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第59章 第五十九回
宜年跟着将离往远处的桃花林走, 将离要采摘桃花制作一种叫“相思醉”的酒。
做这种酒,挑选花瓣非常讲究,要在清晨露水干后至午前, 选绽放三至五天的盛花期花朵。用手指捏住花托轻旋取下,避免扯伤花瓣, 剔除花萼、花蕊, 放在将离准备好的篮子里。
宜年答应了要给将离做苦力赎罪,便规规矩矩帮忙摘桃花。
他一边摘一边想, 相思醉应该是桃花酿的一种吧?
玉青做的就是桃花酿,都已经把酒酿好埋起来。可惜宜年一脚踢翻了那两坛, 即使再尝桃花酿,也不是玉青酿的了。
宜年采摘着,不免想起过去的事,青蛇妖和龙君的形象在脑海里反复浮现,让他心里突然变得闷闷的。
他意识到自己还没有彻底断舍离,不得不反省起来。
“哎呀!你会不会选花?你不要乱摘啊,这一朵明显不可以!”将离叽叽喳喳地叫唤,讲解该怎么选花,“要选厚实饱满, 深粉至玫红色, 花托处蜜腺发达,香气扑鼻的那种!”
“好, 好。”宜年点头应着。
将离却有些古怪地看他, 不动作了。
宜年疑惑:“你看着我干嘛?我有好好在选花了。”
“感觉你像是变了性子似的,怎么乖巧起来?以往你见了月君不在宫里,肯定是跑不知道哪里去!”
将离围着他转了一个圈,摸着自己的下巴, “可是,你这模样,怎么看你就是玉蝉啊?难道,你不是玉蝉?听说并蒂双生的金蝉和玉蝉长得一模一样,你不会是冒充玉蝉的金蝉子吧?”
宜年听他这样说,略惊异。
金蝉子?那可是佛祖座下大名鼎鼎的二弟子,后来转世为玄奘法师往西天取经,是修佛弟子不得不钻研的名家。
宜年作为佛修弟子,在学历史的时候可是有好好背过玄奘法师的经历——这是各种考试的考点。就算不提佛修弟子,在寻常百姓家离以玄奘法师为主角的《西游记》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他对什么并蒂双蝉一点印象都没有,听都没听说过。
不过玄奘和法海都是佛学名家,不可能是同一个人,所以宜年知道他这一世绝不可能是金蝉子。
他道:“怎么会,我就是玉蝉。”
“也对。”将离挑眉,不再看他,继续采摘桃花,“我听说金蝉子从不离开须弥山,只有你这个家伙会跨过天河弱水偷跑到东方天界。”
宜年对将离说的这些概念不太理解,便不敢开口,怕暴露了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的事实。他乖乖摘花,谨慎从将离嘴里套话。
将离性情耿直纯真,并没有疑他,什么都往外说。
宜年从他的话语中逐字分析才知道,他如今所在应是东方天界。
东方天界以三十六重天为核心,玉皇大帝统御三界十方,下设三清四御、五方五老、雷部、斗部等机构,掌管人间福祸、自然秩序。
玉蝉并非东方天界的仙人,而是西方极乐的弟子。
西方极乐位于须弥山巅,佛祖坐镇大雷音寺,以八部天龙、罗汉菩萨为班底,主司因果轮回、众生觉悟。
东西两方以天河弱水为界,弱水上设三生阁,由地藏王菩萨与东华帝君共管。
金蝉和玉蝉本体为灵山菩提树上的并蒂双蝉,同枝而生,同修千年后登西方极乐,成为如来座下弟子。金蝉为二弟子,玉蝉为三弟子,在弟子中排位极靠前列。
宜年没想到自己竟成为这样厉害的人物,心里实在震惊。
之前能经历法海的故事,他就感到万分荣幸,如今与佛祖咫尺之遥,简直能幸福得冒泡。
即使是在全息修行的虚境里,佛修弟子到这一步也算是至高巅峰了吧?跟立地成佛没什么两样。
“阿弥陀佛。”宜年盘腿而坐,想要诵经礼佛,感恩普照佛光。
“你怎么坐下了!快点快点!要在中午之前摘好!”将离却过来将他拉扯起身,不让他有片刻休息。
这里是仙林,不能用法术,会让花瓣不纯粹,必须一朵朵手动采摘。毕竟给将离添了麻烦,所以宜年乖乖帮忙,没有抱怨什么。
中午前,他们俩摘了两大箩筐。
宜年还说跟着将离回宫殿,却感觉头脑一阵眩晕,似有什么人在呼唤自己。他往天上看,日头正烈。
“玉蝉?”是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声音。
瞬间,小和尚便消失在了原地。
将离回头,只看到箩筐掉在地上,洒了满满的桃花。
“啊,忘记了,他中午都会消失的好像。”将离赶紧将那些花收拾好,自己抱着两个箩筐往回走。
将离一边走一遍自言自语道:“下次一定要让他帮我取情露!要不是他,怎么会浪费那么多?可恶……”
*
宜年眼前的景象变化,他发现自己正坐在寺庙的大殿中,还是最前列的八宝琉璃台。这大殿金光流转、庄严肃穆,比他在人间见过的任何一座寺庙宝殿都要震撼人心。
“你又脱壳了?该用午膳,可不要被小辈们发现。”是那个陌生又熟悉的声音。
宜年转身,看到一个跟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和尚。
少年僧人面如冰原净雪生辉,目色澄若琉璃盏中蜜露,眼尾微垂,天然一段慈悲相,耳垂丰润如菩提。
不同的是,他身着金白僧衣,剪裁恰合其身,领口密绣梵文经咒。衣袂隐约有檀香浮动,恍若莲台畔一缕清风。
宜年心里感叹,虽与自己相貌相同,但气场气质迥然,好一副阿罗汉相。
看来,这便是与他并蒂双生的金蝉子了。
真神奇,就跟照镜子似的。
宜年一阵恍惚。他是孤儿,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兄弟姐妹,出家修行后跟同门师兄弟以礼相待,没有体会过有亲人的滋味。
之前法海有哥哥,但同父异母,又远在京城,他们根本没有见过面,所以宜年并没有实感。
眼前的金蝉,与玉蝉相当于双胞胎,让他心里生出一丝异样来。
法海毕生追求荣登西方极乐,原来是想要回家吗?
宜年非常兴奋,第一次到佛学至高的宝殿,他实在难掩激动,忍不住四处观望。与人间的寺庙不同,须弥上上的宝殿中并没有佛像,也没有繁复的壁画,而是极其简朴的宏伟。
心灵都被洗涤了,这应该就是极乐了吧?
宜年似悟非悟,跟随金蝉往外走,周围是看不清面貌的弟子们。他还以为在须弥山宝殿中能见到传说中的那些佛陀,十大尊者、天龙八部、金刚罗汉。
“你今天怎么怪怪的?”金蝉子笑着问他。
宜年看着跟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金蝉子,心里感叹长得可真是好看。以前照镜子都不觉得,眼前出现了3d的形象才发觉,他这长相确实是高僧之相。
怪不得老方丈会从那么多孩子里挑了他出来,收养在寺庙里。
“没,没有啦。”宜年怪不好意思的,但就是忍不住去看金蝉。
他没见过自己的后脑勺,所以一个劲儿盯着金蝉的后脑勺看。好圆的脑袋!非常饱满,弧度刚刚好,好想要摸一下。
之前他光头的时候,玉青也可喜欢摸他的后脑勺。但那时候他是法海,后脑勺跟现在的会不会不太一样?
“你想摸我的头?”金蝉子回头问他,满脸疑惑。
宜年立即羞得红温了,赶紧摆手否认:“不,不,不是,你,你……”
你怎么知道的?难道双胞胎有心灵感应?但他感应不到金蝉在想什么啊?这也太尴尬了吧?
“你想摸就摸吧。”金蝉把脑袋歪过来,凑到宜年的面前。
他们身高是一样的,金蝉歪着头,会略矮一点点。宜年被圆圆的后脑勺给萌到,果真伸手去摸。
虽然看着是光头,但还是会有短而硬的发茬,整齐而粗粝,微微扎手。温热而紧实的头皮,触感比寻常人更厚实些,或许是常年打坐,气血沉凝的缘故。
掌心覆盖得合缝,能隐约感到极细微的震颤——不是肉身的颤动,而是某种更深层的律动,像是远寺的晨钟余韵,或是藏经阁里翻动经卷的沙沙声,顺着骨骼传来。
宜年将手收回,指尖似残留淡香,如清风拂过,转瞬便散了。
“走吧,别耽误了。”金蝉脸上一直带笑,温暖得让宜年觉得自己要融化了。
这段小插曲让宜年超级喜欢金蝉,跟在他屁股后面一步不离。
由于他们是蝉所化的弟子,自然与普通的修佛者不同。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性情高洁,智慧无边。他们午膳用杨木清汁,配无根竹髓,相当沁人心脾。
金蝉与将离不同,并非话多的类型。
宜年有很多想问的事情,却碍于沉静的气氛而不敢开口,只能与金蝉相视微笑。
好在金蝉似乎真的能感应到他的想法,在午后小憩前主动说:“玉蝉,你频繁脱壳,可能迷失,是忘了什么?如有想知道的,尽可以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