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81节
作者:随轻风去      更新:2025-11-04 19:48      字数:3167
  山上众人对此不置可否,说实话,爱品评别人文藻的胡应麟人缘挺一般的。
  在座的后七子名宿吴国伦,以及汪道贯、冯时可都对胡应麟不满过。
  事情已经演变到文斗了,如果最终靠武斗才能下山,那各位文坛大佬的脸面何存?
  王老盟主却悠悠叹道:“可惜巡抚行台暂在南京,不然可以请巡抚标营精兵,前来驱贼!”
  然后老盟主又看向在座的江南巡按邢侗,问道:“伱以为如何?”
  巡按别看品级低,但权力不比巡抚小多少,代天巡狩的钦差可不是吹的。
  邢侗指了指身上便服,答道:“余今日只以文士身份来此。”
  文斗打不过,自己出面公然靠权力解决?传了出去,别人怎么看自己?
  尤其浒墅关那个叫王之都的,能嘲笑自己一辈子!
  没这么办事的,如果要丢人,反正不能是自己丢!
  山下的林教授从枪头取下酒葫芦,在孙怜怜琵琶乐陪伴下,小口小口的喝着酒。
  如果不是怕公开犯法,被在场小人告官,他就真带一包熟牛肉来吃了。
  “你这什么曲子?从哪学来的?今晚一起睡个觉?”林泰来一心多用,同时问了几个问题。
  孙怜怜只答了两个问题:“奴家琵琶老师编的兰陵王破阵乐!”
  听到“兰陵王”三个字,林泰来便很可惜的叹道:
  “你怎得不早说,不然我就找幼于老先生,去借个鬼面具了。
  你看看我这大宝贝的形状,它可以是大枪,也可以是大槊。”
  孙怜怜反刺说:“是你先遮遮掩掩,不肯让奴家搭车!”
  林教授立刻顾左右而言它,“你看这假山园景,还是挺别致的,只用一条小桥与外面沟通,堪为闹中取静。”
  孙怜怜答话说:“这个形式模仿的是南城沧浪亭,也是用一条小溪与外界隔绝。”
  林泰来很感兴趣,又问道:“沧浪亭如今在谁人手里?”
  沧浪亭是后世的苏州四大园林之一,排名只在留园和拙政园之后。
  孙怜怜住在城里,对这些景点还算熟悉,便答道:
  “南城沧浪亭一边是韩世忠祠庙,另一边是尼姑庵,园区应该是官属公地,不归私人所有。”
  公地?林泰来就有点动心了,如果以后能发达起来,想法子损公肥私把这历史级名园弄到自己手里,也挺美滋滋的。
  正闲聊时,山上胡应麟被抢救醒了,在冯医士扶持下站了起来,毕竟他还算年轻。
  林泰来见状叫道:“你也别勉强了,朝着神威烈水枪三叩首,或者回骂汪道贯,就算还了戚少保公道!”
  胡应麟顿时眼前一黑,又差点昏迷过去。
  冯医士连忙将胡应麟扶走,送进了亭中,让胡应麟坐下。
  张凤翼看着山下的人中吕布,连忙嘱咐冯医士说:“你先别下去了,山上保不齐还要用到你。”
  只听山下的那人又在叫嚣:“林泰来在此!不行就换个人,替胡元瑞来还戚少保的公道!”
  老盟主不动如山,叹道:“可惜吾弟世懋、侄辈李维桢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今布!”
  又环顾左右问道:“谁可出战?”
  不知为何,冯时可总觉得,老盟主的眼角余光一直盯着自己。
  其实这两章是一大段啊,说实话,想写点文斗新桥段,是最伤神的。
  (本章完)
  ------------
  第九十八章 三英战今布(上)
  王世贞老盟主问过后,并没有人应声。
  在座的人,大都是功成名就的老前辈,平均年龄五十左右了。
  谁肯自降身份,出战一个才十八岁的“山野村夫”?
  年轻点的胡应麟已经战过了,效果大家也亲眼目睹了。
  年纪和胡应麟差不多的江南巡按邢侗,又碍于官职太厉害,不想出面直接参与吃力不讨好的文斗。
  如果对方说一句“我怕了你这个巡按,愿直接认输”,那就浑身是嘴也说不清,彻底搞笑了。
  求志园主人张凤翼无奈对王世贞谢罪道:
  “本以为我等设席山上,居高临下,势若建瓴,可轻易遥控雅集。
  不想被今布截断道桥,四面无以呼应,致使诸君被困于牡丹亭,都是我不识兵法之过也!”
  王世贞便又看着冯时可说:“雅集是你发起的,你去把他劝退了吧。”
  什么叫劝退?冯时可也是做过官的人,从老盟主这句话里,听出了猜疑的意思。
  不知为何,冯时可又恍恍惚惚感觉,老盟主此时像是个晚年的君王,似乎心里充满了多疑。
  真是一遇今布误终生!
  本来在新五子的竞争中,自己综合优势就不大。
  如果因为林泰来,害得自己被老盟主猜疑,那还能怎么办?
  难道自己费心费力费财,文坛大业就这样中道崩殂了?
  冯时可暗叹口气,起身答道:“我云间多有后起俊彦,其中有唐文献、董其昌、陈继儒今日列席,可战今布!”
  云间是松江府的别称,文人说话经常以云间代指松江府。
  冯时可明白,如果自己直面林泰来,只怕无论输赢都会被怀疑。
  输了就是勾结外敌败坏宗门,赢了勾结外敌假打,输赢都不是人。
  所以还不如把画面给了同乡后辈人物,自己先避嫌,然后再见机而作。
  对冯时可的请示,王世贞不置可否,不看广告看疗效。
  林泰来正持续骚扰孙怜怜,没话找话的说:“这求志园假山上的亭子叫什么名字?”
  孙怜怜出席活动很多,对城中名园多有了解,想了想答道:“似乎叫牡丹亭。”
  这名字让林泰来有点诧异,下意识的说:“这不是一部戏剧么?”
  懂点文学史的都知道临川四梦之首《牡丹亭》,汤显祖写的。
  这方面孙怜怜更专业,反驳道:“哪有叫牡丹亭的戏剧?”
  “还没写出来。”林泰来随口说。
  汤显祖也是当今的名士,不过好像还在南京做官,立场是反复古派的,写了好多文章批评王世贞的文字。
  不过林泰来又想到,求志园主人张凤翼也是戏曲名家,难道《牡丹亭》和张凤翼还有关系?
  正胡思乱想时,林泰来忽然看到,冯时可出现在假山上的台阶口。
  他连忙高声道:“来者可是复古派上将冯文所公?”
  冯时可没理睬林泰来,只朝着另一边,对山下叫道:“我松江府的唐文献、董其昌、陈继儒三人何在?”
  听到同乡大前辈的呼唤,唐、董、陈三人纷纷起身,前往假山下听命。
  假山上的冯时可指了指林泰来的方向,对三人道:“诸公都在上面看着,尔等将他劝走。”
  三人闻言齐齐懵逼,想不到他们三个被叫出来,竟然是给大佬们充当马前卒,去驱逐林泰来!
  游廊里众人也愣了愣,山上的大佬们这又是在玩什么政治?
  这三人中,最年长的唐文献三十五岁,最年轻的陈继儒二十八岁。
  他们彼此关系都不错,但毕竟性格各异,此刻心思也各有不同。
  唐文献师从赵用贤(在太白楼被王世贞气走的那位),为人讲究气节,不屑于媚上和趋炎附势。
  而且老师赵用贤刚被王世贞气走,他唐文献又怎么可能公然表现对王世贞的谄媚。
  董其昌则是觉得,林泰来这么能打,说不定很有前途,无冤无仇没必要平白得罪林泰来。
  闯荡江湖就是人情世故,能不得罪人就不要得罪人。
  而目前人脉不强的陈继儒则跃跃欲试,感觉这是个大场面,也是夺取声望的大好机会。
  林泰来带着几分好奇心打量着唐、董、陈,抛开很多劣迹不谈,这几位也都算是史书留名的人物了。
  唐文献是下一科的状元,书画大成的董其昌更不用说了,陈继儒也是晚明山人文化的标杆人物。
  面对林教授,唐文献和董其昌的积极性都不高。
  只有陈继儒抢着上前道:“今布休走,我陈继儒来会一会伱!”
  林泰来十分纳闷,反问道:“向来素昧平生,你们是从哪里听说的今布之号?”
  陈继儒答道:“方才席间张幼于老前辈说的。”
  卧槽!就知道是这老头作祟!林泰来不爽的说:
  “我有姓有名!请直呼我姓名!或者教授也可!”
  陈继儒却道:“我们这种文人与你不同,对人哪有直呼姓名的,都得找个字号来雅称。
  你也没别的字号,教授也算不得雅号,不称你为今布,又称什么?”
  坐在游廊里的张幼于鼓掌大笑道:“妙极妙极!云间三英大战今布!”
  林泰来叹口气,也不想搭理什么云间三英,他的猎物是大佬,最起码也得是胡应麟档次的!
  眼前这云间三英现在都不是完全体,打败他们也没什么收益,二十年后还差不多!
  于是林泰来朝着假山上叫道:“山上牡丹亭中没有人了吗?竟然召唤小辈为援军!”
  老前辈们功夫修炼的到家,对此充耳不闻,他横任他横,清风拂山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