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学霸 第294节
作者:
一桶布丁 更新:2025-11-04 16:53 字数:3879
毕竟这个课题很大。事实上任何展望未来发展的课题都很大。
很快这场报告就进入到了尾声。乔喻也向现场所有人抛出了乔喻·黎曼定理时代他提出的三个后续猜想。
讲完之后,乔喻发现还剩下两分钟时间。在掌声响起之前,乔喻又补充了一段之前没跟结构委员会提到的内容。
嗯,反正陈师兄对另一种证明黎曼猜想的论文署名没什么兴趣,他干脆就公布了出来。
“另外,其实我跟我的团队一直在考虑用两种方法证明黎曼猜想。第一种证明过程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大家也都已经很清楚了。
第二种,则主要是利用利用模态能量函数来建立与黎曼ζ函数的谱分布之间的等价性。模态能量函数本质上是一个度量系统状态的泛函,我的团队正尝试将它推广到黎曼ζ函数的零点结构。
这种方法因为要借助能量泛函的最优化过程,所以计算量要更大一些,所以需要验证的东西更多。但好消息是,负责验证工作的陈卓阳教授已经验证出了初步的结果。
即在一定边界条件下,第二种方法可以通过优化拉回所有偏离路径的零点,从而间接证明黎曼猜想。预计相关论文会在今年内就会正式发布。
相信等到这篇论文正式发布会之后,会让大家对我们的广义模态公理体系的理解更为深刻。因为其证明过程逻辑链条更加清晰,有助于拓展乔喻·黎曼定理在数论之外的影响。
正如我刚才所说的数学的美妙之处在于它永远是一个未完成的旅程。最后再次感谢大家,希望这次讨论能够为大家的研究提供一些启发。”
真的,此时台下许多人都已经准备鼓掌了,结果被乔喻最后这段话给说愣住了。
一直在用两种方法证明黎曼猜想?
另一种方法因为太麻烦所以要晚一些发?而且今年就能发布?
好家伙,最开始就设定了两种方法证明黎曼猜想?
以至于台下的陈卓阳成了稀奇动物。真的,当乔喻在台上说出这番话的时候,田言真都下意识的扭头朝着陈卓阳坐的方向看了一眼。
“陈,你们真的很早之前就决定用两种方法证明黎曼假设?”
“嗯……我只知道我需要验证的部分。你知道的具体方法都是乔喻提供的。很显然,我这部分的验证过程还需要一些时间……”
“你有考虑过换个环境吗?陈。”
“额……这个真没有,其实我觉得现在的生活挺好的。”
这一刻,陈卓阳是真觉得受宠若惊了。好在陈卓阳一直觉得自己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心里有数,起码他很清楚自己不是乔喻那种天才研究型的学者。
这也是他死活不肯署名第一作者的原因。跟着小师弟喝汤都能喝饱了。至于独当一面,他还真不行。
短暂的错愕之后,台下的数学家们也终于反应过来,也让乔喻走下台时,如海潮般澎湃的掌声也终于响了起来。
……
下午两场报告会结束之后,第一天的大会便告一段落。不过第一天的重头戏还在晚上的数学家晚宴。
对于许多第三世界的数学家而言,万里迢迢自费赶来参加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蹭这次晚宴。
倒不是晚宴上的饭菜有多好吃。主要是每四年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正式晚宴绝对是结交大佬最好的机会。
怀揣着梦想来到数学的圣殿,如果他们的项目甚至只是一个想法,被某位大佬看中,就意味着无限光明的未来。
当然这种机会很渺茫,大概99%抱着这种心态的人,都不会有这种机会。
毕竟这不但需要实力,更需要运气。比如某位大佬正好有时间,心情还不错,愿意用几分钟听取那些他并不抱太大希望的想法。
正好这位数学家还能用几分钟时间把自己的想法兜售出去。
但怎么说呢,梦想嘛,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从这一点来说乔喻很幸运,从他决定踏上数学这条道路开始,就没经历过这种怀才不遇的情况。
每一步都有人帮他把路铺的好好的,他按部就班的走过去就好了。
而且他现在似乎已经成了大佬。
一堆的人排队都见不到他就是明证。当然这也真怪不了乔喻。
比如作为新鲜出炉的菲尔兹奖获得者,今天的晚宴他是必须要出席的。
然而还不止如此。
下午的会议是四点五十结束,六点到八点是晚宴时间组委会还在五点到五点半抠出了这么一点时间安排了一场半小时的记者招待会。
不过这次记者招待会不是专门针对乔喻的,而是今年四位菲尔兹奖获得者都要参加。
用国际数学联盟主·席皮埃尔·l·利翁的话说,这是希望更多的普通人能够了解新生代的优秀数学家们。
……
“你好,我是来自法新社的记者,我想请问乔喻博士……”
“你好,我是来自纽约时代的记者,我想请问乔喻博士……”
“你好……”
一场记者招待会下来,乔喻只觉得头昏脑涨。
没办法,说是四位菲尔兹奖获得者都参加,但很明显一堆的记者都是冲着他来的。
除了少数有同情心的记者,也不知道是看到乔喻说的嘴快干了,还是看到其他三位菲尔兹奖获得者坐在台上太无聊。
又或者不想让本国的获得者显得太尴尬,问了其他三人几个不痛不痒的问题外,其他记者都冲着乔喻去的。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记者们。
毕竟乔喻更有话题性。
历史上最年轻的菲尔兹奖获得者,又特别敢说,刚刚中午的时候又对许多记者出言不逊,此时正是乔喻热度最高的时候,大家都期盼着乔喻嘴里才说出些爆炸般的话题。
真的,现在tik tok上乔喻中午说他绑架了一个外星人的那段视频都已经快被传疯了!热度高到爆表!
被观看最多的视频,已经播放了500多万次。相关视频已经累计播放了两千多万次。
这种夸张的言辞正常人肯定是不相信的!但架不住只要网友的基数够大,就肯定不全是正常人!
是的,郑希文担心的没错,还真有很多人相信了,已经有人开始在网上号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从邪恶的华夏人手中营救外星人……
甚至还已经发起了募捐,离谱的是,还真有人捐赠。根据募捐网站上显示,短短一个下午,这个活动已经募捐到了23美元。
真的,当乔喻从记者口中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惊呆了,而更惊讶的是,记者竟然还问他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于是当即就直接很诧异的回了一连串的反问。
“不可能吧?西方人民现在都这么贫穷了吗?一个下午相关视频播放量突破两千万次了,一个营救生命的募捐竟然才募集到300多美元?这太让人失望了!自由价值观呢?博爱精神呢?钱呢?”
真的,当时乔喻这番话说出口时,坐在他左边的杰克·索恩下意识的垂下头耸肩,右边的亚历克斯则茫然的扭头看向乔喻……
站在下方的郑希文则分外无语的抬起头看向天花板。看吧,他就知道,小孩子不听话这种事,光念叨两句是没用的,还是得揍……
但话又说回来,这种喜欢语出惊人的家伙恰好又是记者最喜欢的那种类型。
也就是现场维护秩序的主持人也听不下去,主动拿起了话筒。
先是恭维现场的记者都是专业记者,然后直接要求现场记者多问些与学术研究相关的专业性问题,而不是一些没有脑子的问题,后面的招待会才得以顺利进行。
起码直到记者招待会结束,没人再提关于外星人这种问题……
……
“乔,很抱歉,你知道的,这些记者就是喜欢追逐那些乱七八糟的热点。”
记者招待会终于结束之后,杰克·索恩主动拉着乔喻说道。
“哈哈,我知道,我就是跟大家开个玩笑。”乔喻不以为意的说道。
“你是直接去宴会厅吗?”
“嗯,时间还早,我打算先回房间一趟,换一套衣服。”乔喻答道。
为了今天领奖跟做报告,乔曦让乔喻穿了一套正装,这让习惯了穿运动服的乔喻感觉很别扭。
至于晚上的晚宴,乔喻觉得就没必要穿得那么正式了。嗯,起码得把那条让他感觉憋闷的领带给拿掉……
“好吧,刚刚彼得·舒尔茨让我跟你说一声,等会晚宴上他想跟你聊聊。”
“好的,等会晚宴上见。”
……
“弗兰克,你不去参加晚宴吗?”
“不,我感觉有些不舒服,可能是在飞机上感冒了。人多的场合我就不去了。”
“感冒了?好吧,那你好好休息,不要耽误了后天的报告会。你知道的,这很重要。”
“放心吧,不会的!卢卡斯!”
……
乔喻换好了衣服,刚下电梯便看到了彼得·舒尔茨。
“咦?舒尔茨教授,我还以为你已经到宴会厅了。”
“杰克打电话给我,说你要回趟房间,我就正好在这里等你了。”
“有什么事吗?正好边走边说。”乔喻扭头看了眼身边的郑希文,老郑干脆放慢了脚步。
彼得·舒尔茨开口问道:“还记得之前你问我最近在做什么吗?”
乔喻点了点头,说道:“当然记得你跟微软的lean社区合作,参与液态张量实验,希望能将数学定理形式化,并使用lean对其进行验证。”
彼得·舒尔茨热切的说道:“所以你是否对这个项目感兴趣?你知道的,如果能用一个统一的语言来对数学进行描述,这将大大提升定理证明器的工作效率。
在这方面,广义模态公理体系的潜力巨大。事实上不止是我,达斯汀·克劳森对你的研究也非常感兴趣。
但现在我们缺少对你的广义模态公理体系足够了解的人。毫无疑问你是最适合的。相信我,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如果我们能成功的话,将复杂的数学定理形式化,未来我们将能使用电脑去验证许多复杂的数学定理,大大减轻未来数学的研究工作。”
乔喻有些犹豫。
说实话,他对这个项目的确有些兴趣的。因为他对人工智能很感兴趣。
虽然lean的本质是一个交互式定理证明器和函数式编程语言,其核心并不是人工智能。
但对于乔喻来说,如果能够参与这项工作,乔喻觉得可以尝试将这项工作跟人工智能结合,开发出专用的智能定理辅助证明工具来。
这其中最有价值的就是这个项目本身跟彼得·舒尔茨这么多年的积累跟研究。
犹豫自然还是因为乔喻那为数不多的道德感在作祟。
主要是彼得·舒尔茨现在已经很熟悉了,而且之前也算是帮过他不少,不太好意思直接黑。
如果是跟昨天早上那批人一样的关系,乔喻可以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先把之前的研究资料要到手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