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作者:姥朕子      更新:2025-10-27 16:44      字数:3208
  无名没为自己多加辩解,只是点点头。
  只等人出去后,周岚清才将始终落在他身上的注意收回。展开信件,上面首当其冲便是戚长安的简要自我介绍,目光快速往下移几行,最终定格在“苏氏书画展”几个字上。
  约莫半月,周岚清出了邹府侧门,只见戚长安已在马车前等候。直到自己上了马车,他才慢腾腾地上来。四下无人时,戚长安才敢低声做了个礼数:“参见殿下。”
  周岚清摆摆手,算作免了他时时刻刻讲究着的礼仪。邹世明最近苦心追求她未来的表嫂,自己也不好同他在单处于一个车间,恰好与戚长安有要事商榷,这才有今日这番带有几分冒昧的举动。
  马车尚未启动,她微微掀起一旁的车帘,却不慎跌入一直守候在车马一侧的男人眼中。双方皆有瞬间愣神,无名率先反应过来,带着几分无辜道:“小姐是在找我么?”
  周岚清被戳中心思,连忙摆出凶狠的样子,高傲地督了他一眼,也不做答,只将车帘一放,隔绝两人的视角。
  无名看着紧闭的车帘,脑海中徘徊着女子那副嗔怒的模样,不自觉勾了勾唇角。
  而坐于车内的戚长安并无发现这段小插曲,只是规规矩矩地介绍着苏家人:
  “草民与苏氏昆仲有布衣之谊。二子皆擅丹青,工辞章,苏门笔墨冠绝当时。苏大公子生性豁达,平生最恶虚与委蛇之事,励志交天下友,享用天下美食;苏二公子则沉稳内敛,行事周全谨慎,虽负经世之才,然言笑不轻发,有入朝为官之志。”
  “至于苏老爷,他是个醉心于诗词歌赋研学之人。”
  周岚清闻言挑挑眉:看来这一大家子皆是文人墨客。她该如何从哪位下手呢?想着想着,忽然问道:“苏家做什么生意?”
  “生意?”戚长安一愣,接触到周岚清那充斥着疑惑的眼神时,有连忙解释道:“苏家主营绢帛,苏家主母程夫人出身于眉州望族,于眉州经营此生意。”
  “原是如此。”
  周岚清心中有数,也不再此问题多纠结。
  历经多日的长途跋涉,几人终于到目的地。周岚清扶着无名走下来,戚长安位于一旁多看了一眼,就停在无名的身上不动了,下意思想要开口却又硬生生止住。
  周岚清一回头就看到了这一幕,开口缓解了场面的停滞:“这位是我雇来的侍从,换做无名。”
  “吴鸣?”戚长安狐疑地看了眼前酷似故友的男人,许是顾及着周岚清与故友的关系,才不当着她的面多问,只有些生硬地说道:“好名字。”
  无名只感觉这句莫名其妙的话,从这个规整得体的书生嘴里说出来难免带着几分滑稽,也多看了他一眼。
  苏氏府邸虽远在眉州,然为便诸友赴约,特择抚州别业设此书画之会。
  几人徐行入山庄,周岚清举目四顾,但见眼前风光
  ,远非单纯金谷之奢,亦非单纯柴桑之简:其奢也,在于玉轴列案,徽墨端砚生辉,一纸一绢皆为名贵珍宝;其俭也,见于藤榻蒲团待客,竹帘疏影筛日光,寸椽片瓦俱重现天然意趣。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此中境界,非俗子能解。
  一旁的戚长安只一眼就得出结论:“此次布置应是由苏大公子负责的。”
  还没等周岚清回上话,眼前就冒出一个衣着模样有些张扬的男子,看着与他们年纪相仿,见到戚长安直言道:“戚兄!你来了!你我好久未见,近来尚安?老人后事可安排妥当?”
  戚长安拱手回礼:“多谢苏兄挂念,都已妥当。”
  “如此就好,如此就好。”男子本还想多上些许宽慰好友的话,但目光却被位于其一旁的女子所吸引,不由问道:“这位是?”
  戚长安侧过身,好让周岚清露面:“这位是邹氏小姐,对诗词书画颇具兴趣。”
  “哦~”男人丝毫不掩盖自己的想法,不过秉持着对于女子的尊重及来宾的重视,他收敛了些言语:“久闻邹小姐才情冠绝,风华绝世,今日得见,方知传言不虚。在下苏瞻,今日得识芳颜,实乃幸事一件呐。”
  因无名不欲参合这些文人墨客的茶话会,早在两人进门前就提出在外守候,故只他们一男一女共进入内,造成些许非议也是在所难免的。
  周岚清见眼前这位将赞美之词信手拈来的男人,掩着面纱的笑容若隐若现:“邹清见过苏大公子,今日随从表哥前来赴会,多有叨扰。”
  正说着,邹世明便从不远处冒了出来,身边还带来一个风度翩翩的公子哥,只瞅着年岁比在场的人都小上一些,可当其站在苏瞻身边的时候,又让人潜意识觉得他比身边人更为成熟稳重。
  “呵呵,这是我的二弟。”苏瞻说着,小小肘击了一下稚气未脱的兄弟,生怕他不喊人。
  而接收到哥哥那杞人忧天的指示,少年则习惯性包容,先是问候了戚长安,之后对周岚清道:“荣幸见过邹小姐,在下苏由,若稍后疲累,有专门为您准备的雅间。”
  周岚清笑着点头:“邹清谢过苏公子了。”
  等三人走逐渐逛远,苏瞻又开始肘击身边人:“你何时准备的雅间?我怎么没想到?”
  苏由好脾气地解释道:“父亲让兄长筹备此次宴会时,也命我在旁督促着,毕竟你我兄弟二人年岁将至,应考虑前程了。我认为邹大人则是个好选择,兄长认为呢?”
  苏瞻听到自己弟弟又开始唠叨,摸摸鼻子,嘿嘿笑两声:“你我兄弟二人何必分彼此,我都听你就是了,张兄到了,我去招呼着啊!”
  “兄长!”苏由见哥哥没说两句又跑去撒欢,也只能在原地叹了口气,依旧好性子地去完善他布置时到纰漏了。
  周岚清在场逛了一会儿,只觉得四周人皆是文邹邹且脾气怪异的文人,到兴头上还会失去礼数的大吼几声诗词,连胜周边人的喝彩。
  来得也不只她一个女子,她们大多是世家贵女,颇有才情,因此次相会而聚在一起,也不管认识或者不认识,大家坐下来对上几句诗,婉约或奔放,内敛或外向。
  时有男子前来对诗,她们倒也不会收着自己的厉害,有几个甚至怼得他们连连拱手相让;若是说不过,竟也不会因此而羞愧,而是大大方方地浅浅行个礼。
  周岚清饶有兴趣得看着这其乐融融的场景,直到烈日当空才感到有些疲累,身边杵着的邹世明见状道:“苏由备好了厢房,不妨我们去歇歇?”
  这是今日的目的,她自然不会拒绝,只是在转身之时,猛然发觉有一束目光正紧紧盯着自己。
  可当她抬头扫视周围,那道打量又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怎么了?”
  “没事。”周岚清暂时收起疑心:“走吧。”
  步入房内,才饮上一杯茶解渴,苏由就入门来拜访了。
  几人皆是兜着圈子说话的人,免不了说上几句场面话,周岚清让邹世明有意于苏由套套近乎,却发现这人心思细腻,且具强烈的上进心,是个为官的好苗子。
  也是,苏氏虽为大家,可却是四大世家之中显示出逐渐没落的趋势,倘若这辈都沉迷于吟诗作赋,不用权势当作加持的砝码,或许很快就会出现书画张家,诗词刘家…
  周岚清放下手中茶杯,状似无意提起:“从前偶然外出之时,听说过有一处唤作‘丹青书坊’的地方,原先是在京中开启的,可后来愈发多的地方都建立起来了…”
  说罢,便不再多提。
  “是,”苏由把话落捡了起来:“其幕后先生大义,常设如今书画坊,令天下有志之士人皆能体会读书妙处。”
  他说着,许是想拉近与周岚清的关系,又补了一句:“这还是戚兄告诉我的。”
  周岚清微微一愣,随即很快打理好表情:“是么?”
  邹世明见时候差不多了,又把话接下去:“丹青书坊即选择开在京城,自是那里的条件较好,不知苏二公子有没有兴趣,同我一起去京中小居?”
  苏由笑着道:“苏由在此谢过苏大人了,只是今年考试将近,恐难以抽出时间…”
  邹世明恍若这才反应过来似的,直言道:“苏二公子才识过人,想必定能在其中夺得头筹。”
  苏由听其所言,只是虚心道:“若论才学,我那兄长更胜一筹,我时常得他教诲,感触良多,只是其生性不拘一格,于外游戏了几年,近日才被劝回来,与我一同参与考试。”
  邹世明明白其话中含义,顺着打了个包票:“如此一来,我便在京中设好酒宴,恭迎二位前来了?”
  苏由本就想要搭邹家这快车,于是连忙敬了一杯茶:“在此感谢邹大人了。”
  既然建立了初步的联结,往后的加固便需要再次思量。几人见好就收,不在此话题上多做研究。
  直至书画展结束,邹世明又偷偷摸摸去见未来表嫂,以至于周岚清只能搭上另一辆备好的马车,当她行至山庄外,忽而身后传来阵阵响动,只感到那道目光又再次聚焦于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