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作者:薄言采      更新:2025-11-04 16:30      字数:3147
  狠狠骂了一通,云筠又安大福晋的心。
  她自己是不急着抱孙子的,大孙女很可爱,她很喜欢,不会给她施加压力。
  至于皇上那里,你一个做儿媳的能和皇上有什么接触,他就算赐侧福晋赐格格,可入了府那还不是你和保清管着。
  这么一通下来大福晋也不急了,好好让太医调理产后亏空的身体,养了三年,她的身体也恢复得差不多了,这才准备怀孕。
  第59章 惠妃
  在云筠认真钓鱼和保清认真办差下, 时间晃晃悠悠地来到了康熙三十七年。
  这几年各位皇子都发展的不错。
  保清三次随军出征噶尔丹,均被授予要职,积累了不少军事经验, 军功卓越,更是在正月代康熙祭祀了太祖世宗陵墓, 得康熙看重,政务又有明珠从旁出谋划策, 政治资本充裕。
  三阿哥胤祉则是潜心学问, 被康熙派去修书撰史, 颇有成效,在文官中风评不错。
  其余几位阿哥也分到了一些不大不小的差事, 干劲满满。
  儿子们都争气, 康熙也满意, 龙心大悦,大手一挥便下了旨意,前面两个大的由贝勒晋封郡王,后面几个小的一视同仁封为贝勒。
  领旨谢恩后, 保清被康熙单独留下。
  至于原因,保清心知肚明。
  为了子嗣。
  太子成婚晚, 康熙挑了又挑, 最后才挑中瓜尔佳氏为太子妃,康熙三十四年正式大婚, 虽然尚未有嫡子,可庶子也有那么一两个, 子嗣不用康熙太过操心。
  三阿哥和四阿哥也在去年有了嫡子,保清还去吃了他们的满月宴。
  只有保清,作为大哥, 成婚最早,可子嗣却是最少的,不仅是没有嫡子,府里连个儿子都没有,只有福晋所出的两个女儿。
  康熙原本还坐得住,但见保清都二十好几了,府里还是连个庶子庶女也没有,不免对大福晋产生了不满。
  福晋就应该为阿哥操持家务,绵延子嗣。
  保清是皇子,有爵位要继承的那种,没有儿子算个什么事。
  连明珠都在背地里嘀咕,大阿哥都二十六了还没有继承人,手下的人心不太稳定啊。
  这些纷纷扰扰保清也知道,但都被他挡在府外,不让福晋知晓。
  康熙沉默了一会儿,语气带着几分告诫:“你也老大不小了,该多想想子嗣的事儿,若是缺人伺候,朕给你指两个侧福晋。”
  按规矩,贝勒能有一个侧福晋,郡王能有两个。
  但几年下来保清府里还是全部都是格格,康熙也想给他指个侧福晋,或是让惠妃多留意,可保清亲自跑了乾清宫和延禧宫几趟,这事儿也就延后了。
  现在他成了郡王,康熙不忘初心,又想起给他指侧福晋一事。
  “儿臣不要,”保清从来不知委婉为何物,面对康熙也直接了当,更是有一套自己的逻辑。
  “皇阿玛您听儿臣的就对了,孩子多了不好,您看为了出宫建府一事洒出去多少银子,更别提后面的弟弟们还要陆续长大娶福晋,更是一笔庞大的花费。如果儿臣有了不少子嗣,那子嗣长大后儿臣少不得为他们谋划,又出钱又出力,哪能比得上就一两个嫡子,以后府里家产都是他们的,也不用争来抢去。”
  康熙眯眼。
  他总觉得保清这话在点他。
  但保清一脸诚恳,眼神清澈,很明显他是真的发自内心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
  想起这几年和太子父子关系不似以往,康熙从不反思自己,而是将错处怪在了索额图和其他儿子身上,更是对和太子隐隐约约别苗头的保清威胁道:“哦,那照你这么说,朕也不该给你银子娶福晋开府,更不应该给你升爵位,而是应该将一切都留给太子?”
  保清一听,立刻挺直腰板,脸上满是骄傲:“儿臣这爵位是儿臣自己打拼出来的,功劳都是实打实的,没有丝毫水分。”
  言下之意就是。
  他才没有和太子抢东西。
  康熙:“”
  牛头不对马嘴。
  真和保清计较的自己就是个傻子。
  熟悉心累的感觉让康熙放弃了和保清继续交流,但他又不想这么轻松的放过保清,装作恼羞成怒道:“你这是什么态度?朕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难道朕生你还生出错处了不成,你那些机会还不是朕给的,朕等会儿就去延禧宫和惠妃说道说道,问问她是怎么教孩子的。”
  姜还是老的辣,保清脸上骄傲的神情瞬间僵住。
  他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额娘唠叨。
  而且认真算起来,他那一番大放厥词的话称得上是倒反天罡,太子都没有这么和康熙说过话。
  保清腆着脸:“皇阿玛,子不教父之过,这怎么能怪额娘呢。”
  康熙冷笑:“朕是皇帝,先君臣,后父子。”
  保清能屈能伸:“皇上,臣知道错了,后宫不得干政是祖训啊。”
  康熙阴阳怪气:“知道错了,晚了,前朝不得干预后宫之事,直郡王还是回去吧。”
  言出必行,康熙当晚便摆驾去了延禧宫。
  -
  云筠收到太监的回话,一时有些纳闷,这不年不节也不是什么生辰之类的日子,皇上来看她做什么?
  话虽如此,该有的准备还是要做的。
  灵芝急急忙忙地将摆在书案上的话本收起——保清出宫了也没有忘记额娘,时常搜罗些新鲜东西。
  担心这些东西过不了宫门检查那一关,保清还是每回亲自来送的。
  显而易见,话本全部都是违规内容,更不能让皇上瞧见。
  茯苓则是在安排宫女们准备茶水点心和一应瓜果,这些她们都是做熟了的,不到一会儿就全都准备好了。
  康熙喝着温度适宜的碧螺春,眼睛一扫:“今日怎么没瞧见那只喜欢趴你膝上的波斯猫。”
  云筠和康熙相处这么多年,相当放松,不急不缓道:“良嫔那儿新做了小鱼干,午时便将云朵抱走了,估摸着在宫门落锁之前回。”
  八阿哥是这批受封阿哥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宫里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儿子封了贝勒,生母不好没名没分庶妃地叫着,康熙便赐了封号,又给了嫔位待遇,只是宫里没有空出的宫殿,因此良嫔还是在延禧宫住着。
  只是从偏殿搬到了后面正殿。
  “八阿哥不错,”康熙没头没尾地来了这么一句。
  八阿哥是她的养子,养子被康熙夸赞,也说明她这个养母教得好。
  云筠脸上挂起笑容:“小八那孩子打小就贴心,做事也细致,能为皇上分忧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康熙没再接话,只是端着茶盏慢慢啜饮。
  大家都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年轻时的浓情蜜意也早已不在,更多是陪伴多年彼此熟悉的温情。
  康熙如今去高位妃嫔的宫里,大多也只是纯盖着被子聊聊天,说说宫里的琐事,谈谈皇子们的近况,没有太多虚礼。
  不过他还记得今天来延禧宫是有正事的。
  康熙放下茶盏,转动着手腕上的小叶紫檀佛珠,“过年时大福晋便怀了孕,如今几个月了?”
  一般情况下康熙是不关注这些琐事的,皇子福晋的事更多由皇子生母或者皇太后过问,保清也是子嗣实在太过稀少,他才会额外关注几分。
  云筠含笑道:“已经九个月了,太医每日问诊,说是怀相不错,只等足月生产。”
  康熙嗯了一声,依旧沉默地转动着佛珠,殿内的气氛安静了下来。
  云筠知道他必有后话,也不催促,只是端起自己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
  有宫女上来换了一遍茶水。
  “今年的大选,你多留意几分,”康熙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云筠了然,这是要给保清赐侧福晋了。
  她替保清挡了这么久,再推辞下去皇上估计就要不满了,因此一口答应了下来:“臣妾到时候和德妃宜妃两位妹妹一道看着。”
  先前皇贵妃病逝后,属于她的那一部分便理所应当地转交给了贵妃,彼时宫里仍是三位妃嫔共同打理宫务,权责分明,倒也相安无事。
  只是贵妃的身体也不太好,没撑过康熙三十三年便不幸去世,这下子宫务便不太好安排了。
  皇贵妃和贵妃都是靠位分和家世压她们一头。
  可眼下顶上没了人,宫里位分最高的便是她们四妃,贵妃管着的那一部分也重新分配。
  她作为四妃之首,打理宫务的经验也足,再加上保清在前朝深得康熙看重,康熙又是重视谁就给谁加担子找活儿干的性子,这一连串的因素叠加下来,她分到的宫务是最多的。
  只是她平时忙着各宫的用度调配和宫女太监的奖惩任免,保清也已大婚,选秀这事儿便被她脱手给了德妃和宜妃——她们可都还有小儿子未成婚呢。
  康熙见她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微微颔首,“安置吧。”
  纯纯睡了个素觉,第二日起床服侍康熙换上朝服后,云筠便去寻了德妃和宜妃商量大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