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作者:
池乌 更新:2025-11-04 16:38 字数:3144
公冶明没有回答他的话,只是眯起眼睛微微笑了下。
啊对了,应当是他内力的功效,白朝驹想着。他的刀是冷的,手就是热的。
不过他的头上,倒是也挺凉。白朝驹盯着他的头顶,上面浅浅覆了层薄雪。零星几片雪花,附着在他飞起的发丝上,随着寒风晃动。
也算共白头了,白朝驹想着。不过面前这个呆子,大抵不懂这话的诗意吧。
公冶明眼睛飘在远处,他在细雪中看了会儿,悟出了白朝驹带自己来到此处的深意。
“你想让我看看这里的地形?”
“对。”白朝驹笑道,这个呆子,在这种事情上倒是格外敏锐。
他走到山顶的亭子里,拂去地上的积雪,从怀里取出纸笔,在地上铺平,拿石头压住。
“景宁帝要在此地举办祭天大典,难免不会引来杀生之祸,倘若这事交给朝凤门来做,会从哪里下手?”白朝驹问道。
公冶明往山崖走了几步,风更大了,吹得他的发丝连着发带一齐肆意飞荡,卷着雪花一起,拍打在他的面颊上。
白朝驹也跟着他往前了几步,这山头极高,往下看是漫天的飞雪,依稀可见几道纵横交错的山径,盘踞在山坡上。
寒风同样吹乱了他的发丝,他不得不抬手挡住眼角,以防头发被吹到眼睛里,挡住自己的视线。
“那里。”公冶明指向一处隘口。
“那里?”白朝驹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那里的确适合突袭,但离祭台的位置是不是太远了?通往祭台还有条大路,景宁帝未必从那里走。”
“那就让他只能从那里走。”公冶明说道。
“只能从那里走?”白朝驹若有所思,“这样说来,咱们把重兵安防在大路上,保证景宁帝经过的路畅通且安全,就可以了吧。”
“按理来说是这样。”公冶明说道。
此时,山顶的风雪小了些,白朝驹放下了挡住眼角的手,不经意间留意到东北侧的山道。
那山道上,有一批人正冒雪前行,他们穿着隐蔽的白衣,几乎和风雪融为一体,不细看很难看到。
“你看那里。”
他拍了拍公冶明的肩膀。
“那似乎……不是我们的人。”白朝驹说道。以他的判断,郡主的人都在雷神殿附近,亦或在护卫陆铎中,不可能从东北方向过来。
而骊山的东北方,正是京城的方向。
“过去看看。”他对公冶明说道。
太阳西斜,结束了一日的忙碌,徭役们都放下肩头的担子,说笑着往各个县城中走去。
数十名官兵沿着山径而战,他们手握长枪,检查着经过的每个人。
“县衙老爷们也太紧张了。”一个官兵说道,“这都安安稳稳一个多月了,哪有什么贼人?”
“这可是给皇上祭天用的,盯紧点,准没错。”另一个官兵说道。
“皇上的东西,谁敢乱碰?不怕掉脑袋啊。”那官兵打着哈欠,“还非让咱们轮流值守,晚上也不放过。”
他正说着,突然噎住了。一只手悄无声息地捂住他的嘴,另一只手在他后脑上狠狠一击,他顷刻间失去了意识。
“来袭了!”另一个官兵在最后关头大声喊道,他只来得及喊出这三个字,也瘫软在雪地中。
山脚下,被雪覆得雪白的树动了下,从底下钻出密密麻麻的人,他们统一穿着白衣,融在雪景中。值守的官兵还没来得及调转手里的枪头对准他们,就纷纷被击倒在地,失去了意识。
袭击者的头领、一个绑着黑色头巾的壮汉,细细看了看周围,确保这里的官兵都已经倒下,没有漏网之鱼。他振臂一挥,带领着众人往西侧快速行进。
等这批人走后,不远处的雪地里,冒出两个少年。
白朝驹看了眼地上的情况,以及那些人前行的方向,立刻确定了,他们是冲着陆铎去的。
“糟了,景宁帝危险了,我们得去喊人。”他对公冶明说道。
“那景宁帝怎么办?”公冶明问道。
白朝驹眉头紧皱,他知道他的意思,这时候喊救兵也非常勉强,那些人已经冲着陆铎去了。就算自己跑得再快,喊救兵也难免耽误不少时间。倘若景宁帝的护卫没支撑到救兵赶来,就迟了。
他看了看公冶明的手,他的右手还夹着竹板,就算他本事再高,只有一只左手,也很难挡住近百名精锐。
还是得喊救兵,白朝驹想着,自己的轻功快,一人去喊也足够,剩下他的话。
他看着公冶明,问道:“不打架,只救景宁帝,你有几成把握?”
“六至七成。”公冶明说道。
“我倒有个想法。”他凑到公冶明耳边,小声说了许久。
半晌,公冶明点了点头。
咸宁县的夜市一如既往的热闹,直到一更结束,这里的街道都人头攒动。
临近冬至,商贩的货架上换成应季的货品,受欢迎的有赤豆汤、糯米酒之类热腾的点心,适合餐后来一点解馋。
陆歌平选这地方让陆铎住着,也有几分道理。刺客通常在夜间行动,这里夜市热闹,夜长比其他地方少了一更,更容易护卫。再加上咸宁县只是个小县,远不比长安城繁华,常人想不到景宁帝会住在这里。
街边的一座的宅邸,咋看过去与寻常宅邸无异。宅邸笼罩在漆黑的夜色中,只有一点昏黄的光亮,从窗纸透出来。
宅邸对面的房檐上,悄无声息地探出几个人头,他们各个黑布蒙面,与夜色融为一体。
其中一人比了个发起进攻的手势,如同成群结队的飞鸟那般,围绕着那间宅院,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无数人影跃起,往屋里冲去。
一时间,寂静无比的宅院里挤满了人,兵戈交错声、厮杀声层出不穷。
“别让人跑了!在后院!”一蒙面人高声叫嚷着。
正如他所说,后院的树林中,有一小条隐秘的小路,一穿着深色衣服的瘦削男子正快步奔跑着,身边伴着一名瘦高的少年,梳着高高的马尾。
近十名黑衣人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要把树林中疾跑的俩人包围。
公冶明拔出了腰间的刀。
“他右手有伤!”一个眼尖的喊道。随着他的话,无数柄刀刃往公冶明的右手攻去。
公冶明腰身一转,双脚往身侧的树干一蹬,顷刻间避开向自己袭来的七八柄利刃。
他挥出手里的刀,洞穿了一名黑衣人的脑袋,黑衣人倒下,包围圈被撕开一道口子。
他迅速地后撤几步,放眼望去,另一名瘦削男子已经不见踪影。
越来越多的黑衣人往树丛包围过来,密密的树干间,到处是攒动的人头。
公冶明将手中的刀刃往树干上一插,借力一个飞身翻上树冠。
“这是郡主的人,也抓了!”底下有人有人喝道。
四面八方的身影窜到了树冠上,但为时已晚,少年如飞鸟般,在树冠快速点过,消失在夜幕中。
第108章 雷神殿祭天大典·下 四两拨千斤
泰和十年, 十一月廿三,冬至。
陆镶是五日前到的长安,在得知陆铎被抓的消息后, 马不停蹄地就来了。
祭天大典的队伍一路浩浩荡荡,长达十里,光是卫兵就有上万人, 马车数百辆。队伍前面是皇家宗亲, 最后是陆镶最信任的将军刘胥之。
陆镶到了西安,先在总督府里,受到陕秦总督傅治的盛情款待。
就这样悠哉地度过了五日,到祭天大典开始前的两个时辰, 陆镶才向手下打听起陆铎的消息。
“回陛下的话, 景宁帝已被妥善安置。房间是刘胥之刘将军特地吩咐过的,四壁密不透风,只有扇小窗传递伙食。”下属回答道。
“没抓错人吧?”陆镶还是问了句。
“景宁帝的贴身玉牌,金印都已一一核对,相貌也与画像上相似,恳请陛下明查。”下属毕恭毕敬地呈上玉牌和金印。
陆镶细细看了会儿,点头道:“不错, 传我的旨意, 让他自认为太上皇,不然就呆在那地方一辈子。”
“是。”
吉时将至, 祭坛上却空无一人。
陆镶的队伍走到山腰的位置,被数棵倾倒的树木和石块拦住了去路。
“陛下,近日这骊山上风雪太大,把路堵住了。”随从小心地禀报道。
“怎么回事,昨日不是清了路吗?”陆镶问道。
“回陛下的话, 昨夜一阵狂风大雪,下得太大,这路就被堵上了。”随从说道。
这时,另一人从远处风尘仆仆地跑来,说道:“陛下,还有道山路能上山,我们的士兵刚刚清干净,只是路有些小,比大路窄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