐路废品站。
地点距离陈舟距离不远,待办事项+1。
可能费些功夫。
记载下篇的铁锅,挂在奢侈品二手平台上。
情报上也说了因为价高无人问津,短时间内不用担心被人买走,但怎么也得先跟卖方联系一下。
...
拿到传说级情报之后,陈舟对眼前的生活有一种疏离的感觉。
可能是因为传说总感觉离人的生活很远,但是却真真切切藏在了这么真实的地方。有些荒诞。
也可能,单纯是查看情报的时间过长。
发呆久了,导致陈舟跟眼前的世界有些距离。
他的心情,激动和好奇都有,毕竟他也不想错过大师级的烹饪手法。
不过,看到对面埋头工作的郑阿姨,还是让陈舟很快回到了现实。
他也包上几个包子,缓了一下。
别的不谈,这次情报还是比较实用的。
无论是自己在家里做菜,还是开店炒菜,烹饪技术都用得上。
“对,就是一则比较实用的情报。”
另一边,店里的三名员工,感觉老板今天心情很好。
他们觉得,可能是生意好的原因。
新推出的小份菜业务挺受欢迎。老板没有白费一番苦心。
于是,他们也跟着陈舟心情都很不错。
整个社区食堂,都笼罩在和谐快乐的氛围当中。
顾客们呢,觉得这家店不仅口味好,用餐环境也好。
无论是后厨打饭的阿姨,还是前厅的服务员小姐姐,都笑呵呵的。
让人感觉,在这里吃饭很舒服。
...
上午的生意愉快结束。
到下午的时候,陈舟就先在二手奢侈品网站上,搜了一下王燊大师用过的那口铁锅。
一搜就能找到。
标价二十万九千八,也是真不便宜。
陈舟想着,要是能从图片上看出来文字内容,那就省事了。
可是锅底一片黢黑。图片也不老大清楚。
看看日期倒是刚挂上去没多久。
而且王燊前辈的名气,放到现在,也不大管用了。
底下有几个好事的评论,根本不知道王燊是谁。
“一口黑锅要价二十万九千八?我老板要是有这觉悟就好了。”
“50等一手。”
“50楼上先来。”
陈舟跟评论区的想法,差不太多。
大师技法虽好,但实在是有点太贵了。
陈舟随后又点开卖家的主页。
除了这口锅,还有些卖到几千甚至上万的玩具娃娃。
这些东西还真有成交的。
陈舟抓紧先跟卖家,也就是那位王燊前辈的侄孙,联系了一下。
王燊前辈的后人,倒是挺拿他老人家的锅当宝贝。
私聊的时候,给陈舟发了长消息,
介绍了一下这口锅:
“锅之呼吸听说过吗?也就是锅气。我这二爷爷可是广福楼的大厨,他当初这门手艺在九十年代的时候,上过外国纪录片的。
这口锅上面就写着怎么掌握锅气。我要不是因为缺钱还不卖呢。”
可在陈舟发了“便宜点”之后,对方就一直没有回复。
等到晚上,对方才肯降点价:
“看你是真心实意的,我给你便宜十万。”
陈舟看到对方的消息,觉得他是真有点缺钱,但即使便宜十万之后,陈舟还得跟林女士这要点。
陈舟也缺钱啊。
这个价位已经超出了陈舟对大师技巧的渴望了。
所以陈舟更希望他能便宜个小数点。
就当花一两万拜个师。
这个价位还能接受。
但卖家不肯让步,说道:“别跟我聊了啊。我是发现了,这平台就没有懂货的。”
陈舟觉得自己算那个懂货的,但十万九千八实在有点贵。
所以,双方的两次交涉,并不算愉快。
让陈舟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
...
不过无论是情报上,还是卖家,反复提及到纪录片的问题。
让陈舟想起来自己结交的那位宝藏老头,余大爷。
也不知道余大爷对这个故人的遗物有没有兴趣。
陈舟把商品的链接,发给了他。
“余大爷,您看看这个,我在奢侈品二手平台上看到的。这是不是您提到的那位广福楼的大厨朋友?”
余少春虽然年纪大了。
但也经常在网上冲浪,回复消息还挺及时。
【点赞】
“小陈费心了!”
看到这,陈舟觉得有点眉目了。余大爷似乎对这口锅很感兴趣。
可能真是各花入个眼。
那几千块钱的娃娃都有人买,花点钱买口锅,在余大爷眼里估计也不叫事。
但陈舟把之前跟这位卖家的聊天记录,也发了过去。
“余大爷,他跟我聊的时候,肯降价到十万九千八,您用这个价格跟他聊聊。”
余少春回道:
“我知道了小陈,这个卖家小孩儿,按辈分还得管我喊爷爷呢,他应该是遇到事了。”
陈舟:“感觉他有点缺钱,最近卖了不少二手东西。”
余少春:“你甭管了,到时候我拿到这口锅,叫你过来看看。”
陈舟看到余大爷的消息,心里踏实了些。
他跟那个王燊的后辈,多少有点沾亲带故的关系。
对于陈舟来讲,只想观摩一下这口记载着“锅之呼吸”的铁锅就行。
余大爷他老人家,有他自己的处理方式。
下篇落在此处,应该是可以告一段落了。等着余大爷的消息。
“我有点像情报贩子。”陈舟心想。
...
与此同时,就在陈舟不远处,林女士正带着陈桃桃识字、练字。
小丫头其实对文字已经产生好奇了。
无论是大街上看到的招牌,还是店里的菜谱,她经常要让爸爸妈妈给念一下。
今天晚上,她正在学着,写自己的名字。
陈舟作为当初起名的人,也走到娘俩旁边,认真观摩了一下。
陈这个姓氏,笔画不多,但耳刀旁有点难写好。
对小孩子要求有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