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474节
作者:
随轻风去 更新:2025-11-04 19:50 字数:3443
旁边的王象乾猛烈的咳嗽了几声,小姑丈你到底在干什么?还讲不讲数了?
虽然也没有证据,但总觉得你这是在调戏妇女!
三娘子这也才醒悟到,自己完全被带到沟里去了。一开始自己在对话中占据了上风,结果不知不觉就丢掉了。
回过神来后,三娘子板着脸冷哼一声道:“边墙马市开设,乃是大明朝廷与老顺义王的誓约。
如今我们并未背弃誓约,你们两個人又有什么权力毁约关闭马市?”
林泰来指着自己和王象乾说:“夫人你看看我们是谁,我乃巡边钦差,而他的职责包括经理张家口堡马市。
我们两个人联手起来,难道就不能暂时关闭马市?
我们确实没有权力永久关闭马市,但只要关上一两个月,足够让各部落迁怒你就行了。”
三娘子忍无可忍的反唇相讥道:“难道你们在边镇就能一手遮天?宣府镇的上面还有宣大总督!”
林泰来想了想,又说:“那么再告诉你,我乃当朝户部尚书的妹夫,他是当朝户部尚书的嫡长子。
我们两个联手起来,难道就不能把马价银挪用到别处?户部尚书会不会帮我们兜底?
没有马价银流入马市,你们各部落怎么卖马?那么马市开了又有什么用?”
三娘子本以为,许巡抚已经是她近年所见到的最无耻的边臣了,没想到一山还有一山高!
许巡抚只是想吃“回扣”,眼前这位钦差居然威胁将马价银全部挪用!
不,不只是威胁,是真的敢做!
昨天就当着自己的面,毫无顾忌的把三万两马价银当成赏钱,发放给了宣府官军!
不得不承认,在马市中,大明是掌握着经济命脉的主动方。
想到这里,三娘子实在忍不住气愤的质问道:“有钱就能为所欲为吗?”
林泰来愣了愣,这话有点耳熟啊。他下意识的就接话说:“抱歉,有钱真的是可以为所欲为。”
三娘子:“……”
如果以许巡抚为单位的话,本以为这位钦差两倍于许巡抚,没想到竟然是十倍,许巡抚都说不出如此气人的话。
这些年来,她与大明边臣打交道的经验十分丰富,这些大臣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几种模板。
但是眼前这位看起来像武将更多于文臣的钦差,似乎无法被归纳进任何一种已知的模板。
“你到底想要我做什么?”三娘子问道。
本来她猜测,这位钦差可能想利用自己对付许巡抚,但是现在又不确定了。
许巡抚只想要三万两,而这位林钦差所图可能比许巡抚更多。
林泰来指了指王象乾说:“你和许巡抚怎么谈判的,尤其是许巡抚有没有向你索贿,原原本本的告诉王参政。
我希望能听到我们想听到的东西,你应该明白。”
“就这?”三娘子疑惑的说,她的直觉不会错,林钦差不可能只有这点要求。
林泰来想的很多,但一码归一码,现在都说出来没意义,先把许巡抚搞定再说其他。
既然此刻还不想全盘托出,他就只能先随便口嗨的反问道:“难不成夫人你还想要跟我发生点什么?”
一般情况下,对女人这么说,就能堵住她的话,让她无法继续追问了。
三娘子突然直勾勾的盯着林泰来,接话说:“如果哀家真的想发生点什么,林太师介意吗?”
你以为草原儿女跟你们汉地女子一样扭捏么?
你敢吹嘘自己的强大,哀家就真敢上你的床!
是男人就别哔哔!有胆量就来真的!
林泰来:“……”
你自称为哀家,然后称我为太师?有点怪刺激的咧,角色情趣学得这么快?
三娘子走之前又邀请道:“哀家希望返回张家口堡边墙时,能与林太师同行。”
猝不及防的林泰来暂时没想明白,支支吾吾的应付了几声。
王象乾心情大好,揶揄的说:“小姑丈你似乎有点怂了?”
林泰来驳斥道:“你懂什么,这是外交问题,外交无小事!”
王象乾熟了后胆子也大了,继续揶揄说:“姑丈你浑身上下不能只是嘴硬吧?”
林泰来有点恼羞成怒的对王象乾问道:“她怎么管我叫太师?实在太离谱了,让我惊讶的不能思考。”
王象乾回答说:“我研究过北虏的风俗,太师这个称呼在他们北虏那边是很高的尊称。
遇到我们大明的文臣时,若想表示欣赏和敬意,就称为太师。
林太师听起来多么有韵味啊,可能是三娘子看上你了,用这个称呼来表达心思。”
不得不说,你们一个让对方自称哀家,一个反过来称对方为太师,听起来真像是新的勾搭暗号。
“她到底怎么想的?”当局者迷的林太师很难理解三娘子的思路。
自己不就是油腻的口嗨几句吗?怎么还当真了?
王象乾答道:“因为你表现的太强了。”
(本章完)
------------
第四百五十五章 终结与机会(求月票啊!)
文渊阁中,申首辅满怀期待的对中书舍人问道:“可有弹劾林泰来的奏疏?”
他可是特意把关于林泰来攻打巡抚行辕的奏疏抄送到吏部、都察院、还有六科,都是清流势力的重灾区。
中书舍人答道:“只有三封,都在这里了。”
“只有这么少?”申首辅非常失望。
也可能是这次下钩太敷衍,也可能是朝臣的警惕性普遍增强了,只怕以后直钩钓鱼不好使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人不能固步自封,要不断学习进步,如此才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不然的话,迟早要被时代所抛弃。
但中书舍人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据属下观察,其实还有另一种可能,他们都畏惧林泰来,或者说是被打怕了。”
申首辅久居高位,难免会有些不接地气,疑惑的问:“他们还怕被打?”
在申首辅认知里,很多清流人物为了名望,根本不在意肉体痛苦,怎么会在乎被打。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大臣如果能被严嵩打了,是不是立刻名动四方?
“林九元不一样,打人背后套路太多。”中书舍人解释说,“所以被林九元打了后,不但没有声望,往往还会成为笑柄,正所谓杀人又诛心,谁还愿意被他打啊?”
已经贵为首辅的申时行忽然有点羡慕林泰来,此子对言官的威慑力竟然比自己这首辅还大。
此后申首辅拿起三份弹劾林泰来的奏疏,只能说聊胜于无吧,有总比没有好。
不看内容先看署名,连续看了前两份奏疏,首辅心里更失望了。
这都是什么小鱼小虾?踏马的一个光禄寺管做饭的、一个上林苑监管种草的来凑什么热闹?
直到扫了一眼第三份奏疏的署名,申首辅眼前大亮!惊喜来的如此突然!
是顾宪成!清流势力的绝对骨干中坚、雄踞吏部考功司、主管官员考核、学术明星、对清流势力发展新人贡献巨大的顾宪成!
众所周知,大明六部有个特点,就是各司权限极大,一般的侍郎实权甚至不如核心业务岗位的郎中。
吏部文选司、考功司两大核心部门的郎官都被清流势力把持着,陈有年、赵南星、顾宪成等人都在这两個司。
所以在申首辅眼里,顾宪成算是一条不小的鱼了!打破清流势力对吏部要害核心业务岗位垄断的突破口出现了!
没什么可说的,准备盘他!弹劾林泰来,就是包庇许巡抚!
今天就先派人传话,让科道的党羽们先把顾宪成的黑材料准备好!
正当申首辅畅想的时候,中书舍人又不合时宜的拿出另一份奏疏,提醒说:“其实顾宪成已经走人了。”
“走人何解?”申首辅诧异的问道。
中书舍人答道:“顾宪成接到丧报,他母亲去世了,所以也上了奏疏,回家守制去,今天大概已经上路了。
故而属下猜测,顾宪成上疏大骂林泰来,可能只是临走之前图个嘴上痛快而已。”
申首辅:“……”
按照官场伦理,这时候不能为了几句话,就继续搞政治追杀了。别人都遭遇母丧了,再去踹门生事就非常不符道德。
最终申首辅今天收获的都是失望,基本上就是一场空。
东城外郊亭,顾宪成正与陈有年、赵南星等同道兼同僚依依作别。
官员接到父母丧报的那一刻,就要立即放下公务,上疏请辞并上路往家赶。
以道德标榜自我的清流君子这方面的细节上,自然更加不能疏忽。
为了防止被有心人注意到并“一网打尽”,顾宪成并没有让同道都来相送,只有三五人作为代表。
赵南星忧心忡忡,今年以来,清流势力真是流年不利。
领袖人物沈鲤被气跑了,到现在礼部尚书还空缺着,今天学术门面人物顾宪成又不得不回家守制,真是情何以堪!
可问题是,国本之争大劫已经开始了,清流势力不可能不发声,不可能不往上冲,连装傻都不行,不然立派的理论根基就没了!
到时又不知道要折损多少人手,弄不好在场的人都要栽进去。
想到这里,大家忽然觉得顾宪成也挺幸运的,恰好能躲开这次国本大劫。
作为清流里最擅长谋划的幕后智囊型人物,顾宪成决定在临走前,给好友们一点建议。
免得自己回朝时,同道们七零八落,到时候自己也是孤掌难鸣。
故而顾宪成长叹一声,远望着天边白云,开口道:“如今时事如此,我若离开朝堂,实在放心不下诸君啊。”
赵南星诧异的看了眼顾宪成,惊叫道:“顾君想夺情?这万万可使不得!”
当年张居正夺情,闹出了多大的风波?你顾宪成还能比张居正更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