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甜蜜蜜 第32节
作者:阿nyaa      更新:2025-11-04 19:19      字数:6139
  “哦?小苏?跟我一样?”
  副县长喝了口水:“对啊,明明小小一个人,怎么那么老成持重的。小孩还是要有小孩的样子。”
  “伯伯,我也不小了,再说了,我要是有小孩样子,你还会跟我聊天吗?”
  副县长哈哈大笑:“我大概会问你,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你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
  三个人都十分爽朗的大笑起来。
  “小苏也说过差不多的话,他也是装得老成,问啥啥都懂,阅历不一般,这次油田也多亏他牵线搭桥,你们的第一批油田起重机县里已经给机械厂打了采购申请了。”
  “是苏天介绍的?”
  “没错,其实对于油田我一开始都有点懵,需要准备什么,采购什么,怎么跟上面报告,有哪些细节,我都是问小苏,他给我的信息全都很有用。还好田米,我那时候遇见了你,你让我知道小孩子不能小看,要不然苏天当时找我的时候,我估计听到他说他什么都懂的时候我就把他赶出去了。哈哈哈。”
  陆十里老师也笑了,田米也跟着笑,她的心情好多了,一整天的期待虽然落空了,但是从别人口中听到他,还是挺欣慰的。而且,听到的还是挺不错的信息。
  “那怎么这次,他没回来?”
  “他还有别的追求吧,其实他的业务能力,回田家村在油田里好好干,很快就能成为骨干,不过,我听奚队长也说了一些关于他的事,我能理解他想去别处发展的愿望。”
  陆十里老师补充说:“是的,听说他在做别的事,也做得不错,这次回来纯粹是听说田家村油田的传言才回来的,顺便帮了我们一个大忙。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人不一定非要留在家乡。”
  是吧,就是这么潇洒自如。田米点点头,太能理解了。
  两个大忙人没聊多久就回去工作了,副县长和陆十里老师都是友情来帮忙的,两天就要走,因此在田家村的每时每刻都不浪费的工作。事情已经步入正轨,田米就没有再插手了,她一个人走出油田圈地,慢悠悠的有目的的朝田华杰家走。
  天快黑了,培训了一天的准工人们也应该快要下班了吧,田米心里一直惦记着田华杰说过的,他祖上是状元郎,他家有很多“藏书”,现在有空了,终于能去看看了。
  田米刻意走得很慢,因为太阳落山的很慢,看着落日的余晖,田米脑海里浮现出田四谷写给陈夏天的那封信,四哥今天应该非常开心吧,因为今天一整天都有太阳,而且,他和陈夏天还同时成为工人。以后朝夕相处的日子不计其数,估计不管阴天雨天,每天对于田四谷来说都是大晴天。
  慢悠悠的挪到了田华杰家,但是油田的培训还没有结束,也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时刻,估计大家都有问不完的问题,也对未来的工作热情高涨,第一天就加班,这让田米感觉曾经的打工人自己有点废。
  田米干脆就在门口等。
  田华杰家的门支呀一声开了,随后一个女人的身影从门缝里越现越多,田米人的这个人,她是田华杰的老婆,田米记得她因为麦垛堆的太好看而被田华杰训斥过,后来证明田华杰只是不想暴露自己家麦子少了的事实。
  女人很快看到了在门口的田米,冲她笑了笑:“你找谁?”
  田米开门见山:“田华杰叔……姐姐,我听说你家有很多藏书,所以我想借书,不过跟我说的人是你丈夫,我想他还没下班。”
  女人点点头:“田米,你进来吧。”
  田米也没有很意外,乖乖的跟了进去。
  田华杰家她虽然来过,但上一次是在门外,还没真正进来过,这年头家家户户其实都差不多,一个院子,一个主屋,侧面有厨房,背后是厕所,有钱的话或者家里人口多的话,进门左手一排会建几个厢房,跟田米家一模一样。
  田华杰早早分了家,家中就夫妻二人,所以只有一个主屋。田米被田华杰老婆带着直接来到了主屋,和田米家一样,主屋也是一个厅堂,左边卧室,右边杂物房。
  一样的家徒四壁,不过田华杰家比田米家更加整洁一些,可能因为田华杰的老婆是这个家的女主人,她有些审美天赋在身上。
  “我该怎么称呼你呢?”是的,田米一直都觉得,她应该知道每个女生的名字,之前没有机会单独聊,但是现在,对面这个人不应该再被称为田华杰老婆或者田华杰家的。
  “我叫蔡秀英。”
  “秀英姐。”
  “你叫田华杰叔叔,叫我姐姐不合适吧?”蔡秀英先是笑了笑,然后不好意思的说。
  “那以后田华杰就沾你的光,我以后叫他老哥。”
  “扑哧。”蔡秀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你们读书人就是不一样,说话真好听。你等等我哈。”
  蔡秀英到房间里,拿出一本书,“田米,你看看这本书吧。”
  田米恭恭敬敬的把书放到手里,这本书看上去有些年代感了,但是很平整,书的封面看出来折叠过,也经历过风吹日晒,还缺了一个角,但这些都不影响女主人把他们抚平,并且擦干净,然后定期保养,虽然书页都黄了,但阅读体验反而更好了。“孙子兵法。”
  蔡秀英:“我就认识一个‘子’字。这书讲什么的。”
  田米翻开了,发现书的第一页已经没有了,不过内容她耳熟能详:“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原来写的是这个,难怪看不懂,别说看不懂了,听都听不懂。”
  “秀英姐姐,这本书看不懂,太正常了。我也看不太懂呢,这里面讲的是古时候行军打仗的技巧,里面的道理很深刻,也能用在我们现在为人处事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就是因为它太高深,所以咱们一般都不懂,它里面的每一句话可能都需要人的一生慢慢的体会,而且这书里的意思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随着人的成长,每次读都变得不一样,所以看不懂太正常了。”
  “真的?”
  “当然是真的,说实话,秀英姐姐,这本书我现在也只是能看得懂上面的字,这些行军打仗为人处事的道理我也是一知半解呢。不过我总算理解了华杰叔哦,不对,华杰大哥他说的他祖上是状元郎,这读书的品位还真的挺不一般的,秀英姐姐还有其他别的书吗?能多给我看几本吗?”
  蔡秀英面露难色。“不是我不给你,不过……我们家大部分书和物件都是锁在旁边那间厢房里的,没有钥匙我也没法给你看。”
  田米了然:“行,那就等华杰大哥他回来以后再说吧。”
  蔡秀英抿了抿嘴,显然在纠结该不该说。这一定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吧?田米静静的等待。蔡秀英还是做出了决定,“其实钥匙也不在华杰那里,钥匙在我婆家。”
  第48章
  钥匙在婆家……田华杰和蔡秀英不是已经从田华杰妈家分出去自立门户了吗?这是多少人羡慕不来的东西啊,但是他们这个小家的杂物间钥匙居然还在婆家,这真是有些奇怪。
  连村委知青宿舍都不会上锁的,更何况现在的平民百姓家,一般家里能有个小抽屉存点钱或票证是有必要锁锁,可是自己儿子和儿媳单独的家里的杂物间用得着兴师动众拿一把锁锁上吗?何况里面不就放了点书吗?不是田米想的浅,而是田米觉得除了书,这个家应该实在找不出什么值钱的东西了(书也不值真钱,只是颜如玉黄金屋),田华杰父母家也就是个普通农民,不会有什么珍宝,要不然作为他们家唯一的独子田华杰,怎么会在前段时间还饿着肚子,所以冒风险想方设法偷麦子呢。
  话匣子一旦打开,能聊的话就多了去了。
  “秀英姐,您如果不嫌弃我,可以好好跟我讲讲。钥匙里面的故事,如果你不想说,那也就算了。”
  蔡秀英看上去心事重重,如果说一开始她把田米当成客人,还在尽力伪装,那此时此刻她的内心已经在脸上展露无疑了。
  “妹妹,既然你叫我一声姐姐,我就把你当妹妹看,我自己的确也有个妹妹,比你大几岁,跟你一样活泼开朗聪明伶俐,我跟我的妹妹也是无话不谈的。其实自从我嫁人以后,很长很长时间也没有单独跟妹妹这么面对面一对一的聊天了。”
  也是,看似嫁人,其实才是进入了桎梏和枷锁,田家村大部分的女人结了婚以后就守着厨房那一亩三分地,只有午休给男人送饭才能借着由头出去“见见世面”,但是给自家男人送饭,他们的社交很固定,就是和别的做饭的妇女一起坐在树下闲话家常。
  田米参与过一次,聊天的内容也很露骨,若不是真正心态融入的话,坐在那其中就会如坐针毡。田米记得当时,大家都夸蔡秀英的麦垛堆的很漂亮,她还花了点心思把这些麦垛堆成了不太一样的造型。
  被田华杰骂了,说她中看不中用,这时候就有别的妇女暗示蔡秀英中看也中用。还好是女的说出来,如果是男的说出来又肯定少不了一阵下流和萎缩的恶心。现在看来蔡秀英当时是很不舒服的吧,不过她并没有反驳,可见她生性并不是与人硬刚的类型。
  “其实我婆婆防备着我,我也是能理解的,毕竟我也不算这个家真正的人。”
  “怎么会呢?你跟华杰哥哥结婚都多久了?怎么能不算这个家真正的人呢?而且现在这里就是你们的小家,你就是这个家的女主人。”
  “田米,你可能不知道,我跟华杰结婚三四年了,但其实我俩一直都没登记。”
  what结婚三四年居然还没登记!“姐姐你多大啦?不过还没到登记的时间吧?”
  “不是不是,田米我……不是年龄的问题,只是我婆婆说,如果不给田家生个男丁,一辈子都别想进他们田家门。其实田家村里有很多像我这样的家庭,大家都是生了男孩以后才去登记的。”
  没错没错,田米脑海中相关的记忆也被唤醒了,的确是听过这种匪夷所思的剧情。
  “秀英姐姐,这是不对的,你跟田华杰已经成了夫妻,事实他也认可你作为他的妻子,你们就应该去合法登记,保护你自己的权益。”
  “华杰对我挺好的,所以他也唯一一次违逆了他老母亲的意思,让我和他分家分出来了。”
  “对啊。”
  “我不用和婆婆在同一屋檐下,但是我真的是个绣花枕头,别人说我是草包一点没错,这么多年了,我也没给他生出个一男半女的,我怎么好意思去登记,又怎么好意思把仓房的钥匙要过来了。”
  “秀英姐姐你别这样想,如果说当时分家是田华杰他自己的主意,那就说明他心里是有你的。两个夫妻在一起生活,没有人规定一定要生儿育女。如果你们想生孩子,可以借助医学,如果你们不想生,或者生不出来,也合情合理,但不管想生或不生,都不应该是别人替你们决定的事儿。”
  “其实我现在也没啥信心。”蔡秀英突然泪水如注。“以前我是仗着华杰对我好,提出了分家的主意,但分家后几年也没生出孩子来,我不清楚华杰对我的感情还有吗?看着一起结婚的那几对儿都接二连三的抱着孩子出来玩,我的心里就更不是滋味了,田米我也不瞒你,之前华杰把麦子倒出来装鞋子里偷回家,我是一点儿都不知道。别人都说我这个老婆管老公管的好,但其实我心里在流血啊,偷麦子那么大的事儿,他都是瞒着我的。说明我俩感情已经不好了。”
  仔细想想,蔡秀英的逻辑似乎也没错,田华杰偷麦子无非是因为粮食不够想要补贴家里,但家里唯一的蔡秀英都不知道,那他背着老婆偷麦子,目的又是什么呢?
  “华杰可能真的已经不喜欢我了,这次去油田当工人的事儿,他也没跟我商量,我们家是穷的叮叮当当了,他知道拿不出钱,所以他才预支了两个月的工资去当工人,但这些决定他都没跟我说。”
  虽然预支两个月的工资是田米提出来的,但田华杰当时也没说要回家问问老婆,就单独决定了,而且田华杰想要当工人这件事,难道就真的如蔡秀英所说,完全一个字都没有跟老婆商量吗?田米不了解田华杰蔡秀英这个小家庭,不知道他们做事的风格是先商量后再行动,还是男人一人独大,说啥算啥,所以当下对着哭成泪人的蔡秀英,她也不好说什么。但她能感觉出来,蔡秀英是真觉得田华杰变了,变得不爱她了,才伤心成这个样子。一个女人嫁给田华杰,失去了家人的庇护,也不受婆婆待见,连一纸婚约都没有,膝下也无一儿半女,蔡秀英的崩溃,田米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且现在,华杰当了工人,他的成分也有了变化,下午我婆婆家可热闹了,说是来了个媒人,我想他们肯定是嫌我没用,不能生孩子,打算给田华杰再找一个。”
  听到这里田米忍不住产生了怒火。一个工人身份而已,蔡秀英的婆家也确实有点太过分了。
  “姐姐,兴许是给华杰家其他人介绍呢,华杰哥哥没有兄弟姐妹吗?”田米还是试图安抚蔡秀英的情绪。
  “我婆现在跟他大儿子住在一起,老二儿子就是华杰。大儿子刚给她生了一个大白胖孙子,总不可能这时候给老大介绍对象吧。其实我婆婆找媒婆都不止一次了,我也亲耳听见他说过要找一个屁股大好生养的,不能让华杰绝后。现在华杰当了工人,华杰能找的对象范围又多大了一圈,媒婆自然是屁颠屁颠的就上门了。”
  田米靠近蔡秀英,替她擦掉脸上的泪水,“秀英姐姐,你别看我十四岁,但是我可是很成熟的,所以针对你这种情况,我现在就能帮你出主意。”
  蔡秀英有些不敢相信,难道田米就是她的救星?
  “首先你要确定自己是不是喜欢田华杰,是不是想跟他过一辈子?”
  “我当然喜欢了,我现在无依无靠的,身边也只有他,而且我回娘家,娘家也不会管我,我这辈子肯定都是他的人了。”
  “你现在是不是依赖田华杰,你回娘家有没有人在乎你,这都不是主要问题,我问的是你喜欢他吗?”
  蔡秀英顿了几秒钟,然后很坚定的回答,“喜欢。”
  “好,秀英姐姐,这第一步定了下来,那你的行事方向就有了。第二步,你需要确定的是田华杰他还喜不喜欢你。他到底是想找一个喜欢的人共度余生,还是想随便找个人,只要能给他生儿子就行。”
  蔡秀英说:“我就是不确定。他什么都没有告诉我。”
  “麦子的事情,也许是不想让你成为共犯,他只想一个人当这个坏人。”
  “可是他去当工人又预支了两个月工资,等于是自己安排了家里的钱,他从来没这样不跟我商量就把钱花出去。”
  “也许当时他是不能肯定,奚队长也没有提前说过捐款捐物预支工资的人就一定能成为工人啊。今天宣读,立即就是入厂培训,到现在他也没能见你一眼,也许他想告诉你,但还没机会呢。”
  蔡秀英听着田米的话,越听越觉得有道理,缓缓的点头,过一会儿,蔡秀英又紧张兮兮的问:“田米妹妹,你不会是他找来的吧?”
  这句话还真是把田米给问笑了,是啊,她怎么就突然帮田华杰说起话来了呢?也许这几次跟田华杰的短暂交锋中,她能轻微感受到一些田华杰对家庭的态度,田米摇了摇头,也很认真严肃的对蔡秀英说,“姐姐我提的只是一种可能性,至于田华杰到底怎么样,你要通过你的眼睛去甄别去判断。然后再去进行下一步。只要你确定他是喜欢你这个人的,你们就可以,你们就应该名正言顺的在一起。”
  第49章
  经过短暂的培训以后,油田的建造工作就开始了。培训时间太短,说真的,一下子那么大的信息量涌入原本完全没有概念的农民脑子里,谁也消化不了,所以培训了两天,县里专家打算转变思路,让农民们从实践里体会培训的内涵。
  做着做着就懂了。
  想不到田家村村民听课不行,干起活来一个比一个卖力,也可能因为大家都饱含着憧憬和希望,工作效率比专家以为的还要高。
  副县长和陆十里眼见一切逐步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便告别了田家村。
  陆十里老师带了很多田家村不同地貌区段的石油样本回去做研究。副县长则是熬了几个大夜,写了很长很长的报告--田家村实地勘察报告,提交上级。
  国家刚刚开始鼓励个体经济、民营经济,田家村就一步站在了先行者的位置上,这是值得大书特书以及宣传和让其他周边村县学习的范本。
  副县长在和奚队长聊天时也反复的提到这一点,虽然遇到油田完全是运气,但田家村赶上了,国家开始大力鼓励。
  田米敏锐的嗅到了其中的商机。这也就意味着今后(虽然时间有点漫长),但逐渐的不会再有投机倒把或者黑市,个体经济真的要起步了,倒买倒卖什么的离田家村还比较遥远,但田米想至少可以从眼前能做的事情做起。
  田孝慈这两天闲了下来,田米就把这样的想法和精神思想彻彻底底的给田孝慈解释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