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作者:
薄言采 更新:2025-11-04 16:30 字数:3071
别的不说,但看皇上的乳母,如今好好被养着,地位尊崇,还惠及家人。
只是她怎么就那么倒霉,九阿哥是个病秧子也就算了,生母是个贵人也给不了什么赏赐,她们费心费力一回,不仅没好处,眼下九阿哥没了,她们未来是个什么章程还不知道呢。
云筠看着这一幕,轻轻叹了口气。
九阿哥的身体状况,宫里人大多知晓,他能撑到现在已经是不易。
而且上次皇上才发作了一次,伺候的人更是小心翼翼,断不敢再出差错。
如今纳喇贵人伤心过度,将怒火撒在这些下人身上,可真要追究起来,这些宫女嬷嬷也实在没什么错处。
虽然这么想有些不道德,但是云筠还是很庆幸自己穿成了妃嫔。
佟贵妃在心里念了一句阿弥陀佛,原本她是打算给九阿哥找个养母的,只是皇上那里一直拖着,迟迟不下主意。
现在来看皇上拖着反倒成了好事。
若是九阿哥在她的建议下换了养母,并且不久之后就夭折,皇上定会认为她瞎出主意,坏了在皇上心里的印象。
见纳喇贵人还在哭哭啼啼,佟贵妃开口道:“你如今是双身子的人,不仅要注意自己,更要注意腹中的皇嗣,切忌悲伤过度。”
至于那些宫女嬷嬷,佟贵妃也没有打算拿她们怎么样,直接打发回各处便是了。
最后,纳喇贵人又在床榻边守了许久。
外面大雪纷飞,念着纳喇贵人腹中的皇嗣,佟贵妃还贴心了一回给纳喇贵人安排了暖轿送回延禧宫。
-
乾清宫也收到了九阿哥夭折的消息。
梁九功腰弯得更低了。
他知道主子这会儿心情是很差劲的。
早些年夭折了好些公主阿哥,连仁孝皇后所出的嫡子也夭折了一个,皇上经历多次丧子之痛,好不容易有了五阿哥和太子殿下,尤其是五阿哥,他瞧得明明白白的,皇上嘴上嫌弃那两只知了,语气却是欢喜的。
好不容易在五阿哥和太子殿下的陪伴下,皇上心里伤痛淡了那么几分。
结果刚到正月,九阿哥便夭折了。
一年的开头迎来了这么一个坏消息。
梁九功更小心了几分。
康熙沉默了一会儿,淡淡道:“好生安葬吧。”
言下之意就是不打算去兆祥所亲眼看看了。
-
九阿哥的夭折就像一滴水汇入湖泊,没在后宫里引起什么大的波动。
各宫主子最多会私底下感叹几句纳喇贵人福薄,一个未曾真正走入妃嫔视线的阿哥,终究只是旁人茶余饭后的一句闲谈。
除了当事人本身。
纳喇贵人回到延禧宫后,云筠又让太医给她把了脉。
这次来的是熟人张太医,还有另一位熟人李太医。
乌雅答应生产后,自然也不需要李太医时刻照料了。
在妇科这一块儿,李太医比张太医经验丰富,毕竟他才照顾完一位孕妇,并且让她平安生产。
李太医收回诊脉的手,恭敬回话:“贵人这胎气算是勉强稳住了,只是气血亏得厉害,接下来必须卧床静养,餐食也以温补为主,切不可再受半点刺激,连起身走动都要少些,更别说大喜大悲了。”
他庆幸自己跑得快。
从九阿哥转到了乌雅贵人处,不然如今被降职的太医就是他了。
这话算不上好消息,却也不算坏。
好歹胎儿没事。
整个过程纳喇贵人一句话也没有说,只眼神空洞地望着帐顶的缠枝葡萄纹。
云筠知道她心里难受,也没有在东偏殿久待,只吩咐了几句让白兰好好照顾纳喇贵人便离开了。
回到正殿,小宫女端来一盏热茶,喝了一口驱寒,云筠又想起尚衣监的事儿,“眼看就快要出皇后孝期了,让尚衣监紧紧皮,别在最后关头出什么差错惹了皇上不快。”
不用想也知道,刚夭折一个儿子的皇上现在心情估计好不到哪里去。
“还有保清那里,炭火备足了,小孩子一天一个样,长得快,再给他做两身厚实的衣裳,用软和的料子,别磨着他皮肤。”
茯苓应了一声是。
-
启祥宫内,两株梅花开得正好。
正是大雪纷飞时刻,殷红的花瓣沾着雪粒,偶有几瓣被风吹着,打着飘落到廊下。
安嫔与敬嫔披着斗篷,手上端着暖炉,站在廊下赏花。
敬嫔指尖触上一片被寒风吹来的花瓣,冰冰凉凉,“你这梅花开得倒是倔强,顶着雪也不肯蔫一分。”
安嫔闻言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语气里带着几分漫不经心,“宫里的花草,素来比外头的经冻。虽说今年在孝期,花房没往各宫送新培的花枝,可咱们宫里自个儿养的这些,倒也够瞧了。”
她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总好过在房间里盯着那些家具物件发呆。”
都是不受宠的妃嫔,皇上不翻她们牌子,也不爱往她们宫里来。
虽说位分在这里,吃喝什么的也不缺,但凭着她们这个家世,不管进不进宫的都不缺这些。
倒是没有什么娱乐消遣才是真的。
宫权摸不到边,孩子也没有,嫔位估计也到头不会往上升了,又争不了宠,还能有什么指望不成。
两人都是相同的境地,感同身受。
实话实说最伤人,敬嫔一时无言,只静静看着梅花。
一个穿着青色棉服的宫女神色匆匆,发梢和肩头都落了层薄雪,看起来格外狼狈。
见她眼生,安嫔叫住她,问了一句,“这寒冬腊月下着大雪,怎么还在外面行走?”
宫里但凡有点体面的妃嫔,都不会让下面人顶着风雪干活。
一是宫妃也需要名声,万一下面人冻出个好歹,苛刻宫人这个名头就落下了。
二来也图个清静,顶着大雪干活儿,底下人也是会抱怨的。
宫女走得急,又是大雪天,这才注意到两位主子在廊下,连忙走过来禀报,“娘娘,兆祥所那边出事了,九阿哥夭折了。”
“什么?”
两人都十分惊讶。
她们对兆祥所算不得关注,一个病恹恹的皇子有什么好在意的。
今日又下着大雪,在外行走的宫女太监是极少数,因此消息传到她们这里时,纳喇贵人都已经走了一个来回了。
这还是格外关注延禧宫的原因。
那些消息不灵通的,估计还要过个一两日才会知道。
“纳喇贵人是什么反应?”敬嫔开口询问。
九阿哥不是重点,她们关注的是纳喇贵人的肚子。
“延禧宫传了太医,估计纳喇贵人情况不太好,”宫女说出自己看见的,“太医去了延禧宫两次呢。”
安嫔与敬嫔现在也没有心思赏什么花了。
虽然互相是最大竞争对手,可若是纳喇贵人这一胎出了问题,她们还争什么?
安嫔提出建议,“要不要去延禧宫瞧瞧?”
不管怎么样,亲眼看到才能放心。
敬嫔摇头,“我们和延禧宫又没什么来往,此时过去目标太明显了。”
她们原本的计划就是在孩子生下来之后各凭本事。
也没想过害人什么的,毕竟只要做了就会有痕迹,现在可不比皇上刚登基那会儿规矩松散。
“但是纳喇贵人这一胎”安嫔欲言又止。
她想要的是个健康的孩子,而不是随时会夭折的。
可以说九阿哥夭折这件事完全打破了她们的计划。
万一皇上怜惜纳喇贵人,将这个孩子让她自己养呢?
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想着纷纷杂杂的各种可能,安嫔头都痛了,怎么偏偏就这个时候九阿哥没了呢。
第35章 惠嫔
在廊下又站了一会儿, 安嫔与敬嫔也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
毕竟她们又不是太医,能保纳喇贵人这一胎平安顺畅。
最后只能双双无言,感叹了一句听天由命。
作为另一种意义上的天, 康熙也有大大小小的烦恼。
在安亲王岳乐与简亲王喇布等率领之下,平定三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吴三桂也在去年八月病逝,剩下的叛军没有了统一指挥, 被清缴是迟早之事。
只是因为战乱, 先前被叛军控制的地方民生凋敝, 怎么治理是一个问题。
和重臣们又商讨了两个时辰,明珠提出建议, 减免这些地方的部分欠赋, 同时补全地方官员, 招抚流亡百姓,恢复农业生产,以稳定民心。
毕竟之前叛军区域,地方官员被残害了不少, 如今地方收了回来,尽早派人去稳定才是正事。
作为吏部尚书, 官员的调任与补阙在明珠的职责范围内。
康熙采纳了明珠的提议, 并且一事不劳二主地交给了明珠去办。
解决了一件大事,康熙心情好转, 准备先去看看自家太子,再去尚书房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