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作者:
炸毛可乐嘎嘎乐 更新:2025-10-30 17:14 字数:2570
今尊皇兄为明睿太上皇,天下赋税减税一成,以彰皇恩浩荡。”
站在百官最前的赵庚明缓缓抬头,目光穿过殿内缭绕的香雾,静静落在龙椅之上已然褪去青涩的弟弟。
十二旒白玉珠帘轻轻摇曳,那双曾经稚嫩的眼眸,此刻深邃明亮,流转着不容置疑的威仪。
从需要他手把手批阅奏章的幼童,到能在朝堂上独当一面;从偶尔还会因棘手政务蹙眉求助,到如今已能从容驾驭群臣、平衡朝局。
那些深夜书房里的谆谆教导,那些面对质疑时的坚定扶持,那些手把手传授的为君之道,此刻都化作难以言喻的欣慰。
他想起幼弟第一次握笔时歪歪扭扭写下“民为邦本”,想起在先帝灵前那个单薄却挺得笔直的背影。
如今,这株他倾注心血培育的芝兰玉树,终于亭亭而立,撑起了这万里江山。
第二道圣旨则是颁布了新朝的重要人事任命:
“原吏部尚书李不言,才学宏富,选贤与能,刚正不阿,着,擢升为宰相,总领中书省事。”
李不言身躯微微一震,疾步出列,叩首道:“臣,李不言,领旨谢恩!臣必鞠躬尽瘁,以报君恩!”
“安北将军木乔,忠勇无双,舍生取义,坚守北境,力挽狂澜,着,晋封为烈勇伯,即日率部移防河内,拱卫京畿。”
随后宣读的封赏各具深意:
李锐仍领禁军,得封忠义伯;
地方干吏顾问明、王瑾相继擢升京部要职。
每一道任命都引得相关官员神色震动,却又在目光交汇间默契颔首。
赵庚旭看着新任吏部侍郎的小伙伴,暗自摇头。
王瑾还是太闷了,到时候别憋出病来,还是调回来让李锐多带他出去走走,免得整天闷在衙门里。
最令人意外的当属最后一项任命。
“原内侍监大太监张保保,精通商道,理财有方,着擢升为海阁大臣,总掌海外贸易,秩同三品。”
“海阁大臣”、“秩同三品”一出,不仅众臣讶异,连张保保本人也愣住了。
所有人想到会封赏,但没有人想到会是三品!
随即,巨大的狂喜在张保保脸上绽放,他几乎是本能地小步快跑出列,动作麻利地跪倒。
“臣张保保,叩谢陛下天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海阁大臣!张保保心中有个声音在呐喊。从此不再是依附宫闱的宦官,而是位列朝班的国之重臣!
当天幕预言真的实现时,他心花怒放,再无往日的恐惧,脑子里那副无形的算盘已打得噼啪作响。
南洋的香料航道要巩固,西洋的新航线要尽快开辟,那些番邦的奇珍异宝、高产作物……都得想方设法给陛下弄回来!
他暗自立誓:从今往后,陛下的内帑,我张保保必定让它堆满金山银山!让陛下想修园林便修园林,想兴水利便兴水利,再无钱粮之忧!
赵庚旭看着张保保喜形于色的模样,忍不住想笑。不过这样也好,总比那些整天把'仁义道德'挂在嘴边,却连账都算不清楚的强。
第三道圣旨则是揭开新政序幕,由赵庚旭亲自版本,清越的声音在大殿回响:
“其一,为体恤臣工,即日起改每日一朝为三日一朝......”
总算是把这条给改了。
赵庚旭心中窃喜,天天早起上朝,连个懒觉都睡不成,这皇帝当得还有什么意思?
这话引得几位老臣面面相觑,却见皇帝唇角微扬:“省下的时辰,诸位爱卿不妨多去市井走走,听听百姓最想要什么。
前日朕微服出巡,就听见有个老农说,若是官员们少些空谈,多些实干,这庄稼都能多收三成。”
幽默的话语让殿内气氛为之一松。
随后颁布的万国博览会、天工院扩设、新税令等政策,条条都令朝臣们耳目一新。
当读到“新开商铺,三年内十税其二”时,不少官员都露出欣喜之色。
就在众人沉浸在新政带来的震撼中时,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风尘仆仆的侍卫顾不上整饬衣甲,快步奔入殿内:
“报——南洋船队返航!”
总算回来了!赵庚旭精神一振,这一去就是快两年了,要是再没消息,张保保怕是要急得跳海了。
只见刚受封的张保保向皇帝匆匆一揖,便提着官袍下摆小跑了出去。
不多时,他怀抱两个沾着泥渍的木盒匆匆返回,脸上洋溢着难以自抑的喜色:
“陛下!天佑颂朝!船队找到了天幕所说的'红果'与'地蛋'!”
当盒中沾着泥土的块茎呈现在众人面前时,赵庚旭快步走下丹陛。
太好了!果然是土豆和地瓜!
赵庚旭强压住内心的激动,有了这些,再加上先前的南瓜,百姓就再也不用担心天灾了。
张保保激动地补充道:“据南洋人所述,此物不择地力,耐旱耐瘠,产量远超黍麦!”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洪亮,“恰如天幕预言,此乃天赐祥瑞,盛世之兆!”
闻言,以宰相李不言为首,百官齐刷刷跪倒在地,“天佑颂朝”的欢呼声震动了整座大殿。
天佑?明明是船队将士们冒着生命危险带回来的。
赵庚旭心中暗忖,不过...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就当是天佑吧!之后再对出海的将士们嘉奖。
赵庚旭环视群臣,看着殿外还未散去的七彩霞光,再看看眼前的文武百官,心中难得涌起一股豪情。
“今日得此祥瑞,正是吉兆。朕登基之初,即得此天赐嘉禾,实乃万民之福。地瓜、土豆二物,当速速推广天下,使百姓再无饥馑之忧。”
他顿了顿,继续道:“朕年少登基,全赖诸位爱卿辅佐。自今日起,当时刻以百姓福祉为念,以社稷安康为重。
今日减税之令,只是开端。他日国库充盈,当再减赋税,使民富国强。”
“朕常思,何为明君?非是威加海内,非是万邦来朝。而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此乃朕毕生之志,望诸君与朕同心协力,共创盛世!”
殿内寂静片刻,
群臣仰首,望向霞光流转处,身披瑞气的少年天子,无不心神巨震。
随即,山呼海啸般的声浪冲破云霄:“臣等誓当鞠躬尽瘁,辅佐陛下开创盛世!”
-----------------------
作者有话说:这本书是我在晋江写的第一本书,心中感慨万千。
它从寥寥几个收藏开始,一步步走到入v、完结。
坦白说,我对它并不完全满意——在日更的压力与时间的限制下,很多地方来不及细细打磨,笔下的文字与我最初构想的世界,终究隔着一层遗憾。可它却像有自己的生命般,静静走向了属于它的结局。
但也正是它,给了我无数第一次,能够通过这个故事与你们相遇,建立起短暂却珍贵的联结,我深感幸运。
如果没有最初那零星的收藏,没有你们一路的订阅、留言与支持,或许我很难坚持走完这一程。
所以,在这里,想对一直陪伴着我的你们,真诚地说一声:谢谢你们!真的很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