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作者:
度云影 更新:2025-11-04 19:24 字数:2748
崔衍昭有点诧异,但还是善解人意道:那就别要了。
然而还没说完,王清又道:但臣对陛下一片尊崇之心,陛下所赐,臣不敢辞。
崔衍昭:
一旁,王适安冷嘲地笑了一声。
崔衍昭想到明天就要加封王适安,今天需要写加封王适安的诏书,抬头看看已经不早的天色,急迫感油然而生。
如果没有其他事,各位便请回吧。
王清和谢珉刷了波存在感,加上明天还要筹备重大项目,当即就告退了。
王清和谢珉都走了,王适安还没走。
没了外人,崔衍昭现在面对王适安,尴尬之情就忍不住冒了出来。
他沉默了会,最后问:眼下大军仍在北方,大将军何时回去主持大局?
王适安凝眉:陛下不欲臣留在建康?
是因为怀疑他会篡位吗?
他也知道有许多人怀疑他这次回到建康就是为了篡位,但他行的正,自然不在乎那些无影的揣测。
只是想到崔衍昭也这么想他,他心里便十分不舒服。
崔衍昭发现连王适安也学会了乱脑补的不良习惯。
应该是脑补了很严重的东西,杀气都溢出来了。
崔衍昭选择无视,因为就算不无视他也做不了什么。
他道:朕希望大将军长留建康,可大将军志在四方,朕不能因一己私欲限制大将军。
反正王适安早晚都是建康宫的主人,长留建康没毛病。
王适安:陛下真心如此作想?
崔衍昭:嗯。
嗯过之后,为了表现得更真诚,他决定点个头。
这时,他的手腕忽然被王适安捉住,放在王适安腰上。
崔衍昭:!
王适安把他困得很紧,他感觉到了莫大的压力。
王适安轻笑: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1
崔衍昭:
虽然穿越过来后就恶补各种古文化,但听到王适安引经据典地突然表白,他还是忍不住脑子一空。
王适安到底是什么意思?
可能是才亲密过的原因,他听到这句话,一时间心跳快了些,有种想表白回去的冲动。
但想想他的身份,想想他总结出来的江南王朝的周期律,想想他大概率活不过两年的人生,那阵冲动又湮然无声了。
崔衍昭适时露出听不懂的尴尬神情。
只要他听不懂,就没人能破他的防。
谁都别想破他防御。
王适安:
崔衍昭一幅没听懂的样子,王适安忽地有些担心孩子出生后的教育问题。
但看崔衍昭茫然又无辜的神态,他也实在无法忍心苛责。
古文晦涩,理解不了也不是崔衍昭的问题。
而且那些文士难道是吃干饭的吗,还要崔衍昭亲自来教导孩子?
思路通达后,王适安也不介怀这个了,直白了当道,天下佳人再多,臣心中也只有陛下一人。
他想,外面的天地大,崔衍昭肯定是担心他在外面迷失,不想让他离开建康的。
被王适安看着,崔衍昭有些不自在地别开视线。
朕知道了。
他只能说出这么一句话。
一阵无言。
不知过了多久,王适安凑近是耳边,语调轻快含笑:天色已晚,路途昏暗,臣今夜可留宿否?
*
第二天。
崔衍昭袖里揣着昨天在王适安睡着后连夜赶出来的加封诏书,期待地看着殿下百官。
时间太紧,他只来得及写一封诏书,其他都需要百官安排。
他相信百官的效率,百官当然是比他专业的。
封国公的内容比较多,总百揆,加九锡这些都需要在这一步走完。
封国公和封王也就是名义不同,现在攻克封国公这一步,以后封王和禅位都会进展得很快。
这么一想,退休的时间也快到了。
如果能安稳落地就最好了。
想到退休越来越近,崔衍昭心里充满期待。
他已经想好了接下来的流程:
大殿之上,某官站出来,表示大将军劳苦功高,应该加封。百官附议后,崔衍昭便把袖子里的诏书拿出来宣读。随后,便是太常谢启安排的羽葆鼓吹上场,在万众瞩目中开始晋封典礼。
很流畅的过程。
崔衍昭在心里模拟着过会的流程时,王清起身,端着羽扇,从容道:陛下,臣有话要讲。
崔衍昭努力按捺住心里的迫不及待,平静道:爱卿请讲。
王清潇洒地摇摇羽扇,目光扫视一番众人,朗声道:大将军西取成益、北驱索虏、南清叛军,肃清民瘼,弘扬王化,德烛耀世,道辉照宇。秉为臣之节,功存社稷,万邦仰赖
脱稿演讲,演讲了很久。
好,好能说
崔衍昭听了半天都不见王清闭嘴,心生敬佩,下意识摸了摸自己袖子里的诏书。
给他一晚上都写不出这么多词。
王清即兴演讲,狠狠炫了一把文采,享受够赞叹的目光后,便图穷匕见,臣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王清,请封大将军为皇后!
崔衍昭被过长的前摇绕得有点晕,听见王清总算说到重点,下意识点头:就依啊?
请封大将军为什么?
谢珉站起身,姿态优雅从容,一幅运筹帷幄的样子,臣附议!
谢启早就被谢珉通过气,此时毫不意外,也是起身附议。
其余百官:?
他们都对王适安野心有所察觉,知道王适安迟早都要走到篡位的路上,此时听到要封王适安为皇后,不由震惊。
前朝和后宫的晋封不是一个体系吧?
好好的篡位流程怎么就变质了?
但他们看见王清、谢珉、谢启都镇定自若,一派风雅,又按下了怀疑。
跟着顶级世家走就对了。
一惊一乍,反而还会显得自己不够雅量,不够旷达。
是会被其他世家嘲笑的。
须臾之间,所有人都下定了决心。
臣等附议!
崔衍昭高居御座,十二旒冠下的殊美面容毫无波动。
附议之前是不是该思考下都附议了个什么?
不要随随便便就附议啊。
崔衍昭开始琢磨怎么让大臣们走上正轨,不要无脑从众。
大家都等着崔衍昭开口,崔衍昭不说话,也没人说话。
太极殿中气氛一片尴尬时。
王适安通过敞开的大门走了进来。
大冠绯衣,腰佩班剑,气势逼人。
王适安视线往左右一顾,语气自然地轻笑道:诸卿刚才在议论什么?
-----------------------
作者有话说:1引用:《国风·郑风·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出其闉阇,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表达对感情专一不二。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7章 乐队
崔衍昭微笑, 神色从容:大将军既然来了,就先入坐吧。
说着,他对王清和谢珉都给了个眼神, 提醒他们正主面前不要搞事。
崔衍昭完全不敢想王适安知道百官刚才附议了个什么东西后的表情。
但是, 王清并没能和崔衍昭达成共鸣。
他发现了崔衍昭的目光, 也机智地察觉到了崔衍昭波澜不惊外表下的强烈暗示。
陛下能暗示什么呢?
当然是暗示他把刚才没能让大将军听到的话再陈述一遍!
刚才他们提议的时候陛下并没有反对,陛下心里肯定也是赞成以封后来影响大将军名声的。
现在大将军来了,就需要他来当着大将军的面陈述提议了。
想到这,王清有一点小小的为难。
他这次提议, 目的就在于败坏王适安的名声,让王适安顾忌他人眼光,一段时间内不敢提晋封之事。
当着王适安的面对王适安不利,王适安必然生恨,他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