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164节
作者:随轻风去      更新:2025-11-04 19:48      字数:3179
  “我话讲完,你怎么看?”王之都问道。
  林泰来不满的说:“关于复古派的没落,我已经帮王公分析过很多次了!
  在这个问题上,不要那么目光短浅,计较一时之得失。”
  王之都无奈的说:“我二哥如今年事已高,正全力扶持象乾侄儿,心里见不得一点风险。”
  于是林大官人回应说:“你可回信给王司徒,复古派的兵部尚书纵然厉害,但我们更新社的盟主申季子未尝不犀利!”
  王之都:“……”
  复古派?更新社?你林泰来这嘴上,真是就没输过。
  而后王税使也没再说什么,大手一挥:“正事说完了,你走吧!不耽误你赶路的时间了!”
  但林大官人却端着茶杯磨磨蹭蹭的喝着,没有告辞的样子。
  王之都诧异的问道:“你还有事?”
  嘴上从不输人林大官人的声音忽然小了几分:“那个,求王公借支一些款项,赞助在下去南京赶考。”
  王之都真是震惊到了:“你没钱?你怎么会没钱?”
  天下最富裕城市的第一黑恶势力竟会没钱,这不是笑话吗!
  林大官人连忙叫苦说:“王公有所不知,战争实在太烧钱了,社团连月征战本就没多少存银。
  而且在这次大战中,横塘镇鱼市和堂口遭受暴徒攻击,都烧成了白地,所有存银都没了!
  关键在于最后还打赢了,所以其它存银大都要拿出来犒赏三军,那就不剩多少了。
  雪上加霜的是,战争赔款还没有拿到,工程还没吃下,我又要赶赴南京去。”
  王之都喝道:“我这里都是国库的银子,怎能随意借支给你!”
  林泰来立刻说:“那几个人犯,少的价值两三千,多的价值五六千,全都当抵押品放在王公这里!
  只要他们在这里,就不愁换不成钱,王公还有何虑哉?”
  王之都:“……”
  莫非这就是你林泰来把人犯扔到关署的真相?
  一边让关署帮你看着人,一边当抵押品借银子,当真是一石二鸟!
  “借给你钱可以,那你别再招惹王老盟主。”王税使趁机要挟说,“都知道你是我的下属,你别拖累我!”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林大官人无奈的说:“我可以不招惹他!我就是去赶考的,哪有心思干别的!”
  最后王税使从自己的羡余银里,拿出了二百两给林大官人。
  借了盘缠的林泰来就上船走人了,继续沿着大运河北上。
  从浒墅关向西北,再走个差不多二十里地就进入了无锡县境内,和浒墅关去苏州城的距离差不多。
  林大官人坐在船上胡思乱想,难怪苏州无锡几百年后机场都共用一个,这也太近了。
  说实话,这样坐船有点无聊,或许应该把孙怜怜带上。
  抵达位于无锡县县城南门外的锡山驿时,都已经是深夜了。
  在这种繁华地方,即便是半夜不愁吃喝。
  在客店投了宿,林大官人正在寻思,是找个正经地方吃喝,还是找个不正经的地方吃喝?
  可如果总是找不正经的地方,盘缠花的太快,到了金粉繁华的南京城怎么办?
  毕竟秦淮旧院天下闻名,若不见识一番不就白去南京城了吗?
  再说在无锡县人生地不熟的,并不认识什么人,也不知道哪里好啊。
  于是林大官人站在客店门口,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状态。
  站在旁边柜台的客店掌柜忽然笑嘻嘻的,凑到了林大官人的身旁。
  然后客店掌柜对林大官人问道:“阁下大概是个读书人?敢问贵姓?”
  这就叫以貌取人,看到林大官人身着宽袍大袖的青衫,就以为是个大号读书人。
  林大官人含糊着回答说:“免贵姓林,自苏州来,正前往南京应试。”
  掌柜的说:“这不就巧了!在下可以给林朋友介绍个好去处!”
  旅途寂寞的林大官人这心里,一下子就蠢蠢欲动的热乎了。
  还是本地人更熟知本地情况啊,但愿这掌柜的有点道德,别跟几百年后的出租车司机一样坑。
  于是林大官人满怀期待的催促道:“快说快说!”
  随即听到掌柜介绍说:“本县有一位正道真儒,每个月在县学讲学三次!
  明天恰好就是讲学之日,而且还有被赞誉为未来天下士的神童助讲!
  此讲学乃是本县近两年之盛事也,看来林朋友也是个热心读书的人,若有兴趣不妨前往聆听。”
  林泰来:“……”
  就这?就这?你就拿这个考验读书人?哪个读书人经不起这种考验?
  顿时意兴阑珊、兴致全无!林大官人寂寞的打了个哈欠,已经想回屋睡觉了。
  不过临走前又随口道:“没想到,你们无锡人比我们苏州人还能吹。
  什么正道真儒,什么未来天下士,也真敢说,这都是谁啊?”
  掌柜陪着笑答道:“这位正道真儒乃是顾宪成顾泾阳,林朋友应当听过吧?
  未来天下士乃是本县著名神童高攀龙,三年前二十一岁就乡试中举!”
  林泰来:“……”
  卧槽!顾宪成以及后来出现的东林党,只要对晚明政治稍微了解的,怎么可能没听过啊。
  至于高攀龙,那可是顾宪成的亲密战友,并称高顾组合!官场成就更高,天启年间官至左都御史!
  晚明政治史,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党争史。
  党争发源于嘉靖,然后伴随着历史上的大明一起殉葬。
  但嘉靖那几十年党争,大体上还属于“正规军”党争。
  像是两军对垒,谋略算计各凭本事,还能依托政务就事论事,有点政治美感。
  而万历朝那党争风气,不是林泰来看不起,纯属烂泥塘大乱战,或者村头巷尾小混混斗殴风格。
  就是几方帮派为反对而反对,不停的互相撕咬,或者说谁在台上就干谁!
  也没什么策略算计,全凭嗓门大,有时候也靠拳头大,毫无政治美感可言。
  不过话再说回来,林大官人扪心自问,他个人还是比较喜欢万历朝的党争风格。
  不服就干,说不过就打,简直太对胃口了!
  这种狗咬狗党争风格,始作俑者大概是李植、江东之、羊可立这三位反张居正魔怔人。
  这三人也是当今简在帝心的朝廷三红人,在正统官员眼里,他们地位有点类似于后世的网红,就是三大政治网红。
  但真正把狗咬狗党争风格发扬光大的,还是要靠顾宪成和他一手缔造的东林党。
  一开始大家以为他们只是普通清流,历朝历代都有这种清流,不足为奇,也不会有多大祸害。
  但谁也没想到,史上经过两次东林党“众正盈朝”后,大明垮得更快了。
  若说大明实亡于万历,压制了东林党二十年的万历皇帝真不想背这锅。
  按下因为“顾宪成”这个人名引起的乱七八糟杂念,林泰来在脑中细细回忆了一下历史信息。
  未来的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此时应该才进入官场几年,还没有成大气候,重建东林书院更是没影的事。
  此人似乎去年请了三年假回家,然后在县学坚持讲学。
  林大官人推断,这应该是顾宪成对政治新打法的一种“试验”。
  所以问题来了,客店掌柜凭什么如此主动热心的宣传讲学,帮顾宪成拉皮条?
  那些出租车司机给外地人拉皮条,都没这么积极!
  还有什么“正道真儒”、“未来天下士”,宣传词一套一套的。
  此时顾宪成并没有历史上一二十年后的声势,还不至于成为“本地名胜”啊。
  林大官人看向客店掌柜,突然袭击式的问道:“他们给了你多少钱?”
  客店掌柜下意识的答道:“也没多给什么钱,没有的事!”
  林泰来忍不住“哈哈”笑了几声,这玩法算是传销还是传教?还是引流量刷人气?
  本来他没什么兴趣,但此时忽然又产生了兴趣。既然来都来了,明天不妨去看看。
  再怎么说,顾宪成讲学也算得上是晚明的名场面了,虽然现在还不在东林书院。
  于是林大官人晚上也不去找不正经的地方了,正正经经吃了饭就睡下。
  及到次日,便准备入城。
  大运河到了无锡县城就分成了三条河道,中间一条穿城而过,东西两条绕城而过,然后又重新汇合。
  一般中间这条河道是进城的小型官船和民船,东河道是漕船,西河道是商船。
  从拥挤河道进城出城太痛苦了,所以林大官人也懒得坐船,直接从南边望湖门走进了无锡县城。
  然后再折向西,一共也就走了不到一刻钟,便抵达无锡县县学。
  走在路上时,林大官人就很恶趣味的想,如果自己提前把已经荒废的东林书院旧址买下来,那以后东林党会叫什么名字?
  下章肯定难写,继续求月票助攻!东林党争议太大了,大家对东林党怎么看?我看看书友的主流观点,咱总不能和书友对着干吧
  (本章完)
  ------------
  第一百七十九章 最高级的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