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有了和尚的帮衬,安澜便放心回娘家去。其实,相处这么多天,她大概也把和尚当做是家人了。
法海一个人顾铺子,其实也不算很忙,毕竟茶饮生意淡,卖完糕点便可以打烊。
法海本想着要多抽出时间与小青相处,但他在茶铺做了这么久的工,成了附近的知名和尚。时不时就有信佛的街坊来找他解读经书,他义不容辞,仔细耐心地弘法授道,一字一句讲解清楚。这样一来,倒是把他自己的事情耽误了。
令法海没想到的是,刘贤也找上他。
大概是面子上挂不住,刘贤捕快有一阵子没来喝茶,街坊们一直有传他跟小青姑娘相亲却落荒而逃的事情。
最近许仙到白府提亲,小青忙着帮姐姐张罗,好一阵子没来茶铺。
刘贤这才鼓起勇气,拉住了和尚说话。
“宜年小师父,你之前也受到小青调戏,被人当做笑料,却不见你后来对着他有什么不便。难道是你们修佛的人,心态就是比别人好?”
刘贤真有了心理阴影,现在看到小青就退避三舍。但即使不见小青,心头也总是梗得慌,饭吃不下、睡难以香,日子都过得没滋没味。他实在没有办法,颇为羡慕和尚的悠然自得,便学着其他街坊的样子来求解。
法海没细问他缘由,只是笑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刘贤读过些书,但没怎么接触过佛家,睁着他那疑惑的小眼睛。
法海解释道:“此句出自《金刚经》第三十二品,佛教祖师释迦牟尼在树下与须菩提的对话。若你能粗浅悟得,便不会陷于此无谓之内耗。”
“如何说?”刘贤求知若渴。
法海毕竟是深寺住持,讲经对他来说信手拈来。
他向刘贤弘法:“你的身心、内外感受到的一切现象便是‘法’,而‘有为’即是由因缘构成。也就是说,世界上一切是由因缘和合而成的现象、事物,不过都是暂时的、不真实的,如同梦幻泡影一触即破。因消失了,缘便会灭。
“比如,我给你泡的这一壶茶,没有火烧的热水,茶叶便泡不开,茶水里也不会有茶的香味;即使有火烧的热水,它被泡开了,但放置长久没人饮用,它就挥散至空气中,只留下干燥的叶子。这便是它本身的短暂性,可朽坏性。
“宇宙万物的一切也相同,短暂、虚幻、变化无常。你与小青之间的事,也是同样的道理。你为他感到心烦、焦躁、难受,因他当下做的事达不到你所期望的程度,所以你的情绪为此起了相应的变化。
“你的感情和你期望的程度在当下真实存在,但同样也短暂而虚幻,随着时间而变化。所以说,当你放弃以你自己本身为中心来看待世界,你便会发现无论外界的因如何改变,你内心的果都始终如一。”
法海的声音柔和而富有磁性,话语简单而涵义深刻,令刘贤不由听得痴了。之前他还当和尚罗里吧嗦,但现在细细聆听,确实是诲人至深的人生哲学。虽然他没完全悟透,却也瞬间清明,心烦的感觉散去不少。
和尚这一开口,吸引了旁边对佛学感兴趣的街坊。
安家茶铺变作了临时的佛堂,几个人坐在那里认真听讲。倒不只是因为和尚声音好听,而是他确实所言有物。
末了,刘贤对法海感激涕零,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得到了升华,再不会为与小青相亲失败这件事而郁结。他看着和尚就像是看着明灯,眼里都有了光。
他拉着和尚的手,说得恳切:“宜年师父,您有如此造诣,竟还隐于闹市,此等修行之心令人敬佩!如果我提出想要拜您为师,日日倾听您的教诲,会不会太过于冒昧?”
确实是很冒昧。
之前也有街坊提出要拜他为师,法海通通回绝。街坊大多是一些年纪较大的阿叔阿婶,目不识丁,听听经法可以,认真修学是不可行。
不过刘贤一个学武的青年捕快,读过书不用说,还能定下心听经,确实是一个好苗子,让法海颇为欣赏。
“过誉,是刘捕快悟性好。收徒之事,宜年不敢当。”法海当即拒绝了拜师请求,但也鼓励他继续求学,“若是刘捕快您不嫌弃,宜年抄有经书几卷,可赠与学习。往后有不解之处,你我可交流探讨。”
“快别叫我刘捕快,师父您叫我阿贤即可。”
说罢,他便领着刘捕快去了安家院子里,他回屋拿出自己抄录的一卷经书,赠与刘贤。
平日闲时,他找不到小青所在,会教安宁和安乐写字,都是以他默出的佛学经典为范本。
刘贤展开一看,赞叹不已:“师父您不仅思维高深,书法也超凡。笔力遒劲,字句静雅,妙哉!此等书卷,说是名家藏品也不过为,我定当珍而藏之,奉为至宝!”
他将经书收起来,握住和尚的手,感激不已。
法海笑着拍拍他的肩膀,道:“善哉,阿贤,书卷字句为外物,亦是梦幻泡影其一,唯有本心领悟,方能成至宝。”
“宜年师父所言如雷贯耳,阿贤会铭记在心。”刘贤对和尚更加钦佩,依依不舍方才告别。
法海送走了刘贤,见铺子里的糕点售尽,便提前打烊,开始准备晚饭。他是从小和尚过来的,做斋菜自不在话下,但要做荤素搭配的家常菜还是有得学。
斋菜讲究口味清淡,最忌讳浓烈。而平常人家吃饭,还是更喜欢有滋有味些。
他做好了一家人的菜,收了一人份的量进食盒里,趁着安宁和安乐还没有下学,到院子里问:“小青,你要带回去吃吗?”
玉青从阴影里走了出来,面色极不好看,一把拿过法海手里的食盒,语气冷硬:“这卖相可真不敢恭维,你舍不得放盐也舍不得加肉,看起来寡得慌。”
法海能感觉到玉青一直躲在院子里某处,但玉青不露面,他也就没招呼。玉青是东海岛上来的,法海想着他应该喜欢吃海鲜,便炖了海带汤,蒸了花蛤和银鱼。
“你可以先吃吃看,想吃别的口味的话再告诉我。”法海对自己的手艺也不算特别有信心,“我可以试着做,若是你不喜欢,也不用勉强。可以剩下了,喂给桥下的大黄。”
桥下住着几只流浪狗,法海用烂棉絮给它们搭了窝,有剩饭剩菜也会拿过去喂。
玉青听着却更生气,给他吃的竟然与狗食是一个等级,他冷哼一声想将食盒砸地上,但见着和尚温和的眼神最终没下得去手。
法海也不算完全的呆子,察觉到了玉青情绪不高,便关心道:“是不是帮你姐姐张罗婚事有了难处?你来找我怎么一直不出声?是心情不好吗?”
“你知道我来找你,还跟铺子里那几个阿公阿婆罗里吧嗦一大堆!跟那个烦人的捕快拉拉扯扯!还阿贤?你跟他很熟吗你就阿贤阿贤地喊?什么叫我一直不出声?你明知道我在,就不能赶了那些乱七八糟的人走?你非得让人进来,还跟他私相授受?”玉青生气,左手提着食盒,右手对和尚指指点点。
法海纠正他:“也不算是私相授受,是正大光明交流佛学经典。”
玉青见和尚都听不懂骂,翻了个白眼,转身就要走。
法海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但还是下意识拉住了他的手,轻声叫道:“小青。”
“干什么?”玉青极不耐烦,但喜欢和尚手掌的温度,所以没有挣开。
法海把他往自己这边轻轻一拉,凑过去在青蛇的脸上贴了一下。他不方便离开铺子,又想要玉青来找他,所以他语气更软了些,央着玉青说:“明天再见。”
作者有话说:
----------------------
家人们我真的太心寒了。所以你根本不在意我的感受,长篇的文字只能换来敷衍的表情包。众所周知人和人的体质是不能一概而论的,我曾在极度伤心的情况下流了上百吨眼泪,你可能不知道,太平洋曾经是沙漠,现在变成了海洋并且孕育出那么多生命靠的是我一次又一次的伤心,所以伤心太平洋不是白唱的!如果你真的有心,你就应该去文案详情页点亮收藏星星,然后来求我原谅。
第12章 第十二回
“你怎么不回家吃饭?”白素贞见着弟弟入夜后才回来,便问起。
玉青不敢带食盒,怕被白素贞误会,用湖水洗过后放在府邸墙外某处藏着。他甚至还漱了口,怕白素贞嗅到海鲜的腥味,回道:“都说了不用管我自己吃食,我又不是小孩子,连吃饭你还要管我?”
平日里白素贞也是不管他的,但如今提亲的流程已过,定好了日子就要行大婚。白府家里本只有姐弟两人,是不合规矩的。所以白素贞从外地请了些假子来扮演娘家长辈叔婶,要让婚礼热闹些。
请了客人来自然得管人家的饭,所以这些天家里都大鱼大肉好不热闹,她想着得给弟弟留一份好的。结果这家伙成日跑没影,连饭都不跟大伙儿一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