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3节
作者:随轻风去      更新:2025-11-04 19:47      字数:3257
  宋全轻笑几声:“我问过你爹了,你爹说全家七八口人就种着四十亩官田,根本养不起你,你爱去哪去哪!
  反正你家里还有三个哥哥,用不着你养老送终。”
  林泰来:“……”
  这些都什么道德素质,亲生儿子说不要就不要!难怪圣人云,仓廪足而知礼节!
  宋全又问:“你还有什么问题?”
  林泰来岔开话题说:“叔,你为什么如此积极,一心想劝我去当少堂主?”
  宋全愣了愣,这是什么问题?
  于是林泰来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根据我大量阅片经验得出一个猜测。
  莫非你身为安乐堂主计,贪污了社团钱粮,然后就想扶植我上位,也好以后帮你遮掩?”
  “我打死你这个小王八蛋!”宋全顿时脸色涨的通红,顺手抽起一根细长木棍,朝着林泰来就打。
  林泰来连忙跳着开了闪避,“叔,你是不是心虚了?”
  过了一会儿,宋全自己先打累了,气喘吁吁的停住了手,“你说实话!到底想干什么?”
  面对这个目前唯一有可能帮到自己的人,林泰来想了想,决定说实话。
  虽然一个社团底层棍徒说要去科举,听起来很疯狂很不可思议。
  “我想去参加科举试试看。”林泰来小心翼翼的说。
  “就这?”宋全轻飘飘的回应了两个字。
  反倒是林泰来惊讶了,“你不感到异想天开,不感到石破天惊,不感到难以置信?”
  宋全没好气的说:“我震惊个卵子!全县几十万人,全苏州几百万人,谁不想参加科举?”
  林泰来无言以对,苏州府是天下数一数二的科举盛地,科举文化可谓深入人心。
  宋全继续说:“你知道去年县试去了多少人吗?八千人!最后有几个过关的?五十个!
  县试后面还有府试、道试!然后也只能成为生员秀才,距离成为老爷还远着呢!”
  听到这里,林泰来也是感慨万分,要是穿越到贵州就好了。
  听说在贵州这种省份的极僻远县,只要能写字认字并通读四书,就能考中秀才!
  不然的话,在那些县里,就真没人了。
  最后宋全反问道:“所以你告诉我,你凭什么去参加科举?
  只说最初级的县试,几千个里选几十个,你凭什么让知县选你?
  在县衙里,连个能帮你说话的人都没有!”
  最后宋叔总结说:“想要混科举这条道,全凭三样东西!有钱,有势,或者有名!”
  林泰来胸有成竹的说:“我心里有数,打算先靠诗词出个名,然后再看下一步。”
  网文里有那么多前辈示范过,如何靠诗词来扬名发家,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抄作业谁不会?
  宋全疑惑的说:“你什么时候会写诗词了?”
  林泰来挺起胸膛,打算开始表现一番。
  但宋全不给机会,略过了“考察并大为震惊”这个程序,直接说:
  “好,就算你会写诗词了,那又有何用?你入不了宗门,谁肯替你扬名?”
  林泰来诧异的问:“写诗词还要加入宗门?”
  宋全看林泰来就像是看一个笑话,“连我都知道,当今文坛以我们苏州太仓王世贞为宗!
  宗门下有什么广五子、续五子、末五子的组合,同气连枝互相呼应!
  你文才比徐文长如何?那徐文长不一样被王世贞宗门斥为垃圾!
  但人家宗门收人,也是要看背景看地位的!你这样的下流棍徒,他们肯定不收!”
  这次终于轮到林泰来蹙眉了,现实似乎再次与自己想象的不一样啊。
  宋全继续问:“你想离开安乐堂,又以科举为业,那你拿什么去生活?读四书五经也不当饭吃!”
  林泰来倔强的说:“我可以卖诗词卖文章,纵然清贫点,也可以安贫乐道!”
  宋全闻言哈哈大笑,“这世道哪有卖诗词的?诗词也是能卖的?
  唐伯虎写诗好不好?你肯定听说过唐伯虎卖书画,但你听说过卖诗词没有?
  你要打算卖诗词为生,那就不只是清贫了,而是饿死!
  文章确实有卖的,但你卖文章又能卖几个钱?文章价格是与功名匹配的!
  比如阁老卖一篇墓志铭可能价值纹银百两。而就凭你这身份,谁要你的文章?”
  林泰来:“……”
  这不科学啊,网文里很多主角都是靠抄诗词起家赚钱的,难道自己被骗了?
  “那没有产业的底层文人,就活不下去了?”林泰来有点不服的说。
  宋全科普道:“底层文人真正能糊口的是书法绘画这些实物,如果出了名,书画价值就更大!
  比如石湖文家,就是从祖上文征明开始,靠卖书画发家的,成为本县几大家族之一!”
  林泰来真不会书画啊,他没想到,自己设想的道路,居然被宋叔否定了个七七八八。难道自己穿越的方式不对?
  又听宋叔叹道:“做人还是脚踏实地一些,今晚与和义堂谈判,会有县衙的人到场。
  我会想办法带上你去,看看有没有机会接触县衙的人。
  如果让县衙的人帮你说几句话,没准县试还有机会过!”
  林泰来对社团“讲数”没兴趣,但又听说地点在“会所”,就又有兴趣了。
  网文里多少前辈验证过,这时代想要扬名,舆论传播一是靠文人圈,二是靠会所里的那些女人。
  ------------
  第四章 换一批!
  安乐堂二头领、主计、智力担当宋全从东跨院柴房里出来,便来到了中路大厅。
  其他几位头领都在这里,堂主大头领陆义斌问道:“林小子状况如何?”
  宋全答道:“我听说,想招揽涉世未深的少年人,就要带他阅尽世间繁华;想招揽历经沧桑的中老年,就要带他看看青梅竹马。”
  陆堂主迷惑不解:“啥意思?说点我能听懂的!”
  宋全补充说:“就是今晚与和义堂谈判,带上林小子,让他感受一下大人的世界,知道做少堂主能享受到什么。”
  陆堂主颇感为难,捻着虬髯说:“约定了一家只能三个人上桌,宴席和陪酒粉头的费用也不便宜……”
  宋全答话说:“大哥你,我,还有林小子,加起来正好三个人。
  况且林小子能以一当十,可以护卫大哥安全,岂不美哉?”
  三头领徐大升顿时不满了,本来今晚去苏州城“讲数”,安乐堂这边计划大哥、二哥、三哥一起出马。
  如今宋二哥想把自己换成那个林小子,又是几个意思?自己这个三头领不配代表社团去吃喝玩乐?
  宋全又解释说:“堂里必定要有人坐镇,以防万一,三弟留下担当重任正合适!”
  陆堂主稍加思索,谈判的地点不在自家地盘上,还是带着林小子更有安全感。
  上次虽然林小子被打昏了,但那也是一个打十个的情况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而且徐三弟在外面动辄留宿包夜,太费钱了,十分不划算。
  所以把徐三弟换成林小子,能节省不少社团经费。
  “我意已决,不必多言,今晚就让林小子同去,三弟留下守家!”最后陆堂主一锤定音的说。
  下午又喝了一碗白粥后,林泰来被放出来了,又被带到后门水边,准备上船。
  苏州府这地方,最大的交通特点就是水网密布,堪称天下之最,宅院格局大都前门临街后门河道。
  还有个特点就是水陆平行,尤其在苏州城内和近城的地方,有陆地道路的地方就有河道平行。
  所以双腿能走到的地方,坐船也能抵达,相对于走路而言,坐船当然更舒适些。
  陆大头领和宋二头领先后上了航船,进入船舱坐下。
  社团座船还是挺宽敞的,林小喽啰似乎也想跟着进船舱,但被宋二头领瞪了一眼。
  “如果你不当少堂主,只能站在外面船板上!”宋叔如是说。
  林泰来只感到,一股浓烈的pua的气息扑面而来。
  但也只能学着其他小喽啰,背对船舱,双手抱胸,两腿微微岔开挺立。
  文化人林博士对这种派头有点抵触,对旁边的社团同伙抱怨道:“我们简直像个打手小弟。”
  那同伙诧异的反问道:“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就是打手小弟?”
  林博士:“……”
  这样下去不行,还是要尽快洗白!
  安乐堂大本营横塘镇位于胥江和大运河的交叉口,距离苏州城大约有十来里,通过胥江水路与苏州城胥门连通。
  在苏州城周边,横塘镇算是比较繁华的镇落了,当然比起北边鼎鼎大名的枫桥镇,那又是差了一大截。
  苏州城有个特点,从商业角度而言,西边城外“近郊”比城里还要繁华几分,“市区”已经蔓延到城墙外。
  以西北阊门为核心,向外延伸出三条商业中心街区。
  第一条就是阊门向西,一直到枫桥镇的十里枫塘,这是天下第一等的商业区,大运河与苏州城连接的主干道。
  第二条是阊门向西北,一直到虎丘的七里山塘,一样的繁华热闹灯红酒绿。
  第三条就是南濠,由阊门沿护城河向南,一直到胥门外。
  而且胥门距离府衙、县衙都近,所以官方招待大都安排在南濠,达官贵人出现的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