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作者:
一窗秋 更新:2025-11-04 16:29 字数:3201
图什么?
“爱信不信。”秋霜对她翻了一个白眼,转身走了。
秋霜确实没有骗她。
接下来,沈畔烟除了被关在这个四面窗户都被封死的昏暗屋内,不能离开以外,并没有遇到任何事情,就仿佛,她被所有人遗忘了一般。
秋霜还是和以前一样照顾着她,可除了她,她再也见不到任何人,沈畔烟心中越来越不安,总觉得有什么她不知道的事情,正在暗地里生根发芽。
她并不傻,早已明白那日的灯会之乱是冲着自己而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她掳走。
这背后之人是惠妃吗?
不对!
沈絮的婚事已经定下,只是如今将军府借口拖着,这才没有赐下婚约,一旦父皇开口,两人成婚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将军府不可能会违逆父皇的旨意,惠妃没理由再针对她。
那又会是谁?
敢在闹市出手,而且是还是在除夕这样的年节,背后之人的胆子不是一般的大,除非,以他的能力,足以摆平这件事情。
沈畔烟心中突破想起了那日,她刚醒来的时候,秋霜癫狂的掐着自己的脖子,说她毁了她,当时,她还有些不明白,她何时毁了她,可现在想来,心中隐隐有了明悟。
秋霜失踪后,临霄曾经替她审过与她交好的宫女,从她口中得知,皇后曾经向秋霜许诺过一件事情,那便是待自己出嫁,便要将她嫁给皇城侍卫。
皇后出手,那想必侍卫的官阶并不会低,很有可能会是御前侍卫,难怪秋霜一直极力想要自己出嫁,事到如今,她背后的人,已经浮出水面......
临霄其实已经提醒过了她,只是那时的她怎么也不愿意相信和面对,如今,她于闹市之中被人掳走,已经容不得她不信了。
沈畔烟其实从小就知道,自己不讨皇后喜欢,只是她以为是自己不好,时常不听话,皇后才不喜欢她。
可后来,她曾经暗中观察过别的娘娘,发现,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其实并不是那样的,哪怕是被收养的孩子,也没有与她过得一样的。
别的公主若是生病了,身边伺候的人定要挨罚,可她身边的宫女时常给她挑选不合时宜的衣裳,导致她不是冷了,就是热了,有时还会吃坏肚子,一疼便是一整天。
而每次她难受疼痛的时候,父皇就会来看她,又是痛心,又是叹气的抚摸着她的脑袋,身边的皇后也是跟着一脸焦心。
犹记得,还小的时候,父皇对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你莫要再胡闹任性,惹了你母后为你操碎了心。”
可她向来最听话懂事,何曾胡闹任性过?
她身边的宫女换了一批又一批,快得她完全记不住她们的脸,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直到再大一些,她又被皇后逼着学习各种女训女戒,琴棋书画,且样样都要比别的公主好,得到父皇的夸赞之时,才好上一些。
“明月虽说小时候任性了些,但是如今长大一些,反倒听话懂事了,功课也学得认真,臣妾这才算松了一口气。否则,百年以后,再遇上淑妃妹妹,臣妾可真真无言面对于她了。”
“你与淑妃关系最好,她怎会怪你。这么多年来,明月这孩子一直都是由你悉心照料,不叫旁人插手.....令仪,你辛苦了!”
这句话,一直被沈畔烟记在心底,其实她早就明白皇后不爱自己,对自己没有一丝一毫的感情,于她来说,她只是一个工具,一个能讨得父皇喜爱的工具。
只是她一直不愿意相信罢了。
而且,父皇真的不知道皇后的所作所为吗?
沈畔烟不清楚,但在她十岁那年,因为练琴而导致高热不退,差点身亡,被送往皇家别苑养病以后,沈畔烟便清楚的明白,父皇恐怕是知道的。
只是,他并不在意而已。
从一开始,她就是一个没人要的孩子。
她真正的母妃,已经死了,在她出生那日就已经死了,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真正的爱她。
想到这,沈畔烟便再也止不住泪,身体蜷缩成一团,低声呜咽着。
有时,她也会想起自己的母妃,想念那个曾经的淑妃,如果她还活着,她是不是不会活成这个模样?
沈畔烟不知道。
但她想,她应该是爱自己的,不然,也不会在临死之前,替自己向父皇求了明月这么一个封号。
自出生起便拥有封号,昭燕国开国以来,这还是独一份。
她的母妃,肯定很爱她吧?
可她没见过她,连她的画像都不曾见过。
沈畔烟很难受,难受得几乎喘不过气来。
可她还不想死,她想要一个真相,一个皇后为什么要对付她的真相?
她若是想让她死,后宫里夭折的孩子多的是,她为什么不让她夭折,而是好好活到了现在?
沈畔烟想不明白。颤抖着指尖拿出一个小瓷瓶,哆哆嗦嗦的往自己嘴里送去。
药丸苦涩,入口即化,随之而来的心悸也慢慢缓解了下来。
这药丸还是当初临霄给她的,她一直带在身上,还有他送与自己的匕首,她也带在身上。
临霄的好意,她从未忘记过,再加上住在京城这段时间里,她心中一直隐隐不安,所以一直把它随身携带着,再加上冬日穿得厚,是以,也无人知晓她身上藏了匕首。
沈畔烟握着那柄寒冷的匕首,心却仿佛得了安定。
临霄现在一定在找她,他一定会找到自己的。
而现在,她最重要的事情,是在临霄到来之前,保全自身。
接下来,沈畔烟安静异常,做什么都乖乖听话,秋霜也没放在心上。
她在她身边多年,早已熟悉她的性子,她若是大吵大闹,那才是奇怪呢。
转眼间,便是十日过去。
临霄早在公主失踪那日就已经寻到了一丝线索,将军府的人也顺着这个线索追了过去,然而,在离开京城以后,这个线索便断了。
这件事本就不得声张,赵允和赵文瑶两人都是暗中吩咐的人去寻,下面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要寻的人是公主,真信了是一个与赵文瑶有故交的女子,一日两日还好,时间一长,便无人认真了。
赵允被承乐公主缠着,为了躲她,日日在将军府内待着,此时正值年节,赵文瑶也不是时时有空的,她开了年便要出嫁,更是忙碌。
眼下京城因为出现了闹市杀人一事,风头正紧,进出京城的人来来往往都要查个底朝天,京城百姓人人自危,作为被杀之人的临霄,更是要被官署连连传唤问话。
他无意透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引来麻烦缠身,更焦心于公主失踪,索性直接把这件事情交给了赵文瑶两人来解决,以将军府的实力,不会摆平不了。
没了麻烦的官署问话,临霄顺着线索,连续奔波了十日,终于发现了一点与公主有关的踪迹。
第26章
公主失踪那日, 京城郊外的雪还没化,留下了两轮车轱辘印,哪怕有人故作掩饰,但临霄还是一眼看了出来, 这车轱辘印的不同寻常。
此时正是年节, 再加上京城此时严查,是不会有闲暇人士离开京城的, 若是有, 那也多是富贵人家, 亦或者, 是来京城置办年货的普通百姓。
富贵人家的马车用料极好,车身极重,在雪上压出的痕迹也极重。而轻一些适合普通百姓坐的马车,也因为要置办年货,车上坐了家眷,导致车身变重, 把道路压出两条重重的痕迹来。
但偏偏, 就在这样的车轱辘印中,出现了一道很轻很浅的印子,这本就不同寻常。
公主那日失踪的时间极快, 想来是早就做好了安排。若是被马车运走, 车上定不会有很多人在。
好好的车轱辘印,若是心中无鬼,为何要掩盖痕迹?若说没有猫腻, 那是绝不可能的。
这很有可能就是公主失踪的线索。
临霄顺着这道车轱辘印寻了过去,越往后走,车轱辘印便越明显, 想来也是觉得无人能寻到这里,所以遮掩的痕迹越来越敷衍,直到最后,甚至没有遮掩,就那么大剌剌的露了出来。
若是一般的侍卫,在开头第一步便被难住了,天地茫茫,人往熙熙,何谈在众多车轱辘印中精准寻到公主失踪的那一道车轱辘印,失踪了那便也就失踪了,他们只能用别的笨方法去寻。
可临霄不是侍卫,而是暗卫。
这本就是他在帝王身边时常做的任务,凡是经过,必有痕迹留下,寻到这些,于他而言并不难。
他顺着这车轱辘印子来到了一个小山村,山村里炊烟袅袅,正闹着新年的喜气。
临霄并未冒昧现身,而是暗中搜查了这里的每一户人家,并未从中寻到有关公主的踪迹,反倒叫他发现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这村里的青壮年数量有些不对。
明明是最热闹的新年,这小村子里却多是女人孩子和老人。
她们瞧着是已经成了婚的,膝下也有了孩子,可偏偏,却不见丈夫.....京城郊外本就闹匪,这里,恐怕就是那群匪徒的家眷所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