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作者:
薄言采 更新:2025-11-04 16:30 字数:3083
他丝毫不在意仪态地蹲在地上, 用手捻了捻茉莉花盆里的土壤,诚恳道:“你这花土壤湿润, 一摸水浇多了,肯定根也烂了,看来兄弟情谊上, 我可以免费给你换一盆。”
太子白了他一眼,说话也毫不客气,嘲讽道:“我看你是在府里种花种傻了,这盆茉莉用的是沙壤,都要缺水枯死了哪来的水浇多了。”
康熙走后太子监国,三阿哥和四阿哥都各有差事,只有保清无所事事,每日只需要去兵部晃一圈,空闲时间更是一大把。
然后他就在郡王府里自己种起了花。
保清的手还搭在冰裂纹汝窑花盆沿上,头也不抬,“你怎么知道我在府里干了什么?”
太子供认不讳:“这不是想知道就能知道的事儿吗。”
谁府里还没一两个探子了,他这里全是皇阿玛的人,隔一段时间换一茬还没说什么呢。
保清性格直爽又不是傻子,慢悠悠抬头,学着太子嘲讽的语气:“监国太子还有时间来关心我这点小事,可真是受宠若惊啊。”
说是太子监国,可谁不知道,奏折都是快马加鞭送到御前去再转回来的,太子最多批个请安折子,像是奏折转手商。
最重要的是铁杆太子党索额图也跟着去东巡了。
太子在京城就是个盖章工具人。
“你就是闲得骨头发痒来毓庆宫消遣来了,”太子站直,转身就回了书房。
保清摸了摸鼻翼,有些不好意思。
他还真的是上毓庆宫消遣来了。
在府里福晋嫌他碍手碍脚,更是养死了不少花,说他没事干就去发呆,别在她面前发疯。
他不和福晋一般见识,不回去就不回去,兄弟不就是这时候拿来消磨时间的么。
可惜四弟已经被消遣得完全没耐心了。
一边想着,保清一边跟着太子进了书房。
太子正喝着茶,见到他更是一脸不解,“你进来做什么?”
谁家好人大大咧咧进敌对方书房的?
大哥别不是看着憨直,实际来盗窃机密的吧?
太子被自己猜想逗笑了。
-
康熙远在塞外也没忘记关注京城动向。
随着下面儿子渐渐长成,康熙有自家孩子成材的欣慰感,却又不免感到威胁。
尤其是对太子这位正统继承人。
但是太子还是他的心头宝,所以康熙一日三封信回去一大半都在关心太子,希望他的保成好好的,也毫不留情地将前面四位阿哥留下制衡太子。
虽然他扶持大儿子和太子打擂台,虽然他暗暗挑拨大儿子和太子之间的关系,但他是个好阿玛。
营帐内烛火闪动,康熙放下奏折,揉了揉眉心:“梁九功。”
一直侍立在旁的梁九功立刻恭敬回答:“奴才在。”
康熙语气平淡:“说说京城的动向。”
先前就有人回禀,只是康熙在批阅奏折,梁九功便没有打扰。
在心里组织了一番语言,梁九功缓缓道:“京城那边一切如常,诚郡王和四贝勒勤勤恳恳上值,未有不当,只是直郡王在下值后去了毓庆宫一趟,似将太子爷惹火了,进了书房又被赶了出来。”
康熙指节曲起,轻轻敲着案桌,沉思片刻。
“保清还是不稳重,应该出来历练一番,给京城那边传话,让直郡王赶过来,别妨碍太子办差。”
这话传到了太子手上。
他嗤笑一声,将手里的请安折子扔回桌面。
皇阿玛打着关心他的旗号,留在毓庆宫的人手就没少过,更是从未想过遮掩。
幼时他开开心心接受伺候的人手都是皇阿玛的,认为这是皇阿玛对自己的关心与看重。
可现在他已经长大娶福晋了,大哥出宫开府有了自己的属下,下面一溜的弟弟也开始参与国家政务,渐渐发展起自己的人手,只有他,被困在紫禁城里做什么都不方便。
说什么东宫就是个小朝廷,有自己的从属官。
他东宫的人是不少,可那都不是他的属下,他们都听皇阿玛,而不是他这个主子的。
这次急急忙忙将大哥唤过去也是怕他们两个的关系再次和谐起来吧。
还打着为他着想的旗号。
心里不满地发挥了一通,面上他依旧是霁月风光的太子殿下:“将这封信送去给直郡王府吧。”
-
东巡跑了一遭,随后南巡又跑了一遭,保清怀疑皇阿玛就是在折腾他。
不过办差也有办差的好处。
至少说明皇阿玛对他还是相当看重的,真的闲下来那才难受。
保清这么安慰自己。
大福晋则是有些心疼地为他准备行囊:“上年才跟着南巡去了三个月,回来时被晒得黑炭似的,怎么没歇息几天又要出去了。”
这屁股还没焐热就要往外跑,皇阿玛可真会折腾人。
当然这话她也就心里想想。
保清笑容灿烂:“黄河是正经差事,更是重中之重,其他几个弟兄想要还抢不到呢。”
大福晋知道他有事业心,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让他注意安全,别去黄河边上。
“记得出发前给额娘递个信,额娘前些日子还念叨你呢,”大福晋一边絮絮叨叨一边给他清点要带的东西。
保清笑着应下来,“等会儿我进宫一趟,亲自去给额娘说。”
“那你顺路去帽儿街的福源阁一趟,买些茯苓糕和如意卷,额娘近来爱吃这个,说是宫里的膳房做出的都不是那个味道。”
“行,知道了。”
-
云筠正斜倚在贵妃榻上磕瓜子,听见宫女来报直郡王到了的消息也只是微微抬头,随口道:“让他进来吧。”
上次东巡她也好好跟着在蒙古玩了一遭。
虽然半路保清来了,可这也没阻挡她愉快的心情。
机会难得,这估计是她这辈子最后一次来蒙古了,可不得玩够本。
可惜里面多了保清这个不稳定因素,说要孝顺额娘陪她骑马,转眼又做出了一系列糟心事让她收拾烂摊子。
云筠到现在都还记得那种气闷的感觉。
不报复回来给保清添堵她就不是他额娘。
保清拎着茯苓糕和如意卷,径直在云筠对面的梨花木桌边坐下,语气轻快,“额娘,儿臣要去巡视黄河了,来向您告个别。”
“行,我知道了,你走吧。”
云筠十分冷酷,手里的瓜子磕得依旧利索。
保清顿时不乐意了,不满道:“儿臣辛辛苦苦来延禧宫一遭,您也不留儿臣用个膳再走,儿臣可是知道每次福晋带着三个孩子来请安都是过了午膳才出宫的。”
“你和你福晋还有孩子比?”云筠放下瓜子,用手帕擦了擦指尖,做出惊讶表情,“你不是一向自诩顶天立地巴图鲁吗?怎么还讨要起留饭来了?”
保清顿时语塞,悻悻地闭了嘴。
在斗嘴皮子这一方面他一向说不过自己额娘。
母子俩‘其乐融融’说了一会儿话,主要是保清单方面受气。
保清靠着厚脸皮和死缠烂打,刚在延禧宫用上午膳,就听见小太监气喘吁吁地进来禀报:“主子万福,郡王爷万福,乾清宫传来消息,诚郡王因不满敏妃娘娘百日剃头,被降为贝勒了。”
敏妃便是前些日子病逝的章佳庶妃,是十三阿哥胤祥的生母。
她虽出身不高,却也实在受宠过一段时间,连带着十三阿哥胤祥也因机敏聪慧,深得圣心。
其病逝后,康熙特意追封为敏妃,礼仪规格着实不低。
保清一脸不可置信:“这说的诚郡王是三弟吗?”
在他眼里,掉书袋子的三弟可是最遵循礼法的人了。
因为二弟是太子又是哥哥,所以三弟每回见到太子都恭恭敬敬,礼数周全,对他这个大哥也是尽到了弟弟的本分,行礼问安无意不妥。
这么一个将礼法刻进骨子里的人,怎么可能因为这种事被皇阿玛降爵啊?
小太监一脸肯定:“回郡王爷的话,的确是诚郡王,如今已是诚贝勒了。不仅降了爵,皇上还命闭门思过一个月,不得外出半步。”
云筠开口道:“你先下去吧。”
小太监领了赏恭敬退下,保清依旧一脸恍惚,“额娘,儿臣是不是耳朵出问题了,怎么会听到三弟被降爵呢。”
四弟被皇阿玛削成白板他都信,因为四弟面无表情性子冷,除了在太子面前,对谁都是那副死样子,一看就做得出这种事。
可是三弟。
保清摇了摇头。
三弟是个好弟弟。
第62章 惠妃
不管是不是好弟弟, 总之诚郡王已经被削成了诚贝勒,府邸被封了三分之一不说,还得到了十三阿哥的敌视。
谁让诚贝勒这一出板上钉钉地不尊敬人家额娘呢。
没冲进贝勒府给他脸上来两拳都多亏尚书房学业重, 外加没对牌十三阿哥出不了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