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作者:薄言采      更新:2025-11-04 16:30      字数:3089
  三等洒扫宫女的变动一般来说惊动不了主位妃嫔,尤其是这种宫女生病,算比较晦气的情况,都是掌事宫女或者嬷嬷自行安排,只要不耽误干活就行。
  可谁让茯苓知道麦冬是安嫔的探子,偶尔关注呢。
  茯苓也很苦恼,“说是麦冬得了疥疮,只能被挪出去。”
  疥疮是一种皮肤病,具体症状为皮肤剧烈瘙痒,出现红色丘疹。
  三等宫女又是住在大通铺,非常容易被传染,在发现那一刻,管事的嬷嬷就将麦冬挪了出去。
  就算好了,估计也回不到延禧宫了。
  好吧,探子没了一个,云筠关心起另一个,“白术呢?”
  “白术和纳喇贵人身边的白兰走得近,”茯苓对这些都有了解。
  云筠猜到了一点敬嫔的想法,这是还没有放弃纳喇贵人的十二阿哥,等候时机呢。
  不过安嫔?
  “去查一下麦冬有没有接触过什么,或者有没有在延禧宫放什么,搜一下。”
  宫斗片她看了不少,说不定麦冬干了什么大事,被悄无声息灭口了?
  云筠脑洞大开。
  -
  直到茯苓说在永和宫门口看到一个和麦冬长相非常相似的宫女。
  云筠:?
  过了几日,茯苓又肯定说,那个洒扫宫女就是麦冬。
  云筠:!
  她已经让人将延禧宫翻了一遍,没多出什么也没少什么,也就是说麦冬什么也没做?
  但她不是得疥疮了吗,怎么会出现在永和宫。
  将管事嬷嬷传来问了问,原来是麦冬挪出去之后发现这不是疥疮,而是单纯的丘疹,只是症状像疥疮。
  太医院也不会派太医给宫女看诊,所以直到挪出去之后身上的红疹渐渐消了下来,麦冬才知道这不是疥疮。
  不过她也回不了延禧宫了。
  延禧宫一向是宫女眼中的好去处,主位惠嫔娘娘性子和善,不会动辄打骂宫女,有什么喜事时还会满宫赏赐。
  不少宫女使银子都想来这里。
  三等也没关系,前面的姐姐总会出宫,她们还是前景在望的。
  于是麦冬刚被挪出去,位置就被顶了。
  恰巧这时候乌雅贵人怀了孕,永和宫空着两个位置,麦冬就被安排了过去。
  知晓来龙去脉,云筠:
  那她之前又是紧张,又是安排人搜了一番延禧宫,是在和空气斗智斗勇吗?
  茯苓对此有自己的看法,她是知道这里面的内情的,“麦冬是走正规程序入的永和宫,估计短时间是换不了第二次了。”
  宫女在有主位伺候的情况下调动不外乎两种情况。
  一种是主子亲口开始给出去,这要有正当的理由。
  另一种就类似麦冬这种,因为宫女个人原因,比如差事没做好被退了,生病不能在主子身边伺候了,都会打回去重新安排。
  云筠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绕,想起永和宫里住着谁,心里冒出一个猜想。
  安嫔不会是盯上乌雅贵人这一胎了吧?
  将自己代入安嫔。
  一个忠心的探子不好得,既然延禧宫这边没什么可图的,放个探子也是浪费,不如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将人安排去永和宫。
  真是合情合理。
  所以安嫔安插探子的逻辑就是——有孩子?
  云筠脸色有些古怪。
  她觉得安嫔这次又要失望了,乌雅贵人可不是什么能任人拿捏的主儿,单凭她那高超的聊天技巧和情商,安嫔就斗不过她。
  -----------------------
  作者有话说:晚上有事,所以今天提早了
  大家国庆节快乐呀[三花猫头]
  第39章 惠嫔
  不过比乌雅贵人这一胎更受关注的是, 宜嫔也怀孕三月有余了。
  仔细算一算日子,宜嫔这一胎比乌雅贵人还早了那么一个月。
  按照规矩,妃嫔有孕需要第一时间上报给掌权者和内务府。
  其一, 便于后宫管理者查看彤史,明确皇家血脉。
  其二, 便于太医院建立档案,以免妃嫔不知轻重, 误食误用什么伤胎的东西。
  可偏偏宜嫔就瞒住了三个月, 直到胎像稳固, 再瞒下去就要显怀时,才慢慢悠悠地报到承乾宫, 这不是对宫规蔑视和对佟贵妃的不信任是什么?
  甚至消息传开时, 其她妃嫔对这位以直爽著称的宜嫔又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前阵子郭络罗庶妃不会是宜嫔跑出来吸引她们目光的吧?
  目的就是让自己安安稳稳度过孕早期。
  佟贵妃更是将自己手中的账册狠狠扔了出去, 气得不行。
  “宜嫔这是什么意思?”
  佟贵妃声音发紧,又摔了一件茶盏,“是怀孕本宫的能力,觉得本宫管理不好后宫?”
  “怀孕三个月才说, 这不是打本宫脸吗?”
  正常怀孕,两个月太医就可以完全把出来。
  虽然赵嬷嬷明白宜嫔的顾虑。
  三个月前坐胎是一道坎, 生产又是一道坎, 养大一位皇子更是需要付出无数心力,谨慎一些无可厚非。
  但如今管理后宫的是自家主子, 宜嫔这隐而不报的行为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对佟贵妃能力的质疑。
  赵嬷嬷将账册拾起,又递上一杯温热的参茶, “主子消消气,宜嫔瞒住了三个月,不仅您不知道, 估计皇上那里也不知道呢。”
  康熙既然将后宫交给了佟贵妃,就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帮着宜嫔瞒她。
  这点自信赵嬷嬷还是有的。
  不过她觉得宜嫔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以前的荣嫔多受宠啊,五子一女,可也没有出现过三个月再报的情况。
  宜嫔这算是开先河了。
  皇上现在看在宜嫔怀孕的份上不计较,可说不准以后生下来会如何呢。
  佟贵妃也意识到了宜嫔这种行为不仅是不信任她,更是不信任皇上。
  心绪缓缓平复,她冷笑一声,“以前的那些本宫管不着,但如今后宫在本宫手里,本宫可不允许出现什么谋害孕妇的丑事。”
  她管着后宫,后妃有子嗣也算她的功劳。
  只是对宜嫔的观感更不好了。
  谁会喜欢刻意妨碍自己工作,挑衅自己威信的人呢。
  “翊坤宫那里正常照顾着,还有永和宫,能为皇上诞下子嗣是她们的福分。只是给翊坤宫带句话,让宜嫔安心养胎,不必瞎琢磨旁的。”
  她没有那么心狠手辣对孕妇出手,也不知道宜嫔在防备什么。
  宜嫔成功晋升为佟贵妃最讨厌的妃嫔之二,仅次于乌雅贵人。
  -
  后宫的风吹得很快,宜嫔怀孕的消息不到半日便传到了慈宁宫。
  太皇太后对妃嫔不关注,但对皇上子嗣还是在意的。
  “宜嫔怀孕三个月有余了?”太皇太后坐在临窗的软塌上,手里盘着一柄羊脂白玉如意,这是康熙特意在她生辰时献上的贺礼。
  太皇太后指尖摩挲着玉如意上的纹路,不紧不慢,“后宫如今有三名孕妇了。”
  “是,”苏麻喇姑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看来明年开春前宫里又能多出三个孩子,皇上子嗣繁荣,是好事。”
  “好事啊,”太皇太后轻叹了声,看向窗外,一颗被视为长寿象征的松树笔直挺立。
  她突然道,“琪琪格早上来给哀家请安,哀家看着,她的眼角细纹越发明显了。”
  这位顺治的继后,皇帝的嫡母,如今的皇太后,前些日子刚过了二十六岁生辰。
  琪琪格是她的闺名。
  太皇太后对她多有歉疚,琪琪格在顺治帝时就不得喜爱,明明是皇后,却只能缩在那一亩三分地,日子过得如枯井一般,比她这老太婆还无趣。
  如今皇上的子嗣眼瞧着多了起来,太皇太后心里也有些想法。
  琪琪格在寿康宫修身静养这么些年,也该得些欢乐了。
  只是要同皇帝仔细商议一番。
  -
  不久,郭络罗庶妃诞下一女,行六,晋封为贵人。
  这位公主去向简单明了,养在了宜嫔身旁。
  郭络罗贵人同宜嫔关系亲密,进出之间无需通禀,与养在自己身旁无异。
  公主算不得金贵,或许往后还要承担抚蒙的责任,饱受母女分离之苦。
  宜嫔想要一个阿哥。
  巧了,太皇太后也想要一个阿哥。
  “往后哀家去了,有个阿哥在,琪琪格也能享受天伦之乐,”太皇太后想得长远。
  琪琪格与皇帝的关系并不亲密,只是有作为嫡母的尊敬而已。
  苏麻喇姑不顾礼仪地呸了两声,“主子长命百岁,还要看着太子殿下娶妻生子呢,怎么能说这种丧气话。”
  太皇太后被她逗笑,轻轻拍了拍她的手,“什么长命百岁那都是哄人的话,哪有人真的活到了一百岁。”
  太皇太后经历了漫长的宫廷岁月,对这些看得很豁达。
  “哀家活了这大半辈子,什么风浪没见过,如今就盼着琪琪格能过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