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作者:持营      更新:2025-11-04 16:35      字数:3098
  那找赵珺谈话就没有意义了。
  赵珺阐述自己的观念:“可能对你来说这两种主题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这主要是因为你没有这种体验,万亭的剧本至少能反映点社会问题,现在网上很多年轻小孩子都抑郁啦,喜欢批判什么东亚父母啦,很多时候这里面的父母就和你剧本里面的舅舅一样。”
  她说起年轻小孩,就好像她不是才刚刚成年一样,老气横秋的,还挺有意思,盛高野忍住了没笑。
  “这个舅舅其实也不仅仅是舅舅,是母亲的另一重化身,都有点在用爱裹挟着孩子的行为。”
  赵珺没直接说你太有钱了感受不到普通人的痛苦,但话里就有点这个意思。
  钱不是万能的,但可以解决99%问题。
  盛高野思考良久,撒手了:“你来剪。”
  这倒不是让赵珺上手剪辑的意思,剪辑是有专门的剪辑师干的,导演需要提供指导和意见,也有些导演没有剪辑权被制片人挟制的,那只能把剧本给剪辑去剪,没办法控制自己最终的成品。
  盛高野一向是投资制片一体,谷熙这个制片人只管账,不管作品,所以他可以想怎么剪就怎么剪。
  赵珺大胆地承包了这个任务:“按我的思路,可能要补拍一些。”
  反正又不像以前用胶片剪片子,剪坏了就毁了,现在都是电子的,可以剪很多个版本出来呢!
  投资人不催,导演放权,而且导演本来就拍的慢,后期也拖了这么久了,不差万一赵珺剪片子剪不好盛高野再重剪这段时间了。
  “补。”盛高野毫不犹豫。
  不就是补拍吗,这部电影里面最大牌的演员就是赵珺,并且只有她一个。
  要补拍的话把演员喊过来都很方便,没有一个人能够忙到档期密密麻麻。
  接到这个任务赵珺还有点小兴奋。
  导演的机会挺容易有,自己拿个相机拍拍也算是导演,随便找三五个人写个小剧本演了,那更是有剧组的导演了。
  但最终剪辑的权利可是很多导演要争夺一辈子才能拿到自己手上的,甚至有时候就算是名利双收的大导演,只要无法财富自由,投资自己拍电影,剪辑权就没办法完全拿到手上。
  赵珺回去就先对剧本做了一定的修改。
  因为素材都已经拍完在手上了,也不能说大幅度重拍,最多是补拍一些小细节,所以赵珺得根据手上现有的素材重构剧本。
  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舅舅超有钱的设定给改了。
  这种太富有的设定在电影里的意义不大,反而拉远了主角和观众们之间的距离。
  本来没爹没妈寄宿在舅舅家的设定就已经比较少见了,要是再加上个舅舅巨有钱,那更虚浮了。
  这种现代情感类题材,还是要让观众有点代入感,有共鸣才能效果好。
  毕竟要让观众体会情感嘛,写个巨富的无病呻吟,观众不骂都不错了。
  原本设定这样豪门大小姐的角色来体验普通人的青春问题会让电影显得很空虚无聊。
  要改掉舅舅有钱的设定也不难,先把拍了的那些关于舅舅家的奢华装修,女主角的华丽公主风卧室镜头的删了。
  反正这一段基本上只有赵珺一个人出镜,她自己演补拍很方便,横店随便租个影棚,拍一天就完事。
  唯一比较麻烦的就是暑假之前的那次家宴,女主角第一次发火抒发了自己的内心感想,然后就被打包送去乡下过暑假了。
  这一幕的演员出现的太多了,光是主要角色还好,刘明诚演舅舅,让亲爹补拍也方便。
  但是表哥表姐、舅妈,这三个演员召集起来就有点麻烦。
  于是赵珺索性大笔一挥,把这一段设定改成了不是在家吃饭,而是去酒店。
  酒店的装修比较好,有那么华丽,餐厅超级大,有个大圆桌也正常。
  不如说其实家里只有舅舅一家四口,带外甥女五个人,吃饭却要用那种可以做十几二十个人的超大转盘圆桌才比较离谱。
  再喜欢这种华丽的土豪企业家风格装修的人也很难把这玩意儿装在家里饭厅吧?
  不过赵珺记得这部分的布景是万亭提了意见的,可能她舅舅家里就是这种装修风格。
  这样也挺怪的,万亭的舅舅是搞科技的,学历很高。这种土豪装修风感觉更像是房地产老板的家。
  人不可貌相啊。
  至于回到乡下去以后的部分,那个还好,这部分比较写实,虽然老家的房子好像也有点太过于精致了,但现在在城里打工赚了钱的中年人回老家修栋华丽小别墅也是很常见的事情。
  刚好舅舅这么关照妹妹的女儿,应该是个家庭观念很重的“长子”大家长,给老家修豪宅倒是和这个设定匹配上了。
  赵珺花了几天,按照现有的素材把剧本改完了。
  她的版本是这样的。
  舅舅这一代有小城市工人家庭出身的三兄妹,大哥小妹学习还可以,小妹很漂亮喜欢艺术,本来一家五口人虽然因为孩子比较多日子过的有点紧,但也能供起所有孩子读书,还有点余钱给小妹买漂亮衣服,上上少年宫。
  但是随着父母下岗,一家人的美好生活被打破了。
  父母供不起三个学生,二哥不爱学习,就主动放弃了继续读书去当兵,把工资津贴都寄回来供哥哥妹妹读书。
  但是他的津贴也不多,两个孩子一起供很难,而且大哥上大学,需要的学费比高中生更高。
  最后三兄妹感觉还是读大学比读高中更重要,就选择了让大哥上大学。
  大哥成绩很好,考上了很好的大学,毕业了出来就能赚钱,高中生和大学生毕业了收入差别很大。
  妹妹想出来赚钱还要多读几年书,不如大哥一眼就望得到未来光明。
  之后剧情走向和原本差不多,妹妹结婚生子很快病逝,大哥刚刚毕业赚到足够供妹妹恢复学业的钱,妹妹就已经生病。
  因为当年是哥哥上学不是妹妹,他觉得如果换一种选择,妹妹不会那么早结婚,也不会因为在制衣厂打工吸多了有害物质而早早病逝。
  所以他心怀愧疚,收养了外甥女。
  舅舅希望外甥女好好读书,考上妈妈曾经想考的艺术大学,所以一直严格要求她,才让外甥女叛逆。
  然后回乡下的剧情改动不大,外甥女到了乡下以后走遍了村里,见到了一些她妈妈的儿时玩伴,通过这些玩伴的描述逐渐完善了母亲的形象,完善形象的这部分插入万亭演的母亲年轻时候。
  最终女主还是向舅舅服软了,因为她害怕自己也过上比如章清桐演的那个角色的人生。
  十八岁相亲,二十岁结婚,五年生三个……
  天哪太可怕了。
  赵珺写完以后感觉剧情主旨有点变了,她稍微有点不好意思,因为万亭的戏份被删掉了好多。
  她心虚地试着给万亭发了这个版本的粗剪和剧本,收到了回复。
  “就是这样!!!”
  第106章 18岁,你计划新片……
  万亭回得超快:“就是这个意思!”
  “我明白我舅舅是为了我好,我可能显得我有点没良心,但是给钱就真的能决定我的一切吗?可是我又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接受离开这个家庭的后果,我感觉是不太行的。就是这个主题对了!”
  赵珺明白万亭的意思。
  原本的女主其实是有一点不对劲的。
  如果还是那个巨富家庭,观众可能会觉得都大小姐了,你有机会学那么多兴趣爱好,还不乐意,真是矫情。
  换成现在这样没什么钱的中产阶级,女主还是寄人篱下住舅舅家,她的不安定就能够让观众理解了。
  原本是舅舅让女主学艺术女主不想,这可能会惹得观众反感,觉得她不学无术。
  现在变成了舅舅一定要女主考艺术大学,而女主学习成绩还不错,完全有更多选择,就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对父母长辈试图掌控自己的人生而产生同样的不满。
  其实这个世界上真正幸福的人和真正非常悲惨的人都是少数,大部分都还是能凑合过的程度。
  说惨吧,和真正惨的人比起来也还好,说幸福吧,生活里其实还是有很多小矛盾冲突的。
  绝大多数人和父母之间都不可能没有嫌隙,大学生才回家躺平两天就被看不惯天天挨骂了,一直住在一起的家人中间总是会产生一些矛盾冲突的。
  这很正常。
  女主和舅舅家就是一个这样的状态。
  说舅舅一家不爱女主那不可能,毕竟是收养了女主,把她和表哥表姐一样待遇的养大。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opj.html" title="持营"target="_blank">持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