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荒田回过去 第863节
作者:抹茶味的冰激凌      更新:2025-11-04 18:30      字数:2054
  ……
  小家伙平稳落地,一家人除了老娘最忙,其他人就和平时差不多。
  在医院住了三天,接回了院子里。
  大院里自然都是过来看看,这家塞了一块,那家塞了一块钱,够给了大嫂。
  这也是规矩。
  当年王丽生年喜的时候,自家也给了一块钱。
  礼尚往来嘛!
  就连曲颖这种没结婚的,都给了一块钱的礼钱。
  这钱不算少,相当于一天的工资了。
  也是大院里都私下商量好的数量。
  丁若兰的母亲,直到现在都没过来,说是等十二天的时候再过来,这让杨小乐不能理解。
  不过每个地方的习俗不一样,也没去管。
  乐的清净。
  ps:这几天事情比较多,量有点少。
  顺便说一下,这段时间过了基本上后面会加速到65年,可能会有些快。
  第389章 办酒
  大院里该来的都来的,剩下的都是约定好第六天过来。
  今天才第四天。
  这天中午,一家人坐在那里吃饭。
  王秋菊端着空的碗从后院回来。
  老爹看着碗筷笑道:“吃完了?”
  “嗯,吃干净了,夏天也睡着了。”
  王秋菊笑呵呵的说了一句,坐下来开始吃饭。
  一边吃,一边问道:“哎,对了,明天兰兰他爸妈过来,爹他们也过来,咱们怎么弄?这不办有些不像话吧?这大院里可都是随礼了呢?”
  杨广志想了想,轻轻点点头:“确实,不办有些不像话。”
  琢磨了一下,说道:“办吧,小乐你看着弄点东西回来。”
  后面的话,自然是对着杨小乐说的。
  杨小乐吃着饭,听到这话,自然是答应下来了:“行,我知道了,几桌?”
  “三桌吧!”
  杨广志想都没想的说了句:“大院里十一户人家,至少来一两个人吧?加上你陈叔他们,至少也要三桌。”
  “行,我知道了。”
  杨小乐答应了下来。
  菜的事情自然他来弄了,毕竟现在都是要吃定量的。
  看来老爹老娘对家里的第一个大孙子,还是比较重视的。
  大哥结婚的时候,都犹豫办不办,最后没办法了,还是相当于办了。
  但是大孙子这边,直接就办。
  吃着饭,大姐从外面回来了。
  看到他进来,杨小乐笑了笑,这几天忙的很,大姐都忘记去看放榜了。
  杨小乐也没着急。
  感觉问题不大。
  果然。
  看到大姐面带笑容,就知道放榜的名单里有她的名字。
  不过还是询问了一下;“怎么样?结果出来了没?”
  “嘿嘿!!”
  大姐嘿嘿一笑:“出来了,有我的名字。”
  听到这话,众人都是一阵的高兴。
  这是好事情啊!
  这样的话,大姐毕业了就相当于中专,直接就是干部,而且按照她的成绩,考进大学很有希望。
  一家人在那里叽里呱啦的嘀咕着。
  杨小乐点点头。
  总算是进去了。
  就算以后考上大学,大学不分配工作了,大姐附中毕业的学历,也足够她过的不会太差了。
  看向旁边的喜子,他琢磨了一下,问道:“哎,喜子,你以后想不想当兵?”
  喜子笑呵呵的说道:“想啊!谁不想当兵啊!”
  听到这话,杨小乐点了点头,没有再问了。
  想,就行。
  以后这家伙,要么当兵,要么就顺应大趋势上山下乡,反正选择还是挺多的。
  就是不知道,到了那个时期,这家伙会不会倔脾气,非要跟那群孩子下乡。
  不过无所谓了,爱干嘛干嘛!
  反正是男孩子。
  家里的女孩,他是得安排好。
  看了看正在安静吃饭的小麦,小麦今年也已经14了,比喜子大一岁。
  只是因为农村上学晚,所以现在和喜子一样都是五年级毕业,马上进入六级了。
  三年以后初中毕业,是65年夏天,那时候是18岁。
  也能安排了。
  想了一会就没有再想了,反正还有好几年。
  看着大哥,他笑着问道:“大哥,厂子里最近有没有什么难破的案子啊!我来帮你!”
  大哥闻言笑了笑:“你怎么对破案这么感兴趣?你以后考上大学,去派出所得了。”
  话说,这家伙,大半年,还真的帮自己处理了几个案子。
  还以为他是喜欢这行呢!
  杨小乐翻了翻白眼,不是为了扶大哥上位,他没事闲的给自己找事情干啊!
  说完了扶他上去,总得出把力气啊!
  反正也没有什么事情干。
  港岛那边没什么问题,他也就不想去了。
  去了那边也就是吃吃喝喝的事情。
  看着他的表情大哥开口说道:“天天哪里有那么多的案子!那我们厂子不得乱死了。”
  听到这话,杨小乐嘿嘿笑了笑。
  鸡毛蒜皮的都行啊!
  既然没有就算了。
  ……
  逢6这天,大清早的天还没有亮,杨小乐就骑着车子从外面回来了。
  今儿丁若兰的娘家人,自己老家人都会过来。
  因为天热,新鲜的东西不能放,所以只能当时就要弄。
  而此时一家人已经起床忙活起来了。
  杨小乐提着布袋子回来,将车子停好,就看到门口两个箩筐的菜。
  箩筐里放了不少的东西。
  半青半红的西红柿,辣椒,大白菜,豆角……东西还不少呢!
  看到箩筐,他便知道是谁来了。
  大姑。
  这菜肯定是大姑送的。
  去年,城里各大厂子在农村合办农场,大姑一家两个人被弄进了农场。
  孩子则是爷爷奶奶带着。
  还在生产队种菜。
  果然,来到门口,堂屋的灯亮着,就看到里面几个人在那里闲聊。
  大姑在那摘韭菜,老娘在那里弄空心菜。
  这是为了中午吃饭准备的。
  “大姑!您来了啊!什么时候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