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作者:姥朕子      更新:2025-10-27 16:43      字数:3195
  刘墨书此时也不再生气了,只是有些疲惫地往椅子上一坐:“起来,坐在椅子上。”
  刘墨玉不敢不听,强撑着跪着发麻的双腿站起身来,待她坐在椅子上的那刻,刘墨书的声音又响起:“多久的事了?”
  “我们只是说过话,并未...”
  “认识多久了?”
  “一年了...”
  刘墨书有些恨铁不成钢:“你可知那人是端王的门生?你怎么敢跟他走的那样近?”
  但这回还没等他多说,刘墨玉便抢先开口:“我当然知道!我不仅知道他是端王的人,我还知道你是贤王的人!”
  “你!”刘墨书气急,伸出手要打她,可又硬生生止住。
  而刘墨玉只因话已经说开,她也不藏着掖着:“如今永乐公主已然回京,连着端王都站在太子身后,即便是贤王,难道就一定争得过他吗?”
  “若我同其联婚,日后若是贤王倒台,你尚有旁的理由一说,以保最后周全;若是贤王成了,定是不会因我这一女子而多事,如此说来,我又有何错?”
  刘墨书怎能不知,但他本就不想让其陷入这场纷争:“我不同意!你莫要再说了!”
  刘墨玉见此从椅子上起身,直愣愣跪在他面前:“一直以来都是你保护着我,保护着整个家,如今算我求你了,就让我也做一回主吧!”
  刘墨书背过身,不再看她:“你私自做主的事多了去了,这件事没有再商量的余地。”
  “不可以!明明你和我一样也是...”
  “住嘴!”话还未完,便被刘墨书打断。可就在此时,传来几声急促的敲门声,刘墨玉擦了把眼泪,起身坐在一旁。而后门开启,一个下人将一封信递给了刘墨书。
  后者隐隐感觉到有点不妙,又听见面前的下人略带纠结的声音传来:“大人,这是端王殿下特地派人送来的信,府外还立着身着官服模样的几个人,如何说也不为所动,站了许久在离开。”
  刘墨书闻言打开信,仅看了一眼便明白所述内容,抓着信的手不由得渐渐收紧。
  不过三日,明善宫中便收到了一封拜帖。桃春单是看了一眼送信的人,就已然猜到了几分,面上也浮现出了些许笑容。才从寝宫中出来的秋竹看见桃春来得急切,又见到其掩盖不住的欣喜,由不得被被吊起来几分好奇,于是随着她又入寝宫了。
  桃春连声喊了几次殿下,周岚清闻声望去见到其这般模样,手中又拿着一封帖子,心中也隐隐有些答案。
  “殿下,”桃春快步径直来到周岚清跟前:“这是端王殿下送来的,说是有大事。”
  周岚清自是知道桃春在高兴什么,也没戳破她的说辞,接过帖子打开一瞧,便知道刘府过几日要办婚事了。对此她有些惊奇,下意识说道:“竟这般快。”
  赶来的秋竹私底下听了桃春同她说了这件事,如今终于有了着落,立即喜形于色。而周岚清抬头就看见两人的表情,不由得有些好笑:“人家的婚事,你们跟着高兴什么?”
  两人对视一眼,虽不言,但看向周岚清的眼神都有些揶揄。后者将目光再次放在手中那封拜帖,想到刘墨书那向来不欲引人注目的处事,如今大抵是在府中跳脚的模样,心情甚好的勾了勾嘴角。
  合上拜帖,将其交给面前的桃春:“过几日我要出宫,你替我准备些随礼,到时候一同送去。”
  桃春刚应下,但又像是忽然想到了些什么,就脸色都收敛了许多:“殿下,在奴婢受到拜帖之前,宫外人有人来传,说是谢大人邀您去福庆楼一叙。”
  周岚清愣了一瞬,随后点了头:“那你待会去幽兰院,说我今日不便过去,明日亲自过去。”说罢,又对着一旁翘首以盼的秋竹道:“秋竹,你收拾收拾,我们去一次福庆楼。”
  秋竹在宫中总是畏手畏脚,早已对福庆楼心心念念,忙不迭地下去答应了。
  只因是谢书礼的消息来得急匆匆,约定的时间又定得那般紧凑,使得周岚清以为是有要紧事相商,便与秋竹打扮得极为低调,顺着小道直往福庆楼去了。
  到了楼的后门,一开门就与泪眼婆娑的妙姑撞了个满怀,周岚清安抚了几句,稍稍一抬眼与同不远处的男子相视。白楼弃面上虽依旧是那副淡淡的神情,但整个人散发出的柔和,却是周岚清极少见过的。
  几人相互问候了几句话,转瞬就到了约定的时间。将秋竹留给妙姑,周岚清便独自一人往顶楼上去了。
  入内而视,谢书礼已然端坐在其中,与上回不同的是,看向自己的目光中居然带着几分慈爱。周岚清关好房门,拉开椅子坐在他的面前,喊了声老师。
  谢书礼看着面前的少女,只觉得她与一位故人太过相似,两人虽样貌接人不同,可性子太过重合,以至于他总是有些许恍惚。
  而他听到这个称呼,拿着茶杯的手顿了顿,从思绪中脱身,先是应了一声,随后问了几句周岚清路途的情况,确定还算顺利之后才开口道:“今日与你会面,纵有欲言万语,但时不我待,仅可先述一事。你所托检举徐俞初之证,我已率先公诸于世,如今他已身陷囹圄,受法之制裁矣。”
  两人本来约定的是到最后周靖登
  位之后再清算,但形势总是赶不上计划,周岚清也深知谢书礼是为了救自己,感激道:“老师大义,为天下人所认同。”
  谢书礼并没有接茬,说的话正是转了好几个弯,最后终于说出了目的:“而后一事,却是我想拜托的私事。”
  周岚清敏锐的感觉到此事的不简单,但看着面前是自己向来敬重的恩师,还是说道:“若我能为老师办得到的,还请您尽管开口。”
  谢书礼的咽下纠结的客套,直言道:“如今你也知晓我与敬妃和殿下的事情了...”周岚清听到这里,心中一个咯噔,但是还是屏息凝神,静待话音:“敬妃之死,与陈贵妃有关。”
  仅一言,使得周岚清有些惊愕,可她深知此事不宜再次摄入,便想要准备说辞,可谢书礼像是她肚子里的蛔虫:“我今生,仅剩的唯一一个心结,便是此事。”
  “而此事亦是陛下的一个心结。”听到这句话,周岚清瞬时间想到在太虚殿之中的时光,皇帝的状况也正如他所言。
  室内静悄悄,周岚清到底还是有些拿不住主意,谢书礼理解她的难处,可当他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已然无形中将周岚清拉下了水。见其她一直没有表明态度,也只是说了几句,便起身告别了。
  而周岚清静静地坐在原处,眼睛望着面前的花瓶,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第79章 意外发现
  时值春日,万物复苏。古城之内,刘府大门敞开,张灯结彩,场面热闹非凡,无半点张扬之气,却尽显极致奢华。宾客们皆着华服,其中多是与其交好的文人好友,亦有朝中显赫一时的肱股之臣,在这份低调的氛围中显得格外和谐。
  刘墨书在府门之前迎接前来赴宴的来宾,他挂着笑意,连带着脸上都红润了些许,虽与一旁的新郎官李湘正一并站着,表面和谐,但若是仔细观察,却隐隐能够发现他们之间有着微妙的距离感。
  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接下来抵达现场的不是别人,正是周治。
  与旁人无异,周治面上同样带着温和的笑容,但面对其眼里有些别样探究的刘墨书便显得有些僵硬,心虚地奉承了几句。
  周治依旧是笑着说着恭喜的话,临进门是还明目张胆地打量了一番李湘正。但后者好似感受不到,游刃有余地招呼着所有人。
  后便是周澈的马车停在府门之前,在众人的目光之下,他从容地走到主人家之前,率先自降身份向刘墨书问候:“近日府中事务繁忙,来得有些迟了,还请墨书勿怪。”
  朝中大臣们常因为政见不同而在大殿中相互对峙,更有甚者需旁人阻拦才不至于大打出手,可奇妙的是,下了班有可能因为相同的志趣而成为挚友。
  此所谓君子和而不同。
  而周澈与刘墨书两人皆是醉心文章之徒,虽隶属于不同阵营,却也有些私交。
  刘墨书自知周澈的厉害,也只能皮笑肉不笑道:“殿下言重了,今日您能赏脸已是小妹的荣幸。”
  那日刘墨书在收到周澈的书信之时,脑子里想的全是如何回绝,只是没想到李湘正闻讯而来,当着所有人的面自请入赘,再加上刘墨玉绝食相逼,最后就连老太太都上前来做主,这才使得刘墨书松了口。
  不知是否刘墨书心中还对周澈教唆门生拐走亲妹妹的事情怀恨在心,待他说完这句话之后就没有了下文。而后者却没完了似的,往李湘正旁边一站,两人竟这样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起话来。
  刘墨书见此情景有些无语,只道:“殿下,路途劳累,府中已为您备好雅座,不妨入内先休息?”
  不料周澈以一副大度的姿态道:“不必,本王就在此等候太子与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