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445节
作者:随轻风去      更新:2025-11-04 19:50      字数:3238
  对此史拾遗也表示理解,大概陆光祖也需要询问一下各方面的态度,综合考量后再做决定。
  最后史孟麟劝道:“大司寇与陶望龄之父乃是同年,提携晚辈理所应当。”
  谈完后,史拾遗和冯景隆就往外走,可是刚走到陆家大门口,就看到数十条眼熟的大汉出现门外!
  史拾遗惊愕的停住了脚步,不敢走出去了。
  卧槽!大门外的林大官人也很意外,没想到正好遇见这两人,这可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非要闯啊。
  正寻思用什么由头开局,这不就来了现成的吗?
  林大官人兴奋的大手一挥,喊道:“你们果然勾结在一起了!
  你们两人的业务和刑部毫无关联,在殿试读卷刚结束时就来拜访陆尚书,还能为了什么?
  传言果然不错,你们一定是谋算着改变皇榜,捧同为浙中同乡的陶望龄上位状元!”
  大义到手,二话不说,直接开打!
  史拾遗和冯景隆的车轿、仆役此刻都在大门外候着,直接就遭了殃。
  马都放了,车都劈了,轿都拆了,人都躺了。
  但林大官人还不走,就堵在陆府大门口,乱七八糟的叫嚣着口号。
  史、冯二人根本出不去,又逃回了陆家里面,找陆尚书求救。
  刑部因为业务特殊性,自身还是有点直属武力的,而且刑部就位于城西,距离官宅区非常近。
  于是大司寇陆光祖迅速派了仆役,从侧门出去,从刑部喊人过来救场。
  又不到半个时辰,听到禀报说,已经三百刑部禁卒冲了过来,感觉已经控场的陆尚书便招呼史孟麟、冯景隆坐下喝茶。
  但是又过了一会儿,陆尚书感觉手里的茶盅还在烫手,就见门子冲到书房,慌张的叫道:“刑部卒子都被击溃了!”
  陆尚书又惊又怒:“三百对五十,优势如此巨大,怎么却如此迅速就溃败?”
  门子继续禀报说:“林贼那伙人一开始假装畏惧,且战且退,逃进了东边小胡同里。
  而刑部卒子就追了进去,但胡同狭窄,人多也施展不开。
  这时候林贼率领家丁突然就打了一个反冲,他在大笸箩结阵的掩护下,亲自充当箭头一马当先。
  而刑部卒子的前排根本挡不住,一批批的被击溃了,随即就全面大溃败!
  而且还有一百多个溃兵逃进了府里,全在前院聚着,林贼又堵在了大门外!”
  陆尚书恍恍惚惚的还以为自己不是京城尚书,而是个边镇的督抚。
  平常只看到那些勋贵靠打架解决矛盾,动辄为此聚集数百人群殴。
  难道混文官圈子,也要靠武力来说话?
  史孟麟这时候进言说:“林贼只在大门外堵着,没有敢砸毁门庭,说明林贼对大司寇尚有顾忌,如此只能请大司寇亲自去退敌了。”
  当然,如果林泰来真敢对位列朝廷七卿的刑部尚书动手,那结果也不坏。
  陆尚书深吸一口气,起身就往外走。
  到了前院时,果然看到乱糟糟的一百多残兵败勇,惶惶然的朝着大门张望,唯恐敌人打进来似的。
  陆尚书没管这些垃圾,昂首阔步的继续走,临近大门时,稍稍停滞了一下脚步。
  这并不是害怕,而是要酝酿一下朝廷七卿睥睨凡俗的气势!只要林泰来没造反,就不敢直接对自己动手!
  走到大门正中,陆光祖正要说场面话,却陡然睁大了眼睛,差点以为产生了幻觉。
  林泰来的粗壮双臂竟然被草绳缚在背后,垂头站在门外!
  而且林泰来旁边还多出了一个老官员,陆光祖认得出来,乃是吏部左侍郎赵志皋,这也是个浙江人。
  只见在此刻,赵志皋怒目圆睁,指着林泰来,严厉的呵斥道:
  “谁说我们浙籍大臣会勾结串联,推举陶望龄上位?我怎么不知道?
  你也是即将登皇榜入朝的人了,为何对谣言毫无分辨能力?听到什么就信什么?
  伱又怎敢听风就是雨,到大司寇门庭闹事?”
  陆光祖:“???”
  这是什么戏码?太突然了,一时间反应不过来。
  瞥见陆尚书出现在门口,赵志皋继续对林泰来狂喷了两句:
  “如果不是我到场阻止你,你就要惹下滔天大祸了!你必须要向大司寇谢罪!”
  林大官人还是低着头,一声不吭。
  赵志皋转向陆光祖,拱了拱手,一脸正气的说:“林泰来听说我们浙江人想推陶望龄为状元,当真可笑之极。
  我已经劝过林泰来负荆请罪了,请大司寇处置,我绝不说情!”
  说完之后,赵志皋还真没有拖泥带水,扔下已经自缚的林泰来,直接拂袖而去。
  陆光祖脸皮抽了又抽,久久无言。
  嚣张跋扈的林泰来很难办,自缚请罪的林泰来更难办!
  如果现在“依法办事”,顺势把林泰来关进刑部大牢,那这位准状元必将缺席后天的祭孔典礼和大后天的金殿传胪大典。
  那就开了一个动用司法手段,直接干涉状元选拔、硬捧同乡上位的恶劣先例,而自己又能得到什么?
  所有的政治压力和道德压力会全部集中在自己身上,最后千夫所指?身败名裂?
  敌人是不会和自己讲理的,而且必将惊动天子,那自己又该如何向天子解释动机?
  为了一个状元,这值得吗?状元又没有什么实际权力。
  但是反过来想,如果现在直接放了林泰来,又非常不甘心!念头不通达!
  林泰来成为阶下囚的机会,又何其难得!错过这次,就未必有下次了!
  脑海中反复思量的时候,陆尚书目光无意识的逡巡,忽然又发现了新的细节。
  如果你林泰来真有诚意,自缚双臂的绳子能不能用最粗的牛皮绳?
  草绳又算什么?只要你林泰来双臂用力,这草绳说断就断吧?
  还有,既然你林泰来自缚请罪,那周围站着几十条虎视眈眈的大汉,又是为什么?
  这是准备一言不合,就暴起发难,继续开打?
  陆光祖犹豫不决的时间太久,让林大官人感到了不耐烦,便抬起了头,催促着叫道:“缚太急,乞缓之!”
  陆尚书下意识的接话:“缚虎不得不急。”
  这时候,史拾遗听说了消息,也从府内走了出来,站在陆尚书身边。
  陆尚书回顾史拾遗,问道:“何如?”
  而史拾遗则冷酷的答道:“公不见沈大宗伯、辛自修、李世达、石崑玉、李涞、蔡时鼎、方万山之事乎?”
  很多话不方便当众直接明说,所以只能尽量暗示了。
  但陆尚书稍微迷茫了一下,这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把话说得更明白点?
  随即就醒悟了,他不再犹豫,对着林泰来挥了挥手道:
  “本部并没有偏袒同乡之意,也不与你一般计较!你且去吧!”
  这就是公开承诺,不会在状元问题上搞事。
  林大官人双臂用力,直接挣断了草绳,带着手下骂骂咧咧的走了。
  史拾遗却有点急眼了,不顾礼节对陆光祖质问道:“大司寇!为何放虎归山?”
  陆光祖迷惑不解的说:“方才不是你劝我放人的么?
  你提起那些人,难道不是特意提醒我,不要重蹈覆辙,像他们一样上了林泰来的圈套,导致身败名裂?”
  史拾遗:“……”
  他提起那些“先烈”,是暗示陆光祖,林泰来危害巨大!所以对付林泰来应该不惜代价,哪怕同归于尽,也是值得的!
  这陆大司寇到底是真傻,还是装傻?
  史拾遗不想说话了,转身就向外走,到了路口时,忍不住仰天长叹一声:“竖子不足与谋!乱天下者,必今布也!”
  (本章完)
  ------------
  第四百二十九章 最高端的招式(求月票!)
  世上本没有阴谋,但林大官人喊的多了,也便有了阴谋。
  拜林大官人所赐,在所有浙籍大佬自己还不知情的时候,他们要力捧陶望龄的阴谋就提前被全京城官员都知道了。
  在陆尚书公然打了退堂鼓后,就算确实有人动了心思,也很难再凝聚起心气了。
  京城吃瓜群众先是惊闻武状元林泰来再次勇夺殿试第一,随即又惊闻殿试第三名想当状元。
  惊闻太多了,就有点心累追不动了。
  两日后,所有进士前往城北国子监,要办三件事。
  第一件事,领取典礼用的大红朝服;第二件事,学习传胪大典的礼仪;第三件事,祭祀孔圣人。
  在去国子监的路上时,董其昌对林泰来问道:“这两日传言纷纷,若弄假成真如何是好?”
  林大官人自我吹嘘的说:“我还有压箱底的最高端政斗招式尚未使用!
  只要我使出这招,就能镇压一切邪魔外道,就算即将弄假成真,也可以逆!转!乾!坤!”
  友人们非常好奇,这压箱底的最高端招式到底是什么,但林大官人表示说出来就不灵了。
  到了国子监这个大明最大的扑街读书人聚集地,新科进士们集合列队。
  按照规矩,殿试前三名单独站在最前排,于是林大官人终于有机会近距离打量陶望龄了。
  “坊间传言,朝廷有人想把状元换成你?”林大官人笑着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