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作者:度云影      更新:2025-11-04 19:24      字数:2860
  他语气温和道:宝儿,如今夏国虽已退军,但我想他们并未死心。你这几天和我练习带兵,下次夏军来时,你也领上一队出征。
  没有哪个孩子不向往征战沙场,贺兰宝兴奋道:多谢阿父,儿臣一定不负期待!
  但愿如此。贺兰绪心中百感交集,他其实知道贺兰宝资质平庸,但做父亲的总会对孩子寄予期待。
  而且到时并不是让贺兰宝独自领兵,他也会进行照应,应当不会发生意外的吧?
  作者有话说:
  ----------------------
  大将军:别人都是旅馆,只有我才是他永远的家(确信)
  第24章 你和别人不一样
  太常谢启正要和身后部曲进入驿站,忽然看到也在驿站的崔衍昭。
  他激动道:陛
  崔衍昭不等他把后面的字也说出来,和气地说道:避一下?好的。
  说着稍稍侧身,姿态从容。
  谢启:
  愣了一下,谢启悟了。
  陛下这是要微服离开寿阳。
  为什么要微服?当然是因为王适安辜负了陛下的信任,陛下一到就要禁锢陛下自由,陛下不得不假装成普通人离开。
  王适安一定还对陛下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折磨,才使得陛下一天都没待够就要逃跑。
  这么一想,谢启顿时泣泪,又想到还要帮陛下隐藏身份,哽咽道:郎君受苦了。
  崔衍昭被这说来就来的眼泪吓了一跳,关心道:太常这是遇到了什么事?
  谢启沉默不语,只是眼泪汪汪地望着崔衍昭。
  望得有点久,崔衍昭感觉谢启身后那几个部曲看他的眼神都开始变得怪异起来。
  被一群人用怪异的眼神看着,崔衍昭尴尬得都没有了待下去的心情,只想赶紧回去:没什么事我就走了。
  谢启叫住崔衍昭。
  陛郎君,这是我等要交给郎君的信件,还请郎君亲启。
  建康出问题了?
  崔衍昭接过信封,从中取出洁白的信纸。
  这时候白纸还是很贵重的,世家间基本是把它当作礼物相互赠送。
  看到信纸,崔衍昭直觉应该是很重要的事。
  打开一看,果然很重要。
  崔衍昭大概扫了一眼,疑惑地复读:迁都?
  谢启:我等经过商议,夏军随时可能据钟离威胁建康,建康已非安居之地,不如将都城迁往吴兴。
  崔衍昭拿着信,沉默良久,道:钟离到建康,尚有些距离,倒也不必如此悲观。而且夏军占据钟离日短,根基未稳,也许过不了几日,钟离将复归我国。
  他有点心累,这些朝臣看着浓眉大眼的,没想到一个个的都是失败主义。
  看崔衍昭又要走,谢启又一次道:在下还有一事。
  谢启郑重道:夫人伦之始,莫重冠婚。婚者,结欢两姓,以成好合。郎君正值适婚之龄
  怎么还有赶着来催婚的?
  崔衍昭冷漠地反问:不知你成婚与否,家中孩儿几岁?
  他看这个太常长得还挺年轻的,应该还没结婚吧。
  谢启:在下早已成婚,有一女,但年不过五岁。
  崔衍昭:结婚了?那没事了。
  谢启本来还有点疑惑崔衍昭怎么突然问他这个,说着说着便反应过来,崔衍昭大概是想和他的女儿成婚。
  可是他的女儿只有五岁啊。
  没想到陛下居然想要他的女儿,大概是他太优秀了,以至于陛下一看到他,就惦记起了他的女儿。
  虽然挺荣幸的,起码在这一方面胜过从兄一次,但
  谢启强调:小女只有五岁。
  这一强调,崔衍昭也领会过来谢启的意思。
  崔衍昭:他只是单纯问个问题而已,并不想做禽兽。
  他受不了这些思路清奇的人,将信封收起就要离开,但谢启又一次叫住他。
  崔衍昭忍无可忍:有事可以一次性说完。
  谢启:郎君不出城了?怎么还往驿馆外面走?
  耽误了一段时间,崔衍昭此时已经完全冷静下来。
  他本来是一时兴起,想到了出城。但现在正是交战时分,如果陷入险境,悔之晚矣。
  崔衍昭自己冷静下来了,开始疑惑谢启要去哪里。
  不会要去前线吧?
  崔衍昭:你不在建康,来这里做什么?
  听到崔衍昭问起,谢启有些矜持地道:诸公认为我素有才名,雅量高致,推举我前来接替大将军,承担防守事宜。
  崔衍昭:
  素有才名就能上前线,难道文学高有守城加成?
  当然不可能,这又不是游戏。
  崔衍昭:那王适安?
  谢启提到自己素有才名,一下回到舒适区,自信起来,目光炯炯地看着崔衍昭:那就看陛下的意思了。
  崔衍昭同样深深看着谢启:你有更大的舞台,就不要局限在守城上了。
  谢启看进崔衍昭深邃难以捉摸的眸子里,心里一慌,难道是要让他出使夏国?
  夏国与他们如今敌对,出使夏国看上去很危险的样子。陛下不会是因为他女儿才五岁,迁怒于他吧?
  生孩子要看老天给不给,女儿多大这也不是他能决定的啊。
  虽然觉得这份迁怒很不应该,谢启还是认命地开始构思遗书的内容。
  崔衍昭道:既然卿文才出众,写一篇檄文想来不在话下。
  什么,不用去夏军那里冒险?
  谢启心情如同猛然从谷底跃出,兴奋地询问:写给大将军?
  崔衍昭:写给夏军那个领头的,太原王。
  崔衍昭提出要求:越气人越好。
  谢启有些犹豫:如今夏国兵锋正盛,万一得罪了他们
  崔衍昭:他们已经打过来了,论得罪不得罪的没有意义。你不写那我自己写。
  谢启赶忙改变主意:还是我写吧。
  他不是对陛下有意见。只是他担心陛下收不住,在檄文里写得太极端,如果到时候要回旋都没有余地。
  听到谢启主动揽下来,崔衍昭微笑:大将军人在洛口,檄文写好之后交给他,必会发挥作用。
  虽然王适安没说去了哪里,但紧邻寿阳的也就是洛口和梁城,这只是一道二选一的题目。梁城王适安已经做过安排,最危险的是兵力薄弱,也未有防备的洛口。
  谢启:什么,写好之后还要给王适安看?
  王适安和他关系并不好,如果从他的檄文里挑刺,反复打回去让他重写,再多的灵感也经不住这样消磨。
  说不定到时候,人人都会说他谢郎才尽,他苦心经营二十余载的名声、威望将毁于一旦。
  想到这,谢启刚狠下心,这下又忍不住退缩道:在下素来与大将军不睦
  一涉及到职场斗争,这些人一个个都精明起来,而且还都像被害妄想症发作。
  崔衍昭无奈:事情紧急,他不会在这上面耗费时间。
  谢启感觉自己被无形地踩一捧一了。
  崔衍昭看谢启还是一幅很不放心的样子,道:这样吧,我们一起去洛口。你的文章我也会过目,若是不好,就先不交给他了。
  反正他现在没事干,而且睡也睡不着。
  谢启想到崔衍昭不知书的标签,心里默默噎了一下。
  陛下看什么都会觉得好吧。
  但总归有人陪着,他心里还是稳定了不少,遵命。
  刚下定决心,他反应过来,惊讶道:大将军竟不在寿阳?
  大将军都不在,陛下怎么还要伪装?难道是他误会了?
  这超绝的钝感力崔衍昭沉默,就这还想去守城,怕不是被敌人抓了还没搞清楚敌人在哪里。
  过了一会,崔衍昭幽幽叹了口气。
  谢启,你和别人不一样,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守城这种事上。
  作者有话说:
  ----------------------
  不好意思,之前的情节创到了大家,已修改并深刻反思qaq。
  第25章 檄文
  夜间的洛口城中,王适安召集所有的亲信,另外叫来了洛口主,说了转为攻势的想法。
  洛口主本就没有主见,见识过王适安的本事,对王适安的决定一律保持默认态度。
  亲信们都是因王适安个人的威信而聚集起来,在他有了决定后,即使原本另有想法,此时也全心投入怎样达成王适安的目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