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作者:
池乌 更新:2025-11-04 16:38 字数:3159
公冶明坐回他身边,认真地看着他,等待他发表高见。
“你不是想要那柄刀吗?我可以和你赌一次。”白朝驹道。
“赌什么?”公冶明问道。
“若是这次,公主没有死,我把刀还给你,以后你不准再打公主的主意,调查到的情报也得和我同享。”白朝驹道。
公冶明点了点头,半晌,又问道:“你不会在打什么坏主意,故意让我输吧?”
白朝驹伸出小指,举到他面前,说道:“当然不会,我们公平竞争。”
“好。”公冶明伸出小指,勾住他的小指。
七月廿七,渡江的大军已行进至距天门卫不到百里的位置。
一路上他们高歌猛进,打得豫南守军节节败退。豫南的卫所本就很少,军队大多守在村庄附近,没有像样的城墙庇护,很快就被士气高涨的洪广士兵打得溃不成军。
於鹏达已有整整三日没有合眼。他派出突袭的队伍,无一例外被打得惨败而归,有些直接葬身鱼腹。
“他们不是只有一只船队护航吗?为何江上的粮道怎样都断不了?再这样下去,咱们就只能死守天门卫了!”他对着面前的将领们发出质问。
“於将军,那只黑色的船队总是神出鬼没,好几次咱们分明抓到了偷袭的机会,却又被黑船从极远的位置打到。那批船上的火炮比咱们精良许多,射程足有三千五百尺远,咱们不是他们的对手。”将士唯唯诺诺道。
“三千五百尺,就是因为这三千五百尺,咱们被打得节节败退!”於鹏达无可奈何地叹着气。
“赣西的那帮废物打不过他们,声称需要时日重整旗鼓。徽宁那帮老油条,根本没出全力。说好了一起出力剿灭反贼,现在反贼打到了我的地盘,怎么一个个都变成缩头乌龟了?”
“义兄,咱们不是还有姚大人的人吗?”脆亮的声音传来,符荔出现在满是男子的军帐中,对於鹏达盈盈一笑。
於鹏达揉了揉眼睛,他还真把这事忘在了脑后。姚望舒派了个坐轮椅的瘸子给他帮忙,他看那人不会打仗,觉得他起不了什么作用,便没将他放在眼里。
“符妹已经有了办法?”於鹏达问道。
符荔点了点头,笑道:“阁主刚告诉我,事情他已安排妥当。等到三日之后的八月初一,一切自有分晓。”
第233章 天门渡10 将军的旧病犯了,快喊大夫……
八月初一, 运粮船如往常那样从益津渡出发,行过三千余尺的江面,直到对岸的恩山渡。
恩山渡距离天门卫仅一百里。几日前, 洪广大军已将恩山渡及周边的村落全部控制,准备从此地发起总攻。
恩山渡西面便是恩山,天门卫坐落在恩山后的平原上, 那里有着长江北岸最大的渡口:天门渡。
天门渡背靠天门卫, 渡口密密麻麻停着近百艘战船,将整个渡口包围起来,形成一道江上城墙。
初一的夜晚没有月亮,漆黑的夜幕中只缀着几颗星星。四十艘船组成的船队趁着夜色, 从天门渡缓缓驶出。它们向东航行, 驶到恩山脚下的河湾,潜伏下来,静静等待洪广运粮的船队出现。
卯时,天微微亮,在瞭望台上守夜的钱景福看到了恩山上的硝烟。烟色漆黑,三长一短,是敌军行动的信号。
钱景福飞快地攀下瞭望台, 往指挥使的屋子冲去。
“将军!天门渡的船只出动了!一定是冲着我们来的!”他边跑边喊着。
公冶明的房门禁闭, 按往常的经验,只要听到外头的动静, 即便是深更半夜,他也会即刻出门查看。
这次显然有些异常,钱景福在外头喊了许久,房门依旧密闭。他只能拼命敲着房门,屋子里头依旧没有半点响应。
这不太对劲, 钱景福隐约有些不安。他相信公冶将军不可能突然抛弃部下,临证脱逃,可现在的样子,就像屋里完全没有人一样。
这船是红夷人造的,木门也不算结实,不像大齐造的指挥使船舱那般富丽堂皇,木门很薄,敲动时还会微微晃动。钱景福眼一闭心一横,对着木门狠狠就是一脚。
脆弱的木板应声裂开,露出一道脚掌宽的裂缝。钱景福弯下腰,透过裂缝往里看,不大不小的房间里,孤零零的床铺上,一人正侧躺着,面色惨白如尸体。
钱景福吓了一跳,慌忙伸手,从裂缝中扒开门栓,三两下推开破烂的门板,往屋里冲去。他飞快地跑到床边,借着窗户口透入的微弱晨光,终于看清床上人的模样。
公冶明的脸上全是细汗,碎发全部粘黏在额头上,一绺绺宛如蚯蚓的尸体。他的呼吸急促,嘴唇煞白,喘息急促。
将军一直在服药,莫非是旧病犯了?钱景福伸手探了探他的额头,果真滚烫得厉害。
“我这就去喊大夫!”他说着,扭头往屋外跑。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一连串沉闷的轰响,船身开始剧烈的倾斜。
钱景福奔跑的双脚顿时站立不稳,险些摔倒在地板上。他胡乱地伸手,攀住门槛,这才勉强稳住身子。
“是敌袭!将军,是敌袭!”慌乱的脚步声接连不断地从走道传来。又有几名士兵挤在门口,争先恐后地要让指挥使下达作战的对策。
钱景福手心全是细汗,太阳穴突突直跳。他抓着湿滑的门框,努力让自己稳住身子。
怎么屋漏偏逢连夜雨,将军犯了旧病,敌人偏偏又在这时候攻了过来?若是把将军生病的事情说出去,军心定会大乱。
钱景福赶忙强作镇静,对焦急如焚的小兵道:“你们快去将大夫喊来,再把将军平时服的药再煎一帖。”
“将军出事了?”小兵这下更加慌张。
“此事不得外传!先下令船队撤退,待将军醒来再从长计议。”钱景福道。
话音刚落,身后忽地传来几声猛烈的咳嗽,仿佛是在对他的话语表达不满。
钱景福忙扭过头,只见床上面色惨白的人正用胳膊肘支撑着身子,颤颤巍巍地要从倾斜的床上爬起。
钱景福慌忙跑回床边,扶住他,他的胳膊贴到公冶明的胸侧,那里一片滚烫,宛如火烧一般。
公冶明的眼睛半闭半睁,手指用力掐着钱景福的胳膊,拼尽全力抓着他,从床上坐起。
“将军,将军有何吩咐?”钱景福小心看着他,唯恐自己方才说错了话。
公冶明的嘴唇蠕动着,半晌发不出声音。
钱景福眼看状况不对,急中生智道:“将军,您点头摇头就行,可是要继续进攻?”
公冶明摇了摇头。
不是进攻,那便是撤退了,可我方才说了撤退,将军为何不许呢?钱景福心急如焚,硬着头皮问道:“将军不想撤回益津渡?”
公冶明点了点头。
钱景福又问道:“可是直接撤到恩山渡?”
公冶明连连摇头。
的确,若是撤到恩山渡,那和继续进攻没有半点分别。钱景福又问道:“可是撤回黄州渡?”
公冶明再度摇了摇头,表情变得更加急切,张嘴说什么无声的话。
应当很接近了,既然不是黄州渡,那就是河对岸,咱们半个月前,从黄州渡江的那个渡口……那个渡口叫什么来着?
钱景福猛地睁大眼睛,问道:“可是撤到信阳渡?”
公冶明终于点了点头。
信阳渡,咱们得撤到信阳渡。将军想的没错,不能原路撤退,咱们得把粮草运到对岸,不然梁将军他们就完了。
钱景福三步并作两步地冲上甲板,把这个消息带给船上的众人。
他在船舷上往西方看了一眼,此刻太阳正从江面升起,朝霞照耀在远处的恩山上。
山脚下的河湾处,密密麻麻的船只如蚂蚁般遍布了整个江面,它们竖着风帆,迎着朝霞的方向,向东方快速驶来。
咱们也得扬帆!不然就会被他们追上了!钱景福心急如焚。无需等他吩咐,船上训练有素的缭手们已经喊起了口号,船帆很快就被拉起,船只开始迎着风向,往东航行。
咱们按照将军的吩咐,撤退到信阳渡,应当就安全了。钱景福乐观地想着,往船舱回去。
公冶明已经按大夫的吩咐,将一块浸透了冷水的巾帕敷在额头。小兵刚刚把药煎煮完毕,正来回地倒在碗里,令其凉得快些。
钱景福返回时,药汤正好冷却完毕,公冶明一手端着药碗,颤抖着往嘴里送。
他喝得很急,仿佛这药服下得够快,他身上的病也能好地更快些。
“将军,咱们的船队我已经吩咐好了,大伙儿正在往信阳渡有序撤退。”钱景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