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学霸 第259节
作者:一桶布丁      更新:2025-11-04 16:53      字数:4362
  “哦,这样啊。那行,就不耽误你去散步了,你快去吧。”
  聊完,两人告别离开。
  走出了院子,薛松想了想,还是拿出手机给乔喻发了条微信。虽然乔喻随口就跟他说了,也没有特别交代他要先保密,但薛松觉得还是应该跟乔喻说一声。
  怎么说呢,虽然很清楚乔喻才十六岁,但到了这个层级,大家下意识已经不把乔喻当成一个小孩子来看了。
  “刚出门碰到田教授了,顺口跟他聊了聊你正在研究黎曼猜想的事。我不知道你还没跟田教授说,不好意思啊。”
  微信没即刻回复,不过薛松也没太在意。仔细想想,田言真虽然神色正常,但刚听到这个消息大概也会忍不住打个电话去问清楚吧?
  反正如果他得知了自己的学生正在挑战这个难题,而且还有心得了,肯定会第一时间打电话关心一下,这也是人之常情。
  等等,他好像没有乔喻这样的学生。这么想想人都轻松多了。
  这种问题学生,不好带的。
  ……
  薛松猜的的确没错。
  两人刚告别,田言真刚刚走进他办公的一号楼,就拿出手机给乔喻打了一个电话。
  甚至说的话都跟发的消息差不多。
  “乔喻,刚刚过来办公室的时候碰到薛教授了,他说你正在研究黎曼猜想?”
  “咦?薛教授跟您说了啊,本来我还打算等我第一步做完了再跟您汇报这个事的。”
  “你这个第一步做完是什么意思?”
  “就是确定我的想法是正确的啊。首先肯定得证明能够把ζ函数的零点问题进行模态映射,然后给出完整证明过程吧?”
  “你之前不是说还欠缺工具吗?”田言真皱着眉头问道。
  “说来这个事也挺巧的,之前我给航空所做轨道扰动模态模型的时候发现归一后的关系式跟ζ函数高度一致。
  所以只要证明如果能证明前者在ζ函数定义的条件下分布导致积分跟ζ函数具有相同的解析结构跟收敛性质,就证明了其存在一致性。
  虽然一个是连续积分,但一个是离散求和,但只需要用poisson求和公式或梅林变换,把连续积分跟离散求和建立一个等价关系就行了。
  我还在考虑用哪种数学工具证明比较简单。只要能做到这一步,既然航空上的数据能处理,黎曼函数自然也能处理。
  只要完成了模态映射这一步接下来就简单了。模态路径、构造模态卷积验证分布、甚至用能量函数反正模态理论的工具都能用了。证明起来自然就简单了……”
  “行了,你别说了。薛教授说你半年内能有成果是真的吗?”田言真直接打断了乔喻的话,他实在懒得听下去了。
  现在只要是从乔喻口里说出来的东西,听起来好像什么都很简单。真要上手就知道难度了。
  就过年这段时间,计算所的刘钊元跟他说了两次,让他记得安排乔喻去那边给团队做一次讲座。
  乔喻口里那些很简单很显然的东西,对方组建的研究员团队还有一堆问号。
  “那个……其实跟薛教授全是吹牛的,跟您我交个实底,一年,最多一年,我应该能解决这个问题。”
  “吹牛?你到底是跟薛教授交的实底还是跟我交的实底?”
  “当然是跟您说大实话了!如果能提前,那肯定是您教的好,让我又在不知不觉中进步了!”
  对面乔喻的语气听起来斩钉截铁,半点都没犹豫的。
  第175章 不如回来吧
  在导师眼中,乔喻明显不是那种喜欢吹牛的学生。甚至可以说他非常务实。
  老一辈的教授们大都是非常严谨的。
  他们评价一个人是否喜欢吹牛会将说的话跟做的事结合在一起看。虽然乔喻很多时候的说话风格听着不太让人开心,但毫无疑问,他都做到了。
  众所周知能做的事情,就不叫吹牛。
  所以听完乔喻那番话后,田言真觉得乔喻大概率是觉得自己半年就能搞定黎曼猜想。之所以要说一年,是给自己留够足够的缓冲时间。
  虽然这说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结合之前乔喻给的许多惊吓,田言真便觉得其实也还好。至于能不能成功,乔喻是不是把问题想的简单了……
  且看吧。毕竟乔喻研究的那些东西,他没有太多精力去深入理解了。
  只是知道,但肯定没有多精通。如果数学知道了具体方法,就会操作那也就没那么难了。
  所以了解乔喻那边的情况之后,田言真只是叮嘱了句:“行了,你还没能做出来就别到处乱说。以后做出来了还好,做不出来贻笑大方!
  另外,计算所的刘钊元院士跟我说希望能邀请你去做个讲座。你看年后是不是抽个时间过去随便讲讲?”
  “这个应该回答没时间吧?田导,您知道我最近肯定会很忙的。那位于总工都说了,年后搞数据中心建设的钱就要到账了。我自己还要做研究,怕是抽不出来时间。”
  田言真恼了,说道:“你少来这套。一天时间抽不出来?再说,那边钱到账了跟你又有什么关系啊?袁老把这个事接了,自然会帮你安排妥帖。
  知道为什么要以华清数研中心的名义接收这笔投资吗?一方面是资质问题,最重要的还是你要建这个数据中心华清那边可以提供很多资源的。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办。学校有专门搞这个的,他们会给你最优的配置建议。另外还能解决机房位置的问题。
  你还打算这些事情自己动手?别担心有人黑你的钱。有袁老帮你盯着,比你自己盯着效果更好。袁老要发起火来,是真能影响到人家的饭碗!
  这样,我帮你定个时间吧。就27号星期五,你过去一趟,不用你讲的多深入,但也别太敷衍,让人家觉得物有所值。
  讲的时候想想,你建机房的那三千万,起码有一半是人家计算所出的。这笔钱对于搞数学的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字了!”
  把乔喻数落了一通后对面立刻老实了。
  “哦,好的!那到时候我去一趟吧。”
  “就这么定了,我跟刘钊元确定好时间,到时候我可能不在京城,会安排人送你过去。”
  挂了电话,田言真莫名的觉得心情竟然爽利了许多。
  如果乔喻真能解决了黎曼猜想……
  这个念头刚从脑海里升起,田言真就下意识的摇了摇头。不再思考这个问题。
  毕竟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还是就先当不知道吧!而且真要说起来,如果乔喻真如他说的那样,一年时间就把黎曼猜想给解决了……
  他大概都不好像今天这样强压着他去数学所做一次讲座了。
  倒不是说乔喻解决了这个难题就不是他的学生了,而是要给这种大数学家一定的尊重。
  是的,只要乔喻真能搞定黎曼猜想,不管他多大年纪,是什么身份,都必然是一位大数学家了!不然会让其他数学家感觉不好意思。
  毕竟这个问题可是数学界那座皇冠上的明珠!
  ……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小教室里,旁边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着“introduction to the generalized modal axiom: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的字样。
  张树文站在讲台上,背着台下的学生,快速在黑板上开始板书。
  写完之后,张树文轻轻敲了敲黑板说道:“今天受杜根教授的委托,由我来跟大家深入探讨这个非常前沿的数学框架,广义模态公理体系。
  我们今天的目标是掌握模态空间的基本概念、模态路径的构建,以及如何用模态距离量化复杂系统的状态变化。
  那么我们从模态空间开始。设模态空间 m是一个高维几何空间,它的每一个点r代表一个系统的状态,这个点的坐标是由系统的关键参数所定义的……”
  台下不止有学生,还有很多教授。事实上这也不是一节正式的课堂,而是colloquium。
  现在广义模态公理体系的研究是真的很火热。包括张树文在内很多普林斯顿的教授也都开始尝试将这种方法引入到各自的研究领域。
  尤其是数论跟解析数论。
  毕竟乔喻已经开了一个头。没人能拒绝将复杂的数学问题通过几何与代数的方式进行重新描述和量化。
  毕竟新的视角就意味着能突破传统的方法,采取新的方法去解决那些让人恼人的问题。
  张树文在这方面的优势就在于能更通畅的跟国内保持着学术层面的交流。当然,大都是纯理论这个层面的。
  比如乔喻正在进行的计算工作他就不太清楚。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讲解,这节课已经接近尾声。同样的研讨课张树文准备了大概三个课时。
  并不是三个课时就能让大家完全掌握整个广义模态公理体系。
  单纯是因为作为一个尚在发展中的数学领域,广义模态公理体系的核心思想已经初步形成,但还缺少一个系统化、完全统一的理论框架。
  更还没有编纂出相应的教科书。以目前张树文研究的深度跟广度,内容大概五、六个小时就能讲完。
  “……综上所述,广义模态公理体系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将数论问题映射到高维几何空间,利用模态空间中点状态与路径演化之间的结构关系,将原本抽象的数论问题几何化、结构化,从而实现更直观的描述与量化分析。
  这种方法不仅开辟了数论研究的新途径,也有望为解析数论等经典难题提供新的工具。所以,理解模态空间的基本构建只是第一步。
  为了实现更复杂系统的数学描述与应用,我们还需要深入探讨如何将广义模态公理体系模块化,形成更具操作性的数学工具。这将是我们下节课的主要内容。
  对于这节课的内容,大家如果有什么疑问,或者有需要探讨的想法,现在可以开始提问了。”
  张树文的话音落下,很快台下就有人举起了手。
  “你说。”张树文指了指台下举手的人,他认识这个年轻人,是同事彼得·萨纳克的研究生,目前主要研究l函数。
  他的老师也在,不过坐在后排。
  “张教授,刚刚你在讲述模态路径的时候,用的那张图,嗯,就是那个红色曲线在三维空间里的动态图。
  你在展示这张图的时候提了一句,似乎在一定条件下路径的对称性跟黎曼ζ函数的零点有一定关联。我想知道这个判断准确吗?”
  张树文笑了,答道:“如果我能有一个准确的判断那就不会用似乎这种不太准确的用词了。我只能说相关研究还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
  两者之间是否有具体的联系还需要进一步严格证明。但我们已经观察并推导出一些有趣的对称性现象。
  如果要将两者完全结合起来,还有三个方向的工作要做,首先需要更精确地定义模态密度函数的性质,毫无疑问,在这一块理论的提出者是偷了懒的。
  大家今天来到这里,肯定都读过乔喻的论文。也就是今天我们主要引用的那篇文献。对于模态密度函数的对称性和局部性质乔喻都没有进行精确描述。
  其次我们还需要证明模态路径对称性下积分形式与ζ函数解析延拓的关系。要知道pm并不是随意的,它需要满足特定的几何约束。这一点乔喻的论文里也没有明确给出。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构建双向映射,这也是最难点。从数论的角度出发,我们还需要找到更广泛的找到模态路径与素数分布之间的等价关系。
  从几何的角度出发,通过路径的对称性或者模态距离,重新解析ζ函数的零点分布。乔喻的论文里,做了一部分工作,但并不全面。
  换句话说接下来如果大家对这个方向感兴趣,就需要在模态空间中找到一个几何结构,它的对称性与数论问题中的深层规律完全匹配。
  这里……好吧,我个人猜测这可能涉及到某种高维对称群,又或者是某个自定义模态空间上的特殊约束条件。
  据我所知,华夏燕北大学已经有团队在介入这个问题,包括群结构的模态空间引入问题。我猜想等到这个问题解决之后,我们就会有更充足的工具去窥探ζ函数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