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568节
作者:随轻风去      更新:2025-11-04 19:51      字数:3491
  难道你就没有想过,别人为什么会告诉你这些话?”
  徐显卿酒意上头,顶撞说:“不管什么目的,这些内情是不是事实?”
  申首辅深深的看了眼徐显卿,劝道:“如果你是这样想的话我建议你回去后不要住在苏州了。”
  徐显卿正要说什么,兵部郎官申用懋站了出来,“徐前辈不要太过于怨天尤人,我知道伱和林九元素有私怨。
  一年前林九元支持赵志皋为吏部左侍郎,挡了你的路;还有林九元在苏州织业大举扩张,也让你多有不满,毕竟你们徐家乃是织业大机户,也是织业公所的大管事。
  但是,晚辈还是认为,不要让私人恩怨蒙蔽了心眼,忽视了问题的根本是什么。”
  有些受邀列席、对林泰来不太熟的外乡人听到这里再次大为震惊,这林九元究竟是个什么人?
  刚才从只言片语中能得知,林九元把持了文坛,然后操纵了扬州盐业,还弄着苏州织业,一個人究竟有多少精力,可以同时搞这么多事业?
  聚会散伙后,申首辅父子一起回了家。
  申首辅碍于身份,有很多话没法公开说,或者是对别人说,也只能在自家儿子面前狠狠发泄几句了。
  “刚才徐显卿说出那些话时,我都不好意思反驳!
  我回想了一下,今年的我就像是一个给林泰来打白工的!”
  申用懋申大爷安抚说:“父亲言重了!你不就是帮林九元安排了一个吏部左侍郎、一个宣府巡抚、两个庶吉士、一个吏部文选司员外郎、两个礼部主事、一个松江府知府么?
  另外就是为扬州盐业改革、吴淞江下游故道疏浚工程保驾护航而已。”
  申时行叹口气:“但为了安抚吏部杨巍,我自己的人没安排几个!
  而且连合作多年的许国如今都要闹得分道扬镳了,这不像是自掏腰包给林泰来打白工么?
  我有时候就想不明白,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了?”
  申用懋选择用数据说话:“二弟来信说,截止到上月为止,林氏集团直属产业已经占据扬州盐业份额的百分之六、苏州丝织业的百分之十五、松江府商品棉布的百分之八、苏州府钱粮征收业务的百分之十五、苏州府米市的百分之三十、苏州府大型工程的百分之二十。
  而上面这些产业,都有咱老申家的股份啊!所以父亲你怎么能说,自掏腰包打白工呢?”
  申首辅:“……”
  是不是自己身居高位太久了,已经脱离了实际,看不到基层的现状了?
  听说当年弘治朝的大学士王鏊致仕回苏州后,弄了三个园林,自己怎么也不能比王鏊差吧?
  申用懋又说:“对了,二弟信里还说,虎丘徐家仗着与我们申家的特殊关系,总是与林九元不服气。
  林九元万般无奈之下,烧了拙政园的前院,他们才稍微消停了一下。
  所以二弟希望,父亲你出面与虎丘徐家的家主徐泰时谈谈,警告一下他们不要继续作死了。
  还有,林九元说拙政园太大了,占地二百亩纯属浪费,而且徐家根本无法在如此大面积里完整修缮。
  应该让虎丘徐家分出一百一十亩,送给本地有德有望之人,仔细修缮园景。”
  申首辅有点纳闷的问:“为什么是一百一十亩?”
  申用懋答道:“据二弟猜测说,当今苏州园林最大的就是拙政园,二百亩。
  第二大的就是原怡老园和东庄旧址,都是八十亩地。
  如果从拙政园切出一百一十亩的话,原拙政园就只剩九十亩,而切出来的一百一十亩就足以保证成为苏州新的第一大园林。”
  申时行久久无语,自家儿子对林泰来心思的揣摩力度,都踏马的快赶上自己对皇帝的揣摩力度了!
  申用懋便问了句:“能办么?”
  申首辅想了想刚才听到的一大堆经济数据,咬牙说:“办!”
  申首辅在公事上不含糊,在私人事务上一样不含糊,被清流势力骂也不是没原因的。
  临近新年,九州同庆,无论京师里的人怎么埋怨、憎恨、欣赏、想念,暂时都影响不到远在苏州的林泰来的心情。
  这个新年可能是林泰来穿越以来,最为热闹和欢乐的新年。
  去年过年的时候,他还在京师为了会试而打拼。
  林二哥也从扬州过来了,兄弟四人齐聚在沧浪亭林府守岁过年,再下一辈也有将近十人了。
  林国忠林老爹早就升级为了林太公,不升级也不行,已经没人敢随便用林老爹这个称呼了。
  除夕夜,全家三代男女老少二十多口人一起汇聚在中路大厅。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林家如今也有了扑面而来的富贵气象。
  但是家人之间的闲谈,还是不失质朴,林太公揪着林阿四问道:
  “别人都说你是九元真仙,我就假装信了,但你说过的双季稻到底准不准?
  我今年在家里侍弄的几分地,又没成功种出双季稻。”
  林泰来答道:“一定可以!只是需要反复试验,花费十年八年也有可能!神农尝百草的道理,老爹你应该懂吧?”
  林老大又凑过来问道:“为何又要整修新园子?”
  林泰来豪气的说:“我们林家未来要做苏州第一豪门,就应该拥有苏州第一的园林!”
  林老大主要不是想说园子,也不关心是不是第一豪门,而是谈自己儿子的事情:
  “长哥过了年就十五了,几近成年,也没个定性,什么本事也没有。
  我说了也不听,劳烦四弟帮忙管教管教,他也就怕你了。”
  林泰来建议道:“让他练练武,将来考一下武举,再进入苏州卫?
  如今在苏州卫还没有姓林的人,按大明的规定,十六岁就算成年可以混武职了。”
  林老大想了想后,答道:“挺好,就是劳烦四弟出把力提携一下了。”
  这时候,林泰来就想起了自己的儿子们,这具体婚事到现在还没敲定。
  他转眼看去,正好看见范氏、黄氏两人大过年的也不闹了,正和白秘书、孙怜怜坐在一起说话。
  于是便走过去问道:“你们两个想好了没有?谁与申家结亲?谁与华亭徐家结亲?”
  黄五娘为难的说:“奴家也想不出,到底哪边更好。”
  她心里怕的是,选了一边后,再过若干年被另一边的范娘子比下去,那就没面子了。
  其实范娘子的心态也差不多。
  林泰来头疼的说:“明天就是新年了,后面还要去申府串门拜年,所以今晚必须要定下来!
  如果你们拿不定主意,那就抓阄!一切看天意!”
  事不关己的白秘书和孙怜怜一起笑道:“这个法子好!”
  随后由白秘书写了两个纸团,混在一起后,让黄五娘和范娘子去拿。
  一人选了一个纸团,众人打开看去,只见黄五娘手里的纸团写着“徐”,而范娘子手里的纸团写着“申”。
  落子无悔,尘埃落定!
  于是林泰来对范娘子说:“过两日去申府拜年串门时,你跟着去,把九一也抱上!”
  家人们都知道,林泰来过完年就又要去京师了,但是过年时没人提这事。
  所谓宦游就是这样了,不可能一直守在家里和亲人身边。
  如果是普通的妻妾,跟随丈夫去外地或者京师赴任也没什么,在京师安家多年的官员也比比皆是。
  但林泰来的妻妾都太不普通了,每个人手头都有一大摊很关键的事业,实在离不开苏州。
  就算她们能舍弃事业,跟随林泰来去外地赴任,林泰来也不放心让别人接手那些事业。
  所以陪着林泰来去京师的,只能是白秘书,没有事业反而能获得行动自由。
  (本章完)
  ------------
  第五百三十三章 莫不是有大病?
  一直过了正月十五,磨磨蹭蹭的林大官人才不得不开始考虑北上。
  然后就是更加磨磨蹭蹭的各项准备工作,首先是钱财问题,这次要多带些银子。
  绝对不允许再出现需要用钱时却手头紧,不得不找人借钱的窘境。
  然后要考虑的就是人员问题,白秘书肯定要带上,林大官人不想让大量的书信和各种帖子浪费自己的精力。
  另一个要带上的人就去年新招的门客之一、“白须儿首辅”顾秉谦,经过半年的磨合和考验,顾秉谦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林大官人的认可。
  以后在京师林府,可以将大量的无效社交活动扔给顾秉谦。
  或者当林大官人出门作案的时候,家里也能有一个出来撑住场面的人物。
  但最重要的准备工作并不是钱财、秘书、门客,而是家丁,这才是林府的核心竞争力。
  上次赴京,只带了五十个家丁,后期越来越感到不敷使用,所以林泰来这次肯定要增加人数。
  上次带的五十个家丁,都堪称久经考验了,从见识到战斗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五十人里有二十多人这次仍然跟随林坐馆北上,但都升为了小队长或者大队长。
  十人为一小队,五小队为一大队,一共四個大队就是二百人。
  再加上左右护法张家兄弟直属的二十人,这次林泰来北上共计率领家丁二百二十人。
  担心队伍太过于招摇,林泰来决定只让左右护法和第一大队直接跟随自己上路。
  而其他三个大队分头赶路上京,也算是锻炼一下各大队的能力。
  一切筹备完毕后,在家人们的依依不舍中,林大官人又一次离开了苏州城。
  下次回来,可能就是疏通吴淞江工程完工的时候了,如果能成功请假的话。
  行至扬州,又磨蹭了十来天,才继续沿着运河北上。
  这段水路已经比较熟悉,林泰来也没什么沿途游玩的兴致了。
  一路无话,三月份春暖花开的时候,林泰来望见了京师外城东便门。
  自然而然的,他的身份角色也从豪强恶霸变成了翰苑天仙。