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学霸 第122节
作者:
一桶布丁 更新:2025-11-04 16:52 字数:3803
这抛去张树文将注意力放在论文上的时间,讲述乔喻的时间大概有一半。不过这足以让乔喻的形象在洛特·杜根的脑海中变得立体而丰满。
再加上一些滤镜……
这是一个谦逊,且举止得体的天才。
他还没接受过相对完整的数学教育。绝大部分的数学知识,都来自于自学。甚至在有这个想法之前,他都不知道黎曼-罗赫定理这一基础工具。
甚至在没人辅导的情况下,能读懂舒尔茨的论文。
当然,后者也只是张树文听到的消息,暂时无法证明。不过即便有人辅导,这也已经足够惊人了。
午餐结束后,张树文开口询问道:“杜根教授,我想问问,如果超算复核验证证明了公式的正确性,你打算邀请哪些专家做这篇论文的审稿人?”
洛特·杜根笑了笑,答道:“显然,舒尔茨就是一个很好的人选,我想如果他知道有一个跟他同样有天分的孩子,把他的理论做了延伸,他一定会很感兴趣的。”
张树文追问道:“还有呢?”
洛特·杜根用征询的语气说道:“哈佛大学的丹尼斯你觉得怎么样?”
“他不是跟拉斯金教授一起组成的团队刚发布了几何朗兰兹猜想?这段时间应该没空吧?”张树文皱着眉头说道。
“我记得他的团队里有两位华夏裔的教授,哪怕丹尼斯没有时间,这种量级的论文我想他也会交给有水平的教授来审核,而不是随便找一个学生。”洛特·杜根笑了笑,自信的说道。
当然这种自信并不止是源自于对这篇论文的信心,还有他本人在数学界的地位。
张树文点了点头,加上他审稿人就有三位了,一般的论文足够了,更别提洛特·杜根找的都是够分量的审稿人。
虽然高水平高重要性的论文,往往意味着期刊编辑室出于审慎的考虑,会寻找更多的审稿人。
但这种结果可以通过超算验证且通过验证的论文,就没这个必要了。
除非编辑对于论文作者不太信任。
“另外,我还跟纽约大学的罗伯特·格林教授联系了,如果他同意的话,我打算让他也做审稿人,你觉得如何?”洛特·杜根又问了句。
张树文想了想,然后点了点头。
他知道罗伯特·格林对乔喻的观感,如果换了其他审稿人,还可以解释为不信任,但如果是这位教授的话,大概只能说明重视。当然也可能因为他本就不是洛特·杜根挑选的审稿人。
但无所谓,张树文并不在乎这些。
……
不出任何意外的,两天后普林斯顿的超算也得出了跟燕北超算同样的结论。
事实上这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除非是技术方面的问题,否则谁也不会在这个可以轻易验证的东西上面造假。
洛特·杜根也按部就班的开始跟选中的教授们联系。
这一步很顺利,他所挑选的大佬级教授们都对这篇论文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尤其是舒尔茨。
当听说论文作者只有十六岁时,他只问了句:“真的?”
得到确定回答后,便欣然接受了邀请成为了审稿人之一。
但有些事情也正如张树文跟意料中那样,哈佛大学的丹尼斯教授在同意成为审稿人之后,并不打算亲自审核这篇稿子,而是找到在团队中在伯克利分校担任教职的一位华夏裔教授。
“弗兰克教授,数学年刊的主编杜根教授邀请我审核一篇论文,据说是你们华夏一位少年天才的成果,关于曲线有理点上界推导的,而且使用了很多新的方法,我觉得你肯定有兴趣看看。”
“少年天才?不是双盲吗?”
“不是,作者已经把论文发布在arxiv上了,所以洛特·杜根觉得没必要用双盲的方式。”
“哦?你觉得水平如何?”
“我大概看了引言部分跟最后超算核验的数据,敢投数学年刊是有道理的,非常重量级的成果。”
“华夏的少年天才?好吧,我想我的确有些兴趣了,只是有些情况,你可能不知道,华夏很热衷于炒作各种少年天才,我不怀疑论文本身的质量,但很怀疑这篇论文背后的作者。”
“哈哈,弗兰克,你要相信杜根教授的能力,起码他是看好的,而且作为审稿人,我们只需要对论文本身负责。既然你同意了,我马上就把论文发给你。”
“好的,丹尼斯。”
……
伯克利分校,数学系三楼的办公室内,冯宇哦不,应该说是尤尼沃斯·弗兰克教授放下了电话,然后顺手打开了他的邮箱。
自从他入籍美国之后就给自己取了一个英文名字。
冯宇觉得不能做一个忘本的人,所以姓氏用了弗兰克,在英文中这个单词的发音其实跟冯很像,至于尤尼沃斯这个名字则是取自他名字中的宇字。
英语中宇宙,也就是的universe。
每次他都是这么跟学校华夏来的留学生如此介绍自己名字的由来,虽然这么多年了,从他到这个国度读书开始就从来没回过华夏。
当然作为一个年轻有为研究基础数学的教授,这并没有什么好诟病的。
很快,邮箱就有了动静。
冯宇随手下载了论文,然后看了眼论文通讯作者。
yan-zhen tian(yanbei university),然后笑了笑,果然是华夏院士大佬的学生。
不过当他的目光从第一作者yu qiao(yanbei university)划向第二作者时,突然愣住了,下意识的皱起了眉头。
xi qiao(independent researcher)?
毫无防备的,一段早已经死去的记忆突然涌上心头。
没有急着看论文,冯宇深吸了一口气,鬼使神差的在电脑上登陆了浏览器,然后有些生涩的输入了华夏人最喜欢用的搜索引擎百度的网站。
谷歌用习惯了,看着百度的界面让他有些不习惯。
然后在搜索栏中输入了乔曦的名字,有结果,但是一个明星,并不是他脑子里那个人,其他则是一些乱七八糟的结果。于是他又开始搜索数学独立研究者乔曦,依然没有有用的结果。
冯宇想了想,然后看向第一作者。
该死的中文,yu所代表的字太多了。
不过他还是第一个输入了乔宇,如果是他猜想中那样,这个名字最有可能……
这个名字很大众,但大都跟他的猜想不符,也跟丹尼斯少年天才的介绍不符。
有那么一瞬间,他心底涌起了冲动,想要找到田言真的联系方式,然后打个电话去问问这篇论文作者的情况,但还是忍住了。
不管是是否是审稿人的身份,在论文审核完之前联系论文的通讯作者,打探作者的情况,都很不合理。
只是想了想还是心有不甘。
于是冯宇干脆用输入法一个个yu字试了起来。
终于当他用到喻字的时候,看到了他想要的结果。
“喜报!我市星铁一中的乔喻同学获得cmo第一名的好成绩!”
冯宇立刻点进去看了眼这条消息发布的网站——星城晨报网,脑子里突然“嗡”的一声,像是被一记雷电精准命中!
文章下方就是一张硕大的照片,照片是在星铁一中的校门口拍的,后方的拱形气球上挂着恭贺词,下方两个成年人中间站着的青涩少年那眉眼看起来是如此的熟悉……
就好像——他年轻时的样子。
乔喻?乔曦?
ps:万字更新第29天打卡完成!
第113章 我有义务让对面知道,谁才是真爹!
一个正常的华夏父亲突然看到十多年前的私生子,突然闯进他的视野,而且还是以一个天赋极高的数学新星,被大佬称赞为少年天才的方式,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首先大概都是骄傲……
冯宇也一样,但仅持续了一秒钟……
随后便是惶恐!
是的,惶恐!
冯宇是真没想到那个女人竟然真的把这个孩子生了下来,还养到了这么大,这让他本能的感觉到了危险,然后……慌了!
他现在的生活很美满,有一个爱他的妻子,跟两个可爱的孩子。
最重要的是,他的岳父是米凯尔·艾森,美国知名的量子物理学家,科学院院士。他岳父的父亲就更厉害了,卢卡斯·艾森,菲尔兹奖获得者,代数几何跟交换代数方面的顶级专家。
世界数学界依然健在的大佬级人物之一。
他能够到伯克利分校工作,能够进入丹尼斯的课题组,能够频繁参加各种高端学术会议,除了他本身的实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卢卡斯·艾森的推荐跟作保。
这也是哪怕生了两个孩子之后,他的妻子艾琳身材已经开始逐渐走样,但他依然很爱妻子的原因。
他能在这个国度活的很滋润,能够有如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都是靠了岳父那一家人对他的帮助,现在乔喻的出现意味着变数。
冯宇不喜欢这种变数,尤其是他正在处于自己事业上升的关键期。
他参与的几何朗兰兹猜想已经被证明,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作为团队主要成员之一,大概率能被提名菲尔兹奖,当然这次肯定是陪跑。
卢卡斯·艾森已经跟他谈过了,这届先陪跑,混个脸熟,并在明年的世界数学家大会上做45分钟报告,然后在接下来四年里做出一些成果,这样下届世界数学家大会就能顺理成章的拿到菲尔兹奖。
是的,只要卢卡斯·艾森还能活六年,他大概率能拿奖。
因为下届评审委员会中有很多会是卢卡斯·艾森的朋友跟学生。
冯宇自己也不是什么都没做,他活跃在各类数学会议,并对华夏数学家跟华夏留学生都特别友好,就是希望到时候除了来自婆家的助力外,还能得到华夏数学界的大力支持。
毕竟如果成功的话,他将是华夏历史上第三位华夏裔菲尔兹奖获得者。华夏人也会与有荣焉,是他天然最好争取的对象。所以他跟袁正心的关系处理得也不错。
这个时候突然蹦出的乔喻让他慌了。
如果他这个私生子,真的表现得如此有数学天赋,那必然是要来美国留学的。毕竟,这里才是真正数学家的天堂。至于国内……
别开玩笑了,这么多年了,华夏出过一个菲尔兹奖吗?
就那么两个,哪个没有在美国留学的经历?哪个不是在美国才学成的?
当这个想法蹿进脑海,冯宇的第一想法就是这篇论文他绝对不能审。
最少在他获得菲尔兹奖之前,绝对不能跟乔喻扯上半点关系。
当有了这个想法后,冯宇突然悚然一惊。
为什么会这么巧?正好找上他当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