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情报王 第214节
作者:静静的海河      更新:2025-10-27 16:05      字数:2155
  饺子馅的汤汁,也流进了嘴里。
  接下来就是馅料所提供的熟悉的味道。
  最后,在缓缓滑过喉咙时,那一点点的熨帖,则是饺子皮留下的最后慰藉。
  冬天的第一顿饺子,也在社区食堂,圆满的完成了它的任务。
  ...
  林女士今天和陈桃桃都请了假,中午就过来等陈舟一起出发回爷爷奶奶家了。
  但娘俩没想到今天过来吃饺子的人这么多。
  因为知道晚上也少不了一顿饺子,陈舟没特意给老婆孩子留出来。
  所以林女士来瞅一眼,就准备转头带孩子上楼。
  陈桃桃拉着妈妈的手,“妈妈,我也想吃饺子了。”
  老母亲听后,给女儿出了道选择题:
  “那你是想中午在店里吃,还是晚上去爷爷奶奶家吃,都是饺子。”
  陈桃桃觉得可以全都要:
  “那我中午和晚上吃不同馅儿的!”
  小丫头稍显稚嫩的人生经历,还不知道有那么多关于饺子的老话,也不知道以后会有很多次吃饺子的机会。
  老母亲当然应允。
  带着女儿又走向了店里。
  陈舟则笑着提醒她:
  “明天早上,剩下的饺子还能煎一下,你就能吃三顿饺子了。”
  第198章 香酥炸鱼
  立冬的饺子,意外好卖。
  以至于周五生意也比平常结束得更早。
  陈舟给店员们,都留了一份,让大伙回去自己煮煮就行。
  他自己则上楼换了身衣服,带着老婆孩子,准备前往桃桃爷爷奶奶家。
  ...
  下午四点来钟。
  老小区,老榆树,一家三口挤到了楼道里。
  陈舟刚想敲门。
  陈桃桃就喊了一嗓子:“奶奶,我们来啦。”
  屋里面立马传出一阵匆忙的脚步声。
  这比敲门管用。
  老太太拉开门,笑意盈盈地迎了出来。
  桃桃奶奶名字是高相梅,陈舟当然没有对老妈直呼大名的习惯。
  因为她老人家在家里排行老小,所以人们喊她老梅的时候多。
  陈舟当然也没喊过她老梅。
  见面后,还是叫了一声普普通通的“妈”。
  高相梅确实认真地打量了儿子一番,但终究抵不过那声“奶奶。”
  她跟儿媳妇也打过招呼之后,就热情地招待起自己的孙女:
  “大宝儿来啦!我们桃子又长个儿了。”
  陈桃桃翘起脚,小手顶在头上:“长了一点点。”
  就这么身子微晃的功夫,便被奶奶稳稳扶住。
  陈舟心想:您老真有点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
  ...
  今天周五,老陈还是奋斗的年纪,所以仍在工作上班,得六点多才到家。
  大人们吃点水果,聊聊天,也就先准备起了今天的晚餐。
  林女士本来要跟着到厨房里帮帮忙的,但陈舟正好还想从老太太这里套路个香酥炸鱼的小配方。
  所以就把老婆请回了客厅,“开车一路,你休息一会儿。”
  然后则对孩子奶奶说道:
  “妈,我来帮你,咱炸两盘鱼吧。”
  陈舟连鱼都买好了。
  但老太太确实不老大乐意。
  谁帮忙倒无所谓,几口人的饭,她早就准备的差不多了。再怎么说也不会真的等儿子、儿媳妇来了再做饭。
  高相梅不乐意的主要原因在于她孙女:
  “炸什么鱼啊,桃桃又吃不了,你早说想吃鱼了,我就炖一条好了。”
  老太太这句话,几乎是按陈舟脑子里的剧本说了出来。
  所以陈舟当然知道该怎么往下接。
  “给桃桃炸这个。”
  陈舟掀开了塑料袋。
  他这次的鱼买了两种——
  记忆里面最常用的刀鱼,今天刚刚立冬,勉强算秋刀鱼;
  然后,就是小黄花。
  老太太拉开两个塑料袋子检查了一下,这才点点头,
  “黄花鱼行。”
  黄花鱼是海鱼,除了背上这点小刺,那就是中间的一条椎骨大刺。认真摘一下,吃起来相对放心。
  符合陈舟对海鱼的印象。
  但刀鱼它也说是海鱼,但就是刺多。
  不知道它们都怎么长的。
  陈舟看了看自己的老妈,又扭头看了一眼陈桃桃。
  天气凉了之后,为了打理起来方便,小丫头剪了齐耳短发,倒是跟老梅差不多的发型。
  鱼长得怎么样,肯定也随它们的父母。
  刀鱼刺少还就怪了。
  晚上多了一道小菜,陈舟和老妈就在厨房收拾起鱼来。
  去腮、去内脏,冲洗干净。
  过程简单熟能生巧,但多少带点腥气。
  老梅给儿子递过去一个小盆儿,说:“还得腌一下。”
  腌制是炸鱼里面非常关键的一步。
  目的就是去除这股腥气,顺带调个底口。
  材料很简单,用到葱姜、花椒、料酒,胡椒粉、盐。
  老梅的做法,先把葱姜拍碎,再用料酒调了个花椒水。
  料酒和拍碎的葱姜,都是为了这股辛香味更好地释放出来,达到有效去腥的目的。
  撒上胡椒粉、盐,腌制二十分钟。
  陈舟现在能从别人做饭的过程中,体会和摸索到更多的背后原理。
  但老梅对儿子的话,却远远没这么复杂:“这样做好吃。”
  陈舟笑着点了点头。
  腌制的同时,则要准备一下炸鱼的面糊。
  老梅取出另一个大盆子,往里面舀了面粉进去,然后则是相同分量的淀粉。
  拿起那盒淀粉的时候,她还特意跟儿子提了一嘴:
  “你表叔送来的,说是用自己种的红薯做的。”
  也就是红薯淀粉。
  表叔这人很不错,陈舟跟他接触几次,两家的关系也更近了。
  淀粉和面粉之后,则是少量的无铝泡打粉。
  产品名写在外包装上,陈舟不用问。
  这主要起作用的就是小苏打,能在炸制的过程中释放二氧化碳,让外壳蓬松起酥。
  随后,老太太在炸鱼面糊里面,也放了盐和胡椒粉。
  这样一来,即使只吃到面壳,也是带一丝滋味的。
  不会吃起来是油腻的一坨面疙瘩。
  虽然小黄花和刀鱼都不大,裹糊不用太担心这个问题,但老梅还是很认真的进行了调味。毕竟是给孙女做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