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作者:薄言采      更新:2025-11-04 16:30      字数:3105
  “只是太子那里,送些瓜果蔬菜会不会太薄了?”大福晋皱眉道。
  明着表示对太子不满真的好吗?
  后面这句话她用眼神表达出来,两个女儿在这里,她不好开口说外面的是是非非,女儿见了太子好歹要叫一声太子二伯。
  保清也是同样,说话也隐晦,“太子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宫外的金银玉器绫罗绸缎哪能比得上内务府的贡品,倒不如送些自家庄子产的,叫他尝个鲜,有个土趣。”
  “我在永定河办差那会儿和八旗子弟同吃同住了一段时间,是土趣,也是新鲜。”
  见他坚持,大福晋也不再多说什么。
  如今各位阿哥开了府,太子和自家爷的气氛也逐渐微妙,她主要担心自家爷逞一时意气惹来不必要的非议。
  不过既然他心里有数,大福晋也不多问发生了什么。
  朝堂上的事他扛着,自己能做的就是把后宅管好,不添麻烦。
  定了主意,大福晋便用笔在册子上添了几行,又仔细核对了一遍数量和规格,这才将册子折好交给一旁侍立的心腹:“拿去给刘管事和孙嬷嬷,按照单子清点物件再贴上郡王府标识,仔细别出差错。”
  说完正事,保清一脸慈爱地从腰带袖口掏出从街上买的小玩意儿,逗两个女儿玩。
  这一年他都没怎么在府里,自觉和女儿生疏了。
  -
  新年各位阿哥都是笑脸相迎。
  唯有保清和太子,一见到对方嘴角就耷拉了下来,简直把不对付摆在了脸上。
  四阿哥依旧不显山不露水沉默跟在太子身后。
  保清自觉是大哥,所有阿哥在他面前都是弟弟,从不拉帮结派。
  明珠简直为他的事业操碎了心。
  太子身后还有一两个阿哥当铁杆支持者呢,怎么直郡王白顶着个长子头衔,也不懂拉拢一两个皇子,完全当甩手掌柜。
  这朝中的势力难道就光是他明珠的吗?
  直郡王怎么光收他给上去的好处而不干活啊!
  但是没办法,形势比人强。
  他明珠就是斗不过有太子当护身符的索额图,这才扯着皇长子的名号收买人心嘛。
  一整个新年,保清在参加宴席吃吃喝喝吹牛打乐,明珠在参加宴席恩威并施收买人心。
  恭喜保清旗下势力越发壮大而自己没出一丝一毫力气。
  完全坐享其成。
  第65章 惠妃
  康熙是个闲不住的, 总想出去看看自己的大好河山,这不,刚过了年关便捎上自己的好大儿视察永定河工程去了。
  估摸着不到三四月份回不来。
  高位妃嫔们早就习惯了皇上时不时出巡, 反正她们如今也不靠宠爱过着,自己有权力有子嗣, 何必同下面年轻的宫妃抢这点机会,于是这次一个也没有跟着。
  倒是她们的孩子有两个跟着康熙去了。
  说的就是四阿哥和五阿哥。
  宜妃难得来延禧宫坐坐, 和云筠抱怨着:“皇上把四贝勒带去也就是了, 还把小五带上做什么, 皇太后前几日还同我念叨,说是小五不在, 用膳都不香了。”
  五阿哥是被皇太后娇养着长大的, 后宫再没有比他过得更闲适的阿哥了。
  皇太后对他没要求, 偶尔康熙对其严格了还要迎来太后的抱怨,是长辈更是嫡母,康熙也只得老老实实听着,然后对五阿哥的学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总之以后吃喝不愁, 这辈子也就定了。
  云筠心里有数,宜妃说是埋怨, 实际上还是高兴的。
  说是吃喝不愁, 可谁不想自己孩子有出息呢。
  云筠坐在靠南窗的炕上,慢悠悠岔开话题, “说起来,今年是满寿, 万寿节要大办?”
  时光悠悠的,皇太后也六旬了。
  宜妃顺利被转移思绪,话匣子打开:“是要大办, 内务府那边已经在准备了,还有各地方的寿礼,听说不少人绞尽脑汁想博个出彩讨皇太后欢心呢。”
  “不过我这也为寿礼头疼,皇太后什么也不缺,整日乐呵呵的像个慈祥老太太,要想真的送到人心坎里去,难。”
  说完,宜妃还像模像样地叹息摇头。
  云筠准备随大流送个不出错的,她同太后又没有什么特殊情谊,送去了也是放库房。
  给宜妃出主意:“论了解,谁能比得过太后一手养大的五阿哥,你书信一封问问就是了。”
  亲手养大的孙子,五阿哥送一朵花皇太后都高兴。
  “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还早呢,慢慢挑着来吧,”宜妃放下这茬事,兴致勃勃说起八卦,“你猜我刚来的时候看见了什么?”
  到她们这个地位和年岁,说什么都随意了许多。
  尤其是如今皇上不在,谁还能管她们说小话不成。
  云筠配合露出好奇的模样:“看见什么了?”
  宜妃不吊胃口,“四福晋给德妃请安呢,也不知这回站了多久,那小脸白的,啧啧。”
  都是老对头了,谁还不知道谁啊。
  德妃就是偏心眼子,装都不愿意装一下,不喜欢四阿哥都摆在明面上了,也就皇上不关心这些小事儿,不然看德妃那慈母面具还带不带得住。
  只是惨了四福晋,连着德妃对她也没有好脸色,如今都是当额娘的人了还要在德妃身前站规矩,也就十四阿哥在的时候能免一会儿。
  德妃不愿叫外人来打扰母子相处。
  在十四阿哥面前她一直都是温和慈爱的好额娘。
  送走宜妃,用了午膳小憩一会儿,云筠是真的无所事事,下午便给荣妃递了口信,说是去钟粹宫喝茶。
  当然,说是喝茶,荣妃也不只备了茶,一应瓜果点心,小食茶点都是备齐了摆得漂漂亮亮的。
  “你倒是难得来我这里一趟,”荣妃推过来一碗豆汁儿,“尝尝,加了白糖。”
  三阿哥被削爵一事对荣妃似乎毫无影响,她坐姿有些懒散,不过从红润的脸色就能看出她过的不错,半点没对此烦恼。
  照她的话说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孩子已经长大了,以后怎么着她也管不了,倒不如放开心思,琢磨些吃喝。
  这豆汁儿就是她最近琢磨的产物。
  云筠很早之前就尝过这大名鼎鼎的北京特产,不过印象实在不好,差点一口没把她送走。
  像是米饭放久了的酸馊味,里面还带着不知道从哪儿来的辣,味道奇异,堪称对舌头的刑罚。
  她摇头,谢绝不敏,“我不爱喝这个,你自己用吧。”
  荣妃当真自个儿端起汝窑瓷的碗吸溜了一口,脸上似在仔细回味,“白糖放多了,甜得有些腻歪。”
  说着她又吸溜了一口,自个儿也有些疑惑,“怎么还有葱花的味道?”
  云筠用看勇士的眼神看着荣妃。
  这才是狠人啊,自己做的黑暗料理敢自己吃,还不止一口。
  荣妃想不明白只加了白糖的豆汁儿哪来的葱花味,她也不为难自己,转而向云筠安利这项活动,“每次往里加东西都有不同的味道,喝着喝着也就习惯了,你要不也试试?”
  “实在不喜欢豆汁儿也可以用豆浆代替,我都试过了,还是豆汁儿味道最独特。”
  云筠还是摇头。
  安利失败的荣妃脸上有些哀怨,“你可真无趣,也不知道整日在延禧宫做什么,听说直郡王去年就回了京城一两次?”
  三阿哥编书都是在京城,很少出去办差,荣妃觉得出宫开府后她见自己儿子的次数还多了起来。
  毕竟之前在尚书房时学业繁重,阿哥们也不怎么抽得出时间回额娘宫里。
  倒是出宫后时间一下子自由起来,全由自己支配。
  这也没什么不好说的,云筠直言道:“是啊,皇上看重他给他加担子,整日忙得脚不沾地,这也是他自己的志向,我不插手。”
  就像三阿哥自污退出大哥和太子的争斗一样,保清选择了继续办差搞事业。
  都是成年人了,自己选择的自己承担。
  荣妃也是同样的看法,“是啊,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当额娘的又能改变什么呢。”
  两人不约而同静默了一会儿。
  云筠顺手拿了一颗带着热气的糖炒栗子掰着吃,品鉴道:“这味道吃着不像是膳房的手艺。”
  每到冬日糖炒栗子便是桌上常客,膳房的味道一脉相承,吃了这么些年,她对膳房那味道简直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这味道不是钟粹宫的人自己炒的就是宫外带来的。
  “我就知道你嘴巴灵,”荣妃笑了起来,眼角的皱纹清晰可见,“午时那会儿胤祉福晋进了宫,说是胡同口有家糖炒板栗味道和别家都不一样,想着我最近在研究吃食,便给我带了一份,说等研究出方子了好心给她一份,好叫她也开开眼。”
  自从有了嫡子,荣妃对待三福晋的态度便来了一个大转弯,简直好得不能再好。
  虽然夫妻两人的关系也就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