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23节
作者:
随轻风去 更新:2025-11-04 19:47 字数:3612
如此林泰来就放心了,还是章粮书这种老衙门办事妥当,能巧妙的利用各方心理。
然后又听章粮书沉声道:“我答应你的事情,都做到了,但你不要忘记你承诺过的事情!
我不想整天听到你搞东搞西、不务正业的花边新闻,去一都插旗的事情不许再拖延!”
林泰来表示自己也不是闲着,“我打听过了,申家义庄才搞了区区二百亩地,咱们县衙也不差这二百亩钱粮,何至于如此着急?”
章粮书驳斥道:“难道你没听说?在隔壁松江府,前些年连一个致仕的徐首辅都占了几万亩地!
现在申家有一个正在任的首辅,如果不加以限制,最后又能占多少地?你觉得这还是小事吗?”
林泰来叹道:“是啊,特别是申家还在您负责的区域内插旗扩张。
他们隐匿的钱粮越多,您的分润就越少啊,不知道您能不能忍,换成我是绝对不能忍的。”
章粮书怒斥:“没有觉悟的东西!不会说话就滚!十日之内,我要听到你在一都插旗的消息!”
林泰来顺势告辞,带着张家兄弟上了船,回横塘镇去。
今天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天,穿越以来第一次接触到了上流圈层的人物。
“公少有力气,任侠乡里,善使双鞭,其行不羁,常言以德服人。又好为诗文讽喻世情,人不解其真意也……”
林博士坐在船头,摇头晃脑的自言自语说了几句话。
张家文武兄弟问道:“坐馆这是说什么?”
“我是提前预想,教以后别人怎么给我立传!”林博士很有感慨的答道,“免得跟张幼于一样,折腾半辈子,死了也名不见经传。”
到码头下了船,来到鱼市,林泰来对唐老头问道:“这两日,你招了多少人马?”
唐老头答道:“托坐馆的声威,有意向加入的人有十几个,但我暂时一个没招。”
“为什么?”林泰来诧异的又问。
唐老头答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在就几两银子,还要准备租堂口,哪有闲钱招人?”
林泰来不满的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你这都什么老黄历了,没钱就不能招人?”
“没钱怎么招人?”唐老头不明白这是什么逻辑。
林泰来随口道:“发出话去!就说安乐堂一都分堂即将成立,坐馆为双拳打爆和义堂的林壮士!
分堂有官府背书,县衙直接指定地盘,负责全县最富裕的一都片区!
在未来,分堂还将进军紧邻的南濠、上塘两大黄金商业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现诚招创业合伙人!有意加入者,先试用三个月,合格后就晋升为创业合伙人!
创业合伙人名额有限,暂定十八个席位,终身享受堂口分红,先到先得!
另外如果有带资加入的,优先获得成为创业合伙人的资格!
如果谁想跟咱们讨论月钱,就反问他有没有梦想,就质疑他肯不肯奋斗!
就告诉他不要把钱看的太重,就激励他说成长机会比月钱更重要!”
唐老头:“……”
年轻人套路深,他真感觉自己已经老了,有种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感觉。
林泰来长篇大论的指导完工作,又问道:“所以你大声的告诉我,没钱能不能办事?”
唐老头心头莫名的激情燃烧:“能!”
林博士不禁长叹道:“创业实在太累了,动辄就要手把手的教人。
如果任何小事都要亲历亲为,怎么腾出手去做更重要的工作?”
唐老头羞愧的低下了头,暗暗下决心,活到老学到老,一定要尽心尽力的办事,让林坐馆从琐事中解脱出来。
林博士拍了拍唐老头的肩膀:“汝乃吾之萧何也,后方就交给你了,我负责开拓前沿领域!”
唐老头建议说:“就算招了人,也是一盘散沙。不如从堂口借几个人充作头目,这样可以尽快成军。”
林泰来点点头说:“不但借人,还要借钱,南濠房租太贵了,超出了我的预算!
那些商家都是死要钱的生意人,不像来找工作的年轻人好忽悠啊。”
唐老头很想吐槽,非要把新堂口设在寸土寸金的南濠?
但他刚才意识到了自己和坐馆的境界差距,就忍住了,只建议说:“坐馆不要总是往城里跑了,明天去堂口借钱借人吧!”
林坐馆从善如流,次日就去了安乐堂堂口。
原先还不觉得什么,但时隔数日后,再次踏进堂口大门时,总觉得哪里都是破旧不堪,跟南濠那边的会所没法比。
听说林泰来到堂口借人借钱,陆堂主带着宋二头领、徐三头领一起接见了林泰来。
“什么?你想借五十两?”陆堂主惊叫出声。
林泰来如时道:“启动资金太缺乏了,可以用鱼市规费作为抵押!”
三头领徐大升本就对林泰来多有不满,趁机指责说:“哪有不向堂口上缴,反而要从堂口拿钱的分堂!
又是要钱又是要人,你这是企图把堂口掏空?”
林泰来淡定的说:“我找堂口借钱借人,是给堂口面子,这样对堂口更好。
不然等我找到别人借钱借人,头领们只怕晚上睡不着了!”
徐三头领回应说:“早就听说你与那和义堂范娘子不清不楚,当众打情骂俏,果然是别有心思了!”
林泰来怒道:“三头领你这当真是胡搅蛮缠!我与范娘子是清白的!再说此事与她何干?”
这时候,守大门的小喽啰跑到聚义厅外面叫道:“禀报堂主,和义堂的范大嫂已经到了外面!
她说要拜访堂主谈一件生意,另外想请林泰来一起见见!”
徐大升喝道:“林泰来!还说你们是清白?”
------------
第三十一章 你可能误会了
林泰来也挺无语,怎么范娘子如此碰巧的来了?而且竟然还指名要见自己,一点都不知道避嫌!
天地良心,自己跟那位范娘子除了“偶遇”过两次面,然后她似乎很觊觎自己肉体之外,就真没什么关系了。
“带进来!”陆堂主对小喽啰吩咐说。
在社团行当跟文坛毕竟有很多不同,别人都主动登门了,不可能不见的,不敢见就意味着怕了对方。
林泰来心里挺疑惑的,这范娘子到底是心大胆大,还是有恃无恐?
和义堂与安乐堂之间算是敌对社团,她还敢主动来安乐堂的堂口?不怕被安乐堂扣住么?
正在不解时,便望见孝服红颜的范娘子走进了厅外的院里,在她身旁是横塘巡检司的王巡检。
林博士顿时恍然大悟,如果有王巡检陪同,确实能保驾护航了。
虽然安乐堂是县衙“罩着”的,与巡检司关系上互不统属,但也要给巡检司几分面子。
陆堂主先开口讽刺了几句:“王巡检好兴致,你也是横塘镇的地主,来我安乐堂,何必像是做客啊?”
这意思就是,你一个横塘镇的巡检司,这样帮着外面社团来本地堂口耀武扬威,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王巡检也知道这样做事不地道,尬笑几声说:“范娘子并非要惹事,又怕你们多想,所以我就跟着一起来做个担保,绝非偏帮外面社团。”
作为堂主,撑起场子的话必须要说,但也不敢对巡检司太过。
所以陆堂主就不再“为难”王巡检,这才对不速之客范娘子说:“武堂主没了,你不在和义堂守着,来我安乐堂这里作甚?”
范娘子答道:“我也是受人之托而来,替人与安乐堂谈一笔买卖。”
她嘴上对陆堂主说着话,但眼睛却一直肆无忌惮的朝着林泰来那边瞥。
看在安乐堂众人眼里,更加狐疑了。
然后又听到范娘子说:“校书公所的徐总管与我相识,昨日他找到我,说是想招纳林壮士为公所教头。
但林壮士是安乐堂的人,听说还肩负重要使命,就委托我找你们安乐堂谈谈,能否将林壮士让给校书公所。”
听到范娘子的话,安乐堂三位头领惊诧莫名。校书公所那种城市里的行业社团,与他们这种乡下实地社团八竿子打不着啊。
这两天他们一直在横塘镇和下乡催税,苏州城那边发生的事情没有传到他们耳朵里。这时代又没有互联网,热点传播速度也没那么快。
陆堂主转头对林泰来喝问道:“你什么时候与校书公所又勾搭上了?若觉得安乐堂容纳不下你,那也不是没有办法。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若想背弃堂口,按堂规先受三刀六洞再出大门!”
林泰来茫然的回答说:“禀堂主的话,我只是打了三家金花的门庭,还在校书公所打了十几个人,总共仅仅伤了对方四五十人,别的也就没什么了,绝对谈不上勾搭啊。”
陆堂主:“……”
混蛋东西!社团兄弟们都在乡下辛辛苦苦的征缴钱粮,你林泰来却跑到城里想强行白嫖花榜美人,你还有良心吗!
怎么,五钱档次的小妹已经满足不了你了?
到目前为止,陆堂主只是因为林泰来有组织无纪律而生气,并没有因为打伤了对方的人而害怕。
安乐堂虽然是八流乡下社团,但干的是替县衙收税的事情,是最要害的、直接关系到县衙老爷们官帽子的事务。
而校书公所虽然看起来繁花似锦,貌似在文娱圈很有影响力,但在县衙眼里就是个屁,重要性远不如安乐堂这样的社团。
就好像商人很有钱,但政治地位可能还不如农民。
这也是徐总管为什么不肯亲自来的原因,怕又被羞辱。
范娘子说明了来意后,又问道:“我就是一个来传话的,陆堂主倒是给个回话,也好让我带回去。”
陆堂主想也不想的拒绝了,“林泰来乃是我们安乐堂战力第一的好汉,对我们安乐堂也是忠心耿耿!
最近他更是立下了不少功劳,如果我将他驱逐出堂口,岂不寒了堂口上下的人心?”
众人疑惑不解,“忠心耿耿”四个字后面,真的是叹号,而不是问号?
范娘子便开口道:“校书公所愿意出转让费一百两!”
陆堂主嗤之以鼻的说:“我们安乐堂虽然穷,但也是有几根骨头的,你当我们是什么人?”
范娘子再次开口道:“三百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