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作者:度云影      更新:2025-11-04 19:24      字数:2700
  看崔衍昭说得这么确定,何流意信了。
  崔衍昭已经有喜欢的人,她总不能强行支持李秋思上去。
  她想了想,关切地道:陛下若拿她无法,不如我召她进宫,劝说一二。
  崔衍昭:
  这就不用了。
  要是被王适安知道是他在传谣,他恐怕会死得很不平静。
  崔衍昭:谢母亲关心,但我自有办法,就不用母亲费心了。
  何流意想到李秋思不能做自己儿媳,有些失望,但想到崔衍昭有了喜欢的人,心情整体还是期待的。
  一定是个和崔衍昭性子一样温柔孝顺、乖巧懂事的姑娘吧。
  *
  分至各处的队伍一一回归,王适安点兵,发现少了一支队伍。
  因人数不多,他采取的是分兵作战,不时骚扰夏国城池,以此疲敌。
  众将指挥有度,皆有战果,唯独一支到现在还没回来。
  领那支队伍的,正是崔衍昭提到过让他关注些的鲍检照。
  接替左寓的行军司马姜质道:大将军,此人带军至今未回,想是另有心思。
  其他人纷纷点头。
  他们这些得王适安信任的将领中,唯独鲍检照是新来的,而且是被陛下专门提及。
  自从鲍检照加入,本来明争暗斗的众人默契地联合起来,想先把鲍检照这个有卧底嫌疑的新人排除出队伍。
  姜质道:大将军,他可是陛下举荐之人,不可不防。
  除了姜质,场中其他人也是对王适安的终极目标有所预料,知道王适安和陛下早晚得死一个,于是纷纷点头附和。
  王适安被吵得头疼。
  这些将领都是他从各方聚来,有次等士族,有地方豪强,也有纯粹的草根出身,他们无一不能力过人,但偏偏沾染了朝中那些士族的不良习气,一个个爱好勾心斗角。
  他一次两次地制止,这些人一次两次地表示听话,然后隔个几天又故态复萌。
  闭嘴!
  王适安喝道。
  他一显怒色,众人便噤若寒蝉,小心翼翼望着王适安的方向,等待指示。
  王适安已不想再周旋这些下属之间的关系,只要不闹出命案,他懒得管:你们都无他的消息?
  听王适安发话,所有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其中一名将领道:我与他的方向有部分交叉,看见他的确是向大将军安排的方向去了。但为何没有回来,这末将并不清楚。
  王适安吩咐道:你们在这里守好营地,我带一队人马,去看是什么情况。
  末将领命。众人异口同声。
  他们没有一个人质疑王适安的决定,所有人都是因王适安的能力而聚集在王适安麾下,王适安在战场上统治力有多强,他们个个心中有数。
  王适安在的时候,他们要做的也就是听王适安指挥。
  见所有人乖乖点头,王适安准备出帐,但还没离开便又转身回来。
  大将军?大家都疑惑王适安怎么还没走就回来了。
  王适安凌厉如刀的目光一一扫过场中诸人:依我之前的安排,各就各位,若我回来时发现军中起了内讧哼。
  他冷笑一声,接着踏步离开。
  -----------------------
  作者有话说: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圣亦死,凶愚亦死。生则尧舜,死则腐骨;腐骨一矣,孰知其异?且趣当生,遑恤死后?《列子·杨朱篇》
  一种享乐主义的厌世世界观。
  大将军的人生:赢赢赢赢赢n
  陛下只会有立大将军为后的想法,嘿嘿。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5章 叛乱
  这几天, 崔衍昭因为来自四面八方的催婚而不胜其扰。
  太后善解人意,自从听到他已经有立后人选,就再没有提他的婚事。但大臣不一样, 他们天天换着人过来关心他的婚姻大事, 哪怕他说了自己心里有立后人选也无济于事。
  他明白了, 这些大臣根本不关心他的爱情,只关心他会不会结婚。
  崔衍昭决定和太后说一声,以后常驻太庙。
  因为去了太庙,这些大臣就打扰不到他了。
  太庙从来只有皇帝才能进, 依照这个时期的礼法,连太后都是进不了的。养父在世时力排众议,给了太后特权,所以崔衍昭经常能在太庙看到太后。
  太后已经放弃催婚,所以和太后见面很安全, 只要看不到那些大臣就行。
  崔衍昭一边上香, 一边诚心诚意祈祷列祖列宗在天有灵,让大臣们有点紧迫感,不要沉迷催婚。
  放空了一会,他听到外头的轻缓的脚步步声。
  何流意进入太庙,面上有隐隐愁意。她看向崔衍昭,酝酿一会勇气, 小声询问道:陛下可有空去昭阳殿看看?
  对这个养子, 虽然已经有几分熟悉,她也确实已将其当作亲生孩子看待, 但终究不是自己养大的,每次面对时还是难免觉得拘谨。
  何流意努力镇定下来,向崔衍昭解释道:方才王氏的女郎君在我宫里与他人发生了些不愉快。
  崔衍昭:
  太后都没办法, 那他肯定更没办法。
  但让各家女眷多来宫里陪伴太后这事还是他提的,现在出了矛盾,他也不能置之不理。
  只能看看情况,试一试。
  崔衍昭硬着头皮道:母亲不用担心,朕这就和母后一同过去。
  崔衍昭答应得很快,并没表现出不情愿,何流意颇为感动。
  *
  来到昭阳殿的女眷不止王元英一个,许多世家贵女也在。
  只是王元英打扮与众人不同,她身穿北方胡人那边流行的圆领小袖长衣,腰系貂尾装饰,和衣着仙气飘飘的宽袖杂裾,被衬托得娇美柔弱的其他女子分外不同。
  大家都觉得王元英这个穿着打扮很危险,一点没有南方正朔优雅旷达的衣冠之美不说,反而胡里胡气的,于是默契地将她排除在外。
  女孩们嘻嘻哈哈,被冷落在一边的王元英越看越气。李秋思举起雁翎箭支投壶的时候,她捡起石块,把桌上的铜壶全都击倒了。
  李秋思并没表现出生气的情绪,只是看着被打倒的铜壶,柔柔叹息:逞一时之气,如何得润枯骨?
  王元英虽然只是琅琊王氏的旁支,但也算身份尊贵,从没被人这样当面隐喻,当即怒不可遏地道:你才枯骨!
  如果不是被宫人拉住,她已经要冲到李秋思面前了。
  崔衍昭一进昭阳殿,就看见了很多人,也看到了气势汹汹但是被宫人强硬拉住的王元英。
  崔衍昭许久没见到这么多人,有种转头就走的冲动,但还是忍住了:哈哈,好多人啊。
  众人:
  崔衍昭一来,反而冷场了。
  崔衍昭:好像确实是说了句没有意义的话。
  他道:把王家的女郎放开。
  从崔衍昭一来,王元英就目不转睛地看着他。被放开后,她下意识便往崔衍昭方向走了两步,但想到自己琅琊王氏的出身,还是停了下来。
  身为世家女郎,她自然要秉持好世家的风度。
  而且从刚才陛下一开口说的话来看,陛下虽然美丽,但脑子好像有点空空的。
  她觉得她不是以貌取人的人,所以此刻应该镇定。
  崔衍昭:刚才发生什么事了?
  要解决纠纷,首先得了解下事故发生的原因。
  李秋思率先回答道:没什么,只是这位女郎投壶时不小心击倒了铜壶。妾多谢陛下关心。
  崔衍昭:嗯。
  他感觉李秋思的回答怪怪的,但具体哪里奇怪也说不上来。
  王元英:就这?这就把刚才说她是枯骨的事揭过了???
  王元英怒:我是击倒了铜壶,但她居然说我是枯骨!
  还没人敢这么攻击她呢!
  崔衍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