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不远 第38节
作者:
陆有间 更新:2025-11-04 19:43 字数:5090
应莲摇摇头,现在这个幼儿园离家很近,风评也不错,这个问题单亲家庭的孩子迟早要面对。
她很后悔结婚,为什么要结婚呢,也不应该生孩子,什么都没想清楚就被推着走,等到反应过来发现这一切都不是她想要的。
婚可以离,孩子是无辜的,她有责任也要负起责任,孩子也很可爱,却因为她没想清楚而承担一些不必要的压力。
应莲把话题回到刚想找姚远聊得事:“姚远,陈若虚要求很高,我觉得压力很大,做不到。”
姚远看着应莲,说这句话的时候应莲眼睛里有泪光,神色疲惫,在姚远看来应莲是个很坚韧的女人。
她没有做过工业设备采购,到公司后天天在供应商那里,工业设备所有部件性能交期质量都能说出一二三来,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她英语不好,工业设备又有很多国外供应商,为了拿到好的价格和服务,越过经销商和总部联系,这几年锻炼下来口语很流利。
应莲的成长变化姚远都看在眼里,这个女人的心性在这里,坚韧顽强。
公司在快速转型,供应链跟着变化,陈若虚不能忍受供应链反应缓慢低效,难免施加压力,施加压力不起效果,陈若虚失去耐心。
第49章 熬过去
应莲如果不是想继续留在波光科技没必要说这些, 说这些是在向她求助,应莲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信心。
姚远说:“x1y项目的时候, sola第一次用国内工业检测设备供应商, 华达工厂根本不想用第三方检测设备,不给我们开车间权限,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协调怎么进车间, 我们找sola, sola说你们这点事情都解决不了吗,和华达工厂磨合了一段时间总算进了车间, 计划赶不上天天被sola和华达骂,不停地延期, 客户下了军令状说这个时间内必须搞定,搞不定这个项目终止。”
“所有人加班加点几个礼拜, 那几个礼拜大家每天就睡三四个小时, 到交付前一天晚上华达工厂把设备的电线,通讯线, 网线能剪断的全剪断,设备第二天没法交付, 去会议室跟客户汇报, 我们全站着,sola大骂波光科技能力太差, 不仅能力差还没有信誉,答应了交付交付不出来。”
“我们工程师没忍住呛了几句, 华达人手里的本子直接扔到我脸上,说这就是你们波光科技做事情的态度?能干干不能干滚。当时我就想何必呢,不如不做了, 不管出现什么问题都是波光科技的问题,客户唯一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停的给波光科技施压,这个项目最后还是没赶上时间节点。”
“不做sola项目,为x1y招聘的300多工程师怎么办,x1y沉没9000万成本怎么办,x2y项目我们又回来了,今年面临的处境不会好多少,但我想波光科技怎么可能会既没有能力又没有信誉,只能往前再走一步,一定可以做到。”
姚远在项目现场被客户扔本子到脸上的事应莲听说过,应莲其实比姚远还大几岁,人和人的差距不在年龄,在天赋和阅历,姚远的经历太传奇了,传奇到看上去拥有的一切都很轻松,听姚远当面说出来还是觉得震撼,应莲说:“难以想象当时的场面。”
姚远说:“挺丢脸的,也挺崩溃,做事情困难是常态,有时候就是熬,熬过去也就过去了。”
说完,两个人都笑了。
来波光科技之前应莲在工厂做采购,工厂环境就是那样,上级对下级,客户对供应商都用绝对权威压制,工厂里基层员工占绝大多数,这是一帮社会最底层的闲杂人等,管理手段越粗暴越有效,工厂管理的基本原则能罚则罚,能骂则骂绝对不能好好说话。
应莲整个人很压抑很暴躁,实在受不了要换个环境,进了波光科技,这是一家可以好好说话的公司,工程师为主的团队讲逻辑讲道理,喜欢用事实和数据说话,没有人非要跟牛顿过不去,公司产品竞争力强利润率高,内耗和撕咬很少,大家的向心力很强。
恰好当时采购部负责人跑路,还带走一帮人,应莲被姚远提拔上来做了采购部负责人,这几年下来适应了科技企业氛围,整个人都理性文明不少,说话声音都小了很多。
从x1y项目开始,她也知道公司要扩大规模,开始转型做工厂产线业务,工厂产线业务节奏很快,压力很大,她慢慢的又有当年在工厂当采购的感觉,x2y项目陈若虚接手管理公司,这种感觉到达到顶峰,她开始焦虑怀疑。
她没有想过从波光科技离职,她对波光科技的薪酬水平,职场环境都很满意,公司在准备上市,她的职级配置期权,只要公司上市,有可能实现财务自由。
应莲说:“今年x2y项目还会这么难吗?”
姚远说:“熬过去为止。”
应莲和姚远聊了挺长时间,应莲刚回到办公室就接到应父电话,说小朋友突然剧烈咳嗽,声音空空的,什么都咳不出来,脸憋得通红,刚用体温计量了下39度,应父急着带小朋友去医院,先给应莲打个电话,让她马上赶到医院去。
听应父描述像是急性喉炎,应莲急得把那箱酒直接放在办公桌底下,也没顾上看里面有什么,背了包先去医院再说。
为了配合x2y项目仓库的李保同值夜班,到了下半夜饿了,采购办公室离仓库最近,他熟门熟路到采购办公室翻东西吃。
在应莲座位下面看到个大酒箱,踢了一脚,挺轻的,酒怎么这么轻。
刚好桌上有把工具刀,他用工具刀划开看了一眼,就没挪开眼睛,把东西揣怀里拿走一部分,想了想又多拿点,再把箱子小心封上,把东西揣怀里大模大样地走出去了。
应莲这边折腾了一个晚上,小朋友确实是急性喉炎,还好去医院及时,住院开始挂吊瓶,她陪了一个晚上,想到供应商给的那箱酒没处理,她早上先回公司。
把酒箱拆开,果然看到不该有的东西,她数了数金额,找了个时间把箱子还给供应商扔下一句:“先把事情做好,少给我瞎搞。”
供应商唯唯诺诺应了,等应莲走后拆开箱子也有点懵逼,什么意思,收了一大半,剩下一小半?那还给不给好订单。
心里存了怀疑,这种又当又立的客户不是没见过,最恶心的就是这种拿了钱不办事还要说没拿的。
姚远从停车场出来后接到了陈若虚的电话,陈若虚说华达运营总经理梁宁以私人名义来拜访请她接待。
这个名字有点耳熟,姚远不是很确定说:“粱宁?”
陈若虚说:“我的未婚妻。”
姚远说:“你希望我怎么接待。”
陈若虚说:“知无不言。”
早上梁宁自己开一辆单门小跑过来,轻车简行,姚远在门口等她,粱宁以私人名义拜访,姚远没让3c事业部来接待。
姚远说:“梁总,你好。”
粱宁说:“梁宁就好。”
这句话让姚远觉得亲切不少。
波光科技进门就是一面文化墙,文化墙贴着不少波光科技创立阶段的照片,粱宁说:“波光科技做第一款产品花了几年?”
姚远顺着梁宁的视线看过去一张在a大家属居民楼拍的照片,照片里都是钣金电路板,设备刚搭了个平台,她说:“三年,第四年正式投入市场。”
粱宁说:“sola供应链不可能给你们这么长时间。”
整个消费电子产业链的工业设备都是速成模式,客户给需求,供应商出方案给交期,交期从几周到几个月,这样速成的设备必然是损失稳定性和精度的,能沉淀下来的东西很少,姚远说:“只能适应sola的模式。”
粱宁很敏锐:“你不想做sola业务。”
真正想做产品的没有人会想做sola定制化业务,sola项目体量金额很大,可以快速推高业绩扩大规模,交付的时候堆人上去维护设备稳定性,这些速成的产品最多用三年全部报废,只有sola能用,别的客户用不了。
姚远没有多解释只说:“做标准产品做惯了。”
文化墙上的照片有一张姚远穿着红黑博士服和陈若虚的合照,姚远博士毕业的时候陈若虚刚好受邀回母校演讲,粱宁看着这张照片忽然说:“你和陈若虚合作的时候还在读博士吧?”
姚远说:“博一在读。”
陈若虚这样的人长期在高强度的压力环境下工作,不知道多少人虎视眈眈地盯着他的位置,常年杀伐决断的经历导致敏感多疑的性格,不信任任何人,不太会在别人身上浪费时间,梁宁说:“和他合作不容易吧?”
两个人说到这里相视笑了一下,姚远说:“波光科技创立前六年陈若虚很忙,遇到问题他会指点。”
梁宁观察姚远说起陈若虚的语气神情,她说:“我和他没什么,只有一个未婚妻名义,你对他有超出合作关系以外的感情吗?”
这个问题也是粱宁来波光科技的原因之一,有点越界,她还是问了,算是她给陈若虚责任感的回应。
陈若虚比姚远年长不少,一个年长的优秀男性给当时博士在读的姚远提供资金资源进行科研成果产业转化,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提供指点帮助,年轻女孩对年长男性的喜欢太正常了。
这个问题既是成全陈若虚,也是成全她自己。
姚远很肯定地说:“没有,我和他也没什么,就是合作关系,我很感恩他当年提供的资金和资源。”
从60%股权那件事开始姚远就不可能对陈若虚产生合作关系以外的感情。
这是姚远创业的第一课,企业创始人必须持有绝对权重的股份以保证对企业的绝对控制权,使得企业重大事项按照创始人的意愿进行。
后来陈若虚忙也放权,姚远就以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身份经营波光科技,只不过到了陈若虚想收回经营管理权的时候也就收回了,姚远在波光科技的理想和精神信仰根本无从谈起。
没有陈若虚姚远也会创业,但没有陈若虚一定没有波光科技,姚远从来不否认陈若虚当年给的资金让姚远在博士阶段就能够创业少走了很多弯路,又通过陈若虚的资源把公司从北京搬到南江,在南江产业园各方面的支持下,公司发展得很顺利。
姚远在波光科技投入太多心血和情感,让姚远始终下不了决心,她也在看和陈若虚的合作有没有可能走到两个人都认可的方向上。
粱宁微微笑了说:“懂你。”
从梁宁的角度来看陈若虚没有爱人的能力,他想要的是模版化的婚姻关系,家庭背景好的贤妻良母,顺从他,仰望他,在他需要的时候配合他。
梁宁觉得陈若虚从来没有看见过她,对她没有兴趣,她的灵魂微不足道,陈若虚需要的模版婚姻关系梁宁刚好满足而已,可惜粱宁也没有兴趣扮演他的理想妻子。
第50章 1000万
姚远带梁宁去了办公室, 给粱宁倒了一杯咖啡。
粱宁说:“x1y项目你在现场三个月,华达工厂使了不少绊子吧?”
姚远把华达剪设备电线的事情说给梁宁听,粱宁笑了, 手段粗暴有效, 符合工厂的做事风格,粱宁说:“x1y项目良率怎么样?”
姚远说:“华达运营管理层拿到的数据比我们的数据好5个点。”
华达工厂和华达运营管理层脱节,工厂欺上瞒下, 给出来的数据不是真实数据, x1y项目的时候波光科技给出真实数据碰了工厂的利益,工厂不想用波光科技设备, 做了很多手脚。
粱宁说:“胆子挺大。”
姚远说:“这5个点工厂精心筛选过,做过数据分析, 比客户的要求超出一点,搞定下游工厂。”
粱宁说:“吴作清找过你吗?”
吴作清是华达厂长, x1y项目上的时候碰过面打过交道。
波光科技作为中立的第三方检测设备公司提供真实的数据才能立足, 满足sola对工厂监管的核心诉求,做中立的第三方又会影响工厂内部的利益。
x2y项目上迟早要解决这个困境, 姚远说:“x1y项目上没有,sola最后没有用波光科技的数据, 他不来找我, 我要去找他,华达工厂历史包袱太重了, 现在竞争激烈有些问题被突显出来。”
sola手机组装厂在国内主要是华达,后来新顺科技分了一半订单, 新顺科技老板从华达工厂带走一批有能力的干将,全新的设备和管理方式,同样的产品良率比华达工厂高很多, 他的价格有优势,华达工厂颓势渐显。
粱宁说:“我知道。”
姚远说:“到华达任职一定有你的理由。”
粱宁作为客户管理华达工厂和入职作为运营总经理管理华达工厂难度不在一个量级,华达工厂历经几十年,内部人事关系盘根错节,很多老员工,华达董事长年纪大了不想背负骂名做这些事,睁只眼闭一只眼。
外聘的运营总经理也不愿意搞得太僵,能勉强撑住,表面不要太难看就行,只不过现在的情况是越来越撑不住,粱宁会很难。
总有一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理由,粱宁说:“董事长的邀请我不能拒绝。”
姚远说:“你需要我做什么?”
粱宁摇摇头说:“波光科技能保持真实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华达工习惯了用数据掩饰真实的问题,管理层的数据和实际情况脱节,波光科技的真实数据会撕开遮羞布,就这一条已经足够惹怒工厂,用权力扭曲真实是常事,梁宁太知道真实这两个字的份量,要保持真实太难。
粱宁走后没多久,好巧不巧,周洲过来找姚远,说华达厂长吴作清约波光科技合伙人在上海见面,还有ken也到了上海,带着他的父母和女朋友。
姚远说:“有说约我们什么事吗?”
周洲说:“他说要和我们讨论良率问题。”
良率本身是个技术问题,吴作清要和姚远讨论的肯定不是技术问题。
姚远和周洲到上海,准时到达约定地点,在一家酒店的行政酒廊。
吴作清坐在靠窗的位置,头发略带银丝,带着黑框眼镜,额头饱满有三道皱纹,穿着一件棕色皮衣。
吴作清对面坐着两个人,身体往前倾略显拘谨,不是下属就是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