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情报王 第207节
作者:静静的海河      更新:2025-10-27 16:05      字数:2254
  第一,是用西红柿鸡蛋,调整口味之后,包进灌汤包里。
  相当于包子皮裹西红柿鸡蛋。
  简单方便,陈舟之前就随便想到的。
  第二种,则仍是使用肉馅。
  番茄没有像猪皮那样的胶原蛋白,肯定熬不出来胶质,无法做成汤冻的状态。除非用添加剂,吉利丁之类的东西。
  那就让西红柿汤汁,作为打进肉馅的水,以此来提供番茄的味道。
  既然都用西红柿了,肉馅可能也得换换。
  从猪肉改成牛肉。
  所以,番茄汤包的面皮,一种是维持原样,一种是添加番茄榨汁汁和面。
  而番茄汤包的馅料,陈舟一共是想出来三种方案:
  西红柿鸡蛋馅;
  西红柿汤汁打水的猪肉馅以及类似做法的牛肉馅。
  理论要和实践结合,也可以和丰富的经验结合。
  陈舟喊了喊身旁的郑阿姨。
  “大姨?”
  大姨有点专注。
  “大姨!”
  第191章 三款番茄汤包
  叫了两次之后,大姨也把注意力从眼前的包子上,
  转移到老板所说的包子上。
  郑阿姨做灌汤包的经验丰富,又拿回了旧日擀面杖,说是老包子骨也不为过。
  她听陈舟把番茄汤包的几种设想讲过一遍之后,马上就明白了老板的意图。
  不过郑阿姨也确实没吃过番茄汤包,对此没有发表什么明确的看法。
  只是认真地说道:
  “老板,我觉得这个中。”
  当然,陈舟也没白问。
  郑阿姨以前的店里也做过牛肉灌汤包,仍旧可以提供一些可靠的建议。
  而几种方案中,除了涉及到牛肉的馅料缺少食材,基本都是店里现成的。
  今天就可以简单尝试一下。
  牛肉的问题,陈舟发信息给了林女士,让她送陈桃桃学围棋回来从老张那捎一块。
  他自己,则开始用西红柿来和面。
  灌汤包的面皮,只有薄薄一层。
  和面的时候,肯定不能把番茄的颗粒也和进去。
  简单地捣碎会因为番茄的粗纤维、籽,影响面皮的光滑度。
  所以,需要西红柿切皮之后,用料理机打成细腻的番茄浆,在拿细纱布过滤,以此来得到更纯净的番茄汁。
  与水混合,还是按老步骤和面之后。
  面团带着淡淡的红色,颇具辨识度和诱惑力。
  陈舟看到眼前的番茄面团,就知道番茄汤包用这个准没错。
  它能从第一眼就建立起“番茄风味”的期待。
  ...
  生意忙完了之后,大姨得把午餐给儿媳妇带回去,今天周末,子涵妈妈在家等着呢。所以陈舟也没留她老人家一块。
  小侯倒是对新品很感兴趣,在店里和老板研究起来,帮忙打打下手。
  “老板,你来调馅,我在旁边包包子。”
  陈舟点了点头,开始准备三种不同的番茄馅料。
  首先,是西红柿鸡蛋。
  这一想象中最简单的馅料。
  构思非常直接,属于家常风味在包子上的延伸。
  而陈舟同样在每天小份菜,都要炒西红柿鸡蛋。对此已经非常熟悉了。
  但鸡蛋本身是固态的,根本就没法出汤。
  所以,汤包里的汤,主要靠的是炒菜时,把切成小丁的西红柿炒出汤,再看稀稠程度加水、勾芡。
  以期到达灌汤包的效果。
  陈舟有锅气大师的加持,操作起来并不复杂。
  很快就调好了一锅馅料。
  鸡蛋同样炒的很碎,黄色小块混在红色的汤汁里,颜色是非常靓丽的。
  不过,交给小侯来包包子的时候,就不是那么顺手了。
  小伙子喃喃道:“不如大姨调的灌汤包馅好用。”
  猪肉馅搅打上劲后,即使打了水,流动性也没那么强。
  包进包子皮时,是比较容易操作的。
  而西红柿鸡蛋的汤汁里面虽然勾芡了,但粘稠度还不够。
  真的会在面皮上往下流。
  小侯身体很壮实,一双大手在那捏包子的时候,看起来还挺有意思的。
  有种李逵绣花的感觉。
  陈舟笑了笑,让小侯不用那么讲究。
  “差不多就行,咱就先这么试试。”
  从制作的角度来讲,西红柿鸡蛋汤包,还是需要添加吉利丁琼脂来额外的制作素汤冻,蒸的时候汤冻融化,以此来达到出汤的效果。
  ...
  西红柿鸡蛋馅料之后,则是两种打入番茄汁的肉馅。
  具体做法上和普通灌汤包类似,只不过将番茄汁替代了水。
  调味上略作改变,目前,只是多加了点糖进去,平和了一下西红柿的酸度。
  调好的馅料,的确看起来颜色鲜红,即使没上锅蒸,也比单纯的肉馅更有食欲了。
  为什么中餐讲色香味俱全呢,每一方面,都很重要。
  今天自己研究包子馅的时候,陈舟也越发觉得自己最初获得的那份鲜肉包食谱的珍贵。
  这是国宴大厨,实打实自己研究改良出来的。
  真的会花费很多心思。
  陈舟这里还没涉及到具体的调味呢,光是三种馅料的设想,就研究了半天。
  他心里燃起了对前辈的尊重。
  当然,小侯随后也被陈舟叮嘱了一句“好好学,好好练。”
  小伙子比较认同老板的话,觉得这和锻炼身体一样。
  又跟陈舟讨论半天跑步的事情。
  反正,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认知中,去理解周围的世界和周围的人。
  ...
  包包子没法单不愣的包一个。
  所以,实验的每样包子,都包了一笼。
  陈舟也叫来附近仍然在店里上班的邻居们,和家里的娘俩过来品尝。
  老孟、托尼两人近水楼台,最先到店。
  看到桌上摆的面皮发橙发红的灌汤包,啧啧称奇:
  “嚯,又是新品啊,西红柿的?闻出来了。”
  “陈哥,这回的包子看着还挺漂亮的。”
  陈舟笑着邀请道:“一样一个,好好尝,认真点啊。”
  老孟让陈老弟放心,品鉴这方面,他自认为有点水平。
  托尼则讲起来那家头疗美容店的最新情况。
  人们一块坐下,先逐个儿品尝起来。
  陈舟单尝了一口包子皮,番茄带有微弱的酸性,可能轻微影响了面筋。
  口感上,使得面皮在紧实之余,多了点软嫩。
  因为里面的馅料也是番茄,汁水渗透下,面皮的味道,很难单独评价了。
  带着股淡淡的番茄酸香,跟里面的馅料形成呼应。
  整体上更加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