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作者:薄言采      更新:2025-11-04 16:30      字数:3114
  两人争论了几句,被保清注意到了。
  然后重点来了,保清表示,兄弟要和谐友爱,不能吵吵闹闹,于是亲自将两个阿哥分开。
  只不过他力气比较大,三阿哥和四阿哥都比他矮了一个头,被推得猝不及防。
  结果就成了康熙偶然看到的那样,大阿哥殴打两个两个弟弟。
  知道不是什么兄弟阋墙哥哥肆意欺负弟弟,康熙脸色也和缓许多,不轻不重地敲打了几句,“好了,都起来吧,堂堂皇子,在外面闹成那样像什么话。”
  保清一听,蹭地从地上跳了起来,觉得自己亏大了,附和道,“就是就是,这件事一定要让皇贵妃娘娘和荣妃娘娘知晓,让两位娘娘好好教育一下三弟和四弟,怎么能因为这种小事拌嘴呢,伤兄弟和气。”
  他是真的觉得自己一点问题都没有。
  心里还暗戳戳地想:哼,皇阿玛亲自告状,保证你们回去就被额娘揪耳朵。
  告大人是每个小孩都讨厌的技能,听到大哥这么说,三阿哥和四阿哥也不互相生气了,转而把目光瞄准了他。
  瞎提议什么呢。
  大哥真讨厌。
  云筠听到这明显挑拨的话,还有他幸灾乐祸的语气,真的很想把保清嘴巴给缝起来,但她也不得不为保清描补,笑着打圆场。
  “好了,只是一件误会,现在说开了也就没事了,这会儿天也晚了,皇上不如让他们先回自己的船歇着,明儿还有不少事要做呢。”
  康熙已经习惯了自己的大儿子时不时嘴巴抽风。
  挥手将三个儿子都撵了出去。
  保清最后还回头想说什么,但见额娘把手帕都捏出了褶子,保清想了想,还是闭嘴了。
  三弟和四弟可能会在不久后被他们额娘揪耳朵。
  但他若是再说,一定会今晚就被自己额娘揪耳朵。
  他血亏。
  看着保清的背影,云筠反思了自己一秒。
  真的不是她养孩子出了什么问题吗?
  为什么保清偶尔靠谱,偶尔又像个傻子?
  第51章 惠妃
  不得不说, 还是外面的天地宽广。
  每到一处,都有人提前安排路线,排查隐患, 并且献上当地特色美食,不用她动一丝一毫脑筋, 就有无数好吃有趣的玩意儿献上来,简直就是公费旅游的天花板。
  一行人正月初八从北京出发, 途径河间、献县、阜城、德州等地, 于正月十六抵达济南府, 在重重包围下观赏了趵突、珍珠二泉,后又南下数地, 于二月初九抵达杭州。
  杭州行宫靠近西湖, 方便康熙前往禹陵祭祀, 更方便了云筠欣赏西湖美景和钓鱼。
  钓鱼的器具是上次乌龙之后保清献上来的,据说是敲诈的四阿哥。
  不过云筠用着很顺手。
  或许真的有新手加成,她这两天在行宫的一处湖泊里钓到了鱼还不少,看得陪她钓鱼的保清艳羡不已。
  怎么自己就钓不上呢?
  明明是同样鱼饵。
  觉得是位置不好, 保清在云筠似笑非笑的眼神下厚着脸皮同她换了位置。
  还是一条没上。
  承认吧,有些人就是先天空军圣体。
  不过保清不是好惹的, 见死活钓不上来, 他自己扑通一声下了水,用网捞了好几条。
  还顺手给云筠的鱼钩挂了一条大鱼。
  原本觉得保清把鱼都吓跑了的云筠重新恢复笑容, “这个天还冷着呢,快上来吧, 赶紧去换身衣裳,别冻着了。”
  “儿臣结实着呢,”保清脸上沾着一条细细的水草, 拖着渔网往岸边划,“儿臣这就把这些鱼让膳房清蒸了,给皇阿玛尝鲜。”
  他从来不厚此薄彼。
  就像小时候那样,阿玛额娘都要有。
  康熙午膳时收到了自己好大儿的孝心,小太监还多嘴了一句,“这可是大阿哥亲自下湖泊抓的,说要给皇上尝尝鲜呢。”
  儿子吃条鱼都惦记着他这个皇阿玛,康熙非常受用,又给保清赐了几道菜,让他慢慢享用。
  还在当天给保成的书信里提到了这件事。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书信去的还有康熙亲自钓上的鱼。
  康熙父慈子孝自得其乐,官员想破脑袋往上钻营。
  这世上总少不了投机取巧之辈,尤其是面对自己顶顶顶头上司,正经门道不好走,歪门邪道少不了。
  在杭州停留的第三天,云筠便收到了不少拜帖,她挑挑拣拣选了些出来,便坐着等人拜访。
  前两个来的官员夫人都还好,进退有度,言谈有礼,说话也风趣幽默,似乎还仔细研究了一番,说的都是杭州特色美食和一些有趣的民间故事。
  云筠被哄得很高兴。
  接下来那位就不怎么正常了。
  先是夸赞了一番云筠外貌,又夸赞了她不凡的气度,然后话题一转,说行宫人手难免不足,她给娘娘带了两个伺候的人手。
  说着就推了两个容貌俏丽的少女出来。
  到这里,云筠自然也懂了,这是想给皇上进献美人呢。
  但是她就搞不懂了,这些人到底是傻还是坏?
  让她,一个后宫妃嫔,给皇上推荐美人?
  傻了吧唧的,谁要主动添加竞争对手啊。
  不会真当她是什么正室夫人,给夫君纳妾是义务吧。
  觉得太靠近傻子会被传染,云筠淡淡道:“多谢夫人费心,不过我这宫里人手够用,既然夫人说她们是来伺候的,那便留下给我端茶倒水吧。”
  那夫人脸色瞬间僵住,想说什么又不敢,只能讪讪地告退。
  三言两语打发了人,云筠也没仔细看献上来的美人,只是告诉茯苓:“你去安排一下,以后她们就是杭州行宫的宫女,不必往本宫面前凑。”
  茯苓应了一声。
  晚膳时她随口同康熙简单说起了这件事。
  康熙眉头一皱,放下筷子,“既然收下了,就当个宫女吧。”
  他在外一直都是自律的君主形象,地方官员进献的美人一概不收,前几日在苏州时还将人骂了一顿。
  没想到那些人改了路子,将主意打在妃嫔这儿了。
  “以后也不必带回京城,”康熙下了定论。
  云筠点点头,表示明白。
  后宫不缺美人,更不缺妃嫔,这东西在他心里占的份量很少,他要的是官员敬畏,而不是这些投机取巧的东西。
  杭州是此次南巡的终点,在杭州优哉游哉地过了十来天,康熙也处理完了要事,一行人又开始启程回京。
  来到杭州耗时一个半月,回去估计也这个数。
  心已经玩野了的云筠依依不舍,只好让能时常在外走动的保清多给她带一些当地特产,她回去好分给纳喇贵人和卫庶妃。
  难得收到来自额娘的任务,保清活力满满,使劲在外面大采购,东西是一箱一箱地往船上搬。
  最后康熙都知道了他的动静,将他传过去训斥了一遭:“朕是短了你吃的还是短了你穿的,怎么像没见过世面似的,你是第一次见到这些东西吗?”
  保清熟练下跪,他嗓门亮,为自己辩解也理直气壮,“可是皇阿玛,这些东西儿臣就是第一次见啊!”
  见康熙没让自己起来,保清跪着往他那里挪了两步,将自己随身携带的一些小玩意儿一件一件摆在案桌上。
  “您看这个套娃就是江宁特产,儿臣在一家街边铺子买的。”
  “还有这个彩塑和泥人,活灵活现,内务府都做不出这个水平。”
  保清的衣袖像是多宝袋,什么都有。
  他还在往外掏,“这个定胜糕也是,口感软糯,甜而不腻,寓意也好,必定胜利。”
  “还有”
  短短几分钟,保清掏出的东西便在案桌上挤挤挨挨,密密麻麻。
  而且种类繁多。
  从玩具到零食,从大米到核桃,康熙都惊讶保清身上竟然随身携带了这么多东西。
  康熙无力地制止,“行了行了,再放就该堆奏折上了,把你这堆破烂收回去。”
  他也有些怀疑自己养孩子的方法了。
  怎么保清像是什么都没见过的样子?
  内务府平日短了他供应吗?
  康熙百思不得其解。
  他不懂当地特产的魅力。
  就算杭州的特产实际产自京城,保清也会怀着来都来了的想法买点回去。
  康熙一看到保清笑嘻嘻的模样就来气,砸了一本无关紧要的请安奏折在他身上,小发雷霆,“给朕滚出去。”
  保清不怕康熙这个样子。
  他从小到大惹皇阿玛生气还少吗?光是他送给皇阿玛的那两个鹅暖石,他都不知道亲自跪了多少回了。
  麻利地将砸自己肩膀上的奏折放回原位,保清恭恭敬敬地磕了个头,“儿臣告退。”
  然后保清不仅自己买了,还带动三阿哥和四阿哥一起买。
  理由也相当充分。
  皇贵妃娘娘和荣妃娘娘都没有出过紫禁城,更没有来过这些地方,难道作为孝顺孩子,他们不应该给额娘带些没见过的东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